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有關爲目標而奮鬥的小故事(通用11篇)

有關爲目標而奮鬥的小故事(通用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故事是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爲目標而奮鬥的小故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爲目標而奮鬥的小故事(通用11篇)

爲目標而奮鬥的小故事 1

凡爾納是一位世界聞名的科幻小說作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凡爾納爲了發表他的第一部作品,曾經遭受過多麼大的挫折!這裏記錄的,就是凡爾納的一段令人難忘的經歷:

1863年冬天的一個上午,凡爾納剛吃過早飯,正準備到郵局去,突然聽到一陣敲門聲,他開門一看,原來是一個郵遞員。

郵遞員把一包鼓囊囊的郵件遞到了凡爾納的手裏。一看到這樣的郵件,凡爾納就預感到不妙,自從他幾個月前把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說《乘氣球五週記》寄到各出版社後,收到這樣的'郵件已經是第十四次了。

他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拆開一看,上面寫道:“凡爾納先生:書稿經我們審讀後,不擬出版,特此奉還。”

每看到這樣一封封退稿信,凡爾納心裏都是一陳絞痛。這次是第十五次了,還是未被採用。凡爾納此時已深知,那些出版社的“老爺”們是如何看不起無名作者。他憤怒地發誓,從此再也不寫了。

他拿起手稿向壁爐走去,準備把這些稿子付之一炬。他妻子趕過來,一把搶過書稿緊緊抱在懷裏。 此時的凡爾納餘怒未息,說什麼也要把稿子燒掉。

他妻子急中生智,以滿懷關切的語言安慰丈夫,“親愛的,不要灰心,再試一次吧,也許這次能交上好運的。”聽了這句話以後,凡爾納奪書稿的手,慢慢放下了。他沉默了好一會兒,然後接受了妻子的勸告,又抱起這一大包書稿到第十六家出版社去碰運氣。

這次沒有落空,讀完書稿後,這家出版社立即決定出版此書,並與凡爾納簽訂了20年的出書合同。 沒有他妻子的疏導,沒有“再努力一次”的勇氣,我們也許根本無法讀到凡爾納筆下那些膾炙人口的科幻故事,人類就會失去一份極其珍貴的精神財富。

爲目標而奮鬥的小故事 2

林則徐是清朝後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也是我國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因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受到中國人的敬仰。

但林則徐小時候,雖然機靈聰明,但性子很急,辦事毛毛糙糙,經常出些差錯。父親覺得小孩子這樣下去養成慣性,將來辦事要出大錯。

一天,父親把林則徐叫到跟前,給他講了一個“急性判官”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判官,由於他非常孝敬父母,所以每遇到不是孝子的犯人,他就判得特別嚴。

一天,有兩個人拉來一個年輕人,說這個年輕人是個不孝之子,要判官嚴懲。判官一聽,立刻火冒三丈,就喊:“來人呀,打這個逆子五十大板。”

這個年輕人想開口申辯,可是嘴被堵着,有話沒法說,只好捱了五十板子,屁股被打得血肉模糊。

一會兒,有個老太婆拄着柺杖急匆匆走進來,哭訴着有兩個盜賊溜進院偷牛,被她的兒子捉住,並要送他們到官府來,可是力不從心,兩個強盜反把她的兒子捆走,並告訴判官他就是這一個孝順兒子。

判官一聽,心裏暗想:莫非惡人先告狀,我剛纔打的`就是她的兒子?他忙叫人把那兩個捆人的人找來,但他們早已溜走了。這時,被打昏過去的年輕人突然呻吟了一聲,老太婆一看,正是自己的兒子,驚叫一聲,昏倒在地,再也爬不起來了。

聰明的林則徐知道父親的這個故事是針對他的毛病講的,便說:“我一定好好改一改急躁的毛病。”

“急性判官”的故事,牢牢記在了林則徐的心裏,此後他更加發憤苦讀。

爲目標而奮鬥的小故事 3

李遠哲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離不開嚴格的家教,更離不開他的勤奮努力。

李遠哲3歲開始識字,每學一個字,他就從報紙,圖書上把這個字給媽媽指出來,日積月累,小小年紀,他已認識很多字,能讀書看報了。李遠哲從小熱愛讀書,父母給的零花錢他都買了書籍。

