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關於夢想的勵志故事和感悟

關於夢想的勵志故事和感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當存高遠!"夢想是一個讓人魂牽夢絮的至高境界。爲了夢想,人們可以不顧一切,孜孜以求,甘灑血汗。夢想給人生鋪砌了一條五彩斑斕的路途。一個沒有目標的人就像一艘沒有舵的船,永遠漂流不定,只會到達失望、失敗和喪氣的海灘。成功者總是那些有目標的人,鮮花和榮譽從來不會降臨到那些無頭蒼蠅一樣在人生之旅中四處碰壁的人頭上。

關於夢想的勵志故事和感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雄關終屬楚;有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聰明的人,有理想、有追求、有上進心的人,一定都有明確的奮鬥目標,他懂得自己活着是爲了什麼。因而他的所有的努力,從整體上說都能圍繞着一個比較長遠的目標進行,他知道自己怎樣做是正確的、有用的。有了明確的奮鬥目標,也就產生了前進的動力。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契而不捨地爲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夢想即使實現不了,也會在爲實現夢想的努力中得到充實和提高。

人生如爬山,要爬上高山,一要靠志向;二要靠力量;三要靠堅持。倘有志與力,而不能堅持,中途停綴,則永遠不會有登高一呼的豪情壯舉。無論你的夢想是什麼,是親手製造一架飛機,是發明出癌症的特效藥,還是想當作家、畫家、音樂家、演員……你要因此去努力。爲了不讓自己遺憾,請現在就爲自己的夢想做點什麼吧!

1、夢想爲自己而寫

一個夢想是當一名作家的小男孩兒,十分喜歡寫作,可是語文課成業卻很糟糕,因爲他覺得語法又複雜又枯燥,所以他討厭冗長的、毫無生趣的寫作訓練。因此,語文老師並不看好他的作文。

不過小男孩兒從未改變過自己的夢想,他對語文課的態度也沒有變,直到有一位叫弗裏格的先生擔任了他的語文老師。一天,弗裏格先生髮給學生們一張家庭作業表,上面列滿了作文題,要大家任選一個感興趣的話題寫一篇作文。

小男孩兒發現這個老師好像很不一樣,於是他開始選擇題目,他看了幾行作文的標題,都覺得沒意思,一點寫作的慾望也沒有。忽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了"吃意大利通心粉的藝術"這個題目上,生動的記憶便從他腦海中傾瀉出來:那是一個非常溫馨的夜晚,窗外圓月高掛,皎潔的月光灑滿了庭院,全家人圍坐在餐桌旁,靜靜地等着姑姑端來意大利通心粉;雖然這是姑姑第一次做通心粉,味道怪怪的,可是全家人吃得很認真,還不停地讚美和鼓勵姑姑,其樂融融,樂在其中,整個屋子裏充滿了銀鈴般的笑聲。

男孩立即把它寫下來,當然仍以他自己喜歡的方式在寫,而將學校裏學的那些作文技巧和語法規則統統拋在了腦後。幾乎是一筆呵成,男孩兒覺得渾身舒暢,那是從來沒有的寫作經歷,他也幾乎忘了自己是在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作文交上去之後,男孩兒並不報期望會受到表揚,因爲這種事從來都不會發生到自己身上。可出乎男孩的意料,他的文章竟被老師當範文在全班同學面前朗讀,而同學們也都在認真地聽着他的文章,教室裏只有老師渾厚好聽的聲音在迴盪。老師讀完後,同學們不約而同地發出了讚歎的掌聲。

後來,男孩長大了,在一家地方報當上了記者,由於寫作和選材敏感超人被主編派駐白宮,後又受聘於《紐約時報》,成爲著名的專欄作家。

他就是羅素貝克,兩次普利策新聞獎的得主,後來又擔任了普利策新聞獎的評委,他的理想真的實現了。

人生感悟: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美麗的夢想,可是總是出於某種原因,尤其是環境的壓力,使我們改變了最初的想法,迷失了真正的自我。而羅素貝克,他堅定着自己的信念,堅守着自己最初的夢想,爲了自己全心全意地做一件事,最終走向了成功。

2、在夢想面前也要學會低頭

本傑明﹒富蘭克林是美國傑出的政治家、科學家、思想家和散文家,被稱爲"美國之父".少年時期的富蘭克林曾經去拜訪過一位前輩。那時的他年輕氣盛,目空一切,挺胸擡頭邁着大步,可是一進門,他的頭就狠狠地撞在了門框上,疼得他說不出話來。

