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文章 > 孩子的金箍圈何時可以去掉的勵志文章大綱

孩子的金箍圈何時可以去掉的勵志文章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昨日,我隨同領導到某校進行期末工作評估。在這之前,該校送上來一份二十多頁的書面彙報材料,從材料初步估計,這所學校一學期來的工作一定很突出,因此,爲了樹立典型,以優促差,發揮榜樣效應,領導安排我擬定了有關評估項目,冒着寒風中的飛雪,我們一行四人出發了。

孩子的金箍圈何時可以去掉的勵志文章

距離該校還有2裏的路程,車輪原地打滑,不得已,我們只得步行。此時,三三兩兩的孩子們正往學校走,他們一個個見了我們,突然,有停下腳步的,有故意放慢腳步的,有三五個相互把頭往懷裏藏的,領導回頭問我:“這孩子怎麼啦,見了我們這模樣?”我也很納悶,於是,我問了問身後一個女孩子:“小朋友,天這麼冷,怎麼不快一點走呀?”

這個女孩子頓時臉漲得通紅,只是看着我,一句話不說。旁邊一個男孩子說話了:“嘻嘻,你們一定是來檢查的嗎?因爲,老師早晨已經告訴我們了。”

我想這個男孩子有點自信了吧,大路上這麼多人,他怎麼一下子就知道我們是來檢查的呢?於是,我繼續問他:“呵呵,你是胡亂猜測的吧,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面吧。”

正當這個男孩子要說話時,後面緊跟着的一個大一點的學生拉了拉他的衣角,頓時,他不說話了。此時,我更加好奇了,就這樣,我們一起步行向學校趕去,這2裏的路程,奇怪的是沒有一個學生跑到我們的前面,一個個規規矩矩地尾隨在我們身後,默默地來到了學校。

一進校門,中道上懸掛着橫幅:“歡迎領導蒞臨我校檢查工作”,中道右側,有一副公示欄,我側目一看,怎麼,我們四人的照片貼在上面,此時,我才記起:十月份我們到另一所學校調研時所拍的照,怎麼又貼在了這所學校?難道這就是領導效應,時下,效應這個詞很管用,前不久,某市舉辦了一次演唱會,單就裝飾幾個歌星的宣傳花去了幾萬元,現在,我們四人的照片雖說沒有花錢,可是,一定花費了學校領導者的心思吧。這時,我才恍然大悟,明白那個小男孩子想要說什麼。領導看了看校園營造的氛圍,似乎感到很滿意,我們被學校幾個領導前呼後擁,該校王校長誇誇其談,已經開始介紹工作成績了。

不久,我在校園裏轉轉。奇怪地是,我每到一個地方,學生好像是老鼠見了貓似地,東躲西藏,或者,偷偷地跟在我的身後,一聲不肯。我到四年級教室門口,一個年輕老師正在給學生訓話:“見客人要敬禮,家有家規,校有校規,規矩不能亂。”我聽着這位老師的話語,感覺很不是滋味。

依我看,這所學校沒有什麼可以值得自豪的東西

學校因爲學生而存在,學校也因爲學生的發展而需要發展,可是,這所學校發展了沒有?硬件設施的確發展了,樓新了,教學用具挺現代意識,大部分教師開始網上辦公,校園環境讓人感覺很舒適,文化氛圍也很濃郁,當初彰顯出來的是經典誦讀,這些外在的東西,眼睛看得見,而就從學生行走的這一舉動,我初步推斷出這所學校的觀念理念整整倒退了十多年,一所學校的管理理念不超前,如何教育出一代代新人呢?

比如該校,不只是校長呀,教師也一樣,給一個個學生的脖頸上套上了“金箍圈”,孫悟空爲了不讓唐僧被妖怪掠去,臨走時畫了一個金箍圈,可是,唐僧最終還是沒有逃掉妖怪的誘騙,就在好多人吹捧孫悟空是降妖除魔的英雄時,我卻總是感到孫悟空的一絲絲悲哀:保護唐僧取經,孫悟空做的那麼細緻入微,幾乎天衣無縫,一次次不只是給自己帶來了磨難,師徒幾人都在一難連鎖一難,更多之際,多虧如來出手相助,否則,師徒四人的西天取經還不一定完成,這裏,就告訴我們,對人的關注一旦過分嚴謹也不一定是好事,就正如該校竟然規定每一個學生平時行走時不允許超過老師或跑到老師前面去,這種規定其實就是師生地位的不平等,不平等還能談得上師生和諧嗎?這個細節已經使我們感覺到該校管理者理念滯後,學生平時走路是這模樣,可想而知,課堂上有哪一個學生敢積極回答問題呢?因爲,學校平時給學生灌輸的是“不允許超過老師”,“不超過”就很悲哀,一種教育的悲哀,一種教育的抹殺。

目前,好多學校給學生施加套上去的“金箍圈”實在太多了,教師總是唯恐學生搗亂、調皮,我總感覺沒有調皮的學生,就沒有一種值得自豪的.“調皮”的教育,天才是什麼?多數人認爲天才就是從孃胎裏帶來的,在我看來,天才應該是調皮的別名,天才是很調皮的,因爲敢於調皮而纔敢於超越的人,纔有可能成爲天才。不知道我的這種觀點是不是正確,我這樣認爲,總比那種把孩子裝在套子裏好得多吧。

我看過一篇小說《裝在套子裏的人》,唯一讓我心靈震撼的是作者的一種超前思想:不要把人包裹的過嚴,猶如近來那些患感冒的人一樣,不就是一出門把自己的頭臉包裹的太嚴實了嗎?風雪的確是一種磨練意志的好東西,必要時的飽經風霜,或許能換來大半生的健康。

話說的遠了。以我感覺,這樣的學校還能稱得上“榜樣示範”嗎?至於那些疊放的整整齊齊的材料,我懶得去看呢?學校的成績,一看學生就會感覺得到,根本不需要什麼校長彙報呀、教師展示呀、材料出示呀、等等的啊或呀,總之,學生就是領導評估學校的一杆秤,要想使用好這桿秤,不僅僅是看好秤砣上的標碼,關鍵是細細體會一下稱得是不是很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