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早會勵志小故事七則

早會勵志小故事七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5W 次

  一、早會勵志簡短小故事:心中的佛

早會勵志小故事七則

蘇東坡與佛印和尚是好朋友,有一次兩人相對坐下看着對方,蘇東坡問佛印,“你看到了什麼?”佛印回答說看到佛。接着問蘇東坡看到了什麼,蘇東坡回答說看到了牛糞。當他得意洋洋的回到家中,並把這事告訴蘇小妹,滿心以爲這是他與佛印和尚暗中較量的一次輝煌的勝利,沒想到蘇小妹聽了卻搖頭嘆息道:你輸得好慘。蘇東坡不解,蘇小妹解釋道:因爲你心中有什麼,你就會看到什麼。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眼中看到的就是佛,而你心中……

我們心中有什麼?看到的是什麼?如果你看到的人,都是充滿缺點,一無是處,且慢責怪他人,也許這正是我們本身的境界。相對地如果你看到的人,都是樂觀積極,可愛可敬的人,這表示你也正是這樣的人,前者將令我們陷入更消極更悲觀的惡性循環,後者將可以創造更熱忱、更積極的良性循環,你喜歡哪一種?

只要心中有佛,你眼中所看到的就是佛。

你經常看到的是佛還是牛糞?

  二、早會勵志簡短小故事:巧用放大鏡與望遠鏡

有一次某位公關談到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時,舉了一個實例,他說無論多麼漂亮的小姐,如果美容師以五百倍的放大鏡看她美麗的臉龐,看到的一定是坑坑洞洞,凹凸不平,使人大失所望。同樣的,當我們拿望遠鏡看青山時,入目的盡是如畫的風景,迷人的山色令人心曠神怡,然後他進一步分析道:在人際關係上,有人是永遠拿着放大鏡,令對方原形畢露,顯得一無是處,也使自己無法相信他人,交到朋友。相反的,有的人是拿着望遠鏡,永遠都欣賞到人美好的一面,就是這不拘小節的特性,使賓主盡歡,無往不利。說到這裏,他話鋒一轉,同時也告訴在座的每一位觀衆,這並不是說放大鏡沒有用,不過放大鏡的焦點應該對準自己,而非別人。如果能虛心地請教他人,自覺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這樣的放大鏡便能同時發生最大的效應。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正是放大鏡於與望遠鏡最好的解釋。

在與人交往時,你喜歡用放大鏡或望遠鏡,哪一種會使你更受歡迎?

  三、早會勵志簡短小故事:白紙與黑點

有個女孩哭着跑着回孃家,氣急敗壞地向父母訴說再也無法忍受新婚的丈夫,在雙親的百般勸解下,仍然堅持非離婚不可。這時父母拿出一張白紙和一支筆,交給女兒,要求她每想到對方一個缺點就在白紙上畫一個黑點,於是她就不停地在白紙上畫黑點,在她畫完以後,父親拿起白紙,問她看到了什麼,女兒回答,“缺點啊,全都是他該死的缺點”父親笑着問她還看到什麼,她回答說:“除了黑點,什麼都沒有看到”,在父親一再追問下,終於想到除了黑點外,還看到白紙,於是父親問女兒“對方是否有優點?”女兒想了很久,終於勉強地點了點頭,開始敘述對方的優點,漸漸的語氣緩和了,態度開朗了,終於破啼爲笑,不再想離婚了。

絕大多數人看到的都是白紙上的缺點,而忽略了黑點旁邊更大的白紙空間。由於只看到別人的缺點,使得自己生活不如意,人際關係緊張,若能不執着於黑點,多欣賞黑點後的白紙,豈不是豁然開朗,而能常保持心情愉快嗎?