那位前輩這時才緩緩地走出來,看到富蘭克林這副樣子,認真的對他說:"很疼吧?可是,這卻是你今天來訪問我的最大收穫,一個人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世上,就須時時刻刻記住低頭。"

在這之前,富蘭克林的確是這樣,心高氣盛,恃才傲物,以爲自己是鴻鵠,別人都是燕雀,眼睛總是高高向上,根本不把周圍的一切放在眼裏。直到有一天被眼前的門框撞了頭,才發現門框比自己想象的要矮得多。於是,回到家以後,富蘭克林把這次拜訪得到的教導看成最大的收穫,並把它列在一生的生活準則之中。

人生感悟:

"要抒寫自己夢想的人,反而更應該清醒。"很多年輕的朋友們都有着遠大的理想的抱負,但往往也因此變得傲慢起來。而事實上,要想進入一扇門,就必須讓自己的頭比門框更矮,要想登上成功的頂峯,就必須低下頭彎起腰做好攀登的準備。

3、夢想,紙鋼琴上彈出的樂章

有一個小男孩兒,家裏十分貧窮。可是小男孩兒從小就有一個願望,那就是做一個音樂家。事實上,音樂是富貴而高雅家庭的孩子才能愛好得起的才藝,學習音樂所需要的大筆經費,這是他們這種貧困家庭所承受不起的,僅僅是那一架昂貴的鋼琴,都會讓他的愛好和夢想望而止步了。

然而男孩兒並沒有退縮,仍然執着地沉迷於音樂。他先是自己動手,用紙板製作了一個模擬的黑白色的鋼琴鍵盤,然後在那個紙板做的黑白鍵盤上,練習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紙鍵盤當然彈不出任何聲音,男孩兒也自然聽不到鋼琴發出的美妙聲音,但他仍然用心地彈着,彷彿那音樂震耳欲聾。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男孩兒在這樣紙做的鍵盤上勤奮練習到十指都磨破後,居然開始自己作曲來。而漸漸地,有人開始喜歡起他的曲子來,並願意出錢買。

一天,男孩兒用自己賣曲子掙來的錢真的買回了一架鋼琴,那是一架二手鋼琴,破舊不堪,時常發不出聲響,或者跑調,但男孩兒卻如獲至寶。他學着自己修整、調音,沉醉在自己的音樂世界裏。男孩兒在作曲時常常走火入魔,即使在夢中醒來他突然來了靈感,就是打着手電筒他也要把曲子記錄下來,父母看在眼裏很是不理解。

那一年,男孩兒還不到二十歲,然而他已經開始在德國和世界的樂壇上騰飛了,並最終成爲了好萊塢著名的電影音樂的創作人員,在67屆奧斯卡頒獎大會上,以聞名於世的動畫片《獅子王》主題曲榮獲了最佳音樂獎。他就是漢斯﹒齊默爾,一位自學成才的音樂大師,曾經依靠自己在紙板做的鋼琴上練習音樂,終於練出了一項屬於自己的桂冠。

人生感悟:

人生不是休止的,而是在追求的旅途中。命運可以決定你奮鬥過程的勝利或艱辛,但追求的結果一直握在你自己手中。我們每個人,只要有自己真正的愛好和夢想,即使把命運交給一張紙做的黑白琴鍵,也會像齊默爾那樣,能彈響自己的人生樂章。

4、夢想——心靈先到達那個地方

在美國西部的一個小鄉村裏,生活着一個平凡的少年,少年的家境很貧寒,但他的理想卻是遠大的。15歲那年,少年就寫下了他氣勢不凡的《一生的志願》:"要到尼羅河、亞馬遜河和剛果河探險;要登上珠穆朗瑪峯、乞力馬扎羅山和麥金利峯;駕馭大象、駱駝、鴕鳥和野馬;探訪馬可﹒波羅和亞力山大一世走過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樣的電影;駕駛飛行器起飛降落;讀完莎士比亞、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著作;譜一部樂曲;寫一本書;擁有一項發明專利;給非常的孩子籌集100萬美元捐款……"

少年一共列出了127項人生的宏偉志願,親人和朋友們看到他的這些理想,都不禁啞然失笑,這些理想,一個都很難實現了,127個,一個人的力量是根本不可以實現的。

然而少年卻始終爲這些志願所努力着。他開始了將夢想轉爲現實的漫漫征程,一路風霜雪雨,硬是把一個個近乎空想的夙願,變成了一個個活生生的現實,他也因此一次次地品味到了搏擊與成功的喜悅。

