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有關於帶火的成語

有關於帶火的成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6W 次

帶火的成語有很多,以下是小編跟大家分享有關於帶火的成語,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於帶火的成語

抱薪救火bào xīn jiù huǒ

出處:《史記·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意思: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

不吃煙火食bù chī yān huǒ shí

出處:宋·阮閱《詩話總龜前集》卷九引《直方詩話》:“文潛先與李公擇輩來予家作長句。後再同東坡來,坡讀其詩,嘆息雲:‘此不是吃煙火食人道底言語。’”

意思:煙火食:熟食。道教以爲仙人可以不吃熟食。舊時用來稱讚詩文立意高超,言詞清麗,不同一般。

不通水火bù tōng shuǐ huǒ

出處:《漢書·孫寶傳》:“杜門不通水火。”

意思:形容跟人不相往來。

趁火打劫chèn huǒ dǎ jié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十六回:“正是財動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雲步,經轉山洞而去。”

意思:趁:乘機。趁人家失火時去搶劫。比喻乘人之危謀取私利。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chéng mén shī huǒ,yāng jí chí yú

出處:北齊·杜弼《檄樑文》:“但恐楚國亡猿,禍延林木,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意思:城門失火,大家都到護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撮鹽入火cuō yán rù huǒ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三本二折:“待去呵,小姐性兒撮鹽入火。”

意思:撮:以指取物。鹽一放在火裏就爆裂。比喻性情急躁。

厝火積薪cuò huǒ jī xīn

出處:漢·賈誼《新書·數寧》:“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偷安者也。”

意思: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潛伏着很大危險。

打得火熱dǎ dé huǒ rè

出處:

意思:形容十分親密。

刀耕火耨dāo gēng huǒ nòu

出處:《舊唐書·嚴震傳》:“樑漢之間,刀耕火耨。”

意思:耨:除草。古人播種前先伐去樹木燒掉野草,以灰肥田。泛指原始的耕作技術。

刀耕火種dāo gēng huǒ zhòng

出處:《舊唐書·嚴震傳》:“樑漢之間,刀耕火耨。”

意思:古時一種耕種方法,把地上的草燒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種。

刀山火海dāo shān huǒ hǎi

出處:

意思:比喻極其危險和困難的地方。

燈蛾撲火dé é pū huǒ

出處:《梁書·倒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

意思:比喻自己找死。

燈火輝煌dēng huǒ huī huáng

出處:

意思:形容夜晚燈光明亮的繁華景象。

電光石火diàn guāng shí huǒ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此事如擊石火,似閃電光。”

意思:閃電的光,燧石的火。原爲佛家語,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現多形容事物象閃電和石火一樣一瞬間就消逝。

冬寒抱冰,夏熱握火dōng hán bào bīng,xià rè wò huǒ

出處:《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越王念復吳,仇非上旦也。苦身勞心,夜以繼日。……冬常抱冰,夏還握火。”

意思:形容刻苦自勉。

洞若觀火dòng ruò guān huǒ

出處:《尚書·盤庚上》:“予若觀火。”

意思:洞:透徹。形容觀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樣。

飛蛾赴火fēi é fù huǒ

出處:《梁書·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

意思:象蛾子撲火一樣。比喻自找死路、自取滅亡。

飛蛾投火fēi é tóu huǒ

出處:《梁書·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

意思:象蛾子撲火一樣。比喻自找死路、自取滅亡。

烽火連年fēng huò lián nián

出處:元·戴良《九靈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東南地,烽火連年警報聞。”

意思: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指戰火連年不斷。

烽火連天fēng huǒ lián tiān

出處:漢·蔡邕《蔡中郎集·外紀上·漢書十志疏》:“其時鮮卑連犯雲中五原,一月之中烽火不絕,埃塵連天。”

意思:形容戰火遍及各地。

烽火四起fēng huǒ sì qǐ

出處:

意思:戰爭的火焰從四面八方燃燒起來。形容邊防不安寧,四處有敵人進犯。

風風火火fēng fēng huǒ huǒ

出處:

