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雞年有關雞的成語大全大綱

雞年有關雞的成語大全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7W 次

導語:以下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雞年有關雞的成語大全,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雞年有關雞的成語大全

長鳴都尉

雞的別名。

出處:無

打雞罵狗

比喻旁敲側擊地漫罵,以發泄對某人的不滿。—— 雞的成語

出處:魯迅《彷徨·肥皂》:“你今天怎麼盡鬧脾氣,連吃飯時候也是打雞罵狗的。”

呆如木雞

呆得象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

出處:《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那幾個軍人和財主,一個個~。★魯彥周《廖仲愷》第六章八五

呆若木雞

呆:傻,發愣的樣子。呆得象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

出處:《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匪首侯殿坤,在得知這個噩耗之後,特別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網後,當即~。★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呆似木雞

呆得象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 帶雞的成語

出處:《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戴雞佩豚

戴雄雞形的帽子,佩野豬形的飾物。雄雞野豬皆好鬥,古時以冠帶像其形,表示好勇。

出處:《史記·仲弟子列傳》:“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豭豚。” 世稱子路無恆之庸人,未入孔門時,~,勇猛無禮,聞育讀之聲,搖雞奮豚,揚脣吻之音,聒賢聖之耳。★漢·王充《論衡·率性》

鬥雞養狗

指舊時剝削階級子弟遊手好閒的無聊遊戲。同“鬥雞走狗”。

出處:《金瓶梅詞話》第九八回:“他兄弟在家開賭場,鬥雞養狗,人不敢惹他。”

鬥雞走狗

使公雞相鬥,使狗賽跑。指舊時剝削階級子弟遊手好閒的無聊遊戲。—— 雞的成語

出處:《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盎病免居家,與閶裏淝枕,相隨行鬥雞走狗。” 雖然應名來上學,亦不過虛掩眼目而已,仍是~,賞花閱柳爲事。★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

鬥雞走馬

鬥雞賽馬。古代的賭博遊戲。

出處:《漢書·宣帝紀》:“[宣帝]受《詩》於東海澓中翁,高材好學,然亦喜遊俠,鬥雞走馬。” 鳴鸞佩玉青雲間,~紅塵裏。★明·何景明《邯鄲行》

鬥雞走犬

指舊時剝削階級子弟遊手好閒的無聊遊戲。同“鬥雞走狗”。

出處:《戰國策·齊策一》:“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蹋踘者。”

斗酒隻雞

鬥:酒器。古人祭亡友,攜雞酒到墓前行禮。後作爲追悼亡友的話。—— 帶雞的成語

出處:漢·曹操《祀故太尉橋玄文》:“殂逝之後,路有經由,不以斗酒隻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步,腹痛勿怪。” 既然肯來赴約呵,您兄弟~,等待我的哥哥也。★元·宮大用《范張雞黍》楔子

獨鶴雞羣

一隻鶴站在雞羣中。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超羣出衆。

出處:晉·戴逵《竹林七賢論》:“嵇紹入洛,或謂王戎曰:‘昨於稠人中始見嵇紹,昂昂然若野鶴之在雞羣。’”南朝梁·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羣。” ~自寡儔,三間老屋日西頭。★清·錢謙益《客途有懷吳中故人周吏部景文》

二卵棄干城

卵:雞蛋;干城:捍衛者。比喻因人有小的過失而忽略他的大節

出處:《孔叢子·居衛》:“今君處戰國之世,選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棄干城之將,此不可使聞於鄰國者也。” 明·張鳳翼《紅拂記·奉徵高麗》:“似孃兒,~,救張蒼幸藉王陵。” 作賓語、定語;用於用人

范張雞黍

範:範式;張:張劭;雞:禽類;黍:草本植物,指黍子。範式、張劭一起喝酒食雞。比喻朋友之間含義與深情。—— 雞的成語

出處:《後漢書·範式傳》載:“範式字巨卿……與汝南張劭爲友。劭字元伯。二人並告歸鄉里。……乃共剋期日。後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饌以候之。”

鳳毛雞膽

鳳的羽毛,雞的膽子。比喻外表英武而實際怯弱。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二回:“羊質虎皮功不就,鳳毛雞膽事難成。”

縛雞之力

捆雞的力量。比喻體弱無力。

出處:元·《賺蒯通》第一折:“那韓信手無縛雞之力。” 平日只會讀書寫字,刺繡描花,手無~。★明·天然癡叟《石點頭·侯官縣烈女殲仇》

割雞焉用牛刀

殺只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辦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氣力。—— 帶雞的成語