四十多年過去了,少年居然一個人實現了《一生的志願》中的106個願望……這一奇蹟震驚了整個世界。他就是上個世紀著名的探險家約翰﹒戈達德。

後來,有人曾經詢問過戈達德,爲什麼他能將常人無法實現的願望能一一實現,戈達德的回答很簡單:"我只是讓心靈先到達那個地方,隨後,周身就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接下來,就只需沿着心靈的召喚前進了。"

人生感悟:

德國詩人席勒曾經說過:"一個人不應該背叛他少年時的夢想。"曾幾何時,我們說過多少次要去遊覽這個世界,擁有自己的真正的生活。一次次被現實和生活打擊回來。當我們年老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自己的人生滿是遺憾。

5、堅守夢想

一個剛剛退休的英國老師正在整理閣樓上的舊物,忽然她發現了一疊練習冊,她吹了吹上面的塵土,這疊練習冊已經有25年的歷史了,它是皮特金中學B(2)班三十多位孩子的考試作文,題目叫《未來我是——》。

閒來無事,老師翻開讀了起來,她很快被孩子們千奇百怪的願望給迷住了。比如,有個叫彼得的學生想當一名海軍大臣,因爲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三升海水,都還健康地活着;另一個小朋友想當法國的總統,因爲他能背出二十五個法國城市的名字,而同班的其他同學最多的只能背出七個;最讓人不可相信的是,一個叫戴維的盲學生,將來想成爲英國的一個內閣大臣,因爲在英國還沒有一個盲人進入過內閣。三十多個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繪了自己的未來,五花八門,千奇百怪。老師笑着把它們讀完後,突然有一種衝動:爲什麼不把這些本子重新發到同學們手中,讓他們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否實現了二十五年前的夢想。

老師在當地一家報紙上發了一則啓事,想要知道自己小時候夢想的同學可以給她寫信。緊接着,二十多封書信蜂擁而來。這些當年的孩子們有商人、學者及政府官員,更多的是普通人。他們都表示,很想知道兒時的夢想,並且很想得到那本作文簿,而老師也按地址一一給他們寄去了。

一年後,老師忽然收到了來自內閣教育大臣布倫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說:"那個叫戴維的就是我,感謝您還爲我們保存着兒時的夢想,不過我已經不需要那個本子了,因爲從那時起,我的夢想就一直在我的腦子裏,我沒有一天放棄過。二十五年過去了,我已經實現了那個夢想。

今天,我還想通過這封信告訴我其他的三十位同學,只要不讓年輕時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面前。"

這位叫戴維的盲人的確當上了內閣大臣,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一個真理:假如誰能把十五歲時想當總統的願望保持二十五年,那麼可能他現在已經是總統了。

人生感悟:

每個人都曾有過遠大的理想,但是隨着時光流逝,實現起來卻並不容易,進而消磨盡淨。而根源不在於環境的壓力,更重要的是他自己無法堅持到底。成功並不是某些特定人士的獨享,而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的,只要能夠始終堅持自己的理想,不斷進取,纔是延伸人的真正價值所在!

6、捍衛夢想

有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是一個有關夢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休士頓總署的太空駿實驗室裏的工作人員,他同時還在總署旁邊的休士頓大學主修電腦。縱然忙於學校睡眠與工作之間,這幾乎佔據了他一天24小時的全部時間,但中人要有多餘的一分鐘,他總是會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他的音樂創作上。

寫歌詞不是他的專長,所以在這段日子裏,他處處尋找一位善寫歌詞的搭檔,與他一起合作創作。他認識了一位朋友,她的名字叫凡內芮。就是她在他事業的起步時,給了他最大的鼓勵。

年僅19歲的凡內芮在德州的詩詞比賽中,不知得過多少獎牌。她的寫作總是讓他愛不釋手,當時他們的確合寫了許多很好的作品,一直到今天,他仍然認爲這些作品充滿了特色與創意。一個星期六的早上,凡內芮又熱情地邀請他到她家晨的牧場燒烤。她的家族是德州有名的石油大亨擁有龐大的牧場。她的家族雖然極爲富有,但她的穿着、所開的 車,與她謙誠待人的態度,更讓他加倍打心底佩服她。凡內芮知道他對音樂的執着。然而,面對那遙遠的音樂界及整個美國陌生的唱片市場,他們一點渠道都沒有。 此時,他們兩個人正在德州的鄉下,他們哪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走?突然間,她冒出一句話:想像你5年後在做什麼?

