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畏首畏尾的成語解釋

畏首畏尾的成語解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3W 次

成語名稱:畏首畏尾

畏首畏尾的成語解釋

成語拼音:wèi shǒ wèi wěi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人膽子小。

實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聯合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畏:畏懼,害怕。比喻做事膽子小,顧慮多。

成語來源: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云:‘畏首畏尾,身其餘幾?’”

成語造句: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幹啥也是腳踩兩邊船,鬥爭韓老六,畏首畏尾,不敢往前探。”

畏首畏尾的成語故事

晉靈公11年(公元前610年),晉靈公在扈(hù)和一些諸侯會盟。鄭穆公想參加這一盛會,主盟人晉靈公卻拒絕和鄭公相見,原因是晉公認爲鄭國和楚國勾結,對晉國懷有二心。鄭國的大臣子家派信使去晉國,給執政大夫趙盾(趙國國君的先人)捎去一封信,信中說,鄭穆公即位以來和晉國一直是友好的,即使面對楚國強大的壓力,也從來不敢對晉國三心二意。信中還反駁了晉君對鄭國的無理指責,接着用強硬的口氣說:”古人有言說:畏首畏尾,身其餘幾(怕頭怕尾,剩下來的身子還有多少)?又說:鹿死不擇音(鹿到臨死前顧不上發出好聽的鳴聲)。小國事奉大國,如果大國以德相待,那它就會像人一樣恭順……”信中接着說:如果大國待之非禮,小國就會像鹿一樣鋌而走險,哪兒還能顧得上有所選擇?貴國的命令沒有標準,我們也知道面臨滅亡了,只好準備派出敝國的士兵嚴陣以待。今後,到底該怎麼辦,就聽恁您的命令吧。趙盾看信中言之有理,勸晉靈公收回拒絕鄭穆公參加會盟的成命。這段故事產生了”畏首畏尾”和”鋌而走險”兩個成語。

畏字開頭的成語

畏首畏尾

包含有畏字的成語

後生可畏 人言可畏 畏首畏尾 初生之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