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勵志哲理小故事五篇

勵志哲理小故事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3W 次

有一種人生沒有爲什麼

勵志哲理小故事五篇

有個德國人來到中國,在廣西的大山裏住了十幾年,他過着拉牛耕田、揮鋤種菜的簡單生活,把教育當地學生、跟孩子們打鬧作爲人生的樂趣。

央視記者柴靜在採訪這位名叫盧安克的德國支教者時,心中疑惑不解,你一個外國人放着好好的日子不過,跑到這種窮鄉僻壤裏來幹啥呢?柴靜問他:“當時你是爲了什麼?”盧安克說:“我記不起來了。”“那個時候你怎麼想的?”“我不知道該怎麼說。”

真是很雷人的回答——這個外國人,他竟然不知道自己爲什麼要來這裏;更雷人的是,他的人生甚至沒有目的。他說:“如果想改變中國的現狀,然後帶着這個目的來做我做的事情,那我不用做了。我不是這樣的,我不想改變,我沒有這個。”

我們當然又很驚訝:“如果不是爲了改變,那你是在做什麼?”“當然會發生改變,改變自會發生,但這不是我的目的。”盧安克說。

好像總有一些人,就像盧安克這樣——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卻活在我們的世界之外,讓人很費解。他們使我們慣常的生活常識和觀受到衝擊,常常不由得大吃一驚:“什麼?這樣都行?”

前不久我採訪一個英國籍的在讀博士,本來在藝術當,名叫格法·普拉扎。他在倫敦搞三維動畫,同班好多都在好萊塢掙大錢。

這麼一個人,十幾年前無意中看了一場京劇演出,整個人就被京劇迷住了,書不教了,博士也不讀了,拋家舍業千里迢迢地跑到北京來學京劇。什麼壓腿、踢腿、下腰、拿頂,什麼唱唸做打,受的那個罪,說出來人家都不信。

人家問格法:“你那個條件幹什麼不行,非得來中國唱戲幹嗎?”格法很奇怪:“京劇美啊。你們的國粹嘛。所以我就來了。”這個理由簡直太難以讓人信服了。我採訪他,也不解,向他要個靠譜的理由,能讓廣大讀者信服的“說法”出來。我問他:“格法,你原來的日子那麼好,現在日子這麼苦,你願意這麼過嗎?”“我當然願意啊。”格法很吃驚,好像我的問題不但多餘,而且不可理喻。

“那你爲什麼??”“沒有爲什麼。願意就是爲什麼??”這個回答,雷人嗎?

還有一次,我採訪“80後”小馬。他本來在裏過得好好的,有一天卻回到的去種樹。多種些樹,就能擋一點風沙,可他自己,生活很苦。我採訪了兩天,回去以後寫出稿子,同事看後說:“嗯??事蹟很感人??只是有一點??他爲什麼要這麼做呢?”

回想這兩天我與他的交談中,似乎他都沒有提到爲什麼。有時我問起,他也總是輕描淡寫:“這樣挺有意義吧。”一句“有意義”,似乎也太“假大空”了一點。

我加了他的qq,聊天時我又無意中提起這個話題。他說:“你爲什麼總想要問爲什麼呢?”我也愣住了。所謂“因果關係”,世上事,都是有原因的吧。可他說:“真的沒有爲什麼。不是爲了,也不是爲了實現人生價值,更不是想讓歷程變得豐富多彩。如果說我去做了,有一天實現了這些,那也是後來的事。而之前,我什麼都不想。我只是去做。”

我想起了盧安克,也想起了格法。他們和小馬一樣,只是去做,並不在乎結果。就像一句語說的那樣,“just do it”。有一種人生沒有那麼多功利,只是想做就做,沒有爲什麼。

至於結果,遲早會來。

梅西百貨的“兩隻鞋”

凱琳在逛紐約最大的百貨公司梅西百貨時,在入口處有一堆鞋子。旁邊的牌子上寫着:一折超級特價。她拿起鞋子一看。原價80的皮鞋只要8美元,這簡直讓人難以置信。凱琳女士試了試,覺得皮軟質輕,很舒服,她真是樂不可支。

凱琳將鞋捧在胸前。急忙招呼售貨小姐,售貨小姐笑眯眯地走過來:“您選的這雙鞋配着您的紅外套。真是好看極了!”她伸出手說:“我幫你看一看。”凱琳就把鞋交給售貨小姐,有點擔心地問:“是價錢不對還是有什麼別的問題嗎?”

那位售貨小姐趕緊安慰說:“不是不是!請別擔心,我只是要確認一下是不是那兩隻鞋。嗯,確實是!”

