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8個領導者看的勵志小故事

8個領導者看的勵志小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7W 次

導語:領導者最大的本事是發動別人做事。下面是領導者看的勵志小故事,歡迎閱讀。

8個領導者看的勵志小故事

  領導者看的勵志小故事1:作家辦報

某知名作家去報社辦報,結果沒幾天自己便主動辭職。這並不是說他沒有能力寫稿子,而是他的確不懂怎樣把報紙辦得令讀者叫好,他自己也感覺比寫小說還累。於是,作家繼續拿起他的筆寫小說。

老闆在用人上同樣會遇上像作家這樣的人才,他們的確是那類很優秀很出衆的人才,只是由於他們對某些事務或某類工作不熟悉,操作起來不僅顯得吃力,也顯得被動。有的人適合搞科研,有的人適合做管理,有的人喜歡習文,有的人酷愛練武。一個優秀的領導,應該清楚地瞭解其下屬的所長,讓他們各就各位,各司其能。

如同那位作家,報紙沒辦好,即浪費了自己的時間,也爲報紙帶來了不必要的經濟負擔。在這種情況下,老闆最理智的辦法:就是讓這個人回到他該去的地方,做他應該做得好的事情。即使把這個得意之才留下來,也只能是陪了夫人又折兵,不值得。

作爲一個管理者,你必須十分明白全體的工作目標,瞭解團體的需要,並明白個人的工作情形,在適當的時候,做出明確果斷的決定,不可受任何人情因素的矇蔽,如此方能成功。

  領導者看的勵志小故事2:真理在握

美國總統林肯,在他上任後不久,有一次將六個幕僚召集在一起開會。林肯提出了一個重要法案,而幕僚們的看法並不統一,於是七個人便熱烈地爭論起來。林肯在仔細聽取其他六個人的意見後,仍感到自己是正確的。在最後決策的時候,六個幕僚一致反對林肯的意見,但林肯仍固執己見,他說:“雖然只有我一個人贊成但我仍要宣佈,這個法案通過了。”

表面上看,林肯這種忽視多數人意見的做法似乎過於獨斷專行。其實,林肯已經仔細地瞭解了其他六個人的看法並經過深思熟慮,認定自己的方案最爲合理。而其他六個人持反對意見,只是一個條件反射,有的人甚至是人云亦云,根本就沒有認真考慮過這個方案。既然如此,自然應該力排衆議,堅持己見。因爲,所謂討論,無非就是從各種不同的意見中選擇出一個最合理的。既然自己是對的,那還有什麼猶豫的呢?

在企業,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新的意見和想法一經提出,必定會有反對者。其中有對新意見不甚瞭解的人,也有爲反對而反對的人。一片反對聲中,領導者猶如鶴立雞羣,限於孤立之境。這種時候,領導者不要害怕孤立。對於不瞭解的人,要懷着熱忱,耐心地向他說明道理,使反對者變成贊成者。對於爲反對而反對的人,任你怎麼說,恐怕他們也不會接受,那麼,就乾脆不要寄希望於他的贊同。

重要的是你的提議和決策是對的,只要真理在握,就應堅決地貫徹下去。

決斷,是不能由多數人來作出的。多數人的意見是要聽的;但作出決斷的,是一個人。

  領導者看的勵志小故事3:成功的企業背後有能人

兩年前一位記者朋友去一家鄉鎮企業採訪,那位在當地小有名氣的企業家、該企業董事長正坐在辦公室生悶氣。原來,上午在董事會上他再次提出上果汁生產項目,又被否決了。

聊起企業的管理問題,他連連抱怨:現在的企業越來越難管了。他說:“企業剛創立的時候,雖然規模小,員工文化素質也不高,但幹什麼都比較順心,我指東,沒有人往西。現在倒好,規模上去了,效益也翻了幾番,又招進了大批高學歷的人才,按說,工作應該更得心應手了,可實際上呢,我的話現在不靈了,常常有人唱反調。就說生產果汁這件事吧,你知道,一瓶匯源或是茹夢,飯店賣十幾、二十元。咱這個地方有的是果子,要是上了果汁生產線,你想想那利潤!可幾個副老總愣是不同意,說果汁眼下走俏,但從長遠來看卻……”

兩年後,這位董事長在北京參加全國勞模表彰會,又與記者朋友見面了。閒聊時,記者朋友問他那個果汁加工項目後來是否上了,他長噓一口氣,說:“幸虧當初沒上,如果上了的話,現在可就揹包袱了。鄰縣上了一家,老本都搭了進去。”

