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形容月亮的成語

形容月亮的成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5W 次

導語:中秋佳節,月亮是最美的景色,想,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形容月亮的成語,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形容月亮的成語

白兔赤烏:月亮和太陽的代稱。多借指時間。

出處:唐·白居易《勸酒》詩:“天地迢迢自長久,白兔赤烏相趁走。”

閉月羞花:閉: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兒羞慚。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出處: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引動這撩雲撥雨心,想起那閉月羞花貌,撇的似繞朱門燕子尋巢。”

步月登雲:步上月亮,攀登雲霄。形容志向遠大。

出處:明·謝讜《四喜記·赴試秋闈》:“我勸你休帶憐香借玉心,頓忘步月登雲志。”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出處:南唐·李煜《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戴月披星:身披星星,頭頂月亮。形容早出晚歸,辛勤勞動,或日夜趕路,旅途辛苦。

出處: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一的:“這大的孩兒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東兔西烏:兔、烏:古代神話傳說中說,月亮裏有玉兔,太陽裏有三足金烏,所以用烏、兔代表日月。月亮東昇,太陽西落。表示時光不斷流逝。

出處:宋·吳潛《瑞鶴仙》:“愁高悵遠。身世事,但難準。況禁他,東兔西烏相逐,古古今今不問。”

廣寒仙子:廣寒:即廣寒宮,傳說中月亮上的仙宮。廣寒宮裏的仙子——嫦娥。

出處:元·高明《琵琶記·伯喈牛小姐賞月》:“環珮溼,似月下歸來飛瓊。那更,香鬢雲鬟,清輝玉臂,廣寒仙子也堪並。”

海底撈月: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費力氣。

出處:唐·釋元覺《永嘉證道歌》:“鏡裏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拈得?”

烘雲托月:烘:渲染;託:襯托。原指一種畫月亮的傳統手法。後比喻從側面渲染以顯示或突出主體。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金聖嘆批:“而先寫張生者,所謂畫家烘雲托月之祕法。”

花好月圓:花兒正盛開,月亮正圓滿。比喻美好圓滿。多用於祝賀人新婚。

出處:宋·張先《木蘭花》詞:“人意共憐花月滿,花好月圓人又散。歡情去逐遠雲空,往事過如幽夢斷。”

箕風畢雨:箕、畢:均爲星名。古時認爲月亮經過箕星時風多,經過畢星時雨多。原比喻人民的好惡不一樣。後用於稱讚爲政體恤民情。

出處:《尚書·洪範》:“庶民惟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

今月古月: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謝無常。

出處:唐·李白《把酒問月》詩:“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流星趕月:象流星追趕月亮一樣。形容行動迅速。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四回:“那一頓如流星趕月,風捲殘雲,吃得罄盡。”

鏤月裁雲:雕刻月亮,裁剪雲彩。比喻手藝極精巧。

出處:唐·李義府《堂堂詞》:“鏤月成歌扇,裁雲作舞衣。”

披星戴月:身披星星,頭戴月亮。形容連夜奔波或早出晚歸,十分辛苦。

出處: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一的:“這大的孩兒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出處:南唐·李煜《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日升月恆:恆:音“更”,月上弦。如同太陽剛剛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比喻事物正當興旺的時候。舊時常用作祝頌語。

出處:《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

日月如梭:梭:織布時牽引緯線的工具。太陽和月亮象穿梭一樣地來去。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出處:宋·趙德麟《侯鯖錄》卷二:“織烏,日也,往來如梭之織。”

日月無光:連太陽和月亮都失去了光彩。比喻極其黑暗。

日月重光:重光:重放光芒。太陽月亮重放光芒。比喻經過一番動亂後出現新的清明局面。

出處:《尚書·顧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三國魏·繆襲《魏鼓吹曲》:“日月爲重光。”

水中撈月: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費力氣。

出處:宋·黃庭堅《沁園春》詞:“鏡裏拈花,水中捉月,覷着無由得近伊。”

兔走烏飛:烏: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爲金烏;兔: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故稱月亮爲玉兔。形容光陰迅速流逝。

出處:唐·韓琮《春愁》詩:“金烏長飛玉兔走,青鬢長青古無有。”唐·韋莊《秋日早行》詩:“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烏飛不覺長。”

烏踆兔走:指日月運行。兔,傳說中的月中玉兔。借指月亮。

烏飛兔走:烏: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爲金烏;兔: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故稱月亮爲玉兔。形容光陰迅速流逝。

