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汗馬功勞的成語解釋

汗馬功勞的成語解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漢字書寫】:汗馬功勞

汗馬功勞的成語解釋

【漢語注音】:hàn mǎ gōng láo

成語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晉世家》:“文公報曰:‘夫導我以仁義,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賞。輔我以行,卒以成王,此受次賞。矢石之難,汗馬之勞,此復受次賞。若以力事我而無補吾缺者,此受次賞。三賞之後,故且及子。’”

【成語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褒義;中性成語;強調立功的勞苦,適用面較廣。

【汗馬功勞的意思】:汗馬:在征戰中,戰馬奔騰出了汗,指在戰爭中立下了功績,比喻將士征戰勞苦。後來也用來指辛辛苦苦做出成績。泛指立下的功勞。

【汗馬功勞的近義詞】:建功立業、勞苦功高、豐功偉績;

【汗馬功勞的反義詞:橫草之功、尺寸之功、一事無成;

【汗馬功勞的故事】

春秋時期,晉獻公的兒子晉文公曾經在國外流浪,流浪的時間長達十九年之久,後來晉文公回到晉國後便做了國君,並且那那個時期國力鼎盛稱霸一時。在晉文公剛剛回到國內的時侯,晉文公對跟着他一起流浪的隨從們都進行了行賞論功。在這些隨從中有一位叫介之推的人,他認爲自已並沒有什麼功勞也不想要得到賞賜,後來他跑到深山裏面躲起來過起了隱居的生活。而另一個叫壺敘的隨從看到連續三次賞賜都沒有他的名字,於是他問晉文公道:“君行三賞,賞不及臣,敢請罪!”晉文公於是跟他說明了這次賞賜的準則:“夫導我以仁義,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賞;輔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賞;矢石之難,汗馬之勞,此復受次賞,若以力事我而無補我缺者,此復受次賞。三賞之後,故且及子。”

【汗馬功勞例句】

戰國.韓非子《韓非子.五蠹》:“棄私家之事,而必汗馬之勞,家困而上弗論,則窮矣。”

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一折:“多有汗馬功勞,宣你入朝爲相,出朝爲將。”

晉劇《打金枝》第二場:“他言說王坐江山非容易,本是他郭家南征北戰,東蕩西殺汗馬功勞爭來的。”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跟着太汗老佛爺,徵過高麗、平過察哈爾,仗着汗馬功勞上頭,掙了一個世職。”

徐鑄成《報海舊聞.初出茅廬》:“總之,這兩次採訪,‘初出茅廬’的年輕記者(那時我還不滿二十二歲),總算給《大公報》立了‘汗馬功勞’。”

【汗馬功勞造句】

成語故事大全自創立以來孜孜不倦的提供優質內容,爲中小學生學習成語立下了汗馬功勞。

農民工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默默無聞地奉獻着他們的勞動,城市的安居樂業不能忘了他們的汗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