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文章 > 勵志文章:取悅別人會痛苦大綱

勵志文章:取悅別人會痛苦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職場上,取悅別人會痛苦自己

勵志文章:取悅別人會痛苦

我們都有被人接納的強烈渴望,也都有在他人面前留下美好印象的理想化追求。可是你知道嗎?如果長期地過度取悅他人,一貫地表現出慷慨、熱心、樂於助人,永遠爲他人着想,永不say no,但是內心卻爲此矛盾煎熬、痛苦不堪,不僅會形成心理病症,而且會助長他人的情感剝削。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助人型」的影子,就好像有這樣一個古老的原型住在我們心底。差別在於,我們在迎合和幫助他人的同時是否能做到尊重自己的內在感受和原則?在悅納他人和過度取悅、喪失自我之間,能不能把握好分寸拿捏的平衡?

 你是哪種取悅者?

 救世主情懷

他們缺乏人和人之間應有的界限感,自我感薄弱,並且很容易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他們認爲自己對整個世界負有責任,因此,一旦有人向他們發出求助信號,他們就會本能地、忘我地展開行動。然而,當一再地捲入到他人的問題中,並且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之後,他們也會感到懊惱不已。

分析:

你的行爲,讓人既痛又恨。痛的是你的內在已經積累了太多的委屈和憤怒。恨的是,你是一個依靠別人的感激而活着的人。

建議:

第一步,請你製作一張清單,寫下你內心完全無法拒絕的五個人。

第二步,從最容易的那個人開始,使用「我-我-你」的方法給這五個人進行反饋,例如:「我發現你每次午飯時間都需要我下樓幫忙帶買,我感覺不舒服,你能理解到這一點麼?」

第三步,寫在紙上,大聲讀給一個朋友聽,請他與你做角色扮演,並給你反饋。

超有服務精神

這個類型常常被贊爲「超有服務精神」,而且他們確實能從服務他人中得到莫大的滿足。在一個團體中,諸如溝通、跑腿、打雜之類的瑣碎事宜,總是會被他們義不容辭地包攬下來。自然,當有人求助的時候,他們會很樂意提供各種力所能及的幫助。如果你向他提出某個邀請,他永遠都會說「yes」!

分析:

只接受、不付出的人,內心充滿了自私。只付出、不接受的人,內心中滿了驕傲。

建議:

靜心,練習付出與獲取的平衡,感覺具有接受性。靜靜地坐着等待,使自己成爲一個容器,成爲接受的一端,就好像你在等一通電話,你只是等着。兩三分鐘之內你會感覺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力量包圍着你,充滿你的內在……

快樂和諧的維護者

他們喜歡置身於寧靜和諧、波瀾不驚的人際氛圍中,如果周圍有人不高興,他們也會跟着緊張起來。因此,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去維護人際關係的和諧。他們害怕衝突、紛爭、彆扭和不快,以至於寧可委屈自己的感受和意願,去迎合別人的需求,向別人做出妥協和遷就。

分析:

你的功課,更多是學習如何不被別人影響。你可能覺得把注意力放在身邊的人和事上,讓你有一種歸屬感,而這種歸屬感讓你覺得安全。你需要重新迴歸到自己的中心。

建議:

練習自我意識。在早晨進行預演,晚上回顧自己的進步。

  針對取悅者的練習

一、練習自我意識

每天用一分鐘的時間想想以下問題:「我在別人的要求和感受上投入了多少注意力?爲了別人的需要,我投入了多少時間?當看見某人或某事需要我幫忙的時候,我會做些什麼?我用什麼樣的方式達到別人對我的期待?」

清晨預演:早晨剛醒來時,通過幾分鐘的呼吸訓練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然後對自己說:「今天,當我的需要和別人的需要都出現時,我要練習平等的付出和接受。而且我將以開放和慷慨的胸懷去做,我將發展內在的生命力,關注自己的幸福。」