  四、早會勵志簡短小故事:原因來自“我”

一位智者坐在城門口的大樹下,一位進城的旅客也到樹下休息,就請教智者,這城裏居民是否友善?智者反問他上一個城市的居民態度怎樣,旅客回答說非常友好,使他覺得賓至如歸,智者告訴他:這個城市的居民亦是如此。不久,另一位旅客也來到樹下休息,同樣問起居民的好壞,智者同樣問他上一個城市的居民情況,只見他橫眉豎目、咬牙切齒地說,那裏的居民都欺負外鄉旅客,他再也不要到那個鬼地方了。智者聽了搖搖頭,告訴他這城裏的人也是這麼糟,旁邊的人聽到智者對同樣的問題居然有不同的說法,感到非常的好奇,問智者爲何如此回答。智者笑了笑回答:其實兩城的居民都一樣,差別在於旅客本身的態度,而他在此數十年都如此回答旅客,竟然次次靈驗,屢試不爽。

一個玩童爲了考驗智者,手抓着小鳥問智者,手中的小鳥是死還是活,智者明知如答死,小孩將把小鳥捏死,若答死,他將把小鳥放飛。智者說是死還是活都是由你自己決定。

在現實生活中,周圍環境與人們的好壞,往往取決於我們的態度,我們的工作命脈也是由自己決定的。

  五、早會勵志簡短小故事:死守兩個目標的絕食挑戰法

一位經理從基層業務員幹起,經過數年努力,才升到現在職位,其中經歷了無數辛酸與挫折,業務工作永遠有接踵而來的挑戰,這位領導者能有今日的成就,即是秉持一項利器——死守兩個目標的絕食挑戰法。

第一個目標是:設定每天的訪問件數,每天抱着“不完成這個件數,當天就不吃晚飯”的決心,以這種堅毅的從業精神,自己勇往直前,義無反顧。

第二個目標是:設定每週的業績數字,每天抱着“今天一定做到這個業績”的決心,給自己施加壓力,刻意完成自己的目標。

做到這個地步才叫做“我盡了力”。

百丈懷海禪師年逾六十,仍無一日停下工作。

在嚴寒酷暑即使年輕的衆僧尚且吃不消,而百丈禪師還是照常與衆僧們一起下田幹活,百丈年屆耳順之年,可謂年邁力衰,大家擔心他體力不支,便決定把他平日用的鐮刀和鋤具藏起來,好讓他找不着農具,就在家休息調養。

不料,隔日,百丈禪師要出去勞作,遍尋工具不着,只好歇息。但他什麼都不吃,而兀自進入坐禪三昧。

衆僧看他一連多日都不思飲食,便問他原因,他答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他以此曉喻衆僧:日常生活的種種都是學禪,沒有動,即沒有禪。先走後坐的業務工作就是最佳體驗。

秉持百丈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工作哲學,日積月累,持之以恆,堅守兩個絕食挑戰的工作心態,用心用情,用力用命,業務目標必可如期達成,順利超越。

  六、早會勵志簡短小故事:誰是老闆

你的人生誰作主?不管你是大人物或只是小角色,是誰對你影響最大?

是誰二十四小時與你相處?

誰能終生與你相伴?

誰能瞭解你心中的每一個想法?

誰能隨時隨地對你發生影響?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你自己。

如果你不關心你自己,誰會關心你呢?

如果你不愛惜自己,誰又會愛惜你呢?

如果你不爲自己工作,誰又會爲你工作呢?

無論在任何時間、地點,請別棄權——別將屬於自己的生命主權交給別人。

切記:你必須做自己的老闆,對自己負責。

到底誰是你的老闆?請大聲地對自己說:我自己!

  七、早會勵志簡短小故事:我本天生贏家

回溯到生命形成的過程,在黑暗混沌中,億萬個精子奮力向上,激烈競爭,但最後只有一個能領先羣倫,拔得頭籌,完美地與卵子結合,成功地孕育出一個新的生命。因此,每一個生命都是經過強烈競爭,淘汰億萬個對手的情況下脫穎而出、成爲最後的勝利者的。

聖經上說:上帝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換句話說,人具有上帝的形象,應該是感到榮耀,也應認識到上天賦予自己的能力,而事實上亦如此,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傑作,無價的珍寶。

因此,我們若自稱爲天生贏家,一點都不爲過。我們既然在生命的形成過程中就已經經歷瞭如此的競爭壓力而成爲贏家,那麼在現實社會環境中應該遊刃有餘纔是。這完全在於自己有否贏的決心,如果有,就會激發潛能,化作行動,而成爲一個有“贏的習慣”的常勝將軍。

你我都是可以不斷贏下去的天生贏家,只要你願意。

那麼我們如何培養贏的習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