李遠哲在新竹讀的小學,那時他的'成績就非常優異,後來上了中學,他最感興趣的是化學,無論是鑽研化學原理還是做化學實驗,往往一坐下就忘了時間。

因爲成績優異,中學畢業,李遠哲被保送上臺灣大學醫學院,家人、朋友都替他高興,因爲醫生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職業且收入穩定、豐厚。李遠哲謝絕了這一保送,因爲他的理想是在化學研究上有所建樹。朋友都勸他:“你難道真的不管飯碗?不怕養不起家人,過清苦生活?”李遠哲堅定地說:“出路是靠自己打開的。”

爲目標而奮鬥的小故事 4

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的牛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現代科學的奠基人伽利略正是逝世於300年前的同一天。他年青時就生患絕症,然而他堅持不懈,戰勝了病痛的折磨,成爲了舉世矚目的科學家。

霍金在牛津大學畢業後即到劍橋大學讀研究生,這時他被診斷患了“盧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癱瘓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進行了穿氣管手術,此後,他完全不能說話,依靠安裝在輪椅上的'一個小對話機和語言合成器與人進行交談;看書必須依賴一種翻書頁的機器,讀文獻時需要請人將每一頁都攤在大桌子上,然 後他驅動輪椅如蠶吃桑葉般地逐頁閱讀……

但霍金不會因爲小小的病痛的折磨而放棄了對學習的渴望,他正是在這種一般人難以置信的艱難中,成爲世界公認的引力物理科學巨人。霍金在劍橋大學任牛頓曾擔任過的盧卡遜數學講座教授之職,他的黑洞蒸發理論和量子宇宙論不僅震動自然科學界,並且對哲學和宗教也有深遠影響。霍金還在1988年4月出版了《時間簡史》,已用33種文字發行了550萬冊,如今在西方,自稱受過教育的人若沒有讀過這本書,會被人看不起。

爲目標而奮鬥的小故事 5

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的牛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現代科學的奠基人伽利略正是逝世於300年前的同一天。他年青時就生患絕症,然而他堅持不懈,戰勝了病痛的折磨,成爲了舉世矚目的科學家。

霍金在牛津大學畢業後即到劍橋大學讀研究生,這時他被診斷患了“盧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癱瘓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進行了穿氣管手術,此後,他完全不能說話,依靠安裝在輪椅上的`一個小對話機和語言合成器與人進行交談;看書必須依賴一種翻書頁的機器,讀文獻時需要請人將每一頁都攤在大桌子上,然 後他驅動輪椅如蠶吃桑葉般地逐頁閱讀……

但霍金不會因爲小小的病痛的折磨而放棄了對學習的渴望,他正是在這種一般人難以置信的艱難中,成爲世界公認的引力物理科學巨人,霍金在劍橋大學任牛頓曾擔任過的盧卡遜數學講座教授之職,他的黑洞蒸發理論和量子宇宙論不僅震動了自然科學界,並且對哲學和宗教也有深遠影響,霍金還在1988年4月出版了《時間簡史》,已用33種文字發行了550萬冊,如今在西方,自稱受過教育的人若沒有讀過這本書,會被人看不起。

爲目標而奮鬥的小故事 6

這是我一個初中同學的故事,內容有些悽慘,但很真實!

他是一個男生,家庭條件一般,但還算幸福,學習刻苦努力,也懂得處理各種初中生不該懂的人際關係。

直到初中畢業,聽說他爸爸因爲和同村人發生口角,失誤將人給打死,對方家裏通過一些手段,將他父親送進監獄,這一關就是十多年。

家裏的主心骨沒了,他不得不從高中就開始承擔責任,週末和媽媽一起去街上賣水果,勉強維持日常開銷。

好不容易熬到高中畢業,他考的不理想,進了本省一個二本學校,家裏的弟弟也該上初中了,光靠母親一人提着提籃滿街賣水果,根本無法負擔兩個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於是小夥走上了電商創業之路。

還記得他在班級羣裏讓我們關注他的淘寶店時,很多上了名校的同學有些酸,冷嘲熱諷的。

半天后,他的業務開展到在學校擺地攤,銷售手機靚號,和人合夥開小酒館,這只是一個大一的學生!