晚上回顧:晚上臨睡前,花幾分鐘的時間回顧今天所取得的進步。坦誠地問自己,「今天我是如何平等的付出和接受的?對自己有多麼慷慨和坦率?有沒有達到對別人的那種程度?有沒有花時間滿足自己的興趣和需要?」

二、練習採取行動

取悅者往往認爲,想要獲得別人的承認以及關愛,就必須滿足別人的需求。因此,請你每天主動詢問自己的需求是什麼,而且有意識地將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另外,內疚感和罪惡感會妨礙你關心自己,從別人那裏獲得自己需要的東西。假如,你注意到自己的情緒開始緊張,可以將它視爲一種信號,意味着你對自己的需求不夠重視。

三、練習反思

反思練習至少每週一次,每次用幾分鐘時間,而且要在安靜的地方進行。反思的內容是你的基本原則和最終目標。你所忽略和需要恢復的基本原則是,平等、自由地滿足每一個人的需要。你的最終目標是認識到,別人對自己的關愛和承認並不依賴於別人對自己的需要,也不依賴於自己爲別人付出了多少。然後,請想一想,接受這些事實,對你的生活意味着什麼?

或許你會發現,一種獨立平等的關係,更有利於讓別人喜歡你。

人際交往中舒適感很重要

如何處理好你身邊的人際關係呢,不少人都很擔心,自己無法很好的和別人進行交談,心中甚是苦惱,還有很多人因爲自己和周圍人們的人習慣心一塌糊塗而感到憂悶,對於這些具有卓越溝通能力和人際關係的現象,自己也是十分迷茫,究竟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才比較妥當呢,我們要多加認識和了解纔是。

舒適感能夠幫助我們打開信任大門

隨着身心上的舒適感,接着就會有一些信任和信心的出現,會讓你從膚淺的人際關係之中變得慢慢深入。沒有信任,客戶以及工作夥伴都不會將信息告訴你,也不會和你共同工作,所以,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是很重要的,不然他們也不會接受你的建議按照你所期望的去做。

不舒適的後果

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沒有舒適感,你的人際關係將面臨失敗,所有需要他人蔘與完成的工作,其績效都會讓人大跌眼鏡。

令他人感到舒適的好處

有意識地努力把你的表達技巧與聽衆的社交風格聯繫起來,以他們易懂的方式進行溝通,這樣你才能獲得很好的效果,在任何與客戶交往的情境中,確保客戶處於舒適區將給你帶來長期發展的關係,這些關係能夠使對方演變成重複進行購買的客戶。關注他人的舒適度在一對一的人際關係中能夠產生信任、信心、協作和成果。

要是不知道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在生活上將會四面碰壁,所以,此時我們必須要了解這些知識,試着改變自己的處境,才能讓自己和周圍人們的關係處理的融洽和諧,這些知識我們都不能不瞭解的。


人際關係之人緣定乾坤

雞年可以說是我的幸運之年。剛剛邁過雞年的門檻,領導就把我叫到辦公室談話,告訴我將要升職的消息。當時除了欣喜,感覺自己長久以來的辛苦工作終獲回報之外,同時心裏也有些許不安,同事們會有什麼反應呢?由一種平等的關係轉瞬間變成了領導,他們會不會嫉妒我,從而形成一種隔膜呢?今後,我又該如何與昔日的同事相處,該怎樣扮演好這一新角色?

想到這裏,我感到頗爲茫然和困惑。

一開始知道我升職時,一些同事不免表示意外,也有一些人過來對我說:“你工作成績那麼突出,早就應升職了。”乍聽之下,我頗感欣慰,但再一細細思量,總覺得心裏不踏實。漸漸地,我也稍稍有些感覺到新角色所帶來的問題。有些同事看我的眼神怪怪的,和從前不同了。我分派下去的工作,會有兩種態度:一種能察覺其心裏有點不情願,但是表面上不明確表達出來,對佈置的工作還是照常完成;另一種是態度有點生冷,工作上也不是非常積極。

