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文章 > 端午節感懷抒情散文精選三篇

端午節感懷抒情散文精選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48K 次

導語:青青艾香飄端午,濃濃情思糉是情。此情此景九州同,萬家歡樂樂萬家。下面是端午節感懷抒情散文,歡迎閱讀。

端午節感懷抒情散文精選三篇

  篇一:端午節感懷抒情散文

《端午隨想》

“滴滴……”,隨着一記提示音,QQ彈出一封郵件,一個朋友寄來一張電子端午賀卡,畫面上幾片嫩綠的荷葉託舉着荷花,一條錦鯉帶着一條小魚快活地游泳,遠處是朦朧的山體掩映在霧靄之中。畫面的正中,“端午節快樂”幾個大字爬滿藝術的色彩,帶着綠意,似乎帶着溫情,給人希望。

而我,看了這張賀卡,沒有半點高興,又不好卻了友人的好意,只好默默地刪除。

小時候,長輩告訴我,“五月五,過端午,艾草插上門,菖莆鍋裏煮,龍舟推下水,糉子來加油,回家一身汗,喝碗雄黃酒。”大致地告訴了我端午的由來和習俗。於是很小的時候,就記住了一個叫屈原的名字,知道這一天是人們紀念他的節日。聽說人們爲了保護屈原不被魚蝦吃掉,紛紛拿出飯糰、雞蛋、糉子等食物,投入江中。有個人甚至把雄黃酒倒入江中,想把水中的怪物灌醉,以此來保護屈原。於是,後來就有了端午吃糉子、喝雄黃酒的習俗。

記得小時候,媽媽會提前幾天,背個竹蔞到很遠的地方去採摘箬葉,回來後,一片一片洗乾淨,用糯米包成糉子,這樣還沒到端午我們就能吃上糉子了。到了端午這一天,媽媽割回菖莆和艾草,選一些捆成團,插在門上,其餘的放到鍋裏煮,用煮熟的水幫我們洗澡,據說這樣夏天身上不容易長痱子。到了傍晚,父親調好雄黃酒,盛在臉盆裏,在房子的四周潑撒,說這樣可以驅除蟲蛇。父親還用雄黃酒塗在家人身上,以免除夏天蚊蟲叮咬。我生肖屬蛇,從小到大從沒惹過雄黃酒,父親說生肖屬蛇的人不能碰,如果碰了會變回蛇。有一回,弟弟抹雄黃酒的時候,調皮地澆了幾滴在我身上,我害怕了很長一段時間,生怕自己會變成蛇。可是,過了幾個月,依然沒有半點變蛇的跡象,心中的恐懼才慢慢消除。

隨着年歲增長,以及知識的迭加,知道端午的來源有多個版本。除屈原外,伍子胥被吳王夫差逼迫自刎,於五月初五投入大江;曹娥見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晝夜沿江號哭,也於五月初五投江。因此,端午這個節日自然顯得悲壯。

如今,端午和中秋、除夕一道,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年的端午,我都會回到老家,與父母一起渡過。過節這天,父母殺雞宰鵝,恭候子女從各方回家團聚。只是端午的習俗還在沿續,吃糉子、插艾草、煮菖莆、洗雄黃,帶着些許神祕的色彩。

端午又致,電子郵件已經刪除,屈原、伍子胥、曹娥等一個個模糊的形象走過腦海,我感覺這個節日是不能說快樂的。

帶着家小回鄉下的路上,我向女兒講起了端午的來歷和傳說,我要她記住端午這個傳統的節日。

  篇二:端午節感懷抒情散文

《小憶端午》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突然十分想家了。想媽媽做的糉子,一個個甘蔗葉片所包裹着的糉子夾着一股子甘蔗的甘甜散發出誘人的清香。

記得小時候媽媽總會在給我們剝糉子的時候耐心的講着有些久遠的故事,有屈原,也有白蛇……雖然有些早已被塵封在了記憶,但每每想起嘴角總會微微上揚內心涌動着滿滿的幸福!

