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外國名人克服困難的勵志故事

外國名人克服困難的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7W 次

導語:如果懼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遠只能是死水一潭,下面這些是小編爲大家推薦的幾篇外國名人克服困難的勵志故事。

外國名人克服困難的勵志故事

外國名人克服困難的勵志故事1: 英國女首相瑪格麗特的成長故事

在瑪格麗特6歲那年,一個星期天的上午,一家人從教堂做完禮拜回來,走在回家的路上。星期天是基督教徒聚到教堂做禮拜的日子,瑪格麗特一家篤信宗教,自然一次也不會錯過這樣的活動。瑪格麗特在路上一邊走,一邊回想着牧師佈道的內容。正想得入迷,突然被一串銀鈴般的笑聲打斷了。那笑聲響亮、悅耳,使她不由得轉過頭去看:“是什麼人這麼高興呢?”

原來是一羣在街角玩耍的孩子。他們與瑪格麗特年齡相仿,有男孩也有女孩,一羣孩子像小鹿一樣奔跑着,互相追逐,推推搡搡,不時地爆發出開心的笑聲。瑪格麗特不知道他們玩的是什麼遊戲,因爲自己從來不玩遊戲,但那歡快的氣氛深深地吸引了她。她不由得放慢了腳步,腦袋扭過去,目不轉睛地盯着那些孩子,直到走遠了……

回到家裏,瑪格麗特的心總是無法平靜。她內心深處孩子的天性被突然間喚醒了,使她一心向往玩樂。可是在以往的生活中,她就像個小大人,不苟言笑,天天跟在父親的後面,不是忙着店鋪的生意,就是幹家務活,要麼就是參加各種大人的活動。她的生活和年齡十分不相稱,這雖然使她養成了勤勞儉樸的性格,長了不少見識,卻也使她的童年歡樂過早地失去了。今天,她才發現,其他同齡的孩子簡直是與她生活在兩個世界裏。她是那樣的無聊!

一想到自己錯過了那麼多的歡樂,如此多的遊戲,瑪格麗特不由得委屈起來。她忍不住問父親:“爸爸,爲什麼我不能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經常出去遊戲玩耍呢?”父親聽到瑪格麗特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一點也沒有表現出吃驚的樣子。他既沒有責備瑪格麗特,也沒有像一般父母一樣哄着委屈的孩子,而是非常親切地說:“孩子,你做事情必須有自己的主見。不能因爲你的朋友在做某種事情,你也去做或者想去做。不要因爲怕與衆不同而隨波逐流,要決定自己該怎麼辦。如果有必要,就去領導羣衆,但不要隨大流。”

聰明的瑪格麗特聽了父親的話,頓時恍然大悟。她的童心被渴望成功的心理代替了,委屈也立刻煙消雲散了。她深深地明白,父親之所以用特殊的方法教育她,是爲了讓她將來有所作爲。從此以後,她把父親的話當作“終生奉行的準則”,直到她成爲英國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外國名人克服困難的勵志故事2:海倫.凱勒創造的奇蹟

海倫.凱勒是美國著名的教育家、慈善家。

海倫剛出生時,是個正常的嬰兒,能看、能聽、也會咿呀學語。可是,一場疾病使她變成了又瞎又聾的小啞巴----那時她才19個月大。父母在絕望之餘、只好將她送至波士頓的一所盲人學校,特別聘請一位老師照顧她。所幸的是小海倫在黑暗的悲劇中遇到了一位偉大的光明天使----安妮.沙莉文老師。

就這樣,在安妮.沙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海倫憑着觸覺----用指尖代替眼睛和耳朵,學會了與外界溝通和交流。她在10多歲的時候,名字就傳遍了全美國,成爲殘疾人的楷模。

小海倫成名後,並未因此而自滿,她繼續孜孜不倦地接受教育。1900年,這個學習了指語法、凸字及發音,並通過這些手段獲得知識的20歲的姑娘,進入了哈佛大學德拉克利夫學院學習。她說出的第一句話是:“我已經不是啞巴了!”她發覺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興奮異常。不斷地重複說:“我已經不是啞巴了!”4年後,她作爲世界上第一個受到大學教育的盲聾啞人,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海倫不僅學會了說話,還學會了用打字機著書和寫稿。她雖然是位盲人,但讀過的書卻很多。而且,她著了7冊書,比一般“正常人”更會鑑賞音樂。

海倫的觸覺極爲敏銳,只需用手指輕輕地放在對方的脣上,就能知道對方在說什麼;把手放在鋼琴、小提琴的木質部分,就能“鑑賞”音樂。她能以收音機和音箱的振動來辨別聲音,又能利用手指輕輕地碰觸對方和喉嚨來“聽歌”。

如果你和海倫.凱勒握手,5年後你們再見面握手時,她也能憑着握手來認出你,知道你的美麗的、強壯的、體弱的、滑稽的、爽朗的或者是滿腹牢騷的人。

這個克服了常人“無法克服”的殘疾的“造命人”,其事蹟在全世界引起了震驚和讚賞。她大學畢業那年,人們在聖路博覽會上設立了“海倫.凱勒日”。她始終對生命充滿信心,對事業充滿熱忱。她喜歡游泳、划船以及在森林中騎馬;她喜歡下棋和用撲克牌算命;在下雨的日子裏,就以紡織來消磨時間。

海倫.凱勒憑着她那堅強的信念,終於戰勝了自己,體現了自身價值。她雖然沒有發大財,也沒有成爲政界傳人,但是,她在人生事業中所獲得的成就比富人、政客還要大。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好在歐洲、亞洲、非洲各地巡迴演講,喚起了社會大衆對殘疾人的注意,被《全英百科全書》稱頌爲有史以來殘疾人士中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

  外國名人克服困難的勵志故事3:成功離我們並不遙遠

聞名世界的美國石油巨頭洛克菲勒,原來只是一家石油公司的小職員。而且,他所做的工作是最低檔的、最機械、最沒有創造性的巡視並確認儲油罐蓋有沒有自動焊接好。

他每天都要上千次地注視着這種作業,注視到眼睛都快長繭子了,真是枯燥至極。

也行,這項工作如果是別人來做,要不就會很快跳槽,要不就可能一直做到老死在機器旁邊。細心的洛克菲勒卻因這項工作成了大富翁。

有一次,他突然發現石油罐子每旋轉一次,焊接劑滴落39滴,焊接工作便結束了。

此後,他一直在想:焊接劑能否少一些呢?如果能將焊接劑減少一兩滴,是不是能節省點兒成本?

他開始對這個當時被認爲無聊的問題進行了長期的觀察和研究。

不久後,他研製出“35滴型焊接機”、“36滴型焊接機”和“37滴型焊接機”。但經過先後試用,都在焊接後偶爾會漏油,沒有獲得成功。人們都勸他不要吃飽飯沒事幹,如果閒着,不如下班後去做兼職。然而洛克菲勒並沒有因此而退縮,又研製出“38滴型焊接機”。經過試用後,意外地成功了。不久後,他申請了專利,並找人投資生產出這種新型的節約能源的機器。

洛克菲勒節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劑,但“一滴”卻給公司帶來了每年上億美元的利潤。這也站他後來終於成了美國著名的石油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