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學前教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學前教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7W 次

導語:從小自理能力強的孩子,步入社會後的生存適應能力更強。作爲家長,應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呢?一起來學學習一下吧。

學前教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1、遊戲法。

父母可以利用遊戲方法,使他產生興趣。

孩子玩完玩具後可以與他一起玩“把玩具送回家”的遊戲,將玩具架上貼上各種玩具的標記,請孩子將每種玩具送到相應的位置上。每次玩完都將玩具歸位。

 2、兒歌法。

就是將生活中的技能作爲內容編成兒歌,一邊說一邊讓孩子操作。

比如穿褲子,可編成兒歌:“兩座山洞前邊站,兩列火車向裏鑽,嗚的一聲開過去,兩個車頭又見面。”

孩子不喜歡穿衣服時,我們說了有趣的兒歌,孩子就會很高興地自己去穿,另外洗手、刷牙、吃飯等都可以編個兒歌,這樣孩子比較喜歡接受。

 3、觀察法。

父母要傳授給孩子一些生活技能,可以讓孩子先觀察父母的做法,如媽媽是怎麼刷牙或洗襪子的,爸爸是怎樣整理書櫃的。

如果有些家中有攝像機的還可以將大人做事的情況攝下來放給孩子看,這樣他興趣就會很高,當他了解到大人是如何做事的以後再讓他自己學着做。

 4、競賽法。

父母可以與孩子比賽,比一比誰做得好,做得快。

例如:比比看誰誰牀鋪整理得好,誰的衣服穿得快等。

這樣可以激發孩子做事的興趣及要把事情做好的願望,父母可以適當給孩子一些鼓勵和讚揚。

 5、獎勵法。

一般適用於培養孩子良好的自理習慣,能夠讓孩子堅持經常去做。

比如每天自己穿脫衣服疊被子。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表現,如能主動自己穿衣服的可以給他插一面小紅旗。

堅持插到十面小紅旗的時候,可以獎勵一些禮物。如:圖書、畫筆、手絹等,促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和認真做事的態度。

其實方法有很多,關鍵是哪些方法適合自己的孩子,希望家長們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好方法鍛鍊自己的孩子!

拓展閱讀:

  【孩子上小學前必須學會的生活技能】

1、學習怎樣做學生

在許多爸爸媽媽看來,幼兒園裏孩子們很自由,可以在教室裏走來走去,自由選擇玩具和玩伴,這可是老師在爲孩子們創造一個讓孩子自由融入集體的輕鬆氛圍呢。進了幼兒園,孩子學會了把玩好的玩具放回原處,學會了離開教室的時候,聽着老師的口令排隊,知道自己的座位在哪裏,什麼時候午餐,什麼時候午睡,什麼時候吃點心。學會了自控,知道老師講故事的時候,不能隨便在教室裏走來走去,不能隨意打斷老師。你有沒有發現,孩子比在家裏聽媽媽講故事的時候乖多了?

2、學習怎樣交朋友

其實,許多3~4歲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社交經驗,幼兒園又爲孩子創造了一個很好的氛圍,教他們怎樣保持友誼,教他們在沒有老師和媽媽幫忙的情況下自己怎樣獨立解決小夥伴之間的衝突。

孩子學會怎樣參與別人的活動,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玩,他可以上前招呼:你在幹什麼呀?而不是像過去那樣默默地看別人玩,或者一個人自言自語。這樣的社交對於孩子長大之後融入集體大有幫助呢。

3、學會怎樣說故事

儘管目前許多學前兒童研究專家不主張孩子在幼兒園時期就開始認字,但是聽老師繪聲繪色地講故事,無形中也培養了孩子對書籍的愛好。孩子們還常常會在老師要求下同小夥伴合作表演老師講過的故事,扮演不同的角色。孩子漸漸學會了抓住故事的中心,知道說故事的時候怎樣開頭、發展、結尾,求知慾就是在這樣的氛圍裏慢慢萌芽的。