一次偶然,我遇上他同村的同學,得知在他開淘寶創業期間,他母親在街上賣水果時出車禍去世,至此,他這個家就剩自己和弟弟兩人,爲了生活,他不得不低頭扛起生活的'重擔。

從他創業到如今,六七年過去了,房子、車子都有了,在生活的城市代理了某知名品牌鞋子的經銷店,還開了五家服裝連鎖店,事業算我們這羣同學中最成功的。

爲目標而奮鬥的小故事 7

達爾文(1809-1882),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1859年出版《物種起源》,提出生物進化論學說。進化論是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1828年的一天,在倫敦郊外的一片樹林裏,一位大學生圍着一棵老樹轉來轉去,突然發現在將要脫落的樹皮下,有蟲子子在蠕動,便急忙剝開樹皮,兩隻奇特的甲蟲正急速地向前爬去。這位大學生馬上左右開弓將甲蟲抓在手裏,興奮地觀看起來。正在這時,樹皮裏又跳出一隻甲蟲,他不假思索地把手裏的甲蟲藏進嘴裏,伸手把第三隻甲蟲抓住。看着這些奇怪的甲蟲,他愛不釋手,只顧得意地欣賞手中的甲蟲,早把嘴裏的那隻給忘了。嘴裏的那隻甲蟲憋得難受,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他的舌頭蜇得又麻又痛。這位大學生這纔想起口中的甲蟲,張口把它吐出來。然後不顧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劍橋大學走去。

這位大學生就是達爾文。後來,人們把他最先發現的這種甲蟲,命名爲“達爾文”。

出生於名醫之家的達爾文對學醫毫無興趣,只喜歡打獵、採集礦物和動植物標本,常被爸爸罵成是“不務正業”。但達爾文依然故我。

1843年暮春的.一天,天氣晴朗,美麗的蝴蝶和蜜蜂在開滿鮮花的田野裏飛來飛去。達爾文徑直走向一片開滿粉紅色花朵的三葉草田裏。

達爾文先觀察三葉草的花朵。他要看看這些花朵是怎樣繁殖後代的。達爾文看到,有許多土蜂在三葉草上空飛舞,有的停在花朵上吸食花蜜。他知道,就是這些土蜂幫助三葉草授粉和繁殖後代的。達爾文一連觀察了幾天,發現今年的土蜂非常多;到夏天的時候,三葉草結的籽也特別多。三葉草豐收了。

到了第二年春天,達爾文又來到這片三葉草田。他發現這一年在三葉草地裏採蜜的土蜂很少;而到了夏天收穫的時候,三葉草結的籽也大大減少,三葉草歉收了。這顯然是因爲土蜂少了,減少了給三葉草傳播花粉的機會。他又在思索:這一年的土蜂爲什麼少了呢?

於是,達爾文又對土蜂進行追尋,終於,他在一些岩石洞和樹洞裏,找到了一個個土蜂窩。同時,他又有新的發現――許多土蜂窩被老鼠吃光了蜜,並且被破壞了。這下達爾文明白了,是老鼠的多少決定着土蜂繁殖的數量,老鼠多了,它破壞的土蜂窩多,土蜂就少了。

後來,達爾文又通過觀察發現,老鼠的多少是由貓的多少決定的。三葉草、土蜂、老鼠和貓這幾種看來根本毫不相干的植物和動物之間,原來還存在着這樣有趣而又複雜的關係。

就這樣,達爾文根據生物之間的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係,經過進一步深入的觀察和研究,寫出了《物種起源》等偉大著作,成爲19世紀世界傑出的科學家。