“什麼叫兩隻鞋,明明是一雙啊!”凱琳迷惑不解地問。

售貨小姐就說:“既然您這麼中意,而且打算買了。我一定要把實情告訴您。”

售貨小姐開始解釋:“十分抱歉!但我必須讓您明白,它真的不是一雙鞋,而是相同皮質,尺寸一樣,款式也相同的兩隻鞋。雖然顏色幾乎一樣。但還有一點色差,我們也不知道是否以前賣錯了,或是弄錯了,剩下的左、右兩隻正好湊成一雙,我們不能欺騙顧客,免得

您回去以後,發現真相,責怪我們欺騙您。如果您現在知道了而不願買,您還可以再選其他的鞋子!”

售貨小姐真摯的話語讓人感動。穿鞋走路,又不是讓人蹲下仔細對比兩邊色澤。凱琳心裏愈想愈得意,除了下定決心買那“兩隻”外,不知不覺又買了“兩雙”鞋。

幾年過後,那雙鞋仍是凱琳的最愛。當朋友誇讚那雙鞋時,她總是不厭其煩地述說那個動人的故事。唯一的後遺症是每隔一段她總要抽空到梅林百貨捧回幾雙鞋。

幾年以後,世界吉尼斯宣佈。梅西百貨被認定爲世界上最大的百貨。得知此消息,凱琳激動地說:“這不是虛名。”

信譽是商業道德之本,競爭之道,提高經濟效益之寶。“千金買名,萬金買譽”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有些人賣東西,總是漫天要價,以假充真,一味地靠不正當的手段賺顧客的錢。他們以爲這是發財的。其實他們忘了,這種做法可以矇騙少數顧客,但你不能矇騙所有的顧客,“西洋鏡”,終究會被捅破的。

求人不如求己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見觀音正撐傘走過。

這人說:“觀音菩薩,普度一下衆生吧,帶我一段如何?”

觀音說:“我在雨裏,你在檐下,而檐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

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現在我也在雨中了,該度我了吧?”

觀音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爲有傘;你被雨淋,因爲無傘。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傘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去!”說完便走了。

第二天,這人遇到了難事,便去寺廟裏求觀音。

走進廟裏,才發現觀音的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觀音一模一樣,絲毫不差。 這人問:“你是觀音嗎?”那人答道:“我正是觀音。”

這人又問:“那你爲何還拜自己?”觀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被一個念頭殺死的明星

這個女孩子小的時候曾經經歷過一次意外:

一天,她跟着媽媽去看牙醫,這本來是個很小的事情,她以爲一會兒就可以跟媽媽回家了。但是我們知道,牙病是會引發心臟病的。可能她的媽媽之前沒有檢查出來存在這種隱憂,結果讓小女孩看到的是驚人的一幕:她的媽媽竟然死在了牙科的手術椅上!

這個陰影在她的心中一直存在着。也許她沒有想到要看心理醫生,也許她從沒有想過應該根治這個傷痛,她能做的就是迴避、迴避、永遠迴避,在牙痛的時候從來不敢去看牙醫。

後來她成了著名的球星,過上了富足的生活。有一天她被牙病折磨得實在忍受不了,家人都勸她,就請牙醫到家裏來吧,咱們不去診所,這裏有你的私人律師,私人醫生,還有所有親人陪着你,你還有什麼可怕的呢?於是請來了牙醫。

意外的事情發生了:正當牙醫在一旁整理手術器械、準備手術的時候,一回頭,吉姆·吉爾伯特已經死去。

當時倫敦的報紙,記述這件事情時用了這樣一句評價:吉姆·吉爾伯特是被四十年來的一個念頭殺死的。

這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一個遺憾能被放大到多大呢?它可以成爲你生命中一個陰影,影響到你的生命質量。

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

一個盲人,小時候深爲自己的缺陷煩惱沮喪,認定這是老天在懲罰他,自己這一輩子算完了。後來一位教師開導他說:“世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較大,是因爲上帝特別喜愛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從此把失明看做是上帝的特殊鍾愛,開始振作起來,向命運挑戰。若干年後,他成了一個著名的盲人推拿師,爲許多人解除了病痛,他的事蹟被寫進當地的小學課本。

把人生缺陷看成“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這個思路太奇特了,儘管這有點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可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七八,這個世界上誰不需要找點理由自我安慰呢?而且,這個理由又是這樣的善解人意,幽默可愛。

除掉雜草的有效方法

有一天,哲學家帶着弟子們來到了平原。

“你們已經不用再學什麼了,這裏有很多雜草,而我想要知道除掉這些雜草的好方法,這就是我的最後一道試題。”

弟子們面面相覷,他們知道老師一直在研究深奧的真理,因此乍一聽到如此簡單的問題,反而不知道該怎麼辦。片刻後,其中一個弟子率先答道:

“用手拔掉就可以了。”

另一個弟子說道:

“利用鋤頭的話會更輕鬆一些。”

最後一個弟子的答案更加簡單:

“燒掉就可以了。”

老師靜靜地聽完他們的答案,最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