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高一試題 > 上學期高一語文期中考試卷及答案2016(人教版)

上學期高一語文期中考試卷及答案2016(人教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4W 次

  【上學期高一語文期中考試卷及答案2016】

上學期高一語文期中考試卷及答案2016(人教版)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長期以來,學術界研究孔子,把《論語》視作唯一信得過的依據;並在有意無意之間把它當成了孔子乃至孔門思想的全面記錄。而沒有注意到《論語》編纂也是有重點的,也要遵循不與“六藝”“六經”重複的基本原則,遵循著書立說的一般規律。這就導致人們對《論語》產生誤解。例如,現代所有的《論語》普及本,都把孔門所謂的“士”譯作“讀書人”,不少教育史論著認爲孔門的教育內容只有道德教育和知識教育,並以前者爲重心。

其實,春秋時代還沒有常備軍,官制文武不分職。各級官吏平日以理治民,農閒時節教民備戰,戰時出爲帶兵的將領。與此相應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教育,也是文武兼備的。其中“射”是射箭,“御”是駕馭戰車,即使平時演練也有“五射”“五御”等極爲繁難的要求,屬於早已規範化了的系統的軍事教育科目。以歷史的眼光看射、御,其專業化程度並不亞於現代射擊與駕駛戰車技術。借用現代術語來說:射、御這兩項武藝,是每個受教育者必修的基礎課,而不是可學可不學的選修課。

至於孔子所辦的私學,既然教育目的仍然是培養修己治人的“君子”,那就不能不受官學教育傳統的影響,不能不以傳統“六藝”爲弟子必修的基礎課;更不能不受當時社會需要的制約,致力於培養文武兼備的人才。不然的話,孔門弟子從政以後,怎麼能夠適應當時社會的實際需要?孔子私學還會有什麼吸引力?

關於孔門的武藝傳授,《禮記·射義》中有頗爲生動具體的記述。從孔子帶領弟子在“矍相之圃”演習“鄉射禮”的情況來看,孔門射藝教學既有孔子親自示範,又有對要領的口頭講解,還十分重視將德育貫穿其間。孔子做射箭示範時“觀者如堵牆”,可見其射藝之精湛。至於孔子駕馭戰車的技藝,《論語·子罕》中也有反映:達巷黨人嘆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即謂之學而不專、缺乏強項。孔子知道了,便與門下弟子商議,擬在射、御二藝中選一藝來展示所長。這說明在孔子及其同時代人的心目中,所謂的“學”,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傳統的“六藝”之學。孔子經過比較權衡,選定以“執御”來展示專長,可見其御藝亦相當嫺熟,可能更優於射藝。由此窺測孔門之御藝傳授及弟子駕馭戰車的水平,應當也不會比射藝差。以往論者多將“御”混同於一般的趕馬車。其實,趕馬車稱“僕”,如《論語·子路》中有“子適衛,冉有僕”;駕馭戰車才稱“御”,如《詩經·車攻》中有“徒御不驚”。特別是當“射”“御”並舉時,“御”絕不可以混同於“僕”,而只能是指“六藝”中的這項武藝。

1.下列對“六藝”的理解與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六藝”在本文中主要指禮、樂、射、御、書、數等六種技能。

B.在孔子時代,“六藝”中的“射” “御”是受教育者必須學習的科目。

C.“六藝”教育體現文武兼備的原則,是由當時特定的歷史和社會條件決定的。

D.“射”“御”被孔門重視,正源於孔門對社會需要的順應和對教育傳統的繼承。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認爲孔門教育內容只有道德教育和知識教育,是人們誤解《論語》的典型表現。

B.不懂《論語》編纂有其重點,是學術界研究孔子只取信《論語》的重要原因。

C.《論語》不與“六藝”“六經”重複的事實,是遵循著書立說的一般規律的結果。

D.從重視“射”“御”的程度看,當時官學的教育內容主要爲軍事,孔門也不例外。

3.下列推斷,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

A.孔子時代各級官吏平日以理治民,農閒時節教民備戰,戰時出爲帶兵之將領,這與當時“三育”並舉息息相關。

B.孔子的射藝御藝都很精湛,孔門關於射藝御藝的教學方法也靈活多樣,能更好地順應當時社會的需要。

C.孔子教育因爲要扭轉“博學而無所成名”的被動局面,所以加大了對生員“射”“御”技能的強度訓練。

D.《詩經·車攻》中“徒御不驚”中的“御”也絕不可能混同於“僕”,因爲“御”是駕馭戰車的專稱。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4~7題。

