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一個經典勵志故事大綱

一個經典勵志故事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5W 次

一個經典勵志故事1

在100多年前,比利時有個小木匠,名字叫阿道夫·薩克斯。他能活下來簡直是個奇蹟。小時候,他吞過縫衣針,誤食過硫酸,被磚塊砸破過頭,不幸從樓上跌落過,還曾摔倒在點燃的爐火上,但這些都沒能阻止他在21歲時發明一件奇特的樂器。這樂器有與單簧管類似的哨頭,還有拋物線形圓錐管體,而金屬圓筒竟帶風琴那樣的按鍵。

一個經典勵志故事

一開始,阿道夫想把這件新樂器介紹給世界音樂權威集中的地方——巴黎音樂界,但阿道夫煞費苦心,也沒有一個法國樂器商把這個比利時來的無名小輩放在眼裏。法國音樂界的名流們更喜歡用自己熟悉的樂器。一晃9年過去了,阿道夫的願望始終沒有實現,他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木匠。

機會終於來了,一位作曲家爲阿道夫爭取到了一個在巴黎音樂會上演出的機會,還特意爲他譜寫了一個曲子。就在去演出的路上,意外又一次降臨,阿道夫的樂器從馬車上掉下來,摔成兩半兒。我們可以想象,當時的阿道夫心情是如何懊惱。不過阿道夫沒有打道回府,而是抱着破損的樂器登上了舞臺,吹奏時他的雙手一刻也不能離開樂器,否則銅管就會掉下來。正因爲如此,阿道夫沒法兒翻樂譜,只能憑記憶演奏。有幾次,他由於緊張忘記了譜子,就乾脆持續吹一個長音,直到想起譜來再繼續演奏。法國觀衆從來沒聽過這樣柔和優美、蕩氣迴腸的音樂,頓時喜歡上了這種樂器。演出結束後,阿道夫一連謝了五次幕,臺下仍然掌聲不絕。

這種能奏出特殊效果的樂器一下子成了巴黎音樂界的寵兒。一支樂隊用這種樂器參加音樂大賽,輕而易舉地奪取桂冠。法國政府也將這種樂器列爲軍樂隊必備樂器。這種樂器是什麼?就是世人皆知的薩克斯管,是用發明者的名字來命名的。薩克斯管魅力無窮,有着與任何樂器相匹敵的巨大力量。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就曾擔任阿肯色州管樂隊首席薩克斯管演奏員,前幾年還被媒體稱爲“不老的薩克斯手”。

如果把阿道夫的成功比如一件果實,那麼此前的磨難和變故就是陪襯這果實的小花絮、小綠葉、小枝枝彎彎了。或許正因爲有了這些磨難和變故,成功才顯得如此耀眼奪目。

一個經典勵志故事2

歐洲瓷都———麥森,是德國的一個小鎮,位於厄爾士山腳下,毗鄰捷克。這裏的陶瓷製品聞名世界。與陶瓷齊名的還有一個人,他叫貝特格。30多年前,貝特格還是麥森陶瓷廠裏的一位垃圾工。

麥森陶瓷廠的技師是一位意大利人,他叫普塞。麥森陶瓷廠完全靠這位技師和他的幾個徒弟支撐。有一天,廠方因爲跟普塞技師意見不合而發生爭執,普塞技師一怒之下帶着自己的幾個徒弟回到意大利。

麥森陶瓷廠因無人接替普塞的位置而被迫停產。麥森陶瓷廠的高層領導頓時亂成了一鍋粥。

就在這時,貝特格站出來向廠領導說:“能不能讓我試試?”廠領導不停地搖頭:“就你,一個垃圾工也想幹技師的活 ?”貝特格當即從家裏拿來了自己燒製的一個花瓶,說:“請您看看這個,它的質量跟咱們廠的產品相比哪個更好?” 廠領導看後,一個個目瞪口呆,紛紛問貝特格:“這個花瓶真的是你燒製的?” 貝特格肯定地回答說:“是的。”原來,這個在廠裏毫不起眼地幹了近十年的垃圾工,居然每天都在偷學普塞技師的手藝,連廠方正式派去跟普塞技師學藝的工作人員都沒能學到的東西,卻被貝特格全部學會了。

