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簡短勵志故事

簡短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9W 次

簡短勵志故事1

勵志簡短故事:“木桶”法則

簡短勵志故事

“木桶”法則的意思是:一隻沿口不齊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於木桶上那塊最長的木板,而在於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要想使木同多盛水――提高水桶的整體效應,不是去增加最長的那塊木板長度,而是下工夫依次補齊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

感悟:“木桶”法則告訴領導者:在管理過程中要下工夫狠抓單位的薄弱環節,否則,單位的整體工作就會受到影響,人們常說“取長補短”,即取長的目的是爲了補短,只取長而不補短,就很難提高工作的整體效應。此外,人能否做成事取決於最短的能力或資源。

簡短勵志故事2

一個農民,初中只讀了兩年,家裏就沒錢繼續供他上學了。他輟學回家,幫父親耕種三畝薄田。在他19歲時,父親去世了,家庭重擔全部壓在了他肩上。他要照顧身體不好母親,還有一位癱瘓在牀祖母。

八十年代,農田承包到戶。他把一塊水窪挖成池塘,想養魚。但鄉里幹部告訴他,水田不能養魚,只能種莊稼,他只好又把水塘填平。這件事成了一個笑話,在別人眼裏,他是一個想發財但有非常愚蠢人。

聽說養雞能賺錢,他向親戚借了500元錢,養起了雞。但是一場洪水後,雞得了雞瘟,幾天內全部死光。500元對別人來說可能不算什麼,對一個只靠三畝薄田生活家庭而言,不啻天文數字。他母親受不了這個刺激,竟然憂鬱而死。

他後來釀過酒,捕過魚,甚至還在石礦懸崖上幫人打過炮眼......可都沒有賺到錢。

35歲時候,他還沒有娶到媳婦。即使是離異有孩子女人也看不上他。因爲他只有一間土屋,隨時有可能在一場大雨後倒塌。娶不上老婆男人,在農村是沒有人看得起。

但他還想搏一搏,就四處借錢買一輛手扶拖拉機。不料,上路不到半個月,這輛拖拉機就載着他衝入一條河裏。他斷了一條腿,成了瘸子。而那拖拉機,被人撈起來,已經支離破碎,他只能拆開它,當作廢鐵賣。

幾乎所有人都說他這輩子完了。

但是後來他卻成了我所在這個城市裏一家公司老總,手中有兩億元資產。現在,許多人都知道他苦難過去和富有傳奇色彩創業經歷。許多媒體採訪過他,許多報告文學描述過他。但我只記得這樣一個情節——

記者問他:"在苦難日子裏,你憑什麼一次又一次毫不退縮?"

他坐在寬大豪華老闆臺後面,喝完了手裏一杯水。然後,他把玻璃杯子握在手裏,反問記者:"如果我鬆手,這隻杯子會怎樣?"

記者說:"摔在地上,碎了。"

"那我們試試看。"他說。

他手一鬆,杯子掉到地上發出清脆聲音,但並沒有破碎,而是完好無損。他說:"即使有10個人在場,他們都會認爲這隻杯子必碎無疑。但是,這隻杯子不是普通玻璃杯,而是用玻璃鋼製作。"

於是,我記住了這段經典絕妙對話。這樣人,即使只有一口氣,他也會努力去拉住成功手,除非上蒼剝奪了他生命......

簡短勵志故事3

成語寓意: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春秋末期,越王勾踐每一天睡在柴草上,臨睡前,用舌頭舔舔鹿膽的苦味,以此來提醒自己過往苦日子,要發奮圖強,報仇復國。

原來吳王夫差發兵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被捉來吳國當了馬伕,日夜侍候馬匹。誠實守信的名言

對於一個君王來說,這實在是十分難堪的。但是勾踐暗下決心,必須要恢復自己的國家,因此他沒有露出絲毫的抗拒神態,老老實實養馬。

勾踐還裝出對夫差忠心耿耿的樣貌。用心替他駕馭馬車,態度謙卑。夫差認爲勾踐真心歸順了,就放他回國。

勾踐回國後,決心要使越國富強起來。他親自參加耕種,和百姓同甘共苦,他怕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氣,就“臥薪嚐膽”,還常自問:“你忘了在吳國的恥辱嗎?”