意思: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樣子。

風高放火,月黑殺人fēng gāo fàng huǒ, yuè hēi shā rén

出處:元·元懷《拊掌錄》:“歐陽公與人行令,各作詩兩句,須犯徒以上罪者……一雲:‘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

意思:風高:風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風大放火,趁黑夜殺人。形容盜匪趁機作案的行徑。

負薪救火fù xīn jiù huǒ

出處:《韓非子·有度》:“其國亂弱矣,又皆釋國法而私其外,則是負薪而救火也,亂弱甚矣。”《史記·魏世家》:“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意思:揹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

赴湯蹈火fù tāng dǎo huǒ

出處:《漢書·晁錯傳》:“故能使其衆,蒙矢石,赴湯火。”晉·稽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湯蹈火。”

意思:赴:走往;湯:熱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艱險,奮勇向前。

乾柴烈火gān chái liè huǒ

出處:明·周楫《西湖二集·俠女散財殉節》:“這烈火乾柴怎得瞞。”

意思:形容男女之間強烈情慾要求,多用於不正當的男女關係。也形容情緒高漲。

膏火之費gāo huǒ zhī fèi

出處:清·霽園主人《夜譚隨錄》:“欲登第須理舊業讀書,欲讀書須膏火之費,吾視君皆未易辦也。”

意思:膏:點燈的油;膏火:燈火。借指求學的費用。

膏火自煎gāo huǒ zì jiān

出處:《莊子·人間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意思:比喻有才學的人的人因才得禍。

隔岸觀火gé àn guān huǒ

出處:唐·乾康《投謁齊已》:“隔岸紅塵忙似火,當軒青嶂冷如冰。”

意思: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對別人的危難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熱鬧。

篝火狐鳴gōu huǒ hú míng

出處:《史記·陳涉世家》:“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

意思:夜裏把火放在籠裏,使隱隱約約象磷火,同時又學狐叫。這是陳涉、吳廣假託狐鬼之事以發動羣衆起義的故事。後用來比喻策劃起義。

黑燈瞎火hēi dēng xiā huǒ

出處:

意思:形容黑暗沒有燈光。

火耕水耨huǒ gēng shuǐ nòu

出處:《史記·平淮書》:“江南火耕水耨,令饑民得流就食江淮間,欲留,留處。”

意思:耨:除草。古代一種原始耕種方式。

火光燭天huǒ guāng zhú tiān

出處:明·張岱《海志》:“火光燭天,海水如沸,此來得見海戰,尤奇。”

意思: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勢極大(多指火災)。

火海刀山huǒ hǎi dāo shān

出處:

意思:比喻極其危險和困難的地方。

火冒三丈huǒ mào sān zhàng

出處:

意思:形容憤怒到極點。

火然泉達huǒ rán quán dá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

意思:比喻形勢發展迅猛。

火傘高張huǒ sǎn gāo zhāng

出處:唐·韓愈《遊青龍寺贈崔太補闕》詩:“光華閃壁見神鬼,赫赫炎官張火傘。”

意思:火傘:比喻夏天太陽酪烈;張:展開。形容夏天烈日當空,十分炎熱。

火上澆油huǒ shàng jiāo yóu

出處: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二折:“我見了他撲鄧鄧火上澆油。”

意思: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憤怒或使情況更加嚴重。

火上弄冰huǒ shàng nòng bīng

出處:

意思:比喻一下子消失淨盡。

火燒火燎huǒ shāo huǒ liǎo

出處:

意思:比喻心裏非常着急或身上熱得難受。

火燒眉毛huǒ shāo méi máo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六:“問:‘如何是急切一句?’詩曰:‘火燒眉毛。’”

意思:火燒到眉毛。比喻事到眼前,非常急迫。

火樹銀花huǒ shù yín huā

出處: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盡橋鐵鎖開。”

意思:火樹:火紅的樹,指樹上掛滿燈綵;銀花:銀白色的花,指燈光雪亮。形容張燈結綵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

