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唐書》卷一百一十四 列傳第三十九大綱 崔徐蘇豆盧崔融,字安成,齊州全節人。擢八科高第。累補宮門丞、崇文館學士。中宗爲太子時,選侍讀,典東朝章疏。武后幸嵩高,見融銘《啓母碣》,嘆美之。及已封,即命銘《朝覲碑》。授著作佐郎,遷右史,進鳳閣舍人。時有司議關市,行人......

  • 文言文閱讀《新唐書列傳第七十五常袞》題目及答案 常袞,京兆人,天寶末,及進士第。性狷潔①,不妄交遊。由太子正字,累爲中書舍人。始,回紇有戰功者,得留京師,虜性易驕,數出中渭橋,與軍人格鬥。袞建言:今西蕃盤桓境上,數入寇,若相連結,以乘無備,其變不細,請早圖之。又天子誕日,諸道爭以侈......

  • 《新唐書》卷三十二 志第二十二大綱 ◎天文二○日食武德元年十月壬申朔,日有食之,在氐五度。佔曰:"諸侯專權,則其應在所宿國;諸侯附從,則爲王者事。"四年八月丙戌朔,日有食之,在翼四度。楚分也。六年十二月壬寅朔,日有食之,在南鬥十九度。吳分也。九年十月丙辰朔,......

  • 《新唐書》卷十四 志第四大綱 ◎禮樂四其非常祀,天子有時而行之者,曰封禪、巡守、視學、耕藉、拜陵。《文中子》曰:"封禪,非古也,其秦、漢之侈心乎?蓋其曠世不常行,而於禮無所本,故自漢以來,儒生學官論議不同,而至於不能決,則出於時君率意而行之爾。隋文帝嘗......

  • 《新唐書》卷一百六 列傳第三十一範例 智周所善義興蔣子慎,有客嘗視兩人,曰:高公位極人臣,而嗣少弱;蔣侯宦不達,後且興。子慎終達安尉。其子繒往見智周,智周方貴,以女妻之。生子挺,歷湖、延二州刺史。生子洌、渙,皆擢進士。洌爲尚書左丞。渙,永泰初歷鴻臚卿,日本使嘗......

  • 《新唐書》卷四十一 志第三十一大綱 ◎地理五淮南道,蓋古揚州之域,漢九江、廬江、江夏等郡,廣陵、六安國及南陽、汝南、臨淮之境。揚、楚、滁、和、廬、壽、舒爲星紀分,安、黃、申、光、蘄爲鶉尾分。爲州十二,縣五十三。其名山:灊、天柱、羅、塗、八公。其大川......

  •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五 列傳第一百一十大綱 ◎鄭二王韋張鄭畋,字臺文,系出滎陽。父亞,字子佐。爽邁有文,舉進士、賢良方正、書判拔萃,三中其科。李德裕爲翰林學士,高其才,及守浙西,闢署幕府。擢監察御史,李回任中丞,薦爲刑部郎中知雜事,拜給事中。德裕罷宰相,出爲桂管觀察使......

  • 《新唐書》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大綱 李密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其先遼東襄平人。曾祖弼,魏司徒,賜姓徒何氏,入周爲太師、魏國公。祖曜,邢國公。父寬,隋上柱國、蒲山郡公。遂家長安。密趣解雄遠,多策略,散家貲養客禮賢不愛藉。以廕爲左親衛府大都督、東宮千牛備身。......

  • 《新唐書》卷四十八 志第三十八大綱 ◎百官三○御史臺大夫一人,正三品;中丞二人,正四品下。大夫掌以刑法典章糾正百官之罪惡,中丞爲之貳。其屬有三院:一曰臺院,侍御史隸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隸焉;三曰察院,監察御史隸焉。凡冤而無告者,三司詰之。三司,謂御史大......

  •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二 列傳第七十七大綱 ◎張姜武李宋張鎰,字季權,一字公度,國子祭酒後胤五世孫也。父齊丘,朔方節度使、東都留守。鎰以蔭授左衛兵曹參軍,郭子儀表爲元帥府判官,遷累殿中侍御史。乾元初,華原令盧樅以公事譙責邑人齊令詵。令詵,宦人也,銜之,構樅罪。鎰按......

  •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四十八大綱 李蕭盧韋趙和李嶠,字巨山,趙州贊皇人。早孤,事母孝。爲兒時,夢人遺雙筆,自是有文辭,十五通《五經》,薛元超稱之。二十擢進士第,始調安定尉。舉制策甲科,遷長安。時畿尉名文章者,駱賓王、劉光業,嶠最少,與等夷。授監察御史。高宗擊......

  • 新唐書·裴懷古傳閱讀附答案 裴懷古,壽州壽春人也。儀鳳中,詣闕上書,授下邽主簿。長壽中,累轉監察御史。時姚、巂蠻首反叛,詔懷古往招輯之。下面是由小編爲你精心編輯的新唐書·裴懷古傳閱讀附答案,歡迎閱讀!新唐書裴懷古傳裴懷古,壽州壽春人也。儀鳳中,上......