好在這只是少數現象。我想,可能還是需要一個適應和磨合的過程吧!不光同事們需要,我自己也需要。因爲面對曾經平起平坐的人,我也還沒有完全地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以一名領導者的風範去處理工作。更何況,當下的任務是調節好新的人際溝通,別人的嫉妒或者某些想法是我所不能控制的,但至少可以從我做起,把握好自己的思維和行動。

我也明白,從今往後,自己的自由空間更少了。這是顯而易見的事。作爲領導,就應起到率先垂範的作用,出現問題不能往後縮,遇到困難應勇於擔當。嚴以律己、以身作則才能受到下屬的尊重和信服,畢竟言教不如身教嘛!

現在的這些下屬們,由於都是以前的同事,我們彼此都比較熟悉情況,也就無需再經歷一個熟悉人事和環境的過程。當然,在我眼中,還是把他們看作是自己的同輩同事,大家是合作的夥伴,我不希望因過分明確上下級的等級而拉遠了彼此的距離。

就這樣,由於擺正了自己的位置,明確了自己扮演的新角色,我也逐漸得到了同事們的認同。

一次,當我與一位昔日的同事,今天的下屬共進午餐時,她向我吐露了自己的心聲。

當我們從平素的同事關係,一下子變成上下級時,她心裏的確一時還扭不過彎來。雖說已有相當的心理準備,並且她也承認我的學歷、工作能力等的確要比一般同事高出一籌,但總有種無以名狀的想法,感覺有點不能接受我這個新上司,具體原因也說不好,或許只是因爲我們曾經是同事而已。這不是人的問題,而是心態的問題,其實這也屬於比較正常的心理,時間久了自然就會平復下來的。

她是屬於那種含蓄內斂型的人,在工作上,不會將某些情緒表露出來。況且以前大家關係還不錯,現在我上任後對大家也很好,該做好的工作她定當通力配合。一個大雨天,我讓她出去採購一些東西,對此她雖心裏非常不情願,但沒辦法,佈置下來的工作還是得完成,可彼時有種不服和反叛的情緒在她心裏滋生。沒想到,臨出發時,我突然叫她等一等,要陪她一起去。之後,她反倒覺得有點過意不去,也很感動,因爲這說明我並沒有因爲升了職就對以前的同事頤指氣使、指手畫腳。

在現代企業中,領導者的個人英雄形象已經愈來愈淡化,到處都在說要進行“扁平化”。在這樣的組織構件中,個人的作用愈來愈被重視,而領導者凝聚力的作用至關重要。適值升職,更有必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網羅一批人,建立自己的人際圈子。只有這樣,你纔不會以獨孤求敗自居,從而拓展暢通的信息渠道,將職場之路走得坦蕩蕩。

在職場上要學會守口如瓶

守住了口,不吐露他人的祕密,也就守住了自己的品德。“定謀貴決,機事貴密”,不吐露自己的祕密,也守住了成大事的智慧。

在自己成功的祕密面前,要懂得緘默

你可能是一個能力過硬的人,在某一個領域裏面終於做出了驕人的成績。這時候,你會情不自禁地想將這些耀眼的榮譽坦露出來,跟身邊相熟的親朋好友甚至是不認識的人分享,這是人之常情。但是,也許你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對他人所取得的成績感到嫉妒,這時候當他們看到這個人在四處炫耀自己的成就時,就會本能地對這個人產生反感的`情緒。

因此,聰明人的做法應該是,取得了成績以後,就默默地總結經驗,以求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沒有必要四處炫耀。適當地保守自己成功的祕密,也是謙虛品質的一種表現。

在他人過失的祕密面前,要懂得緘默

每個人都會犯錯,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別人犯錯。對待自己的錯誤,我們可能會寬以待己;對待別人的錯誤,我們可能會嚴以律人,毫不猶豫地將他人的過失披露出來。但事實上這是一種很不明智的做法。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反過來: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當我們看到別人犯了錯誤時,我們應該心存善念爲他人的失誤留點空間,寬容的環境有利於一個人心甘情願地自我改正錯誤。學會保守他人過失的祕密,是尊重他人的一種重要表現。