(魏文侯)十七年,伐中山,使子擊守之,趙倉唐傅之。子擊逢文侯之師田子方於朝歌,引車避,下謁。田子方不爲禮。子擊因問曰:“富貴者驕人乎?且貧賤者驕人乎?”子方曰:“亦貧賤者驕人耳。夫諸侯而驕人則失其國,大夫而驕人則失其家。貧賤者,行不合,言不用,則去之楚、越,若脫躧注然,奈何其同之哉!”子擊不擇而去。西攻秦,至鄭而還,築雒陰、合陽。

文侯受子夏經藝,客段幹木,過其閭,未嘗不軾也。秦嘗欲伐魏,或曰:“魏君賢人是禮,國人稱仁,上下和合,未可圖也。”文侯由此得譽於諸侯。

任西門豹守鄴,而河內稱治。

魏文侯謂李克曰:“先生嘗教寡人曰‘家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則璜,二子何如?”李克對曰:“臣聞之,卑不謀尊,疏不謀戚。臣在闕門之外,不敢當命。”文侯曰:“先生臨事勿讓。”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爲,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李克趨而出,過翟璜之家。翟璜曰:“今者聞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誰爲之?”李克曰:“魏成子爲相矣。”翟璜忿然作色曰:“以耳目之所睹記,臣何負於魏成子?西河之守,臣之所進也。君內以鄴爲憂,臣進西門豹。君謀欲伐中山,臣進樂羊。中山以拔,無使守之,臣進先生。君之子無傅,臣進屈侯鮒。臣何以負於魏成子!”李克曰:“且子之言克於子之君者,豈將比周以求大官哉?君問而置相‘非成則璜,二子何如’?克對曰:‘君不察故也。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爲,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是以知魏成子之爲相也。且子安得與魏成子比乎?魏成子以食祿千鍾,什九在外,什一在內,是以東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此三人者,君皆師之。子之所進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惡得與魏成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對,願卒爲弟子。”

(節選自《史記·魏世家》,有刪改)

注:躧:草鞋。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子擊不懌而去     懌:高興

B.客段幹木 客:以客禮相待

C.先生臨事勿讓 讓:推讓

D.璜,鄙之也 鄙:卑鄙

5.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爲四組,全都直接體現“禮賢”的一組是(3分)(  )

①引車避,下謁 ②子擊不懌而去 ③文侯受子夏經藝,客段幹木 ④過其閭,未嘗不軾也 ⑤先生臨事勿讓 ⑥願卒爲弟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②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魏文侯採納了翟璜的建議,任用樂羊爲帥,滅了中山國。然後讓趙倉唐輔佐子擊,駐守中山。

B.魏文侯以厚禮來對待賢人,每次經過段幹木的家鄉,他都要親自扶着車軾來表示心中的敬意。

C.在魏文侯心中,魏成子和翟璜都有能力擔任魏國的丞相一職,但究竟選誰,他拿不定主意,只好向李克詢問。

D.李克對魏文侯提出的考察人才的五條標準,並就魏成子和翟璜這五個方面的表現作了對比,最後推薦了魏成子。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魏君賢人是禮,國人稱仁,上下和合,未可圖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爲,貧視其所不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9題。

題金陵渡

張祜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裏,兩三星火是瓜洲。

8.你認爲第三句詩中哪個字用得最妙?請指出並分析其妙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若把第四句中的“星火”換成“江楓漁火對愁眠”中的“漁火”好不好?請說明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

(1)若舍鄭以爲東道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亦無所害。

(《燭之武退秦師》)

(2)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______________,揉碎在浮藻間,____________。 (徐志摩《再別康橋》)

(3)《大衛·科波菲爾》是英國小說家____________的一部“________”小說。

乙 選考題

請在第三、四兩大題中選定其中一大題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選定大題內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計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我的靈魂我的書

樑文道

氣質,就是品質散發出來的味道。

有一年,一個美國小夥子考上了哈佛大學,學工程。哈佛大學第一年有個核心課程,所謂核心課程,就是新生進校不是上專業課,而是上全體學生都必須上的公共課。這些課程的內容千奇百怪,什麼都有,學校認爲這些是任何一個哈佛學生都應涉獵的知識領域。於是,這個學生就選了一門課,但選完後他非常後悔,因爲他選的是“中古英文文學”。想想看,一個想學工程的學生,跑去念“中古英文文學”,肯定非常痛苦。

更要命的是,教授年紀大,說話慢,講課風格老派,聽着很悶,所以他經常逃課。好不容易熬完了一學期的課,放暑假了,他很高興。他要打工掙錢,於是就在學校附近的一家舊書店裏找了份工作。