他感慨地說,看來企業裏有人說“不”,並不見得是壞事。

一個成功的企業背後,都有一個能人。創業伊始,這些能人憑個人的膽識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爲企業贏得了市場份額。但隨着改革的深入,經濟體制日趨完善、經營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新知識、新技術大量應用,競爭日趨激烈,經營風險也進一步加大。現實逼迫企業向高層次轉換,高層次的企業需要高層次的人才相匹配。企業若想要繼續馳騁“商場”,靠單打獨鬥顯然不行了。企業家首先要戰勝自我、超越自我,從知識結構到經營理念進行全面更新。戰勝自我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摒棄自我爲中心,察納雅言,博採衆長。

曾經一知名企業的老總說過一句話:20年前,我是最強的,帶着大家往前衝,20年後,我站在後邊運籌帷幄,看着大家往前衝。

作爲老總,員工在你面前唯唯諾諾,並不一定就是好事。當有人向你說“不”時,應該慶賀纔對。

如果你總是按過去成功的道路走下去,接下來等着你的定是死路一條。

  領導者看的勵志小故事4:朱厚照南巡

《明史》記載,有一次明武宗朱厚照南巡,提督江彬隨行護駕。江彬素有謀反之心,他率領的將士,都是西北地區的壯漢,身材魁偉,虎背熊腰,力大如牛。兵部尚書喬宇看出他圖謀不軌,從江南挑選了一百多個矮小精悍的武林高手隨行。

喬宇和江彬相約,讓這批江南拳師與西北籍壯漢比武。江彬從京都南下,原本驕橫跋扈,不可一世。但因手下與江南拳師較量,屢戰屢敗,氣焰頓時消減,樣子十分沮喪,蓄謀篡位的企圖也打了折扣。喬宇所用的是“以柔克剛”的策略。

在企業管理中,這一招也是非常有用的。人的性格千奇百怪,這個世界上什麼人都有,如果你是一個管理者,而你的團隊裏恰好就有一些不好管理的人,軟硬不吃,你該怎麼辦呢?其實,以柔克剛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任何人的不合作態度都是有原因的,或者是因爲待遇太低,或者不公平,或者是工作量的分配不勻,或者是在對員工的各項政策上有所誤解,而這些都是與你這個作決策的管理者有關。也許你不是決策者,而只是個執行者,那你又應該怎麼面對下屬的這種不滿情緒呢?也許有的人會說,不聽指揮的我就辭掉他!這真的是最好的辦法嗎?

要知道一個企業解聘一個員工很容易,如果不是太差的企業招進一個員工也不難,可是要找到一個適合的員工就真的非常難,如果因爲這樣的原因失去了一些好的員工,對企業就是相當大的損失,而且會直接影響整個集體的戰鬥力。

這時候就需要領導發揮以柔克剛的本領了,首先承認錯誤在自己,讓他的氣有地方撒,然後再施以緩兵之計,調查清楚事情的原委,再有的放矢,不是很好嗎?

柔能制剛,弱能制強。(孫子兵法)

  領導者看的勵志小故事5:長孫皇后

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極一時,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謀臣武將外,也與他賢淑溫良的妻子長孫皇后的輔佐是分不開的。

長孫皇后知書達禮、賢淑溫柔、正直善良。對於年老賦閒的太上皇李淵,她十分恭敬而細緻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請安,時時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宮女怎樣調節他的生活起居,像一個普通的兒媳那樣力盡着孝道。對後宮的妃嬪,長孫皇后也非常寬容和順,她並不一心爭得專寵,反而常規勸李世民要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妃嬪,正因如此,唐太宗的後宮很少出現爭風吃醋的韻事,這在歷代都是極少有的。長孫皇后憑着自己的端莊品性,無言地影響和感化了整個後宮的氣氛,使唐太宗不受後宮是非的干擾,能專心致志料理軍國大事,難怪唐太宗對她十分敬服呢!雖然長孫皇后出身顯貴之家,又貴爲皇后,但她卻一直遵奉着節儉簡樸的生活方式,衣服用品都不講求豪奢華美,飲食宴慶也從不鋪張,因而也帶動了後宮之中的樸實風尚,恰好爲唐太宗勵精圖治的治國政策的施行作出了榜樣。

長孫皇后不但氣度寬宏,而且還有過人的機智。

一次,唐太宗回宮見到了長孫皇后,猶自義憤填膺地說:“一定要殺掉魏徵這個老頑固,才能一泄我心頭之恨!”長孫皇后柔聲問明瞭原由,也不說什麼,只悄悄地回到內室穿戴上禮服,然後面容莊重地來到唐太宗面前,叩首即拜,口中直稱:“恭祝陛下!”她這一舉措弄得唐太宗滿頭霧水,不知她葫蘆裏賣的什麼藥,因而吃驚地問:“什麼事這樣慎重?”長孫皇后一本正經地回答:“臣妾聽說只有明主纔會有直臣,魏徵是個典型的直臣,由此可見陛下是個明君,故臣妾要來恭祝陛下。”唐太宗聽了心中一怔,覺得皇后說的甚是在理,於是滿天陰雲隨之而消,魏徵也就得以保住了他的地位和性命。