勾踐又給吳王送去美女西施。吳王夫差就更加只顧吃喝玩樂,無心國政,弄得國家日漸衰弱。經過二十年的充分準備,勾踐看時機已經成熟,就在吳國沒有防備的狀況下,領兵把吳國打得大敗。夫差感到很羞愧,舉劍自刎而死。

簡短勵志故事4

20世紀初,一位名叫貝奈狄特斯的法國人在整理化學藥品時,不小心將一個玻璃瓶從架子上碰掉。隨着“啪”的一聲脆響,玻璃瓶重重地跌落到了地上。貝奈狄特斯暗暗叫苦:糟糕,藥品一定濺滿一地,又得花時間打掃和清洗了。就在他低下頭、彎下身準備收拾殘局時,卻意外地發現,雖然玻璃瓶出現了幾道裂痕,但它並沒有碎開,裏面的藥品完好無損。

對於這次意外,要是換成別人,可能將藥瓶輕輕地放回原處,或重新拿一個瓶子裝上,然後就此了事。而貝奈狄特斯卻並不這樣,他從中嗅到了成功的味道。由這個玻璃瓶,貝奈狄特斯立刻想到了最近發生的多起惡性交通事故。車禍發生時,巨大的衝擊力使車窗玻璃震碎,許多乘客就因這些飛濺的碎片而喪命,這讓貝奈狄特斯十分心痛。要是能發明一種不易碎的玻璃,不就可以很好地避免這類悲劇再次發生嗎?

從那以後,貝奈狄特斯每天都泡在實驗室裏,尋找着研製不易碎玻璃的方法。功夫不負有心人,細心的貝奈狄特斯發現,那隻從架子上掉落的玻璃瓶之所以沒有摔碎,是因爲它曾裝過三硝酸纖維素脂的溶液,溶液揮發後,在藥瓶內壁形成了一層柔軟的薄膜,正是這層保護膜才使得瓶子裂而不碎。

後來經過反覆試驗,貝奈狄特斯終於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塊安全玻璃。這種玻璃有三層,兩邊是普通玻璃,中間一層是三硝酸纖維素脂,三層緊壓到一起成爲整體。一旦受到劇烈撞擊,它只會碎裂而不會飛濺。隨後,這種玻璃被廣泛地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貝奈狄特斯由此名聲大噪,享譽海內外。

無獨有偶,在同世紀,一個名叫雅各布·博爾的丹麥大學生在做試驗時,無意中打碎了一個燒杯。在拾掇玻璃碎片時,他驚奇地發現,有的玻璃碎片大,有的玻璃碎片較大,有的玻璃碎片中等,有的玻璃碎片小。

這本來是一件十分尋常的事,誰也不會爲此感到大驚小怪。但雅各布·博爾是一個細心的人,他認爲這種現象非同一般,其中可能有着某種規律。隨即,他將那些玻璃碎片全部收集起來,然後帶回家中認真研究。他把那些玻璃碎片按大小分爲四類,然後拿到秤上去稱,並將數據一一記錄下來。完成這一切後,他又用大碎片的重量除以次大碎片的重量,用次大碎片的重量除以中等碎片的重量,用中等碎片的重量除以小碎片的重量,結果發現其重量比均爲16比1。

後來,他又做了大量類似的試驗,結果仍是如此。於是,在1942年,他發表了著名的雅各布·博爾碎片定律。利用這個原理,考古或天體研究人員,可根據文物、隕石的殘骸碎片推測它的原狀,並迅速恢復它們的原貌。因爲這個小小的發現,雅各布·博爾成了一位舉世聞名的科學家。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有過打落玻璃瓶的經歷,但你從中想到了什麼,又做了什麼呢?很多人渴望成功,嚮往財富,卻又抱怨沒有機遇可尋。其實,機遇無處不在,關鍵是看你有沒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有沒有一雙隨時準備好的手。

簡短勵志故事5

德國軍隊向來以紀律嚴明著稱。在一本德國老兵的回憶錄中,我發現他們有條耐人尋味的軍規:一名士兵可以檢舉同伴的錯誤,被檢舉人也有權反駁。但如果長官發現檢舉和反駁的士兵曾在近期發生過沖突,那麼兩個人都會受罰。發生過沖突的人至少要等一週,等情緒完全冷靜下來,纔可以告對方的狀。