出處:《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不勞溫侯親往,吾斬衆諸侯首級,如探囊取物耳。★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回

狗盜雞鳴

①比喻具有微末技能。②比喻偷偷摸摸。

出處:金·元好問《示懷祖》詩:“狗盜雞鳴皆有用,鶴長鳧短果如何?” 報仇的這樁事,是樁光明磊落、見得天地鬼神的事,何須這等~、遮遮掩掩。★《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

狗盜雞啼

比喻具有微末技能。同“狗盜雞鳴”。

出處:明·陸採《明珠記·江會》:“函關脫離,又何須狗盜雞啼?”

鶴處雞羣

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羣人裏顯得很突出。同“鶴立雞羣”。—— 雞的成語

出處:《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遙望而清風宛在,鶴處雞羣;近觀而光彩射人,龍來洞口。” 鯤爲魚隊潛鱗困,~病翅低。★唐·鄭啓《嚴塘經亂書事》詩

鶴髮雞皮

鶴髮:白髮;雞皮:形容皮膚有皺紋。皮膚髮皺,頭髮蒼白。形容老人年邁的相貌。

出處:北周·庾信《竹杖賦》:“子老矣,鶴髮雞皮,蓬頭歷齒。”唐玄宗《傀儡吟》:“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髮與真同。”

鶴骨雞膚

伶仃瘦骨,多皺的皮膚。形容年老。

出處:宋·王炎《病中書懷》詩:“鶴骨雞膚不耐寒,那堪癬疥更斑爛。” 你看這位~,腰彎背駝,其貎不揚吧,那唱的可是正經的‘楊派’。★《小說月報》1984年第10期

鶴困雞羣

比喻才能出衆的人淪落於平庸之輩當中。—— 帶雞的成語

出處:清·李漁《閒情偶寄·演習·教白》:“苟得其人,必破優伶之格以待之,不則鶴困雞羣,與儕衆無異。”

鶴立雞羣

象鶴站在雞羣中一樣。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羣人裏顯得很突出。

出處:晉·戴逵《竹林七賢論》:“嵇紹入洛,或謂王戎曰:‘昨於稠人中始見嵇紹,昂昂然若野鶴之在雞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羣。” 正在談論,誰知女兒國王忽見林之洋雜在衆人中,如~一般。★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十九回

鶴行雞羣

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羣人裏顯得很突出。同“鶴立雞羣”。

出處:宋·蘇轍《次韻子瞻感舊見寄》:“君才最高峙,鶴行雞羣中。”

畫卵雕薪

在雞蛋、薪木上雕畫圖形。是古代富豪生活窮奢極侈的一種表現。—— 雞的成語

出處: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法雲寺》:“晉室石崇乃是庶姓,猶能雉頭狐腋,畫卵雕薪,況我大魏天王,不爲華侈?”

淮南雞犬

淮南王的雞和狗。比喻投靠別人而得勢的人。

出處:漢·王充《論衡·道虛》:“淮南王劉安坐反而死,天下並聞,當時並見,儒書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雞犬升天者。” 逐臭吞羶事可憐,~早成仙。★柳亞子《題〈飲冰室集〉》

淮王雞狗

比喻攀附別人而得勢的人。

出處:晉·葛洪《神仙傳·劉安》:“時人傳八公、安臨去時,餘藥器置在中庭。雞犬舐啄之,盡得昇天。” 神仙侶~,衣冠隊楚國獼猴。★清·朱彝尊《折桂令》詞

雞不及鳳

雞趕不上鳳凰。比喻兒子不如父親。—— 帶雞的成語

出處:無

雞腸狗肚

比喻狹窄的度量,狠毒的心腸。

出處:《天雨花》第二回:“據你這淫婦的雞腸狗肚,容不得人,把兒媳都逼了出門。”

雞蟲得喪

比喻微小的得失,無關緊要。同“雞蟲得失”。

出處:無

雞蟲得失

象雞啄蟲,人縛雞那樣的得失。比喻微小的得失,無關緊要。—— 雞的成語

出處:唐·杜甫《縛雞行》詩:“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 ~,蝸角爭持,鬧得天翻地覆,日月無光。★蔡東藩、許厪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百二十五回