廠方問貝特格:“你有什麼需要,儘管提出來。”貝特格說:“我現在的月工資是20歐元,能不能將我的月工資提高到30歐元?” 貝特格害怕廠領導不答應趕緊解釋說:“我依然還做我的垃圾工,我只是兼職做技師而已,因爲我的母親患有嚴重的哮喘病,每月需要服用10歐元的藥物,而我的工資只夠全家人每月的生活費。”

原來,貝特格非常羨慕那些學徒工,他們每月可以拿30歐元,而自己則只能拿到20歐元。於是,爲了向學徒工看齊,更爲了母親每月能夠吃上藥,他偷偷地學起了燒製陶器的手藝。

廠領導回答說:“只要你能夠取代普塞,你不但可以不再幹運垃圾的工作,而且從現在開始,你的月薪也跟普塞一樣,每月薪金爲10000歐元 。”麥森陶瓷廠終於又開始運轉了。貝特格,這位當初的垃圾工,做夢也沒有想到拿這麼高的工資。如今,麥森已成德國陶器重鎮,而貝特格的名氣也遠遠地超過了意大利任何一位頂級技師。

機會總是爲那些準備充足的人而留着的,不管你現在從事何種工作,只要你擁有渴望成功的夢想,夢想就有變成現實的那一天。

一個經典勵志故事3

一位男子行走在峽谷中,一不小心落入河裏,順着激流急速地往下漂,更糟的是,他的一隻腳踝被摔斷了。但是他接受過從激流中逃生的訓練,堅信能回到岸上,果然他做到了。

如何在腳踝受傷的情況下走出峽谷,他卻沒有受過訓練。他沿着山岩中崎嶇的小徑走着,當初他就是從這小徑走進來的。腳踝上的傷讓他疼痛難忍,他坐下來打算歇息一會兒。

爲了緩解腳踝的傷痛,他用樹枝做成柺杖,準備繼續往前走。如果沿着平整的人行道,走一小段下坡路,即使有傷也沒問題。

可是目前他正身處峽谷之中,四周是無邊的荒野。這讓他感到前路迷茫,於是他開始思考每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法,試圖選擇一個最佳方案。從直升機到登山隊,他想像着每一種可能出現的救援者。

正當他思索的時候,河灣處漂來一個木筏。他設想了千萬種可能的解決方案,卻從沒想到會有一個木筏。不僅如此,筏上還有一個野外急救員。遇難的男子根本不知道這一帶有野外急救員巡邏,自然不曾指望會有人駕着筏子漂來。

這下好了,急救員用輸液管和樹枝做成夾板,把他安置在筏上。

那天晚上,他們在河邊一處美麗的地方宿營,享用了墨西哥式雞肉卷和草莓酥餅。真有意思,因爲他原本打算吃揹包裏的脫水雞蛋。

由此他學到許多東西,許多想法也發生了意想不到的改變。那個腳踝受傷的人就是我。

那天,在峽谷中的河邊,在荒野之中,我明白了,在生命的前方有許多驚奇等待着我,我不可能一一預知。

我們不必一味尋求新的前景,而要用新的眼光去看待現實。無論生活給了我們怎樣的打擊,總有一個木筏在河流轉彎之處等待我們。不要找它,它在你目光所及之外。不要預言它何時出現,它不在你的時間表上。不要懷疑它的存在,因爲懷疑會矇蔽你的眼睛,使你在它到來之前放棄。不要放棄,堅持信念。相信前方充滿光明,即使你看不見它們。相信前方充滿光明,即使你想像不出它們的樣子。在前方轉折之處,總有一個木筏等待着你。

一個經典勵志故事4

不要硬逼着自己去選擇,有時成功不了,放棄反而是另一種收穫。

有一個在金融界工作的朋友,立志要讀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的研究生。三大部《中國金融史》幾乎被他翻爛了,可是連考數年都未考中。然而,在這期間不斷有朋友拿一些古錢向他請教,起初他還能細心解釋,不厭其煩。