4、學會請求幫助

孩子在操場上玩的時候摔疼了,沙子飛到眼睛裏去了,但是怕難爲情不敢告訴老師。這是許多初入園的小朋友都發生過的情形。幼兒園老師會鼓勵孩子大聲說話,有事告訴老師。有沒有發現:原來羞羞答答的孩子更懂得怎樣保護自己了?有研究表明,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他的幼兒園老師在孩子的未來的求學生涯中至關緊要,直接影響着孩子今後同其他老師和成人的相處方式。孩子如果同家庭以外的長者相處愉快的話,今後在同成年人交往方面會有相當的自信。

5、學會剪剪貼貼

可別小看幼兒園裏那些讓孩子們剪剪貼貼的手工,這是最好的培養孩子創造力的方式。當孩子用剪刀、膠水、橡皮泥製作手工的時候,他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全都開動起來了。小女孩比男孩子更喜歡這些手工,專家指出,所有的小朋友都應該重視這樣的動手經歷,這樣孩子將來學習寫字會容易得多。

6、學會搭積木

研究表明,搭積木對於培養孩子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概念大有益處。然而,就像小男孩不太喜歡手工課一樣,女孩子通常會忽略積木。專家指出,搭積木過程中孩子學會了排序和分類。如果孩子想搭一個高塔,手頭又沒有長積木,他們會發現兩塊小積木拼起來可以變成一條長的。這就在無形中爲孩子將來學習除法、分數和幾何打下了基礎。

7、學會辨識標記、概念、節奏

幼兒園裏沒有認字閱讀課,但孩子在那裏認識了數字和字母,辨別了物體的顏色、形狀。知道把兩種顏色調和在一起會變成另一種顏色,知道什麼東西是三角形的、長方形的、正方形的。學習唱歌跳舞,懂得了節奏感令孩子朗讀的水平提高了。學習樂器對於孩子將來學習數學有幫助,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研究者還發現,參加小組唱和學習鋼琴的孩子在空間想象——如拼圖之類的遊戲中表現更出色。

8、學會跳遠、跳高等運動技能

幼兒園裏的孩子幾乎每天都有戶外活動,跑步、滑滑梯、攀登和球類遊戲,在這些活動中,孩子的身體機能和協調能力得到了最好的鍛鍊。

操場上的活動也鍛鍊了孩子獨自處理問題的能力和社交能力。怎樣蜷起腿鑽過那個圈圈,怎樣找小朋友同自己一起玩蹺蹺板,操場上的自由活動同跟爸爸媽媽去公園玩可不一樣,在公園裏,爸爸媽媽的眼睛老盯着孩子,會告訴孩子每一個項目怎麼玩,爲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喝彩。而幼兒園操場上的活動是完完全全由孩子自主的,他們學會了真正對自己負責。

9、學會獨立和自理

在家裏,爸爸媽媽看到自己的寶貝略微吃力地幹一件事,比如扣鈕釦梳頭髮拿玩具,總是會忍不住上去幫一把。但是在幼兒園裏,老師不可能像爸爸媽媽一樣對這麼多小朋友做這樣的關照。孩子在幼兒園裏學會了自己穿鞋,開果汁瓶蓋,會穿脫、摺疊衣服,摺疊被褥,會繫鞋帶,會用筷子,會分發整理餐具,收拾桌子,會刷牙,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這些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給了孩子相當的自信,也給爸爸媽媽莫大的方便,你帶他出去旅行或去朋友家做客,再也不需要時時刻刻關注着他、幫着他了。

10、學會學習能力

幼兒能自己探索、發現周圍的事物進行學習,對周圍事物感興趣,那麼對他今後的學習十分有益。而幼兒園各個領域開展的教學活動,都注重兒童能力的開發,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學習,要怎樣學習,從小對學習產生一種積極的心理,幼兒園重視幼兒親自參與活動,通過不斷體驗、經歷,學習知識技能。

11、學會良好習慣

幼兒園的教育目的是爲幼兒全面發展奠定基礎,而行爲習慣是從小養成的,習慣包括衛生習慣、行爲習慣,學習初步的社會規則。因此幼兒園的活動裏都包含了怎樣培養他們在生活上、成長成人上都能樹立健康的習慣,爲今後的人生路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