在職業規劃的祕密面前,要懂得緘默

有一句話叫做,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它包含了一個道理,就是當計劃還沒有變成現實的時候,它還僅僅是一個計劃。一個計劃要從空想變成現實,期間會經歷各種各樣的變數。

這就告誡我們,如果我們內心有了一個計劃,那麼我們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好地將它保守於心底,不露聲色地一步一步將它付諸實現,而不是第一時間把它坦露出來。我們鼓勵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但也要考慮到自我隱私和他人隱私的重要性。適當地保持緘默,培養守口如瓶的品質,是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的良好表現。只有人與人之間多一點理解,多一點換位思考,世界纔會變得更加美好。

心理解讀:職場上,我們鼓勵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但也要考慮到自我隱私和他人隱私的重要性。適當地保持緘默,培養守口如瓶的品質,是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的良好表現。只有人與人之間多一點理解,多一點換位思考,世界纔會變得更加美好。

職場上對於每一個員工我們都要尊重

有人總結出這樣的辦公室生存法則:“在辦公室裏,你可以得罪忙人,因爲他們沒時間跟你計較;但你千萬別得罪看似平庸的閒人,因爲他們有時間和你周旋。”這話絕對不是危言聳聽,這是讓你在職場左右逢源的智慧。

同時,站在老闆的角度去想,老闆絕不會平白無故讓人白領工資,那些看似遊手好閒的平庸同事,說不定擔當着救火隊員的光榮任務,關鍵時刻,老闆還需要他們往前衝呢。

在自己周圍,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同事,不要開罪他們,儘管他們很平庸,也不要將他們束之高閣,畢竟人與人之間能力有限。如果人人都像老闆一樣,誰還來做事。但是,儘管這些都是事實,你也不能這樣開罪他們。

老闆都有包容心,知道每個企業都有能力高低不同的職員。而作爲下屬的,更應該懂得這個道理,同事再平庸,自己心裏再厭煩,也不要表現出來,更別開罪他們。

在職場中,面對平庸的同事不要討厭他們,也不要跟他們劃清界限,用你的微笑掩飾你內心的反感。只有這樣,才能在你爭我奪的商業競爭中站穩腳跟,得到應該有的機會。

別得罪同事,可是很多人卻在不知不覺中就把同事給得罪了。這是非常倒黴和鬱悶的事情。自己本來無心,說的話也是無意,可是在他們聽來,你很有可能就是在挖苦。這比直接的挖苦更傷人於無形。

微笑是很好的掩飾,就算你是假意也好,最起碼,你給對方的印象是:儘管他能力大不如你,但是還是受到同等看待。職場中人就是這樣,用笑化解矛盾是很有效果的武器,所以,要想不開罪平庸的同事,那就時常用微笑面對他們。

當然,我們有時候不知不覺就把同事給得罪了,原因到底出在哪裏?就以下幾點好好給大家分析一下。

無心話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在職場中,那些平庸的同事往往內心很脆弱,自尊心容易受到傷害,也很喜歡較真。你很優秀,受到老闆誇獎或者獎金鼓勵,切記不要在這些人面前炫耀。否則會刺痛他們的心,讓他們以爲你“遙不可及”,從而不怎麼敢親近你。

 窩心話

如果你把你的窩心話掏出來,平庸的同事最有可能把你給“賣”了。你的某些窩心話會刺痛他們的心,平庸的同事只聽命於老闆一個人。老闆也最喜歡這些人,因爲只有這些人最喜歡“出賣”自己的同事。

無聊話

幽默也要找準對象。有時候,說些無聊的話能緩和氣氛,給枯燥的工作添加些樂趣。但是,這種話最不能說給平庸的同事聽。腦袋不開竅,容易把無聊話當真,當場翻臉那可不是好玩的。就算表面對你笑笑,可不會事後就忘。平庸同事往往成爲“小人”的預選名單,拿人玩笑,不要和平庸的同事玩笑,對方容易誤會。