後來,問的人實在太多了,他索性編了一冊《中國曆代錢幣說明》。一是爲了鞏固所學的知識,二是爲了給朋友提供方便。是年,他依舊沒有考上研究生。但是,他的那冊《中國曆代錢幣說明》卻被一位書商看中,第一次就印了1萬冊,當年銷售一空。現在這位朋友已經是中產階級了。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喜歡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標奮力拼搏,但卻不是每個人的願望和理想都能實現。那些搏擊一世卻未獲得成功的人,會不會是因爲他生命中真正精華的部分被自以爲“不是最好的”,而從未得以展示呢?李宇明是華中師大的年輕教授,剛結婚不久,妻子就因爲患類風溼性關節炎成了臥牀不起的病人。生下女兒後,妻子的病情又加重了。面對常年臥牀的妻子、剛剛降生的女兒、還沒開頭的事業,李宇明矛盾重重。一天,他突然想到,能不能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在兒童語言的研究上呢?從此,妻子成了最佳合作伙伴,剛出生的女兒則成了最好的研究對象。家裏處處都是小紙片和鉛筆頭,女兒一發音,他們立刻作最原始的記錄,同時每週一次用錄音帶錄下文字難以描摹的聲音。就這樣堅持了6年,到女兒上學時,他和妻子開創一項世界紀錄:掌握了從出生到6歲之間兒童語言發展的原始資料,而國外此項記錄最長的只到3歲。1991年,李宇明的《漢族兒童間句系統控微》的出版,在國內外語言界引起了震動。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成功的路徑不止一個,不要循規蹈矩,更不要放棄成功的信心,此路不通,就該換條路試試。

一個經典勵志故事5

中央電視臺的《動物世界》是一個很不錯的欄目,使觀衆瞭解了許多稀有動物的生存環境和生活習性,讓人大開眼界。而有關介紹海獺的內容,令我更有一番感觸。

海獺是哺乳動物,生活在太平洋的阿留申羣島和堪察加半島沿海,善於游泳和潛水,它體長1米左右,尾長約30釐米,只是在休息和繁殖的時候才上陸,它的前肢短小,專門取食和梳刷絨毛。後肢較長,寬大而扁,成鰭狀,趾間有蹼,能像槳那樣划水。長長的尾巴像舵那樣在前進時掌握方向。

海獺是一種非常有智慧的動物,它非常喜歡吃硬殼動物,如海膽、貽貝、蛤子等。而這些小動物都有很堅硬的外殼,海獺的牙齒根本無法咬碎它們。那麼海獺是怎樣破殼吃肉的呢?聰明的海獺想到了更堅硬的石塊。它們在海底抓到海膽以後,先把它們挾藏在兩個前肢下面的皮囊中,游到水面後仰躺,把隨身攜帶的約有拳頭大的方形石塊放在胸脯上做砧板,然後用前肢抓住海膽使勁往石頭上撞擊,直到殼裂肉露爲止。據科學統計,一頭海獺在一個半小時之內可以從海底捕獲54只貽貝,在石頭上撞擊2237次。

海獺睡覺也十分有趣。首先它們尋找海藻叢生的地方,先是連連打滾,將海藻纏繞在身上,或者用四肢抓住海藻,然後枕浪而眠,這樣可避免在沉睡中被大浪衝走或沉入海底,並且可以有效地抵禦來自岸上天敵的威脅。睡覺時,如果受到敵害的來犯或者驚擾,它們便會立即潛水逃跑。

海獺平時還很愛美。它的一生除了覓食和休息以外,總是用相當多的時間來梳理、舔擦自己,皮毛、頭尾和四肢都不放過,連胸腹部這個“餐桌”也都洗得一乾二淨,它的這種“梳妝”是爲了自己的生存,海獺全靠身上的皮毛起保護作用,如果皮毛亂蓬蓬的,或者沾上污穢,海水就會直接浸透皮膚,把身體的熱量散失掉,因而會被凍死。

海獺吃、睡、打扮都是充滿智慧的,都是爲了在繁雜的環境中能生存下來。而更令人驚歎的是海獺對成功捕食時間的準確把握。

海獺每次的潛水時間只有4分鐘,也就是說,在這4分鐘裏,它必須潛到50米以下的海水裏去捕獵,如果超過了4分鐘,它就可能溺死在水裏。所以,時間對於海獺來說就是生命。每一次捕獵,都是以倒計時來計算的,並且必須用上整個生命。它們只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捕獲到食物,不然,要麼會被淹死,要麼就會被餓死。