爲目標而奮鬥的小故事 8

有一隻獵豹正在吃一頭鹿,一隻鬣狗聞着氣味趕過來了。鬣狗先是小心翼翼地看看獵豹,然後一步一步挪過來。它每進一步,獵豹就退一步。

最後鬣狗佔有了那頭鹿,大口大口地撕咬起來。獵豹只能遠遠地看着,眼神裏滿是無奈。那隻鬣狗雖然健壯,但體形較小,若正面交手,獵豹是有優勢的。但從獵豹的神情看,它顯然不願或不敢這樣做。

除了豹子的矯捷,我們還希望看到它的.兇猛。遺憾的是,它的戰鬥力並不強。這一切源於獵豹進化得太專一。它有超強的速度和爆發力,卻也因此身體柔軟、骨頭長而細。當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跟其他動物互相撕咬,獵豹也不一定會輸,但它總會多多少少受點傷。

它把鬣狗咬死,自己受傷,兩相比較似乎不吃虧,其實細究起來是很不划算的。受傷是什麼概念?就是從此變爲殘疾。一隻獵豹腿瘸了,或者爪子被咬壞,它便無法再捕獵,只能一瘸一拐地去偷其他小型動物捕獲的獵物,從叱吒風雲的草原之王變成小偷。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事實上,一旦受傷,光靠偷食根本填不飽肚子,最後的結果只能是活活餓死。可以設想,爲了一頓美餐,付出如此代價何其慘痛,獵豹很清楚事情的後果。

對於某些動物來說,傷痕是一種資本,每一個傷口都能讓它的皮膚更堅韌,骨頭更結實,絨毛更柔滑,智力得到大幅提升;但對於另一些動物來說,每個傷口都是致命的,它們面對鬥爭,第一選擇是保證自己不受傷,第二纔是勝利。

爲目標而奮鬥的小故事 9

他出生在捷克布拉格的一個猶太商人家庭,從小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懦弱膽怯,多愁善感,總喜歡一個人躲在角落裏發呆。父親對他很不滿意,覺得這不是一個男子漢應該具有的性格。父親片面地認爲,只有那些活潑開朗、能言善辯、堅強勇敢的人,將來纔會有出息。爲了把他培養成這樣的人,父親煞費苦心,拿着皮鞭把他從家裏趕了出來,逼着他與人交往,讓他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

剛開始,他很難過,試圖去改變自己,做一個讓父親喜歡的好兒子。可是,正如人們所說的那樣“江山易改,本性難易”,無論他怎麼努力,始終無法戰勝內心的怯弱,做到口若懸河,當機立斷,英勇神武,奮不顧身。與其他同伴相比,他發現自己是那麼的格格不入,那段時間,他自卑到了極點,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父親的嚴厲與粗暴非但沒能改變他,反而令他更加恐懼與不安,變得比以前還要懦弱、膽小。在父親一次次的傷害中,他學會了察言觀色,學會了承受與忍耐,也體會到了生活的痛苦與無奈。他常常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屋子裏,小心地審視着周圍的一切,生怕再受到任何的傷害。看到他這副沒出息的尊容,父親徹底失去了信心,索性不再管他,任他自生自滅。在父親的眼裏,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懦夫,一個毫無前途可言的可憐蟲。

就這樣,在困惑與傷痛中,他一天天地長大成人,性格還是沒有絲毫的變化,內向,怯弱,多愁善感。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並非像父親想象的那樣無能,18歲時就考入了布拉格大學,並獲得了博士學位。

更令人震驚的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他把對生活的敏感,怯懦的性格,孤僻憂鬱的氣質,難以排遣的.孤獨與危機感,無法克服的荒誕與恐懼,融入到小說之中,形成獨特絢麗的風格,成爲那個時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精神寫照。他的《變形記》、《判決》、《城堡》等作品享譽全球,經久不衰,成爲奧地利最富盛名的作家,被譽爲“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宗師與探險者”.他就是世界級文學大師、現代派文學的開山鼻祖弗蘭茲?卡夫卡。

卡夫卡的成功告訴我們,有些東西無法改變,比如,性格,容貌,高矮等,對於這些與生俱來的缺陷,我們沒有必要去改變它(當然也無法改變),更不要爲此懊惱與自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但也都有自己的缺陷,與其抱怨上天對自己的不公,不如去尋找一片適合自己生長的土地。天地之寬,社會之大,只要你肯用心,無論你是一朵什麼樣的花,都會有一個完美的春天。