雞蛋裏找骨頭

比喻故意挑剔。

出處:老舍《老舍自傳》第一章第三節:“姑母常鬧脾氣。她單在雞蛋裏找骨頭。她是我家中的閻王。直到我入了中學,她才死去,我可是沒有看見母親反抗過。”

雞飛蛋打

雞飛走了,蛋打破了。比喻兩頭落空,一無所得。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阿霞》:“人之無良,舍其舊而新是謀,卒之卵覆鳥亦飛,天之所報亦慘矣。” 只要他一進關抄了咱們的後路,那就~,不可收拾了。★周驥良《吉鴻昌》

雞飛狗叫

把雞嚇得飛起來,把狗嚇得直叫喚。形容亂成一團。—— 帶雞的成語

出處:吳運鐸《把一切獻給黨·反“掃蕩”》:“忽然,鄰莊雞飛狗叫,老鄉們拖着孩子向莊外奔跑。”

雞飛狗跳

把雞嚇得飛起來,把狗嚇得到處亂跳。形容驚慌得亂成一團。

出處:茅盾《鍛鍊》:“然而陳克明卻在這裏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懼怨恨所造成的雞飛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雞飛狗走

走:跑。雞亂飛,狗亂跑。形容因極端驚恐而混亂不堪。

出處:清·吳趼人《痛史》第十三回:“你看前兩天那種搜索的樣子,只就我們歇宿的那一家客寓,已經是鬧得雞飛狗走,鬼哭神號。”

雞膚鶴髮

皮膚髮皺,頭髮蒼白。指老人。同“雞皮鶴髮”。—— 雞的成語

出處:無

雞骨支牀

原意是因親喪悲痛過度而消瘦疲憊在牀蓆之上。後用來比喻在父母喪中能盡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俱以孝稱,王雞骨支牀,和哭泣備禮。” 積數日,~,較前尤甚。★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寄生》

雞口牛後

寧願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願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願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出處:《戰國策·韓策》:“臣聞鄙語曰:‘寧爲雞口,無爲牛後。’”

雞爛嘴巴硬

比喻自知理虧,還要強辯。—— 帶雞的成語

出處:無

雞零狗碎

形容事物零碎細小,不成系統。

出處:茅盾《雨天雜寫》:“則此一特點不能不有一佳名,故擬題曰:'雞零狗碎'云爾。” 那~的事,恕不細說,但值得大書特書的奇蹟,放過未免可惜。★高曉聲《李順大造屋》

雞毛蒜皮

比喻無關緊要的瑣碎事情。

出處:孫犁《石猴——平分雜記》:“他們是爲了報答你的恩情,才送給你;你倒說是雞毛蒜皮。”

雞鳴而起

雞叫時就起牀。形容勤奮不怠。—— 雞的成語

出處:《孟子·盡心上》:“雞鳴而起,孳孳爲善者,舜之徒也。” ~,孜孜焉,亦不爲利。★唐·韓愈《上宰相書》

雞鳴狗盜

鳴:叫;盜:偷東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領。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爲。

出處:《史記·孟嘗君列傳》載:齊孟嘗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裝狗鑽入秦營偷出狐白裘獻給昭王妾以說情放孟。孟逃至函谷關時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裝雞叫引衆雞齊鳴騙開城門,孟得以逃回齊。 報仇的這樁事,是樁光明磊落,見得天地鬼神的事,何須這等~,遮遮掩掩。★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七回

雞鳴狗吠

雞啼狗叫彼此都聽得到。比喻聚居在一處的人口稠密。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

雞鳴候旦

怕失曉而耽誤正事,天沒亮就起身。同“雞鳴戒旦”。—— 帶雞的成語

出處:無

雞鳴戒旦

怕失曉而耽誤正事,天沒亮就起身。

出處:《詩經·齊風·雞鳴序》:“《雞鳴》,思賢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陳賢妃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

雞鳴起舞

指胸懷大志、及時奮發的豪壯氣概。

出處:無

雞鳴犬吠

比喻聚居在一處的人口稠密。同“雞鳴狗吠”。—— 雞的成語

出處:無

雞鳴饁耕

比喻婦女勤儉治家。

出處:語出《詩·鄭風·女曰雞鳴》:“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又《豳風·七月》:“饁彼南畝,田畯至喜。” 承德公老於場屋,不事生產,朝齏暮鹽,黽勉有無,白首相莊,有~之德,此夫人之爲妻也。★清·錢謙益《誥封安人熊母皮夫人墓誌銘》