婚姻決定一個人的成敗。一個成功的老闆,妻子的支持很重要。自古常言,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站着一個偉大的女性。這個女人有可能是老婆,但也有可能是其他女人。所以,領導者在擇妻的時候,也不得不慎重呀。擁有一個好妻子,勝過一切榮華富貴,妻子內心的財富勝過身外的財富。

娶妻求淑女,勿計厚奩。

  領導者看的勵志小故事6:子賤二世

孔子的學生子賤有一次奉命擔任某地方的官吏。當他到任以後,卻時常彈琴自娛,不管政事,可是他所管轄的地方卻治理得井井有條,民興業旺。這使那位卸任的官吏百思不得其解,因爲他每天即使起早摸黑,從早忙到晚,也沒有把地方治好。於是他請教子賤:“爲什麼你能治理得這麼好?”子賤回答說:“你只靠自己的力量去進行,所以十分辛苦;而我卻是藉助別人的力量來完成任務。”

現代企業中的領導人,喜歡把一切事攬在身上,事必躬親,管這管那,從來不放心把一件事交給手下人去做,這樣,使得他整天忙忙碌碌不說,還會被公司的大小事務搞得焦頭爛額。

其實,一個聰明的領導人,應該是子賤二世,正確地利用部屬的力量,發揮團隊協作精神,不僅能使團隊很快成熟起來,同時,也能減輕管理者的負擔。

在公司的管理方面,要相信少就是多的道理:你抓得少些,反而收穫就多了。

管理者,要管頭管腳(指人和資源),但不能從頭管到腳。

  領導者看的勵志小故事7:優秀的管理人員

南宋嘉熙年間,江西一帶山民叛亂,身爲吉州萬安縣令的黃炳,調集了大批人馬,嚴加守備。一天黎明前,探報來說,叛軍即將殺到。

黃炳立即派巡尉率兵迎敵。巡尉問道,“士兵還沒吃飯怎麼打仗?”黃炳卻胸有成竹地說:“你們儘管出發,早飯隨後送到。”黃炳並沒有開“空頭支票”,他立刻帶上一些差役,擡着竹籮木桶,沿着街市挨家挨戶叫道:“知縣老爺買飯來啦!”當時城內居民都在做早飯,聽說知縣親自帶人來買飯,便趕緊將剛燒好的飯端出來。黃炳命手下付足飯錢,將熱氣騰騰的米飯裝進木桶就走。這樣,士兵們既吃飽了肚子,又不耽誤進軍,打了一個大勝仗。這個縣令黃炳,沒有親自捋袖做飯,也沒有興師動衆勞民傷財,他只是借別人的人,燒自己的飯。縣令買飯之舉,算不上高明,看來平淡無奇,甚至有些荒唐,但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個優秀的管理人員,不在於你多麼會做具體的事務,因爲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只有發動集體的力量才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管理人士尤其要注重加強培養自己駕馭人才的能力,知人善任,瞭解什麼時候什麼力量是自己可以利用以助自己取得成功的。

四兩撥千斤,聰明的人總會利用別人的力量獲得成功。

領導者最大的本事是發動別人做事。

  領導者看的勵志小故事8:敏感的神經

一位年輕有爲的炮兵軍官上任伊始,到下屬部隊視察操練情況。他在幾個部隊發現相同的情況:在一個單位操練中,總有一名士兵自始至終站在大炮的炮管下面,紋絲不動。軍官不解,詢問原因,得到的答案是:操練條例就是這樣要求的。軍官回去後反覆查閱軍事文獻,終於發現,長期以來,炮兵的操練條例仍因循非機械化時代的規則。在過去,大炮是由馬車運載到前線的,站在炮管下的士兵的任務是負責拉住馬的繮繩,以便在大炮發射後調整由於後坐力產生的距離偏差,減少再次瞄準所需的時間。現在大炮的自動化和機械化程度很高,已經不再需要這樣一個角色了,而馬車拉炮也早就不存在了,但操練條例沒有及時調整,因此纔出現了“不拉馬的士兵”。軍官的發現使他獲得了國防部的嘉獎。

企業的管理者應有一根敏感的神經,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能較早地發現變革的導火線並採取相應的行動。同時,管理者要有系統的觀念,在實施變革時不能忽略工作流程的調整,從而發現哪些工作已經不再需要,或者工作流程的哪些環節已發生了變化。

經理的工作就是要了解程序中變異的種類,以便採取合適的行動去改進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