爲目標而奮鬥的小故事 10

16歲那年,在離高中畢業只剩兩週的時候,因爲貧窮,他不得不離開了校園,開始在社會上闖蕩。43歲那年,他完成了人生的質變,從一無所有的窮小子變成了美國首富,創立了美國曆史上第一個托拉斯。他,就是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正應了“樂極生悲”這個成語,在洛克菲勒的事業達到高峯的時候,他的身體卻突然垮了。那天,他突然暈倒,醫生診斷出他患有心腦血管病和其他多種慢性疾病,他表面上看起來很強壯的身體實際上非常虛弱。醫生表示無藥可救,最樂觀的估計,洛克菲勒活不過48歲。

面對這個讓人沮喪的事實,洛克菲勒一夜之間白了很多頭髮。在商界,他有呼風喚雨的本事;在生活中,他也是個強人。然而,面對疾病,他無能爲力。其實,他早有預感。近30年來,他每一天都是在極度勞累中度過的。只要工作起來,他常常不分白天黑夜連軸轉,有時候甚至會兩天兩夜不睡覺。在別人看來,他總是充滿激情和力量,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太累了,該休息了。

不過,洛克菲勒並不悲觀,畢竟,他已經奮鬥到了首富的位置,他的人生理想已經基本實現了。剩下的日子,他開始着手培養接班人。

一天,公司需要派人去非洲考察。洛克菲勒決定親自去,於是便帶着隨從去了非洲。正是這次非洲之旅,改變了他的一生。

在路上,他們的車陷入了泥坑中。洛克菲勒和當地的導遊去尋找幫助。他們走進了附近一個村莊,這是沙漠裏的一片綠洲。洛克菲勒發現那裏的人都在休息。洛克菲勒表示,只要能幫他把車弄出來,就給他們很多錢。沒想到,那些人拒絕了。導遊告訴洛克菲勒,原來,當地人認爲當時是冬天,所以不要錢。洛克菲勒不明白冬天和錢有什麼關係。

導遊解釋說,這裏的人信奉一年四季。見洛克菲勒還不明白,導遊就詳細地講解起來。

這裏的人在生活上非常遵循大自然的規律。他們認爲,既然莊稼是春種、夏耕、秋收、冬藏,那麼人類也應該是這樣。春天要開始種莊稼,做打獵的準備;夏天要侍弄莊稼、打獵;秋天開始收割莊稼,並最後一次捕捉那些成熟的獵物;到了冬天,他們就不再出去幹活了。

他們只留夠冬天吃的食物,剩下的都捐出去,捐給那些年紀大的和因疾病不能自食其力的人。他們整個冬天都如動物冬眠一樣,待在家裏不出去,最多隻和附近幾個鄰居在一起說說話。

洛克菲勒有些鄙夷地說:“難怪他們不會成爲富人。要做富人,一定要努力,要勤奮。無論是春天,還是冬天,都要辛勤工作。”導遊將洛克菲勒的話翻譯給了當地居民。當地居民鄙夷地看了洛克菲勒一眼,說了一段話。導遊告訴洛克菲勒,他們覺得他爲了錢,違背了大自然的規律,放棄了很多體驗自己人生的機會。他們的一生由很多個春夏秋冬組成,而洛克菲勒的一生只有一個春夏秋冬。他們還警告洛克菲勒,如果再不改變人生態度,恐怕連體驗第二個春天的機會都沒有了。

洛克菲勒深受震撼。的確,童年的他,如同春天,一直在課餘時間做小工,賺點兒小錢,是人生的預備階段;青年時期是他的夏天,他起早貪黑,終於白手起家,創立了石油公司;中年就是他的秋天,碩果累累,成爲了美國首富;現在,他就要進入冬天了,他還有機會看到第二個春天嗎?他曾經設想過,如果可以返老還童,他願意拿出一多半的家產來換,他希望再重新奮鬥一次。如今功成名就,反而沒什麼前進的動力了。