海獺的食物大部分在海底,由於海獺非常清楚自己捕獵的時間有限,所以每次潛入水中之後,它便目標明確地去尋找自己的獵物,1秒鐘時間都不敢耽誤。它的速度也異常快捷,抓到獵物後,一定要在肺裏的氧氣用完之前返回水面。它們沒有鯊魚那樣堅硬的牙齒,也沒有金槍魚那樣鋒利的長槍,它們沒有任何強過海里其他動物的器官或武器,也並不適合在水裏生活。可是,千百年來,它們就是靠着那4分鐘的捕獵時間在海里生存了下來。

4分鐘決定生與死,真是太讓人震驚了。而人呢?常常聽見一些抱怨,說空虛無聊了,說無所事事了,說生活沒一點意思了。但是如果在生命的過程中,只給你4分鐘的時間,你還會滿腹怨言嗎?當你想到4分鐘決定生死,你還會無動於衷嗎?海獺清楚地明白自己只有4分鐘的期限,所以它才動作神速,我們是不是也要給生命一個期限呢?給自己一個期限,你的人生纔不會絕望,你才目標明確全神貫注,你才感到有壓力纔能有動力,你才珍惜生命堅強努力。這是人應該向海獺學習的生存之道。

一個經典勵志故事6

文:雅宇倫

這些年,你一個人,過得還好嗎?

是否,你也曾一個人這樣走過來。一個人上班,一個人下班,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獨自彷徨。多少次,在洶涌人潮中,竟找不到下一個街口的轉角處。

是否,你也曾在疲憊的生活中有着自己的英雄夢想,曾經想要執劍走天涯,那時候總以爲將這一腔熱血揮灑至盡,就可以贏得屬於自己的榮耀與輝煌。

是否,你也曾像我這樣,因爲身上揹負着太沉重的夢想,走着走着就累垮了,直到有一天終於輸給了現實,任憑自己再怎麼努力,都無法向着夢想的彼岸前進一步。

一個人的日子,都是死撐着過來的。生病時,沒人照料。傷心時,沒人疼惜。孤獨時,沒人陪伴。每每需要一個簡單的溫暖擁抱,偏偏身邊又少了一個可以依靠的肩膀。

這些年,一個人花開,一個人花敗,不曾對誰訴說這一路走過的艱辛,也從未有人問起這些年自己內心的孤寂。反正,都是一個人過,少了紛擾,倒也省了心。

你是不是也曾像我這樣經歷着青春裏該有的迷茫和彷徨,不知道何時纔是個盡頭,卻也肆意地在自己兵荒馬亂的青春世界裏,享受着一個人的狂歡。那些獨自行走的時光,一個人孤獨看海,一個人寂寞聽風,一個人奔跑,一個人淪陷,一個人劫後重生。

或許,最後時光還是沒有改變殘酷的現實,我們還是會輸得一敗塗地,可是,至少我們曾轟轟烈烈走過屬於自己一個人的青春。成功也好,失敗也罷,這些都不是青春的定義,因爲從來都沒有人可以給我們的青春下定義,除了你自己。

一個人行走的時光,或明媚,或悲傷,或平凡無奇,或驚天動地,但無論將來的我們是以何種形式存在於這個世界,到最後,那些曾經自己一個人走過的路終將成爲內心最美的風景。

不知不覺,一個人也走過了很長的一段路,有時候轉過身回頭看看,其實一個人也並沒有什麼不好,簡單,快樂,自由,亦可以勇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用對誰虛僞討好,亦不必在乎別人的異樣眼光,並不是我們矯情做作,我們都只是用自己的形式去追逐內心的東西。一個人努力地去嘗試過自己渴望的生活,雖然有些孤獨,有時亦會感到無助,但人生何嘗不是一種孤獨?而這孤獨和無助又何嘗不是一種成長?