出處:唐·韓琮《春愁》詩:“金烏長飛玉兔走,青鬢長青古無有。”唐·韋莊《秋日早行》詩:“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烏飛不覺長。”

無邊風月:無邊:無限;風月:風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學家周敦頤死後影響深廣。後形容無限的美好風景。

出處:宋·朱熹《六先生畫像贊·濂溪先生》:“風月無邊,庭草交翠。”

星月交輝:星星和月亮交相照耀。

出處:宋·歐陽修《秋聲賦》:“星月皎潔,明河在天。”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九回:“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晴霽,星月交輝,六行走三市,競放花燈。”

懸若日月:宛如太陽和月亮一樣高高地掛在天空上。形容作品具有永恆的生命力。

玉走金飛:指日月如飛。比喻時光易逝。玉,玉兔,指月亮。金,金烏,指太陽。

出處:唐·呂岩《寄白龍洞劉道人》詩:“玉走金飛兩曜忙,始聞花發又秋霜。”宋·柳永《看花回》詞:“屈指勞生百歲期。榮瘁相隨。利牽名惹逡巡過,奈兩輪、玉走金飛。紅顏成白髮,極品何爲。”

月落參橫:月亮已落,參星橫斜。形容天色將明。

出處:唐·柳宗元《龍城錄·趙師雄醉憩梅花下》:“時東方已白,師雄起視,乃在大梅花樹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須月落參橫,但惆悵而爾。”

月落星沉:月亮落山,星光暗淡了。指天將亮時。

出處:五代蜀·韋莊《酒泉子》詞:“月落星沉,樓上美人春睡。”

月沒參橫:月亮已落,參星橫斜。形容夜深。

出處:《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一·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干;親友在門,飢不及餐。”

月明星稀:月亮明亮時,星星就顯得稀疏了。

出處:三國·魏·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月盈則食:盈:滿;食:通“蝕”。月亮圓的時候就容易發生月蝕。比喻事物盛到極點就會衰落。

出處:《周易·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

月圓花好:花兒正盛開,月亮正圓滿。比喻美好圓滿。多用於祝賀人新婚。

出處:宋·晁補之《御街行》詞:“幽期莫誤香閨恨,羅帶今朝褪。月圓花好一般春,觸處總堪乘興。”

月暈而風:月暈:月亮周圍出現的光環。月亮出現光環,就是要颳風的徵候。比喻見到一點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向。

出處:宋·蘇洵《辨姦論》:“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

月中折桂:在月亮中折桂樹枝。比喻科舉及第。

月墜花折:月亮落下,鮮花夭折。比喻美女死亡。

出處:清·洪昇《長生殿·補恨》:“誓世世生生休拋撇,不提防慘悽悽月墜花折,悄冥冥雲收雨歇,恨茫茫只落得死斷生絕。”

衆星拱月:許多星星聚集、環繞着月亮。比喻衆人擁戴一人或衆物圍繞一物。同“衆星攢月”。

出處:徐遲《搜盡奇峯打草稿》:“而在那個主要工程的位置上,則綴有一顆大紅寶石。在它的周圍又加衆星拱月,環繞着好些較小的紅寶石。”

衆星捧月:許多星星襯托着月亮。比喻衆人擁護着一個他們所尊敬愛戴的人。

出處:《論語·爲政》:“爲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衆星攢月:許多星星聚集、環繞着月亮。比喻衆人擁戴一人或衆物圍繞一物。

出處:《五燈會元·清涼益禪師法嗣·黃山良匡禪師》:“問:‘衆星攢月時如何?’師曰:‘喚甚麼作月?’”

樽前月下:酒樽之前,月亮之下。指對酒賞月的悠閒情境。

出處:清·龔自珍《與吳虹生書八》:“弟此節俗冗,焦頭爛額,對月對酒皆不樂。樽前月下,尚有剝啄之聲,如御十萬敵,必須在家首先搪拒,竟無福前來望見顏色矣。”

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顆星星發出的亮光不如一個月亮發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質優。

出處:《淮南子·說林訓》:“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開,不如一戶之明。”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太陽和月亮每天經過天空,江河永遠流經大地。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恆、偉大。

出處:《後漢書·桓譚馮衍傳》:“其事昭昭,日月經天,江海帶地,不足以比。”

日中則昃,月滿則虧:太陽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滿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

出處:《易·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乎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