他愣了一下。

她轉過身來,手指着他說:嘿,告訴我,你心目中最希望5年後的你在做什麼,你那個時候的生活是一個什麼樣子?他還沒來得及回答,她又搶着說:別急,你先仔細想想,完全想好了,確定後再說出來。他沉思了幾分鐘,開始告訴她:第一,5年後,我希望能有一張唱片在市場上,而這張唱片 很受歡迎,可以得到許多人的肯定。第二,我住在一個有很多很多音樂的地方,能天天與一些世界一流的樂師一起工作。

他慢騰騰地回答說,是的。

凡內芮接着說:好,既然你確定了,我們就把這個目標倒算回來。如果第5年,你有一張唱片在市場上,那麼你第4年一定是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簽上合約。

那麼你的第2年,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開始錄音了。

那麼你的第1年,就一定要把你所有要準備錄音的作品全部編曲,排練就位準備好。

那麼你的第6個月,()就是要把那些沒有完成的作品修飾好,然後讓你自己可以逐一篩選。

那麼你的第1個月,就是要把目前這幾首曲子完工。

喔,對了。你還說你5年後,要生活在一個有很多音樂的地方,然後與許多一流的樂師一起忙着工作,對嗎?她急忙補充說,如果,你的第5 年已經在與這些人一起工作,那麼你的第4年按道理應該有自己的一個工作室或錄音室。那麼你的第3年,可甬是先跟這個圈子裏的人一起工作。那麼你的第2年, 應該不是住在德州,而是住在紐約或者是洛杉機了。

次年,他就辭掉了令許多人羨慕的太空總署的工作,離開了休士頓,搬到了洛杉機。

說也奇怪:不敢說是恰好5年,但大約可說是第6年。1983年,他的唱片在亞洲開始暢銷起來,他一天24小時幾乎全都忙着與一些頂尖的音樂高手日出日落地一起工作。

如果你有夢想,你必須捍衛它。

7、一個垃圾工的夢想

歐洲瓷都―――麥森,是德國的一個小鎮,位於厄爾士山腳下,毗鄰捷克。這裏的陶瓷製品聞名世界。與陶瓷齊名的還有一個人,他叫貝特格。30多年前,貝特格還是麥森陶瓷廠裏的一位垃圾工。

麥森陶瓷廠的技師是一位意大利人,他叫普塞。麥森陶瓷廠完全靠這位技師和他的幾個徒弟支撐。有一天,廠方因爲跟普塞技師意見不合而發生爭執,普塞技師一怒之下帶着自己的幾個徒弟回到意大利。

麥森陶瓷廠因無人接替普塞的位置而被迫停產。麥森陶瓷廠的高層領導頓時亂成了一

鍋粥。就在這時,貝特格站出來向廠領導說:"能不能讓我試試?"

廠領導不停地搖頭:"就你,一個垃圾工也想幹技師的活?"

貝特格當即從家裏拿來了自己燒製的一個花瓶,說:"請您看看這個,它的質量跟咱們廠的產品相比哪個更好?"

廠領導看後,一個個目瞪口呆,紛紛問貝特格:"這個花瓶真的是你燒製的?"

貝特格肯定地回答說:"是的。"

原來,這個在廠裏毫不起眼地幹了近十年的垃圾工,居然每天都在偷學普塞技師的手藝,連廠方正式派去跟普塞技師學藝的工作人員都沒能學到的東西,卻被貝特格全部學會了。

廠方問貝特格:"你有什麼需要,儘管提出來。"

貝特格說:"我現在的月工資是20歐元,能不能將我的月工資提高到30歐元?"

貝特格害怕廠領導不答應趕緊解釋說:"我依然還做我的垃圾工,我只是兼職做技師而已,因爲我的母親患有嚴重的哮喘病,每月需要服用10歐元的藥物,而我的工資只夠全家人每月的生活費。"

原來,貝特格非常羨慕那些學徒工,他們每月可以拿30歐元,而自己則只能拿到20歐元。於是,爲了向學徒工看齊,更爲了母親每月能夠吃上藥,他偷偷地學起了燒製陶器的手藝。

廠領導回答說:"只要你能夠取代普塞,你不但可以不再幹運垃圾的工作,而且從現在開始,你的月薪也跟普塞一樣,每月薪金爲10000歐元 ."

麥森陶瓷廠終於又開始運轉了。貝特格,這位當初的垃圾工,做夢也沒有想到拿這麼高的工資。如今,麥森已成德國陶器重鎮,而貝特格的名氣也遠遠地超過了意大利任何一位頂級技師。

人生感悟:

機會總是爲那些準備充足的人而留着的,不管你現在從事何種工作,只要你擁有渴望成功的夢想,夢想就有變成現實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