讀研究生時,我的導師吉納也經常告誡我們,不要一時衝動,成了情緒的奴隸。有一年聖誕節,她送給我的禮物是一隻咖啡杯,上面印着亞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發脾氣是值得讚揚的,如果你能做到:在適當的場合,向正確的對象,在合適的時候,使用恰當的方式,因爲公正的理由而發脾氣。”

畢業後的一個雨天,我回系裏探望吉納教授。正趕上一名學生有急事要請教她,吉納讓我在外面的小客廳等她一會兒。小客廳和吉納的辦公室只隔了薄薄一道裝飾牆,屋裏的對話不時傳進我的耳朵。那位同學聲音激動。原來其他實驗室的另一名研究生出言不遜,當衆諷刺他理論過時,見解平庸,令他大爲惱火。他不知道是該直接找那個學生論個明白,還是應該找對方的教授評理。他這次來,就是要徵求吉納的意見。

“年輕人,”我聽見吉納教授慢條斯理地說,“有時候,別人的言行是很難理解的。如果你不介意,讓我給你一個小建議。批評和侮辱,跟泥巴沒什麼兩樣。你看,我大衣上的泥點,就是今早過馬路時濺上的。如果我當時立即去抹,一定會搞得一團糟。所以我把大衣掛到一邊,專心幹別的事,等泥巴晾乾了再去處理它,就非常容易了。瞧,輕輕撣幾下就沒事了。”

好恰當的比喻!老教授的處世智慧令人歎服。那個聰明的學生也頓時醒悟,連連道謝。吉納最後說:“我年輕時不善於控制情緒,深受其害。慢慢地我發現,最好的辦法是先把讓我惱火的事擱在一邊,晾一會兒。等我冷靜下來後,再去對付它們。如果你現在就去質問他,你會更生氣,矛盾會更嚴重。我建議你等情緒的水分都蒸發掉了,再來想這件事。到那時,如果你還打算討伐他,請再來找我。不過晾乾水分後,你也許會發現那泥點也淡得找不到了!”

簡短勵志故事6

三個人和一隻蜘蛛

雨後,一隻蜘蛛艱難地向牆上已經支離破碎的網爬去,由於牆壁潮溼,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會掉下來,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來第一個人看到了,他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我的一生不正如這隻蜘蛛嗎?忙忙碌碌而無所得。”於是,他日漸消沉。第二個人看到了,他說:這隻蜘蛛真愚蠢,爲什麼不從旁邊乾燥的地方繞一下爬上去?我以後可不能像它那樣愚蠢。於是,他變得聰明起來。第三個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屢敗屢戰的精神感動了。於是,他變得堅強起來。

心靈感悟:道理同一個場景,不同的人看,卻有不同的結果,內心定勢很重要,有成功者心態的人處處都能發覺成功的力量,你也需要建立正面的心態。

簡短勵志故事7

1.用一生時間磨一面鏡子

用一生的時間來磨一面鏡子,這種“蠢事”恐怕很少有人願意做。然而在荷蘭,有一個剛初中畢業的青年,在一個小鎮裏做鎮政府的門衛工作。

那時,門衛的工作是比較清閒的。於是,青年爲了打發爲餘的時間,養成了打磨鏡片的愛好。青年非常專注和細緻,多年來的打磨生涯使他的技術已經超過專業技師,他磨出的複合鏡片的放大倍數,比他們的都要高。就這樣,青年鍥而不捨地磨了六十年鏡片,也因此讓他發現了當時科技尚未知曉的另一個廣闊的世界——微生物世界。他製造的放大透鏡以及簡單的顯微鏡,形式很多;透鏡的材料有玻璃、寶石、鑽石等。他一生磨製了400多個透鏡,其放大率竟達270倍。1674年他開始觀察細菌和原生動物,即他所謂的 “非常微小的動物”。1677年他首次描述了昆蟲、狗和人的精子。1684年他準確地描述了紅細胞,證明馬爾皮基推測的毛細血管是真實存在的。1702年他指出在所有露天積水中都可以找到微生物。他追蹤觀察了許多低等動物和昆蟲的生活史,證明它們都自卵孵出,並經歷了幼蟲等階段,而不是從沙子、河泥或露水中自然發生的。