火眼金睛huǒ yǎn jīn jīng

出處:元·楊景賢《西遊記雜劇》第三本第九齣:“這廝瞞神唬鬼,銅筋鐵骨,火眼金睛。”

意思:原指《西遊記》中孫悟空能識別妖魔鬼怪的眼睛。後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銳利,能夠識別真僞。、

火中取栗huǒ zhōng qǔ lì

出處:十七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與貓》載:猴子騙貓取火中栗子,栗子讓猴子吃了,貓卻把腳上的毛燒掉了。

意思:比喻受人利用,冒險出力卻一無所得。

積薪厝火jī xīn cuò huǒ

出處:《漢書·賈誼傳》:“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

意思:薪:柴草;厝:同:“措”,放置。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隱藏着很大的危險,後患無窮。

急如星火jí rú xīng huǒ

出處:晉·李密《陳情表》:“州司臨門,急於星火。”

意思: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從空中急閃而過。形容非常急促緊迫。

急於星火jí yú xīng huǒ

出處:晉·李密《陳情表》:“州司臨門,急於星火。”

意思: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從空中急閃而過。形容非常急促緊迫。

交梨火棗jiāo lí huǒ zǎo

出處:《真誥·運象二》:“玉醴金漿,交梨火棗,此則騰飛之藥,不比於金丹也。”

意思:道教經書中所說的“仙果”。

皎陽似火jiǎo yáng shì huǒ

出處:

意思:皎:白而亮。太陽像火一樣燃燒。多形容夏日的炎熱。

近火先焦jìn huǒ xiān jiāo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九回:“常言道:‘近火先焦。’伯伯便替我們吃官司坐牢,那時又沒人送飯來救你。”

意思:比喻跟禍事最接近的人首先遭殃。

救火投薪jiù huò tóu xīn

出處:《鄧析子·無厚篇》:“不治其本而務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

意思:爲了撲滅火焰而將木柴扔進火中。比喻採取錯誤的辦法,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救火揚沸jiù huǒ yáng fèi

出處:《史記·酷吏列傳》:“當是之時,吏治若救火揚沸。”

意思:沸:開水。比喻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形容情況危急。

救民於水火jiù mín yú shuǐ huǒ

出處:《孟子·滕文公下》: “救民於水火之中,取其殘而已矣。”

意思:把人民從深重的災難中拯救出來。

絕薪止火jué xīn zhǐ huǒ

出處:《呂氏春秋·盡數》:“揚湯止沸,沸愈不止,去火則止矣。” 漢·枚乘《上書諫吳書》:“一人飲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

意思:絕:斷絕;薪:柴草。斷絕柴草,使火停止燃燒。比喻從根本上徹底解決問題。

連天烽火lián tiān fēng huǒ

出處:漢·蔡邕《蔡中郎集·外紀上·漢書十志疏》:“其時鮮卑連犯雲中五原,一月之中烽火不絕,埃塵連天。”

意思: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形容戰火燒遍各地。

燎原烈火liáo yuán liè huǒ

出處:《書·盤庚上》:“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向邇。”

意思:好象大火在原野上燃燒,使人無法接近。比喻不斷壯大,不可抗拒的革命力量。

烈火辨日liè huǒ biàn rì

出處:守朝葉廷圭《海錄碎事·人事》:“烈火辨玉,疾風知草。”

意思:在烈火中能辨別玉的好壞。比喻在關鍵時刻能看出一個人的節操。

烈火轟雷liè huǒ hōng léi

出處:

意思:形容性情暴躁,愛發脾氣。

烈火見真金liè huǒ jiàn zhēn jīn

出處:

意思:真金是不怕烈火燒的,所以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鑑別出是不是真金。比喻在關鍵時刻最能考驗人。

烈火烹油liè huǒ pēng yóu

出處:

意思:比喻聲勢氣焰很盛。

爐火純青lú huǒ chún qīng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五回:“到了現在,可已到了爐火純青的氣候,正是弟兄們各顯身手的時期。”