在與同事之間相處,我們也需要懂一點溝通技巧,知道怎麼搞好人際關係,拉攏人心。

職場人際關係的十個準則

 一、換位思考,善解人意。

人們觀察問題時都習慣性的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只顧及自己的利益、願望、情緒,一廂情願地想當然,因此,常常很難了解他人,很難和別人溝通。現實生活中,公說公理、婆說婆理,各講各的、各忙各的,這樣的現象隨處可見。大到兩個集團、兩個民族之間也是如此。事實上,只要站在客觀的立場就會發現,衝突的雙方几乎完全不理解對方,完全是不互相體諒對方。想處理好自己和他人的人際關係,最需要做的就是改變從自我出發的單向觀察與思維,而要從對方的角度觀察對方,替對方着想,也即由彼觀彼。在此基礎上,善解他人之意。如此處理人際關係,就有了更多的合理方法。不能由彼觀彼、善解人意,就沒有別開生面的新人際關係。

二、平等待人,不強求別人。

這個原則是處理人際關係必須遵循的金科玉律。這是真正的平等待人,是古往今來都適用的平等精神。人是生而平等的,每個人的人格和尊嚴都應該受到尊重。如果不懂這一點,那就會有那麼多的一廂情願,就會有那麼多的無理待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古語講得很有道理。無論是對同事、部下、朋友、合作伙伴、戀人,都該遵循。這是古人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是我們爲人處世必須遵循的規則。

三、學會分享,推及於人。

當你把快樂和別人分享時,你的快樂就變成了兩份快樂;當你把你的點子和別人分享是,就會有更多思想的火花。同樣,對於渴望也可以共同來滿足。自己渴望的事情,要想到他人也可能渴望。當你渴望安全感時,就要理解他人對安全感的需要,甚至幫助他人實現安全感。你渴望被理解、被關切和愛,就要知道如何力所能及地給予他人理解、關切和愛。給予他人理解與關切,會在高水平上調整融洽彼此的關係,也能很好地調整自己的狀態——這個好狀態既來自於對方的回報,也是自己“給予”的結果。善待別人,同時就善待了自己。每個人不妨將最希望從他人那裏得到的態度一條條寫下來,捫心自問,而後便會想到別人同樣有這些希望。在這些條款上對他人慷慨大方,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最正確態度。

四、欣賞他人,鼓勵他人。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欣賞與鼓勵,得到欣賞與鼓勵能給人以生活與奮鬥的強大動力。在很小的時候,父母的欣賞會使我們積極興奮地上進發展,老師的欣賞會使學生廢寢忘食地努力學習。進入社會後,領導和同事的欣賞是一個人工作的最大動力之一。善於欣賞他人,就是給予他人的最大善意,也是最成熟的人格。如果得到的欣賞太稀缺,天才也會枯萎。我們同樣也需要欣賞與鼓勵,那麼爲何不先給予他人欣賞與鼓勵呢?

五、樂於付出,付出纔有回報。

這個世界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也不會掉餡餅,你的所得總是與你的付出成正比的。人們並不願意給不相干的人提供免費午餐,然而,事情反過來輪到自己時,他就不明白道理了。別人有成就了,就想也分享一點。別人有錢了,也想沾一點光。別人有名聲有地位,似乎都應該瓜分一點。孰不知無功受祿、不勞而獲古往今來都令人厭惡。如果心中生出求取免費午餐的念頭,常令人生萎縮、心靈低劣,長期這樣是不會有出息的。有的人即使沒有索取免費午餐的行爲,但同樣的心理活動連綿不斷。整天嫉妒別人,心理總是擺不平,這樣使他備受折磨。放下索取免費午餐之心,就多了清靜和坦然,也多了自信與奮進之心。學着慷慨的對別人付出,在你困難的時候,會有許多真誠的回報的。