雞皮鶴髮

皮膚髮皺,頭髮蒼白。指老人。

出處:北周·庾信《竹杖賦》:“子老矣,鶴髮雞皮,蓬頭歷齒。” 刻木牽絲作老翁,~與真同。★唐玄宗《傀儡吟》

雞棲鳳巢

棲:居住。雞住在鳳凰的窩裏。比喻才德卑下的人佔據高位。—— 帶雞的成語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六:“雞棲鳳巢,非其同類出去。”

雞犬不安

形容騷擾得厲害,連雞狗都不得安寧。同“雞犬不寧”。

出處:無

雞犬不驚

形容行軍紀律嚴明,連雞狗都沒有受到驚動。也指平安無事。

出處:宋·彭龜年《止堂集·一八·壽張京尹十首》:“翁見一笑大歡足,雞犬不驚仁意多。” 文王與子牙放炮起兵。一路上父老相迎,~。★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八回

雞犬不留

形容屠殺殘酷,連雞狗都不能倖免。—— 雞的成語

出處:《三國志·荀彧傳》:“引軍從泗南攻取慮、睢陵、夏丘諸縣,皆屠之,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 這是一筆永遠算不清的債!以言殺戮,確是~。★老舍《吐了一口氣》

雞犬不寧

寧:安寧。形容騷擾得厲害,連雞狗都不得安寧。

出處:唐·柳宗元《捕蛇者說》:“譁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 你弟兄窩藏強盜,鬧了兩座軍州,自去落草。官府着落地方搜緝,攪得~!★清·陳忱《水滸後傳》第十六回

雞犬不聞

形容極爲荒涼冷僻。

出處:無

雞犬皆仙

傳說漢朝淮南王劉安修煉成仙後,把剩下的藥撒在院子裏,雞和狗吃了,也都昇天了。後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的人也跟着得勢。—— 帶雞的成語

出處:漢·王充《論衡·道虛》:“淮南王劉安坐反而死,天下並聞,當時並見,儒書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雞犬升天者。”

雞犬桑麻

形容鄉村的安靜生活。

出處: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田裏種着菜,籬笆裏栽着花,大有雞犬桑麻光景。”

雞犬升天

傳說漢朝淮南王劉安修煉成仙後,把剩下的藥撒在院子裏,雞和狗吃了,也都昇天了。後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的人也跟着得勢。

出處:漢·王充《論衡·道虛》:“淮南王劉安坐反而死,天下並聞,當時並見,儒書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雞犬升天者。”

雞犬無驚

形容行軍紀律嚴明,連雞狗都沒有受到驚動。也指平安無事。同“雞犬不驚”。—— 雞的成語

出處:無

雞犬相聞

指人煙稠密。

出處:先秦·李耳《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阡陌交通,~。★晉·陶潛《桃花源記》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雞鳴狗吠的聲音都能聽到,可是一輩子也不互相來往。現在形容彼此不瞭解,不互通音訊。

出處:《老子》:“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雞聲鵝鬥

比喻吵吵鬧鬧,彼此不和。—— 帶雞的成語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一回:“從今咱們兩個撂開手,省得雞聲鵝鬥,叫別人笑話。”

雞尸牛從

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願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出處:《戰國策·韓策》:“臣聞鄙語曰:‘寧爲雞口,無爲牛後。’”

雞頭魚刺

比喻輕微而不被重視的的事物。

出處:無

雞豚之息

比喻微小的收益。—— 雞的成語

出處:無

雞鶩相爭

雞鶩:比喻平庸的人。舊指小人互爭名利。

出處:戰國·楚·屈原《卜居》:“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 ~,終無了期,雖有文治派之徐世昌,亦奚補乎?★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百零二回

雞鶩爭食

雞鶩:比喻平庸的人。舊指小人互爭名利。

出處:戰國·楚·屈原《卜居》:“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

雞胸龜背

凸胸駝背。—— 帶雞的成語

出處:章炳麟《新方言·釋形體》:“《說文》:‘奚,大腹也。’今人謂匈(胸)腹間大者爲奚匈,呼如雞匈,遂有‘雞胸龜背’之語。”

雞爭鵝鬥

比喻吵吵鬧鬧,彼此不和。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一回:“從今咱們兩個丟開手,省得雞爭鵝鬥,叫別人笑。”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