這個青年就是科學史上鼎鼎大名的、活了90歲的荷蘭科學家萬﹒列文虎克。

人生感悟:

列文虎克細心地磨着每一個鏡片,用盡畢生的心血,致力於每一個平淡無奇的細節的完善,終於他在他的細節裏完成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創造了科學史上的一個偉大的奇蹟。細節影響品質,細節體現品位,細節顯示差異,細節決定成功,細節的力量就是“潤物細無聲”。

2.細節即是修養

20多年前,一位知名企業的總經理想要招聘一名助理。這對於剛剛走出校門的青年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所以一時間,應徵者雲集。經過嚴格的初選、複試、面試,總經理最終挑中了一個毫無經驗的`青年。

副總經理對於他的決定有些不理解,於是問他:“那個青年勝在哪裏呢?他既沒帶一封介紹信,也沒受任何人的推薦,而且毫無經驗。”

總經理告訴他:“的確,他沒帶來介紹信,剛剛從大學畢業,一點經驗也沒有。但他有很多東西更可貴。他進來的時候在門口蹭掉了腳下帶的土,進門後又隨手關上了門,這說明他做事小心仔細。當看到那位身體上有些殘疾的面試者時,他立即起身讓座,表明他心地善良、體貼別人。進了辦公室他先脫去帽子,回答我提出的問題時也是乾脆果斷,證明他既懂禮貌又有教養。”

總經理頓了頓,接着說:“面試之前,我在地板上扔了本書,其他所有人都從書上邁了過去,而這個青年卻把它撿起來了,並放回桌子上;當我和他交談時,我發現他衣着整潔,頭髮梳得整整齊齊,指甲修得乾乾淨淨。在我看來,這些細節就是最好的介紹信,這些修養是一個人最最要的品牌形象。”

人生感悟: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諾貝爾曾經說過:“要想獲得成功,應當事事從小處着手。”而關注細節的人無疑也是能夠捕捉創造力火花的人。一個不經意的細節,往往能夠反映出一個人最深層次的修養。

3.至關重要的蝴蝶效應

美國福特公司是全世界都家喻戶曉的知名汽車公司,它不僅使美國汽車產業在世界獨佔鰲頭,甚至改變了整個美國的國民經濟狀況。然而,誰又能想到該奇蹟的創造者福特當初進入公司的“敲門磚”竟是“撿廢紙”這個簡單的動作呢?

剛剛從大學畢業的福特,曾經到一家汽車公司應聘,一起參加應聘的幾個人學歷都比他高,福特面試成功的機率很小。當福特敲門走進董事長辦公室的時候,發現門口地上有一團紙,他很自然地彎腰把它撿了起來,然後扔進了垃圾簍裏。當福特剛剛坐下,準備把之前準備好的自我介紹向公司董事長說出的時候,董事長就發出了邀請:“很好,福特先生,你很棒,你已經被我們錄用了。” 此時的福特當然不知道這個令他無法相信的錄用通知竟是源於他那個不經意的動作。而此後,福特的表現也並沒有讓董事長失望,甚至最終將公司改名,讓福特汽車聞名全世界。

福特的成功看上去很偶然,但實際上卻是必然的,他下意識的動作是習慣、品質和修爲的體現,而這種習慣的養成卻來源於他們的積極態度,正如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所說:“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

人生感悟:

蝴蝶效應指的是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對於這個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個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可見,小事恰恰具有最巨大的力量,我們平時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響一生。在一個人的人生歷程中,一次大膽的嘗試,一個燦爛的微笑,一個習慣性的動作,一種積極的態度和真誠的服務,都可以產生生命中意想不到的輝煌或成功,它能帶來的遠遠不止於一點點喜悅和表面上的報酬。

簡短勵志故事8

鸚鵡

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隻鸚鵡前標: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

另一隻鸚鵡前則標道: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

該買哪隻呢?兩隻都毛色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

結果突然發現一隻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八百元善良的謊言。

這人趕緊將老闆叫來:這隻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

店主說:不。

這人奇怪了:那爲什麼又老又醜,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呢?