一個人的時候,避開了俗世的紛擾,倒也落得個悠閒自在。一個人,在風輕雲淡的日子裏,讀書,寫字,看風景,感悟人生。手捧着一本書,認真地讀,用心寫下一些感悟的文字,偶爾回頭看看這一路走過的風景和見過的人,或許,日子久了,有些俗事,就看淡了;有些偏執,就放下了。而我們也始終可以在這錯綜複雜的現實世界裏保持着清醒的頭腦,不至於,被現實之亂所煩,爲世俗之事所困。

一個人行走的日子,是被安靜下來的時光,是自己跟內心對話的最佳時期。讓自己可以有時間讀懂內心的獨白,認真去了解並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追求的彼岸又在何處,甚至,未來的人生路該如何走……這些,都是一個人行走的時候,內心所要告訴我們的東西。

一個人行走的旅程,註定是孤獨的,因爲所有的風雨都得你一個人擋,所有的困難都得你一個人扛。或許,最後還是會敗北,還是會一無所有,甚至我們還會失去原本的樣子,但無所謂,至少我們在追求有價值的東西,而我們也沒有去過自己不想過的生活。

一個人,一顆心,背起夢想,說走就走,管它前面的路還有多長,夢還有多遠,一直往前奔跑,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景。既然選擇了一個人孤獨行走,哪怕到最後只剩下自己的影子陪着自己,也要義無返顧地勇敢向前衝,直到有一天,能夠理直氣壯地與一切夢想的阻力抗衡。

如果,到最後你還是沒有變得更好,那麼願你活得更像當初想要成爲的樣子,那個你:獨立,堅強,自信,亦不害怕孤獨。

一個經典勵志故事7

荒無人煙的切爾諾貝利,偶爾會有一兩隻碩大的老鼠,像瘋子一樣的掠過眼眸,繼而又以凌厲的姿態逃到了遠方。一個女子,孤獨無依的女子,行走在切爾諾貝利的土地上,周圍全是荒草,沒有人煙,毫無生機,就好像地獄一樣可怕。

切爾諾貝利核事件後,烏克蘭政府封鎖了這座核電站方圓一百公里的區域。這兒原先居住的人羣,全部撤離,並且有些人已經得了嚴重的輻射疾病,基因突變引起的巨大災難,雖然已經過去了,但核的陰影依舊陰雲不散。

切爾諾貝利,全歐洲乃至全世界眼中的死亡之地。

這個女子的名字叫阿列克謝耶維奇,她是個作家,喜歡寫報告文學,尤其是喜歡寫關於災難與戰爭的題材,她曾先後報道過阿富汗戰爭、蘇聯解體等重大事件。當然,政治人物不喜歡她這樣的角色,她如實報道的風格自然引起了許多首腦的不滿。因此,她曾經一度被關進白俄羅斯的監獄裏,出獄後,依然秉性難移,現在,她將自己的目標鎖定在切爾諾貝利身上,她想了解事件的真相,她更加相信,這部書一旦問世,會引起舉世矚目的轟動效應。

她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這兒的水不敢喝,她帶的水喝光後,一天一夜,又累又渴,一度倒在一座破屋裏,黎明時分,她看到了晨露,喜出望外,靠着收集露水,她用了兩個月時間,走完了切爾諾貝利的所有地域。

不僅如此,爲了更加真實地印證核輻射的危害,她開始到處尋找受切爾諾貝利事件影響的人羣,她要採訪他們,讓他們切實講述核輻射給大家帶來的傷害。

在烏克蘭,她走訪了一百多位當時災難的見證者,當然,她也遇到了阻礙,烏克蘭當局對切爾諾貝利諱莫如深,他們一定不希望有人將這個事件完完整整地講述出去,因此,她遇到了死亡通牒,在採訪第50位受害者時,她被一幫無聊的地痞抓進了一座暗無天日的地窖裏。

她沒有退縮,而是憑着自己的記憶,在地窖裏完成了一大半的紀實文學,這部書,就是有名的《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寫到一半時,有人發現了這部書,爲了保全這部書,阿列克謝耶維奇用僅有的錢買通了一位小流氓,將這部書帶了出去。

這部書出版後,有記者採訪她時,她這樣說:

一個人的切爾諾貝利,沒有比死亡更可怕的存在,連死亡都不害怕了,世界還有什麼困難可以阻擋我,這是屬於我的切爾諾貝利。

20xx年10月8日,20xx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這位充滿勇氣與力量的女性——斯韋特蘭娜·亞歷山德羅夫娜·阿列克謝耶維奇,她獲獎的理由是:多種聲音的作品,一座記錄我們時代的苦難和勇氣的紀念碑。

膽怯是阻撓成功的致命障礙,勇氣卻是戰勝一切妖魔鬼怪的制勝法寶,一個人的切爾諾貝利,一部豪華的人生著作。

一個經典勵志故事8

“在我之前,中國可能沒有一個演員這麼頻繁地摻和到公共話題中,怎麼做纔是最正確的?都要靠自己琢磨。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客觀,不能憤青、激進。”

時代真的變了,姚晨帶着另類的光彩脫穎而出,站在了舞臺最中央。在她身上,你看不到傳統女明星的`經典奮鬥軌跡,她的“拼”更像是一個人的戰鬥——從“排山倒海”呼嘯而來的郭芙蓉到征服千萬非典型“沙發土豆”的翠萍,她每個角色都紮實、驚豔。而新時代又送給姚晨另一個維度的榮耀——20xx年,她是擁有巨大話語權的“微博女王”,是“粉絲過千萬”的新晉偶像,是關注社會民生被各路媒體盛讚的公民榜樣,也是走出一段婚姻,又逐漸在生活中拓展新格局的強大女人。

憑什麼是姚晨?憑什麼她總能恰好“趕上點兒”?她靠什麼獨門絕技拼殺於演藝圈這個亮麗、浮華又隨時準備迎接新鮮面孔的名利場?姚晨眯着眼睛哈哈一笑:“我幸運唄!畢業之前就能靠演戲生活得不錯,然後又來了一個角色就火了,幾乎沒爲錢發過愁……”

然而,真的有這麼簡單嗎?海明威說,冰山只有1/8露在海面,最重要的是藏在水下的7/8。但那是什麼呢?“我凡事不強求,好多時候甚至有點散漫。比如你讓我踮着腳去夠樹上的果子我不樂意,可一旦果子掉下來砸到我頭上,我一定能認認真真把它吃完。”

儘管快人快語敢說敢做,但對姚晨來說,“拼”顯然不是一個體力活,時刻機警備戰亦不是她的人生姿態。“拼在當下”,對姚晨來說是順勢而至,是盡力而爲。在這個“最好的也是最壞的時代”,姚晨的“拼”更加優雅、也更加形而上。能踏實、職業地吃好每一個當下“砸到頭上的果子”,這是姚晨的“拼”,亦是她“幸運”的冰山一角之下潛藏的根基。

“吃好每一個砸到頭上的果子”

——拼的是人生姿態

5年前,《武林外傳》裏的郭芙蓉“排山倒海”地擁有了第一批擁躉,他們愛稱她爲大姚。此前,鮮有女演員這麼放開演戲;3年前,《潛伏》裏的翠萍用獨特的表演征服了那些甚至不看電視劇的人,而銀幕外的姚晨更是敢把自己的素顏照貼上網絡,同時不忘自嘲。此前,鮮有女明星這麼真實做自己;20xx年,這個大嘴女生真正走向演藝生涯的巔峯,她是擁有巨大話語權的“微博女王”。此前,鮮有女明星被人稱爲“公民”。

是的,時代變了。不同於傳統意義上靠德藝雙馨行走江湖的老戲骨,也不同於把人生當成繽紛秀場的“新戲霸”。在“微博時代”,姚晨爲女明星賦予了全新的定義,也肩負起了更多的責任。姚晨紅了,她紅得不靠緋聞不靠話題,甚至不完全靠角色,她紅得順應時代又劍走偏鋒。姚晨在化妝間對着鏡子裏的記者說:“我在微博上關注最真實的生活,這是老天派給我的一份工作,他選擇了我,我有責任去這樣做。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無論怎樣,這是我們的時代,我們得愛它。”

