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不拘一格成語故事大綱

不拘一格成語故事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6W 次

不拘一格成語故事1

【成語】:

不拘一格成語故事

不拘一格

【拼音】:

[bù jū yī gé]

【解釋】:

不侷限於一種規格或一個格局。

【出處】:

清·龔亥雜詩》第125首:“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舉例造句】:

用文學藝術反映時代面貌,形式要多樣化,詩歌、小說、電視、戲劇等等都可以,總之不拘一格。

成語故事】:

龔自珍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在清朝政府裏做了20年左右的官。由於他不滿官場中的腐敗和黑暗,一直受到排擠和打擊。1839年,在他48歲時,就毅然辭官回老家。在回鄉的旅途中,他看着祖國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難中的人民,不禁觸景生情,思緒萬千,即興寫下了一 一天,龔自珍路過鎮江,只見街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一打聽,原來當地在賽神。人們擡着玉皇、風神、雷神等天神在虔誠地祭拜。這時,有人認出了龔自珍。一聽當代文豪也在這裏,一位道士馬上擠上前來懇請龔自珍爲天神寫篇祭文。龔自珍一揮而就寫下了《九州生氣恃風雷》這首詩,全詩共四句: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詩中九州是整個中國的代稱。詩的大意說,中國要有生氣,要憑藉疾風迅雷般的社會變革,我奉勸天公重新振作起來,不要拘泥於常規,把有用的人才降到人間來吧。

後來,人們把“不拘一格降人才”精簡成“不拘一格”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不拘泥於一種規格、辦法。詩裏還引申出“萬馬齊喑”這個成語,比喻空氣沉悶的局面。

不拘一格成語故事2

出處:清代龔自珍的《己亥雜詩》。

意思:比方不拘泥於一種規格、措施。

龔自珍是我國清代的`思維家跟文學家。他從小就愛好讀書,特殊愛學寫詩。14歲時他就能寫詩,18歲時會填詞,20歲就成了當時有名的詩人。他寫的詩,設想力很豐盛,語言也綺麗多姿,存在浪漫主義作風。他在詩中揭穿了清王朝的黑暗和腐朽,主意改造,支撐禁菸派,反對侵犯,反對讓步,充斥着愛國熱忱。

龔自珍在清朝政府裏做了20年左右的官。因爲他不滿官場中的腐爛和黑暗,始終受到排斥和打擊。1839年,在他48歲時,就斷然辭官回老家。在回鄉的旅途中,他看着祖國的大好河山,目擊生涯在苦難中的國民,不禁觸景生情,思路萬千,即興寫下了一首又一首詩。

一天,龔自珍途經鎮江,只見街上人隱士海,熱烈不凡,一探聽,本來當地在賽神。人們擡着玉皇、風神、雷神等天神在忠誠地祭拜。這時,有人認出了龔自珍。一聽當代文豪也在這裏,一位羽士立刻擠上前來懇請龔自珍爲天神寫篇祭文。龔自珍一蹴而就寫下了《九州賭氣恃風雷》這首詩,全詩共四句:“九州朝氣恃風雷,死氣沉沉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振作,不拘一格降人才。”詩中九州是全部中國的代稱。詩的粗心說,中國要有活力,要憑藉疾風迅雷般的社會變更,當初人們都不敢談話,煩悶得令人可悲。我勸告天公從新抖擻起來,不要拘泥於慣例,把有用的人才降到世間來吧。

不拘一格成語故事3

不拘一格,讀音bù jū yī gé,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指不侷限於一種規格或一個格局。不拘一格的成語故事是什麼?

  不拘一格

【成語】: 不拘一格

【拼音】: bù jū yī gé

【解釋】: 拘:限制;格:規格,方式。不侷限於一種規格或一個格局。

  【成語故事】:

龔自珍是我國清代的思想家和文學家。1792年,他出生於浙江仁和(在今抗州)一個封建官僚家庭。他從小就喜愛讀書,特別愛學寫詩。14歲時,他就能寫詩,18歲時會填詞,20歲就成了當時著名的詩人。他寫的詩,想象力很豐富,語言也瑰麗多姿,具有浪漫主義風格。他在詩中揭露了清王朝的黑暗和fu敗,主張改革,支持禁菸派,反對侵略,反對妥協,充滿着愛國熱情。他是個愛國主義者。

龔自珍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在清朝政府裏做了20年左右的官。由於他不滿官場中的fu敗和黑暗,一直受到排擠和打擊。1839年,在他48歲時,就毅然辭官回老家。在回鄉的旅途中,他看着祖國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難中的人民,不禁觸景生情,思緒萬千,即興寫下了一首又一首詩。

一天,龔自珍路過鎮江,只見街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一打聽,原來當地在賽神。人們擡着玉皇、風神、雷神等天神在虔誠地祭拜。這時,有人認出了龔自珍。一聽當代文豪也在這裏,一位道士馬上擠上前來懇請龔自珍爲天神寫篇祭文。龔自珍一揮而就寫下了《九州生氣恃風雷》這首詩,全詩共四句:“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詩中九州是整個中國的代稱。詩的大意說,中國要有生氣,要憑藉疾風迅雷般的社會變革,現在人們都不敢說話,沉悶得令人可悲。我奉勸天公重新振作起來,不要拘泥於常規,把有用的人才降到人間來吧。

後來,人們把“不拘一格降人才”精簡成“不拘一格”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不拘泥於一種規格、辦法。

詩裏還引申出“萬馬齊喑”這個成語,比喻空氣沉悶的局面。

  不拘一格造句

1、我們在誇獎孩子時,應該不拘一格,因時因事而宜,以充分展示出誇獎的真正魅力。

2、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3、他的書法,博採衆長而又不拘一格,別有韻味。

4、折衷的不拘一格的;兼收幷蓄的這首歌表現出兼收幷蓄的不同影響力。

5、對於中小學與人教學的改革,應該不拘一格,大膽創新。

6、他大膽打破規矩,不拘一格地創作新體裁小說。

7、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8、所謂不拘一格,就是突破同類商號或產品取名的一般格局,以一種懷衆不同的方式來給公司名。

9、他在生意場上應變無方,不拘一格,所以左右逢源,發展得很快。

10、不拘一格的選拔人才能構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11、袁世凱知人善用,禮賢下士,不拘一格地提拔和籠絡了一批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方面的人才,使之成爲自己的部屬,輔佐其統治。

12、遠眺國際網絡,網站排版多變,美觀大方,不拘一格。

13、粗看上去,除了思維不拘一格和戰術素養之外,科塔准將還勇氣超羣。

14、這款汽車的設計不拘一格,即美觀大方,又舒適。

15、他認爲必須不拘一格、破格選才。

16、玻璃餐桌則時尚新潮,不拘一格。

17、業務發展和公司發展層面,我們也希望能夠不拘一格,採用各種創新的策略和方法,爲不同地產商提供定製化的個性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