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猴牛蛇的成語

猴牛蛇的成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同學們,中國的文化是很深奧的哦,比如成語,我們看看下面的帶有猴牛蛇的成語吧!

猴牛蛇的成語

  猴的成語

1、猴頭猴腦:像猴子那樣好動,形容行動浮躁。

2、軒鶴冠猴:乘軒之鶴,戴帽之猴。比喻濫廁祿位、虛有其表的人。

3、弄鬼掉猴:比喻調皮搗蛋。

4、猴子救月:形容沒事找事,結果自己反而受到傷害。

5、尖嘴猴腮:腮:面頰。尖嘴巴,瘦面頰。形容人相貌醜陋粗俗。

6、宰雞教猴:用殺雞來警戒猴子。比喻嚴懲一個以警告其餘。

7、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俗語,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當主要角色。

8、土龍沐猴: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其實。

9、棘刺母猴:棘:多刺的植物。在棘刺尖端雕刻的獼猴。形容欺騙的勾當或艱難的事業。

10、殺雞駭猴:傳說猴子怕見血,馴猴的人便殺雞放血來恐嚇猴子。比喻懲罰一人以恐嚇或警戒其他人。

11、心猿意馬:心意好象猴子跳、馬奔跑一樣控制不住。形容心裏東想西想,安靜不下來。

12、殺雞哧猴:比喻懲罰一人以恐嚇或警戒其他人。同“殺雞駭猴”。

13、獼猴騎土牛:比喻職位提升很慢。

14、猴子搏矢:形容喜歡賣弄小聰明的人容易上當。

15、猴年馬月:猴、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未來的歲月。

16、殺雞警猴:喻嚴懲某人,以儆戒他人。

17、木猴而冠:猴子穿衣戴帽裝扮成人樣。比喻虛有其表而無真本領。用來諷刺投靠權勢竊據權位的人。

18、猿猴取月:比喻愚昧無知。也比喻白費力氣。

19、意馬心猿: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馬奔跑一樣控制不住。

20、沐猴而冠: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21、沐猴衣冠: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同“沐猴而冠”。

  牛的成語

牛蹄之魚 牛蹄印坑裏的魚。比喻死期迫近。同“牛蹄中魚”。

牛蹄中魚 牛蹄:是指牛蹄印裏的積水。牛蹄印坑裏的魚。比喻死期迫近。

牛聽彈琴 比喻聽不懂。

牛童馬走 舊時泛指地位卑下的人。牛童,牧童;馬走,猶僕役。

牛頭不對馬面 比喻答非所問或對不上號。

牛頭不對馬嘴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牛頭馬面 迷信傳說中的兩個鬼卒,一個頭象牛,一個頭象馬。比喻各種醜惡的人。

牛星織女 即牛郎織女。

牛羊勿踐 勿使牛羊踐踏。比喻愛護。

牛衣病臥 形容貧病交迫。

牛衣對泣 睡在牛衣裏,相對哭泣。形容夫妻共同過着窮困的生活。

牛衣歲月 指貧困的生活。

牛衣夜哭 形容夫妻共同過着窮困的生活。同“牛衣對泣”。

牛之一毛 牛身上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亦作“九牛一毛”。

庖丁解牛 庖丁:廚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經過反覆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齊王捨牛 比喻帝王對臣民懷有惻隱之心。

騎牛讀漢書 形容刻苦攻讀。

騎牛覓牛 原比喻一面佔着一個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稱心的工作。現多比喻東西就在自己這裏,還到處去找。同“騎驢覓驢”。

氣衝斗牛 氣:氣勢;牛、鬥:即牽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氣沖天或氣勢很盛。

氣衝牛斗 氣:氣勢;牛、鬥:即牽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氣沖天或氣勢很盛。

氣喘如牛 形容大聲喘氣的模樣。

氣克斗牛 鬥:北斗星。牛:牽牛星。鬥牛泛指星空。形容氣魄很大。同“氣吞牛斗”。

。九牛拉不轉 形容態度十分堅決。

九牛一毫 九條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極大數量中極微小的數量,微不足道。

九牛一毛 九條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極大數量中極微小的數量,微不足道。

裾馬襟牛 像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沒有頭腦和無知。亦作“襟裾馬牛”。

  蛇的成語

撥草尋蛇 :比喻招惹惡人,自找麻煩。

春蚓秋蛇 :比喻字寫得不好,彎彎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跡。

打草驚蛇 :原比喻懲甲菟乙。後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斗折蛇行 :鬥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樣曲折。像北斗星一樣彎曲,像蛇一樣曲折行進。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飛鳥驚蛇 :像飛鳥入林,受驚的蛇竄入草叢一樣。形容草書自然流暢。

佛口蛇心 :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虎頭蛇尾 :頭大如虎,尾細如蛇。比喻開始時聲勢很大,到後來勁頭很小,有始無終。

畫蛇添足 :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

驚蛇入草 :形容草書寫得矯健而活潑。

靈蛇之珠 :即隋珠。原比喻無價之寶。後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龍蛇飛動 :彷彿龍飛騰,蛇遊動。形容書法氣勢奔放,筆力勁健。

龍蛇混雜 :比喻好人和壞人混在一起。

牛鬼蛇神 :牛頭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虛幻怪誕。後比喻社會上形形色色的壞人。

強龍不壓地頭蛇 :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難對付盤踞當地的惡勢力。

人心不足蛇吞象 :比喻人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樣。

一龍一蛇 :比喻人的處藏或出或處,或顯或隱,隨着情況的不同而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