  • 《新唐書》卷二百六 列傳第一百三十一大綱 ◎外戚凡外戚成敗,視主德何如。主賢則共其榮,主否則先受其禍。故太宗檢貴幸,裁賞賜,貞觀時,內裏無敗家。高、中二宗,柄移豔私,產亂朝廷,武、韋諸族,耄嬰頸血,一日同污鐵刃。玄宗初年,法行近親,裏表修敕。天寶奪明,委政妃宗,階召反虜......

  • 《新唐書》選文閱讀題 文言文,完成4~7題。宇文士及,字仁人,京兆長安人。父述,爲隋右衛大將軍。開皇末,以述勳封新城縣公。文帝引入臥內,與語,奇之。詔尚①煬帝女南陽公主,爲尚輦奉御,從幸江都,以父喪免,起爲鴻臚少卿。其兄(宇文)化及謀弒逆,以主婿忌之,弗......

  •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八十八大綱 ◎孔穆崔柳楊馬孔巢父,字弱翁,孔子三十七世孫。少力學,隱徂來山。永王璘稱兵江淮,闢署幕府,不應,鏟跡民伍。璘敗,知名。廣德中,李季卿宣撫江淮,薦爲左衛兵曹參軍。三遷庫部員外郎。出爲涇原行軍司馬。累拜湖南觀察使,未行,會普王......

  • 《新唐書》卷十五 志第五大綱 ◎禮樂五皇后歲祀一。季春,吉,巳享先蠶,遂以親桑。散齋三日於後殿;致齋一日於正寢,一日於正殿。前一日,尚舍設御幄於正殿西序及室中,俱東向。致齋之日,晝漏上水一刻,尚儀版奏"請中嚴"。尚服帥司仗布侍衛,司賓引內命婦陪位。六......

  • 《新唐書》卷五 本紀第五大綱 睿宗玄宗睿宗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諱旦,高宗第八子也。始封殷王,領冀州大都督、單于大都護。長而溫恭好學,通詁訓,工草隸書。徙封豫王,又封冀王,累遷右金吾衛大將軍、洛州牧。徙封相王,復封豫王。武后廢中宗,立爲皇帝,其改國號周......

  • 《新唐書》卷四十二 志第三十二大綱 ◎地理六劍南道,蓋古梁州之域,漢蜀郡、廣漢、犍爲、越巂、益州、牂柯、巴郡之地,總爲鶉首分。爲府一,都護府一,州三十八,縣百八十九。其名山:岷、峨、青城、鶴鳴。其大川:江、涪、雒、西漢。厥賦:絹、綿、葛、紵。厥貢:金、布、......

  • 《新唐書》卷六十九 表第九大綱 《新唐書》卷六十四至六十九方鎮表高祖、太宗之制,兵列府以居外,將列衛以居內,有事則將以征伐,事已各解而去。兵者,將之事也,使得以用,而不得以有之。及其晚也,土地之廣,人民之衆,城池之固,器甲之利,舉而予之。何慮於其始也深,而易......

  • 《新唐書·馮盎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新唐書原文:馮盎,字明達,高州良德人,本北燕馮弘裔孫。高瞻敏行,有天下計。隋仁壽初,盎爲宋康令,潮、成等五州獠叛,盎馳至京師,請討之。文帝詔左僕射楊素與論賊形勢,素奇之,曰:“不意蠻夷中乃生是人!”即詔盎發江、嶺兵擊賊,平之,拜漢......

  • 《新唐書》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大綱 ◎李烏王楊曹高劉石李光進,其先河曲諸部,姓阿跌氏。貞觀中內屬,以其地爲雞田州,世襲刺史,隸朔方軍。光進與弟光顏少依舍利葛旃,葛旃妻,其女兄也。初,葛旃殺僕固瑒,歸河東辛雲京,遂與光進俱家太原。以沈果稱。從馬燧救臨洺,戰洹水......

  • 《新唐書》卷六十一 表第一大綱 宰相表上唐因隋舊,以三省長官爲宰相,已而又以他官參議,而稱號不一,出於臨時,最後乃有同品、平章之名,然其爲職業則一也。作宰相表。......

  •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七 列傳第九十二大綱 ◎白裴崔韋二李皇甫王白志貞者,本名琇珪,故太原史也。事節度使李光弼,硜硜自力,有智數。光弼善之,使與帳下議。代宗素聞,及光弼卒,擢累司農卿。在官十年,德宗以爲敏,遂倚腹心,進授神策軍使,賜今名。有所建白,善窺億帝指,故言無不從......

  • 《新唐書》卷一百五 列傳第三十大綱 長孫褚韓來李上官長孫無忌,字輔機。性通悟,博涉書史。始,高祖兵度河,授渭北道行軍典籤。從秦王征討有功,累擢比部郎中、上黨縣公。皇太子建成毒王,王病,舉府危駭。房玄齡謂無忌曰:“禍隙已芽,敗不旋踵矣。夫就大計者遺細行,周公......

  • 《新唐書》卷四十五 志第三十五大綱 ◎選舉志下凡選有文、武,文選吏部主之,武選兵部主之,皆爲三銓,尚書、侍郎分主之。凡官員有數,而署置過者有罰,知而聽者有罰,規取者有罰。每歲五月,頒格於州縣,選人應格,則本屬或故任取選解,列其罷免、善惡之狀,以十月會於省,過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