幹什麼呢?這種書店常常接到電話,被叫到別人家裏收一些舊書回來,然後出售——他就幹這個。

有一天,老闆派他去哈佛大學旁邊的一戶人家裏收書。他去了,一個老太太開的門,老太太看上去一臉憂傷。自我介紹後,他發現老太太竟是那位教他“中古英文文學”課教授的夫人。原來那位教授上完這學期的課後沒多久就死了,死後留下了一屋子的書。老太太覺得這些書讓她睹物思人,所以決定把它們賣掉,於是就給這家舊書店打了電話,恰好是這個小夥子被派來收書。這時,小夥子意識到,原來他剛上完的那門課是那位教授一生中最後的一門課,他是那位教授一生中最後一批學生之一。雖然他不喜歡那位教授,但他的心情也很沉重。當他去看這些書該怎麼搬時,他發現教授書房的一整面牆的書櫃裏全是廉價的偵探小說。這個學生笑了,他想,這個老傢伙平時上課很嚴肅,原來最愛看的是偵探小說。他竟有這種興趣!小夥子越想越覺得好笑。書房後面是一扇大玻璃門,出去後是一個小花園,非常漂亮。老太太說:“我丈夫生前最大的嗜好就是種花剪草。”

玻璃門旁邊還有兩個書櫃,裏面放的全是園藝書。看了半天,這個學生做出決定:不搬這些書了!

於是他回去對老闆說:“老闆,我想把那位教授的書都買下來。”老闆驚訝地問:“你全要?價錢你付得起嗎?”學生說:“那薪水我就不要了。”老闆說:“那也不夠。”學生說:“那這樣吧,我接下來的幾個暑假都來你這裏打工,薪水全給你,行嗎?”

老闆問:“你爲什麼要買這些書?”這個學生說,以前上課時,他只覺得那位教授很沉悶、很學術,原來那隻反映了教授的一面。當他去了教授的家,看了他的書房和藏書後,他才發現了教授完整的人格。那位教授喜歡廉價版本的偵探小說,還在小說裏面畫線做筆記,筆記裏還有粗話。他還喜歡種花草。這些都是教授生前最愛的東西。

愛好、興趣,甚至癖好,都徹底浮現在教授的書房裏。當時這個學生有種很強烈的感覺:如果把這些書搬回舊書店,就得把它們分開,分門別類地放在舊書店的書架上,然後再去賣。這樣一來,教授的藏書就崩潰了、解體了。而現在,當這些書在它們主人的書房裏安身時,它們是完整的。完整的意思是什麼呢?這些書完整地表達了它們主人的人格、靈魂。所以這個學生覺得,只要教授的藏書還在,只要這些書仍然完整地在一起,那位教授就還沒死,他的靈魂就還在這些書裏面。

他覺得他應該讓那位教授的靈魂完整地保留下來,所以決定把它們買下來,不拆散它們!老闆聽了他的話後說:“算了,這些書我6折賣給你。你在我這裏打3年工就夠了。”於是,他在那裏打了3年工。

這個故事是真的。一個人的書房,一個人看什麼書,一個人擁有哪些書,其實就是一個人的全部,就是這個人。

(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這篇文章用平實、質樸的語言講述了一個普通人的故事,平中見巧,寫出了故事的起伏,引人深思,令人回味。

B.文章題目“我的靈魂我的書”將靈魂與書聯繫起來,“我”不是指教授,也不是指“小夥子”,而是指作者。

C.當小夥子意識到剛上完的那門課是那位教授一生中最後的一門課時,當他意識到自己是那位教授一生中最後一批學生之一時,他爲自己的逃課行爲懊悔不已。

D.雖然他不喜歡那位教授,但他的心情也很沉重。可當他發現教授書房的一整面牆的書櫃裏面全是廉價的偵探小說時,小夥子笑了。這一發現讓他明白這位教授的閱讀品味並不高。

E.作者在記述故事的過程中主要運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寫出了教授的興趣、愛好,爲我們展示了生活中的教授形象。

(2)文章第三段中說:“更要命的是,教授年紀大,說話慢,講課風格老派,聽着很悶。”有人認爲這句話可以刪去,你同意嗎?爲什麼?(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什麼原因讓小夥子寧願不拿打工的薪水也要買下這些書?(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事的結尾說:“一個人的書房,一個人看什麼書,一個人擁有哪些書,其實就是一個人的全部,就是這個人。”請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並聯系生活實際探究這句話給你怎樣的啓示。(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題。(25分)

