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四字成語動輒得咎的解釋

四字成語動輒得咎的解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5W 次

成語釋義】動不動就受到指摘或責難。輒:就;總是;咎:責備。

四字成語動輒得咎的解釋

【成語出處】唐 韓愈《進學解》:“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跋前躓後,動輒得咎。”

【感情色彩】中性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指做事往往獲罪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跋前躓後

【近義詞】八面圓通

成語例句

小廝因動輒得咎,只得說道:“請問主人:前引也不好,後隨也不好,並行也不好,究竟怎樣纔好呢?”(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八回)

相關成語

虛張聲勢 雲窗霧閣 求道於盲 形單影隻 併爲一談 一視同仁 天昏地黑 地負海涵 超今冠古

英語釋義

(作事往往犯錯誤或受到譴責)be blamed for whatever one does;

be liable to be blamed at every move;

be taken to task at every turn;

be frequently taken to ta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