店主回答:因爲另外兩隻鸚鵡叫這隻鸚鵡老闆。

這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領導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懂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

相反許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卻因爲過於完美主義,事必躬親,什麼人都不如自己,最後只能做最好的攻關人員,銷售代表,成不了優秀的領導人。

簡短勵志故事9

世間大多如此,許多身處黑暗的人,磕磕絆絆,最終走向了成功;

一個商人在翻越一座山時,遭遇了一個攔路搶劫的山匪。商人立即逃跑,但山匪窮追不捨,走投無路時,商人鑽進了一個山洞裏,山匪也追進山洞裏。在洞的深處,商人未能逃過山匪的追逐,黑暗中,他被山匪逮住了,遭到一頓毒打,身上的所有錢財,包括一把準備爲夜間照明用的火把,都被山匪擄去了,幸好山匪並沒有要他的命。之後,兩個人各自尋找着洞的出口,這山洞極深極黑,且洞中有洞,縱橫交錯。

山匪將搶來的火把點燃,他能看清腳下的石塊,能看清周圍的石壁,因而他不會碰壁,不會被石塊絆倒,但是,他走來走去,就是走不出這個洞,最終,他力竭而死。商人失去了火把,沒有了照明,他在黑暗中摸索行走得十分艱辛,他不時碰壁,不時被石塊絆倒,跌得鼻青臉腫,但是,正因爲他置身於一片黑暗之中,所以他的眼睛能夠敏銳地感受到洞裏透進來的微光,他迎着這縷微光摸索爬行,最終逃離了山洞。

人生哲理:

世間大多如此,許多身處黑暗的人,磕磕絆絆,最終走向了成功;而另一些人往往被眼前的光明迷失了前進的方向,終生與成功無緣。關鍵不在於是否擁有火把,在於持火把前進中的人的態度、信念與思維方式。

簡短勵志故事10

貝克漢姆:從“賭局”中領悟父親的良苦用心

有誰統計過,貝克漢姆在球場上到底吸引過多少人的目光?每當這位世界頂級球星的身影出現在球場,無數的尖叫聲立刻響遍全場,相機快門也閃個不停。小貝從3歲就開始踢球,儘管那時還是“玩”球多於“練”球,但父親一直苦心培訓他,頑皮的他漸漸奠定了對足球事業的熱愛,勵志《中學生勵志故事:名人勵志小故事》。

上小學時,小貝跟父親之間甚至還約定了一個常規“賭局”:如果小貝能站在禁區邊不助跑射門,每次把球踢中門柱,就能從父親那兒賺到50個便士。總是贏到零花錢的小貝很開心,直到長大成人後他才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簡短勵志故事11

戚繼光點兵:機靈的不要

嘉靖三十五年,倭寇來犯,戚繼光率明軍應戰,可開戰的架勢還沒擺開,有人就腳底抹油開溜了。一場小小的戰鬥,徹底暴露了明軍低下的素質。戚繼光決定自己訓練軍隊。

各路士兵紛紛前來接受點兵,一個個巧舌如簧賣弄自己的戰功,可戚繼光一個也沒要,他心裏自有妙招。他吩咐手下在城內外張貼讓人大跌眼鏡的廣告:“個高的不要,機靈的不要,凡是臉皮白淨的、伶牙俐齒的統統不要。”

戚繼光這葫蘆裏到底賣的啥藥?腦子活絡的人坐不住了,不要機靈人,好,那就找傻瓜。他們惡作劇地從四鄰八鄉糾集了一堆歪瓜裂棗、土了吧唧、木訥愚鈍之人,自己混在人羣當中,得意地等着戚繼光出醜。

沒想到,坐鎮點兵臺的戚繼光,看到一片歪瓜裂棗,臉上露出了笑容。他滿意地看着一個個赤着腳、五大三粗、皮肉結實的鄉野之人,拍拍他們的肩,簡單地問了幾句,把正常思維、身體零件齊全的都留下了,同時,火眼金睛的他也把那些臉上塗着鍋灰、伶牙俐齒的人統統剔除了。

戚繼光按照自己的治軍之法,經過幾年的精心訓練,把這些常人眼裏的歪瓜裂棗木訥愚鈍之人,訓練成了一支聽指揮、肯吃苦,敢打敢拼的隊伍,並擁有了一個響噹噹的名號——戚家軍。

生死關頭,聰明人往往會利用自己的聰明去投機取巧、規避風險;而老實人,看似缺心眼,其實更多的是忠誠。打仗,憑的是勇猛,要的就是服從命令聽指揮。戚繼光點兵,機靈的不要,其實就是必勝的兵法!