其實以前離家很近的時候並不覺的什麼,可是漸漸離家越來越遠了直到回趟家都變成一件很奢侈的事的時候,突然發現原來我們對家的依戀是那麼的深刻,爲了求購一張回家的車票而半夜三更守候在電腦或者手機前,爲了早一點回到家我們早早的去往車站,爲了可以回家我們拖着重重的行李箱卻絲毫不覺的沉重,因爲家永遠是我們最溫馨的港灣,可以爲你付出一切。

每天我們總會很忙碌,每天也會很疲倦,每天當我們拖着疲憊得身子穿梭在人羣中間,我們內心總會十分的想家。想媽媽,想媽媽做的菜和飯,雖然我們並不能吃的太多,但是媽媽每次總會做的很豐盛,融化在味蕾的香滿滿的都是幸福。

記得每年端午的時候,除了豐盛的飯菜和香噴噴的糉子外,家家戶戶都會用艾蒿裝點屋子,然後爲家人塗抹上雄黃酒,偶爾也會小酌一杯但小孩子多半是不被允許的。一股子艾香帶着一絲絲酒精的香味迎面而來,合着窗外開的正盛的金針花香,簡直令人神清氣爽!

又到了端午,真的好想好想快點回家,回到媽媽的身邊,想媽媽做的糉子了。

  篇三:端午節感懷抒情散文

《端午感懷》

端午節到了,有些人會想到有糉子吃了;有些人會想到要紀念屈原了;有些人會想到仲夏馬上就要到了。

但不管怎麼想,都會去吃一點糉子。不知大家在吃糉子的過程中,是否想過糉子是怎麼形成的?

有些人看到這裏,或許會拍案而起:哄誰呢?我們又不是3歲小孩!不就是用糉葉,包着糯米放在鍋裏煮嗎?

事實上也是這樣。但是我敢與大家打一分錢的賭,肯定沒人想過這種做法的含義。我打一分錢的賭,也就是想逗大家笑笑而已。這世界不就是你逗別人笑一笑,別人也逗你笑一笑,在你笑我笑的過程中,便相處和睦了嗎?

好了!言歸正傳!糉子形成的過程,其中蘊藏着很深的生活哲理。用糉葉,將一把散不成形的糯米包好,才能放到高溫之中烹煮成型。然後去掉糉葉,糯米也會是成型的,有強大凝聚力的,再也不是一盤散沙狀。

也許大家已經悟出點了什麼:這糉葉就像是一個組織,把散不成形的糯米——個人,包裹成一個團隊形狀,然後放入高溫中烹煮,散狀的糯米便成了像模像樣的團隊形狀,具有了強大的凝聚力。

每一個人雖然需要自由,但又不能放縱自由,否則的話就會渙散,墮落,陷入無可救藥的地步。只有當你加入組織之中,你纔會在組織紀律下,約束自身的自由,把自己管控成像模像樣的人。

你看從特種部隊出來的人,那能耐就是不一樣,因爲人家是從魔鬼般訓練中鍛造出來的,10個8個常人一起上,都不是他的對手。

再看從部隊裏出來的文藝工作者,往臺上一站,那身材,那精氣神,與地方文藝工作者就有天壤之別。

這些都是從特殊訓練中,培養出來的一種團隊精神,就像糉子一樣,儘管剝去了糉葉,那團隊的精氣神猶存!

前些時候,協會組織去看望了93歲和88歲的兩位老人,她們看到組織有人來了,都高興得精神百倍,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平時的小毛小病,忽然間就消失了。可見她們已經真正把自己融入組織之中,才能體會到組織的力量。

每一個人就像一滴水,不放入大海之中,就會很快乾枯;也像散狀的糯米,不包入糉葉之中,經過高溫烹煮,始終都不會成形,更談不上凝聚力!

因此,不管你加入民間的,或是政府的什麼組織之中,都不要忘了去切身體驗組織的力量,你纔會熱愛組織,鍛造自己!


更多熱門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