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書籍 > 2016羅輯思維推薦的書目簡介《看不見的心》

2016羅輯思維推薦的書目簡介《看不見的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2W 次

《看不見的心》本書通過華盛頓特區愛德華學校的教師山姆和勞拉的視角,幫助我們重新審視有關商業、經濟學及政策干預等問題。山姆生在資本主義體制裏,長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他相信只有在自由的經濟中我們的人性纔會綻放光彩。勞拉喜歡華茲華斯甚於《華爾街日報》。

2016羅輯思維推薦的書目簡介《看不見的心》


 【內容簡介】

讓世界更美好的政策是取締電視,而不是取消最低工資限額;貪婪是好事;應該取消對窮人的福利補贓……薩姆·戈登,一位中學經濟學教師,別開生面地展示着經濟學匪夷所思的真實世界,贏得了學生們的愛戴。

而對經濟學充滿了偏見和敵意的英語教師勞拉認爲,爲了讓更多的人受到醫療救助,應該限制醫療價格;爲了照顧弱勢羣體,應該對該羣體實行各種優惠政策……

一次次關於商業、市場、政策干預等經濟學知識的精彩激辯,在兩人之間展開,薩姆逐漸俘獲了勞拉的芳心,自己卻面臨被學校解僱的境地……

在這部《華盛頓郵報》稱之爲“妙趣橫生的說教”作品中,作者羅塞爾·羅伯茨,通過薩姆之口,介紹了市場經濟學的衆多基本觀點,反映了自由主義經濟學與諸多狹隘、短視和偏見之間所產生的衝突,讓我們劉商業和市場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作者簡介】

羅塞爾·羅伯茨(Russell Roberts)是聖路易斯市華盛頓大學經濟、政治和公共政策默裏·魏登鮑中心的約翰·M·奧林高級研究員、美國國家公共電臺的時事評論員。他的著作《選擇:自由貿易和保護主義的寓言》被《商業週刊》評爲1994年年度最佳商業類圖書。

讀後感

在卓越上看到了這本書,我果斷買了下來。因爲它是一本經濟學類的小說,以一種愛情小說的角度去解釋經濟學的各種問題。首先,從小說的角度來說,它並沒有複雜晦澀的劇情結構,書中通過兩條主線——一實一虛的線索——來構成整本書的架構,雖然小說的藝術成分並不出色,甚至愛情情節也是平淡平凡,但是勝在它是以小說來介紹經濟學,這種創新的形式讓我對經濟學更加感興趣,而不會對嚼之無味的經濟學理論感到厭惡。

故事的主角是美國一所高中的兩名教師勞拉·希爾福和薩姆·戈登。女主角——勞拉出身於上層家庭,文學專業學士,講授的是英語文學課。而男主角——薩姆卻是一位經濟學家。男女主角兩人對經濟學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薩姆以成功的觀點去看待市場經濟,注重市場經濟中的成功者,相信自由放任的市場;勞拉卻是充滿了對人類的悲憫,認爲市場經濟中失敗者由於物質主義而失敗。兩個截然不同的觀點,最終慢慢磨合,慢慢理解,兩人終成眷屬。另一條線索則是健康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查爾斯·克勞斯和政府監督部門主管艾麗卡·鮑德溫之間的鬥爭。這是愛情故事中包含的一部電視劇的劇情。健康網公司把它在俄亥俄州麥塔隆鎮的一家工廠搬到墨西哥,向當地的工人支付極低的工資,又使麥塔隆鎮的工人失業,麥塔隆鎮隨即衰落。幾乎所有的人都對此事進行批評,而經濟學家薩姆除外。薩姆的觀點是經濟學的角度,從經濟學角度來說這是完全合理的做法。

小說的開始,是薩姆和勞拉各自上的第一堂課。薩姆課上一開始便讓大家在一分鐘內計算“全世界的原油將會在什麼時候用完。”金髮女孩埃米並沒有計算,只是在思考。“思考就是這門課的目的。”薩姆如此說道。“要敢於質疑,要獨立思考。還要記住幾條人類行爲的核心法則。學會運用它們,那你就能在這門功課上領先了。正確答案是:我們永遠用不完原油。”薩姆還用了無花果與石油的對比告訴我們,即使石油變得很少,到了枯竭的那天,私利的力量會促使人們有更大的動力去尋找另外一種替代品,那樣“原油”就是無窮無盡的。薩姆的“原油用不完理論”在於告訴我們,永遠也不要低估了私利的力量。只要有利益,只要人還存在私心,自私的人性還沒改變時,一切皆有可能。這就是經濟學。但是,站在人性的角度來審視經濟的勞拉卻是認爲“貪婪的私利者讓人性腐敗”。她的第一節課,舉出了華茲華斯的詩句——“弄來花去,虛擲精力”,來讓同學們進行盡情地解釋。爲什麼不用“賺來”,而用了“弄來”?我認爲這是從人性的角度去看待金錢和利益,認爲它們是一種令人厭惡的東西,“賺來”並沒有“弄來”的範圍廣,這就說明了金錢一類的私利是可以通過許許多多不同的手段得來的,所謂之不擇手段。“物質主義讓我們腐化”是小說中一位同學對那句詩的理解。“弄來花去”,足以“虛擲”一個人大部分的精力。

一件事的合理與否,完全是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的。經濟學家們在面對工人工資低、物價變高的問題時,常常是在尊重市場經濟規律的前提下看待的。以勞拉那種感性的角度、文學的角度、人性的角度去看待,又是另外一番滋味。經濟是一個天平。有得必有失,有利益者和被利益者。站在局外,我們似乎發現,市場的自由調控作用是那麼的殘酷。作爲自由學派的經濟學家薩姆在與勞拉爭論到安全氣囊和安全帶的問題時,薩姆就反對頭盔法和強制系安全帶的法律。在他看來人們並未意識到忍受安全帶帶來的不舒適或支付安全氣囊的費用都是值得的,人們有權去取消安全帶或安全氣囊。預期使用這些安全措施,不如從另外的角度去祈禱不會有事故發生,比如少出門,開車開慢點,將決定權交給車主,而不是政府統一決定。

薩姆強調製度的作用,通過制度的改革來完善自由的市場。然而勞拉則是認爲“着履足無覺”,我們對物質享樂的追求,腐蝕了我們感受真實的能力。這種不同角度的爭論和博弈看起來十分有趣。我經常爲書中的一些新奇的觀點感到無比興奮。經濟學其實就是生活學,面對着自己身邊的一些不起眼的經濟問題,我們又有沒有想過誰對誰錯呢?這是一個角色扮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