姚晨總說自己懶:“我們團隊的人很鬱悶,他們老說你看人家那誰拍了什麼雜誌,那誰又參加了什麼活動,可我們永遠都是在給你推掉各種活動,不合適吧?”姚晨調侃自己說:“比如人家問,大姚說說你成名前辛酸的經歷吧。我想了半天真沒有什麼辛酸經歷啊。我不會刻意去夠什麼東西,但有什麼果子砸我頭上的話,我還是會認真地把它吃了。”這席話讓人想起北影老師對她的評價,“很多人覺得姚晨沒心機不聰明,但她紮實,這恰恰就是她的心機和聰明。她不是那種你給什麼她聽什麼的人,她會用腦子想”。說起姚晨形而上的“拼”,編劇寧財神也有話說:“20xx年第一次見到姚晨,瘦小,不好看,你看她毫不出奇吧,但她的表演又很有說服力。她走內心的路子,在演技上特別鑽。”

姚晨不強求、不擰巴,她懂得順勢。就像馮小剛說的:“姚晨不是急赤白臉、野心十足的那類演員,她順其自然,相信水到渠成。”

“不當花瓶”

——拼的是人生容量

對姚晨而言,20xx年算得上成長蛻變密度最大的一年。她是篤信愛情的動物,20xx年年初的婚變,平靜的生活掀起軒然大波。現在再說起,儘管內心波瀾仍在,但面對外界,姚晨已經強大而平靜:“前一段感情,我們更像一起長大的兩個玩伴兒,說話比較肆無忌憚。但任何一種關係,都要有分寸,不懂分寸就會互相傷害。”好在她仍然相信愛情,亦在慢慢恢復體察幸福的能力,她說:“變故鍛造了我。如果對你來說最糟糕的事情都已經經歷了,那還有什麼好怕的呢?”

在那段最難熬的“失望之冬”,她療傷的辦法是充實自己,把自己放到一個更寬廣的世界中去。20xx年6月她欣然接受聯合國難民署中國區代言人的邀請。受命後姚晨探訪了馬尼拉城市難民,20xx年年初又探訪了泰國的梅拉難民營。“沒想到的是,這次探訪讓我收穫了很多溫暖,自己也放開了很多。”打開了國際平臺,很多女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努力學英語。聊到此處,大姚感慨地長嘆一口氣:“是啊,學英語太重要了,看望難民時,他們還是希望能跟你更直接地溝通,我原來是一個懶人,但現在是現實推着我往前走。”

姚晨是個學習能力和學習慾望都非常強的人,寧財神說:“姚晨善於積極尋找規則,比如怎麼把戲演好,她的團隊應該找什麼類型的人……她在努力學習所有這些事情。”作爲“千萬粉絲”的“微博女王”,20xx年她學着如何善用微博平臺、如何正確行使話語權,學着充實自己、收放自如。她有一幫媒體精英的朋友,現在的閱讀口味更是傾向目標讀者定位爲男士的時政類雜誌。“在我之前,中國可能沒有一個演員這麼頻繁地摻和到公共話題中,怎麼做纔是最正確的,都要靠自己琢磨。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客觀,不能憤青、激進。”

對話姚晨

問:你曾經引用狄更斯的話,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個時代對你來說是什麼樣的?

答:任何人都會覺得自己的時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但無論如何它是屬於我們的時代,我們必須毫無選擇地愛它。我一直把心態調整到“接受狀態”——好與不好,幸與不幸,我接受一切。

問:在這個時代有兩種普遍的心態並存,一種是逆流而上全力趕上時代步伐,還有一種人選擇與這個時代保持距離,儘量避免與之發生碰撞,哪種是你的選擇?

答:我會選擇後者。“拼”可能從字面上理解有一種爲了生活而打拼的意思,但“拼”也有好多種解讀,現在每個人都活得特別累,所以你過好當下的每一天就特別重要,這也算是這個時代的一種“拼”。

問:20xx年對你是挺不平凡的一年,結束了一段感情,也有一些社會角色的轉變。回望這一年,你會如何總結?

答:這是我成長的一年。成長是有代價的,但是你無法跟它計較得失。20xx年也是我哭得最多的一年,好像把後半生的眼淚都流完了。幸好,那時候作爲聯合國難民署代言人,要去探訪泰緬邊境的難民營,本來還擔心自己沒有力量去幫助難民,沒想到反而是他們給了我很多溫暖和力量。慢慢地我知道了,每個人都要向善、向好、豁達,那樣生活纔會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