簡短勵志故事12

林語堂

1919年夏天,當時正在清華學校(清華大學的前身)任教的林語堂準備去美國哈佛大學留學,他在清華只申請到“半個獎學金”,即全額資助的一半——40美元。聽說此事後,胡適主動對林語堂說:如果你回國後到北大教書,我們每月可以補助你40美金。不過,這只是胡適口頭的承諾,雙方並沒有簽訂書面合同。

得到胡適的承諾,林語堂非常高興,不久,就乘輪船去了美國。然而,林語堂的運氣實在有點背,還在船上,他的夫人廖翠鳳就患了急性盲腸炎,到達美國後不得不動手術。在美國開刀住院得花許多錢,他們所帶的那點盤纏根本對付不了。林語堂只好給胡適拍了一個電報,請求幫助。很快,胡適就寄來了500美金支票。讀完哈佛的課程,林語堂夫婦又到法國教華工識字,工作了一年,然後赴德國萊比錫大學攻讀語言學博士。當時,清華那半個獎學金停發,林語堂在法國掙的錢也快用完,他再次拍電報給胡適,希望北京大學寄點錢來。不久,胡適又寄來了1000美金。

1923年,林語堂通過了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的考試,回到祖國,他受聘爲北大英文系教授。進北大,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胡適,但此時胡適已請假南下養病。於是他找到北大代校長蔣夢麟。林語堂真誠地感謝北大這些年對他的幫助,蔣夢麟大吃一驚,他告訴林語堂:北大根本就沒有類似的資助計劃。林語堂終於明白:胡適是用個人的錢資助自己。

上面的故事是邵建在《瞧,這人》一書裏講的。胡適沒有在任何場合張揚過這件事,連在日記裏都沒有寫過,晚年的林語堂卻執意予以披露。林語堂說:這件事,已經深藏在我和我太太的心中40多年,雖然那筆錢,我們慢慢地還上了,但是,我們永遠記得胡先生對朋友的這份“無聲援助”。

我查了胡適的簡歷,他是在1917年從美國歸來擔任北京大學教授的,1919年的時候沒有出任行政職務,只是在上一年的3月擔任北大英文部教授會主任的虛職,他以普通教授的身份要求林語堂回國後到北大教書,不過是爲了放一個煙霧彈,讓林語堂相信每月40美金的資助的確出自北大官方,而非他個人。胡適知道:林語堂也是一個心高氣傲的人,如果讓其接受自己的資助去美國留學,他內心裏肯定會非常不安;一旦把這種資助說成是官方行爲,林語堂就不會再有什麼顧慮。

善不分形式,只要不損害施善對象的利益和尊嚴就值得我們敬重;但胡適施善時不圖任何虛名,千方百計讓感人的真相隱身,生怕給別人帶來心理困擾,這樣的善無疑抵達了一種更高的境界,稱得上是一種大善。

簡短勵志故事13

當我在小學的時候,我很淘氣,很活躍,成績很差。我記得我在二年級的時候,老師曾經佈置了很多數學作業。放學後,我的姐姐,她比我大兩歲,幫助我完成我的家庭作業,以便與我玩更多。第二天交了作業後,我總是不安地等待着結果。在數學課上,老師給每個學生髮作業,但不給我和其他成績好的學生。我只記得我臉紅了,心想我一定是被老師發現了。於是我低下頭,緊張地等待着老師的“判決”。沒想到,在全班面前,老師出示了我和那位同學的作業本,並說:“同學們,這是老師批改時遇到的最工整、最準確的兩份作業。”我希望你以後能向這兩個學生學習!”然後說出我和那個同學的名字。在學生們嫉妒和懷疑的目光下,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下課後,老師把作業交給我,並意味深長地對我說:“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老師希望你今天就完成作業。”從那以後,每次我做作業,我都很認真,甚至比我姐姐的筆記還要認真,我的成績不斷提高,甚至其他科目也提高了。嗎?