這次非洲之行讓他很想要第二個春天,想過很多個春夏秋冬,不想人生就一個四季。返回美國後,洛克菲勒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的決定。他決定以後每年至少捐出100萬美元用於慈善事業。在他去世前,要捐出大部分遺產。此前,洛克菲勒可是著名的“鐵公雞”,不但從來不捐1分錢,連朋友結婚,他也只送很廉價的'禮物。但這次,他說到做到。他先給非洲很多地區捐了款,接着,他又在世界範圍內大量捐款,主要用於普及教育、消除疾病、保障醫療等方面。

那個冬天,洛克菲勒捐出去了100多萬美元,賺錢的事情卻很少做。但是,他收穫了心靈的快樂。由於不用再煞費心機地想着如何賺錢,他睡得很香甜,他的身體也開始奇蹟般地恢復健康。

第二年春天,洛克菲勒才又開始開拓渠道賺錢。此後,每年冬天,洛克菲勒都會捐出大筆錢財,還成立了龐大的國際性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用於日常捐助。中國著名的協和醫學院就是洛克菲勒捐建的。周口店“北京人”的發掘和考古工作,也是在洛克菲勒的資助下完成的。

洛克菲勒把自己對於一年四季的感受鄭重地傳給了兒子和孫子。他的兒子和孫子後來也都成了著名的慈善家。洛克菲勒在去世前,已經捐出了他95%的財產,只給他的兒子留下了2000多萬美元。

原本被醫生判爲只能再活5年的洛克菲勒最後活到了98歲。遵從了一年四個季節規律的洛克菲勒的兒子和孫子也分別活了87歲和95歲。

在經歷了無數個春夏秋冬後,洛克菲勒的人生完美地謝幕了。那麼,朋友,你的生活是一年四季,還是一生四季呢?

爲目標而奮鬥的小故事 11

關於紫砂壺有這樣一個故事。

古鎮的老街上有一鐵匠鋪,鋪裏住着一位老鐵匠。由於沒人再需要訂製鐵器,他在鋪裏改賣鐵鍋、斧頭和拴小狗的鏈子。人坐在門內,貨物擺在門外,不吆喝,不還價,晚上也不收攤。生意也沒有好壞之說,每天的收入正夠他吃飯和喝茶。

當你經過老鐵匠的門口,總會看到他在竹椅上樂呵呵地躺着,手裏是一部收音機,身旁的小木桌上放着一把紫砂壺。

一天,一位文物商人從老街上經過,偶然看到老鐵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壺,仔細鑑玩之下,認定此乃清代一位名家親手所作。

商人驚喜不已,欲以十萬元的價格買下它。老鐵匠先是一驚,後又拒絕了,因爲這把壺是他爺爺留下的,他們祖孫三代打鐵時都喝這把壺裏的水,他們的汗也都來自這把壺。

壺雖沒賣,但商人走後,老鐵匠有生以來第一次失眠了。這把壺他用了近六十年,並且一直以爲是把普普通通的壺,現在竟有人要以十萬元的價錢買下它。

過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閉着眼睛把壺放在小桌上,現在只要聽到響聲,他就要坐起來看壺是否還安在。這讓他很不舒服。更難以容忍的是,當鎮上的知道他有一把昂貴的古董茶壺後,紛紛上門索問還有沒有其他的寶貝,有的甚至開始向他借錢,更有甚者悄悄潛入門來“尋寶”。老鐵匠的.生活被徹底打亂了。

當那位文物商人帶着二十萬元現金,第二次登門的時候,老鐵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招來一衆鄰居,拿起鐵錘,當着衆人的面把那把紫砂壺砸了個粉碎。

接下來,日子漸漸回覆平靜,老鐵匠依舊在賣鐵鍋、斧頭和拴小狗的鏈子。每天躺在竹椅上,聽着收音機,用搪瓷杯喝着茶水。據說他現在已經活過了一百歲。

對於這個故事,最驚心動魄處,莫過於老鐵匠舉起鐵錘的那一砸,隨後灑落一地的,不只是一堆碎片,也不只是一疊鈔票,而是無盡的慾望、貪婪和癡迷。所謂知足者常樂,某些時候,能守住平靜方能守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