愛,在山鄉傳遞

——小崗村採訪手記

王斯敏

汽車在鄉間公路上爬行,從小崗駛向合肥。再見了,小崗,再見了,親人!掏出筆記本,我在密麻麻的採訪記錄後寫下——

“銘記小崗。這裏,有我剛認的一戶親戚,有把我們聯在一起的一個人。他,長眠於斯;他,大愛永恆。”

這戶親戚,是我小崗六日的房東關正銀一家;這個人,是我們此次採訪與追緬的英雄——沈浩。

沈浩走了,卻走不出小崗人的心。4000村民對他的思念是那樣綿長,如此滾燙,在這六天裏的每時每刻,觸碰着我感動的神經。

忘不了,在關正銀大哥家裏,最大最朝陽的房間成了我們三位記者的臥室。細心的大哥大姐準備好寢具、水果、日用品。爲我們擔水,替我們鋪牀,每餐飯品種豐盛還變着花樣,凌晨一點了,他們仍敞門等待,爲收工夜歸的我們亮起溫暖的燈;

忘不了,在村東頭的大包乾紀念館門前,當記錯了開會地點的我爲趕時間而着急。一位素不相識的村民開來小車,將我送到西頭的村委會;在清晨寧靜的友誼大道上,當我們邁開步子急急地趕路,又一輛小車戛然停住,硬是送我們到目的地;

忘不了,隨意推開一戶院門,一句“沈書記”,老奶奶未語淚先流,“你們宣傳沈書記,你們就是小崗的大恩人”。回“家”閒談,話題總是枝枝蔓蔓地離不開“沈書記”。說到動情處,外號“勇敢”的關大哥幾次埋頭扒飯,偷偷抹去溢出的淚……

爲何我們總被親情和愛意包圍?爲何沈浩這個名字總引出熱淚?答案,或許就在關大哥們新起的一幢幢小樓裏,在暖意融融的幼兒園、小學、衛生院裏,在即將生金吐銀的一個個園區企業裏……沈浩。這個付出真愛改變了小崗面貌的外鄉人,鄉親們用百倍千倍的愛回報他,浩浩蕩蕩,永無盡期。

用六天的鄉居生活,丈量了沈浩六年的艱辛,更量出了一個堅忍可敬的靈魂。當我們裹着兩牀棉被仍瑟瑟發抖,你獨居在那間透風的小屋,又該是怎樣的悽清寒冷?當寂靜牢牢罩住剛日落的村莊,你遠離親人的笑語、城市的熱鬧,又該是怎樣的孤單寂寥?當我們一兩天就消退了初到的新奇,你2000多個日夜與農田村舍枯守,又怎能那樣深情不改、相看不厭?你說,你是帶着黨的囑託來的,就一定要在這裏紮下根來;你說,你是懷着對土地的愛來的,就一定要讓鄉親們過上好光景。

有同仁慨嘆:“他是一個建設者,滿懷信心卻壯志未酬;他是一個戰士,攜帶的武器只有手術刀和醫藥箱;他是一個英雄,願把每座碉堡都插滿鮮花……”

是的,我還想說,他是小崗的兒子,懷大愛而來,攜至情歸去;他是虔誠的耕者,播撒着希望,深植下未來。

愛,在山鄉傳遞。

他播下的種子,在下一個春天開花。

(1)選出下列說法中不合文意的兩項(5分)(  )

A.在小崗,有我剛認識的一個親戚,通過他的介紹,我瞭解了沈浩,這位親戚與我們家關係不遠,只是以前沒有來往。

B.在小崗,鄉親們對我們極其熱情,無論認識還是不認識的都熱情地幫助我們,因爲我們是爲沈浩而來。

C.在小崗,隨意推開一戶院門,說一句“沈書記”,就有一位老奶奶流着淚稱我們是小崗村的恩人,對我們宣傳沈浩表示感謝。

D.文章極力渲寫小崗村鄉親對我們的關愛,這樣寫襯托了沈浩爲小崗村的付出,鄉親們用百倍、千倍的愛來回報他,這說明只有愛人者,人才愛之。

E.這篇採訪手記屬於通訊類,通訊也是新聞的一種,與一般新聞不同的是,它可以用文藝筆法來反映現實,來塑造人物,來發表議論,來抒發感情。

(2)作者用三個“忘不了”領起三個自然段,敘寫了“我”在小崗採訪期間,小崗村羣衆給予“我”的親情和愛意,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說“丈量了沈浩六年的艱辛,更量出了一個堅忍可敬的靈魂”,請結合全文,具體談談這“堅忍可敬的靈魂”體現在哪些方面?(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結尾說“他播下的種子,在下一個春天開花”,請你對這個結尾作一欣賞性評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