中學時,一位英語老師叫我去上課。我花了很多時間預習那一課。讀完後,在等待老師的肯定和表揚時,我得到了下面這句話:“你在讀什麼?”是英語還是誦經?你的英語口語太差了。你以後應該多鍛鍊……遺憾的是,從那以後,我再也不喜歡英語了。直到現在,英語仍然是我最弱的一門。嗎?

十多年過去了,我仍然對數學老師的鼓勵心存感激,英語老師的話我至今記憶猶新。現在,我也成爲了一名光榮的教育家。當我回憶過去時,我無意批評任何人。我只是想提醒我的同事們:你們的肯定和鼓勵,你們不經意的批評,對你們的學生產生了多麼大的影響和後果。

簡短勵志故事14

並不是因爲事情難我們不敢做,而是因爲我們不敢做事情才難的。

1965年,一位日本學生到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在喝下午茶的時候,他常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一些成功人士聊天。這些成功人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某一些領域的學術權威和一些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時間長了,他發現,在國內時,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騙了。那些人爲了讓正在創業的人知難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創業艱辛誇大了,也就是說,他們在用自己的成功經歷嚇唬那些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爲心理系的學生,他認爲很有必要對日本成功人士的心態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難》作爲畢業論文,提交給現代經濟心理學的創始人威爾;佈雷登教授。佈雷登教授讀後,大爲驚喜,他認爲這是個新發現,這種現象雖然在東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還沒有一個人大膽地提出來並加以研究。驚喜之餘,他寫信給他的劍橋校友--當時正坐在日本政壇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說,"我不敢說這部著作對你有多大的幫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個政令都能產生震動。"

後來這本書果然伴隨着日本的經濟起飛了。這本書鼓舞了許多人,因爲他們從一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成功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三更燈火五更雞"、"頭懸樑,錐刺股"沒有必然的聯。只要你對某一事業感興趣,長久地堅持下去就會成功,因爲上帝賦予你的時間和智慧夠你圓滿做完一件事情。後來,這位青年也獲得了成功,他成了日本泛業汽車公司的總裁。

溫馨提示:人世中的許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該克服的困難,也都能克服,用不着什麼鋼鐵般的意志,更用不着什麼技巧或謀略。只要一個人還在樸實而饒有興趣地生活着,他終究會發現,造物主對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簡短勵志故事15

史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 於1942年1月8日生於牛津,那一天剛好就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可能因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代,所以小時候對模型特別著迷。他十幾歲時不但喜歡做模型飛機和輪船,還和學友製作了很多不同種類的戰爭遊戲,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這種渴望驅使他攻讀博士學位,並在黑洞和宇宙論的研究上獲得重大成就。

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十七歲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學的獎學金,順利入讀牛津大學。學士畢業後他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不久他發現自己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病。由於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起初他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但後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萬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地面對這次的不幸,繼續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羅斯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並在1988年共同獲得沃爾夫物理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不會隨時間減少。1973年,他發現黑洞輻射的溫度和其質量成反比,即黑洞會因為輻射而變小,但溫度卻會升高,最終會發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開始研究量子宇宙論。這時他的行動已經出現問題,後來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氣管手術,使他從此再不能說話。現在他全身癱瘓,要靠電動輪椅代替雙腳,不但說話和寫字要靠電腦和語言合成器幫忙,連閱讀也要別人替他把每頁紙攤平在桌上,讓他驅動著輪椅逐頁去看。

霍金一生貢獻於理論物理學的研究,被譽為當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著作包括《時間簡史》及《黑洞與嬰兒宇宙以及相關文章》。雖然大家都覺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學上的成就卻就是在他在病發後獲得的。他憑著堅毅不屈的意志,戰勝了疾病,創造了一個奇蹟,也證明了殘疾並非成功的障礙。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科學研究的熱誠,就是值得年輕一代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