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九年級試題 > 九年級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九年級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1W 次
九年級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摘要】“九年級期末考試語文試題”本文是編者爲大家整理的有關初三語文試題,供大家參考練習,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
第一部分(26分)
1.根據漢語拼音寫出漢字。(4分)
①靦 ▲ (tiǒn)②蘊 ▲ (xù) ③鞠躬盡 ▲ (cuì) ④局 ▲ (cù)不安
2.下面一段話中有四個錯別字,把它們找出來填入表中,然後改正。(4分)
釣魚島之爭打破了中日兩國幾十年好不容易建築起來的良好的外交關係,至使太平洋地區籠上了陰影,破壞了三月春日的詳和,中國外交部長言簡意概的發言,讓中國人民相信人民解放軍始終是我們的中流坻柱,我們有能力捍衛我們的疆土。
3.默寫古詩文名句,並寫出相應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子曰:“學而不思則罔; ▲ 。” (《論語》)
②潭西南而望, ▲ ,明滅可見。 (柳宗元《小石潭記》)
③秋風蕭瑟, ▲ 。 (曹操《觀滄海》)
④安得廣廈千萬間, ▲ 。 ( ▲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⑤竹外桃花三兩枝, ▲ 。 (蘇軾《 ▲ 》)
⑥千嶂裏, ▲ ,濁酒一杯家萬里。 (范仲淹《漁家傲》)
⑦ ▲ ,淺草才能沒馬蹄。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⑧ ▲ ,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登飛來峯》)
4.名著閱讀。(5分)
①《阿長與<山海經>》一文中,是什麼讓“我”對長媽媽“空前的敬意”甚至是“特別的敬意”完全消失?後來“我”因什麼對長媽媽又產生了新的敬意?(3分)
②下面這首詩選自《水滸傳》第四回,讀後回答問題:
躲難逃災入代州,恩人相遇喜相酬。
只因法網重重布,且向空門好好修。
詩中所寫的人是誰?他爲何“躲難逃災人代州”?(2分)
5.實現“中國夢”是新一代領導人的美好願景,作爲居住在姑蘇天堂的市民,實現“中國夢”就是實現“蘇州夢”,閱讀下面三則材料,用排比的修辭說說我們應該如何去實現“蘇州夢”。(不超過40字)。(3分)
材料一:很多事故均來自於人們對常識的淡薄:就連三歲的小朋友都知道闖紅燈是違反規則的,可是肇事司機就願意跑僥倖的心理“勇往直前”;中醫的常識是晚飯要少吃,
早飯要豐富,但我們大多數還是熱衷晚宴的狂歡,於是身體的疾病接踵而至;明文規定高速公路上不能超載,我們常常認爲這是教條,等橋塌路垮,卻悔之晚矣。
材料二:當我們在城市化的道路上狂奔突進的時候,我們揚起了一路的沙塵,當我們喜歡挑剔食物的色香味的時候,我們也不清楚不知不覺間食用了多少化學毒素,當我們在製作一條條灰色新聞以博得觀衆的窺視欲的時候,我們還沒覺悟正面的高尚的新聞已難得一見。我們失落了最爲樸素的正能量。
材料三:沒有大米,沒有麥子,這個世界也許就要癱瘓,我們啃着麪包,卻認爲麪包房纔是糧食的產地,我們喝着美酒,酒廠得到了豐厚的贏利,土地和農民都是我們的血管,但我們往往會辜負最基層的饋贈和勞動,對他們的創造給予淺薄的小利。
第二部分(44分)
閱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完成6~9題。
①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②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人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6.下面哪一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2分)
A.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 所欲有甚於生者(《魚我所欲也》)
B. 舜發於畎畝之間 朝發白帝,暮到江陵(《三峽》)
C. 所以動心忍性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出師表》)
D. 人恆過,然後能改 能面刺寡人之過者(《鄒忌諷齊王納諫》)
7.下列四個選項中,加點字用法不同於其它三項的是(2分)
A.必先苦其心志
B.勞其筋骨
C.聞寡人之耳者(《鄒忌諷齊王納諫》)
D.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記》)
8.第①段作者一口氣舉了六個例子,說說這六個人物人生軌跡的共性是什麼?(3分)
9.“人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請從正面的角度闡述一下這句話所表達的觀點。(2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題。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且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爲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夜行乎?”平公曰:“善哉!” (選自西漢劉向編《說苑》)
【注】炳燭:點燃蠟燭。
1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①吾年且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②炳燭之明,孰與夜行乎?
以上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九年級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全部內容,相關內容請點擊:
初中 > 初三 > 語文 > 初三語文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