六、待人以誠,守信爲本。

誠信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首要原則。誠信待人在別人那裏造成一種良好的第一印象,也塑造自己的美德與品牌。質樸自然由真心流露的誠信,本身就是生活的需求。在誠信待人的狀態中,我們找到安詳和思維的流淌通暢。誠信待人,誠信做事,可以使我們理直氣壯,正氣凜然,心胸開闊,心無掛礙。誠信不僅是一種待人的態度,本身就是生活的質量。誠信不是生活的手段,而是生活的目的。一個人能夠誠信地生活,是因爲他有着智慧,有着狀態,有着條件。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追求這樣的生活狀態,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八、持之以恆,長期培養。

在處理人際關係時,不能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應,討好一切人,應酬好一切關係。這是拙劣低下的表現、是一種虛假。這可能奏效一時,但難以維持長久,真正和諧的人際關係不是一種應付和差事。按照正確的原則處理各種人際關係,是我們自然的流露,是我們長期的準則。相信別人總會理解和信任自己。即使有不理解不信任,也無所謂。這就是持之以恆的境界,終究你會收穫成功的。

 七、寬容待人,和氣生財。

古人講就和氣生財。不僅在商業中,在方方面面,和氣的性格都是成功的要素。兩個商家賣同樣的東西,一家拉長着臉,不給人好臉色,一家滿臉和氣,顯然後者的生意做得好得多。這樣看來,買一份貨,外搭一份和氣,要遠比買一份貨,還得搭一張長臉合算得多。可見,和氣也是有含金量的,是有增值的,和氣也是商品。和氣待人,寬容待人,同樣是一種境界。當我們和氣寬仁地對待所有人時,就相當完整地和氣寬容地對待整個世界了,我們的身心也就愉悅了,心胸也就開闊了。如果你原本待人不和氣、不寬容,那不要緊,不需要強扭硬拽,從現在開始改變,你會在每一次對別人的和氣寬容中體會心態的放鬆和開闊。於是,一個良性循環就漸漸改變了你,也就改善了你原本的生活。

九、雪中送炭,予人溫暖。

這是真正的助人爲樂。當別人需要幫助時,你要盡力去幫助。患難見真情,患難出真交。每個人都在內心了深深的記住那些在自己困難的時候幫過自己的人。相反,那些在他人得勢時如同跟幫的人,到後來都不知到哪兒去了,正所謂“人走茶涼”。那我們是不是要雪中送炭,予人溫暖呢?

十、以德報德,以德報怨。

在生活中,有些人有恩於你,有些人因傷害過你而有冤仇於你,那我們該如何對待這些德和怨?以德報德,是沒有疑義的。別人幫助了我們,我們自然要回報人家,這是做人最起碼的。對於怨呢?一種方式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別人傷害了我,我要同等報復他,這未免顯得睚眥必報,顯得我們和那些人一樣低劣了。另一種態度是“以德報怨”。別人傷害了我,我反過來還要給他笑臉和各種利益關照。這樣反顯得我們虛假,我們心裏也不舒服。《論語》中有這樣一段對話,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就是孔子的回答。翻譯過來就是,有人問:以德報怨怎麼樣?孔子說:如果以德報怨,那你拿什麼來報德呢?所以,孔子的結論是,應該“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當別人有恩德於我們時,自然要回報恩德。當別人傷害侵犯了我們,既不以怨報怨,因爲那樣就降低了自己的水平,與別人的錯誤做法對等混戰;我們也不以德報怨,因爲那會使得這個世界沒有是非,甚至可能助長罪惡。以直報怨,就是用正直的態度來對待怨恨。以直報怨,這裏包含着道義的譴責,包含着不降低自己水準與對方混戰的尊嚴,包含着既正義凜然又剋制的沉默,還包含着一如既往誠信待人的基本信條。處理人際關係的“態度體系”就這樣完備地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