意思:道士煉丹,認爲煉到爐裏發出純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後用來比喻功夫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境界。

明火執杖míng huǒ zhí zhàng

出處: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二折:“我在這瓦窯居住,做些本份生涯,何曾明火執仗 ,無非赤手求財。”

意思:點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開搶劫。後比喻公開地、毫不隱藏地幹壞事。

明若觀火míng ruò guān huǒ

出處:《書·盤庚上》:“予若觀火。”

意思:象看火那樣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怒火中燒nù huǒ zhōng shāo

出處:

意思:怒氣象火一樣在心中燃燒。形容懷着極大的憤怒。

炮火連天pào huǒ lián tiān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六回:“這不過演放兩三響已經這樣了,何況炮火連天,親臨大敵呢,自然也要逃走了。”

意思:形容炮火非常猛烈。

披麻救火pī má jiù huǒ

出處: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三折:“則落你好似披麻救火,蒯徹也不似那般人隨風倒舵。”

意思:披着麻去救火。比喻惹火燒身,自招災禍。

潑油救火pō yóu jiù huǒ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今使他爲先鋒,是潑油澆火也。”

意思:救火時用油澆灑。比喻事情處理不得法,反而使事態更嚴重。

敲冰求火qiāo bīng qiú huǒ

出處:

意思:敲開冰找火。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

惹火燒身rě huǒ shāo shēn

出處: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莊上人見典史親來捉獲,不知一件什麼天大的事,生怕惹火燒身,連忙把餘琳並馮氏,都送將出來。”

意思:惹:引;身:本身。引火燒自己。比喻自找麻煩或自找苦吃。

熱火朝天rè huǒ cháo tiān

出處:

意思:形容羣衆性的活動情緒熱烈,氣氛高漲,就象熾熱的火焰照天燃燒一樣。

如蹈湯火rú dǎo tāng huǒ

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一:“命入朝廷,如赴湯火。”

意思:蹈:踩;湯:滾水。如同在滾水、烈火中行走一樣。比喻處境艱險。

如火燎原rú huǒ liáo yuán

出處:《尚書·盤庚上》:“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向邇。”

意思:燎:燒;原:原野。如火在原野燃燒。比喻聲勢很大,難於阻抑。

如火如荼rú huǒ rú tú

出處:《國語·吳語》:“萬人以爲方陣,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繒,望之如荼。……左軍亦如之,皆赤裳,赤,丹甲,朱羽之繒,望之如火。”

意思: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樣紅,象荼那樣白。原比喻軍容之盛。現用來形容大規模的行動氣勢旺盛,氣氛熱烈。

煽風點火shān fēng diǎn huǒ

出處:

意思:比喻煽動別人鬧事。

舌鋒如火shé fēng rú huǒ

出處:

意思:比喻話說得十分尖銳。

十萬火急shí wàn huǒ jí

出處:

意思:形容事情緊急到了極點(多用於公文、電報等)。

石火電光shí huǒ diàn guāng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四:“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石火電光,已經塵劫。’”

意思:形容事物象閃電和石火一樣一瞬間就消逝。

束縕請火shù yùn qǐng huǒ

出處:《漢書·蒯通傳》:“即束縕請火於亡肉家。”

意思:束縕:束一紮可燒的大、麻爲火把;請火:借火。搓麻爲引火繩,向鄰家討火。比喻求助於人。也比喻爲人排難解紛。

水火兵蟲shuǐ huǒ bīng chóng

出處:

意思:指使古書遭受損毀的四種災害:水災、火災、戰亂和書蠹。也泛指各種天災人禍。

水火不相容shuǐ huǒ bù xiāng róng

出處:漢·王符《潛夫論·慎微》:“且夫邪之與正,猶水與火,不同原,不得並盛。”《漢書·郊祀志下》:“《易》有八卦,乾坤六子,水火不相逮,雷風不相悖,山澤通氣,然後能變化,既成萬物也。”

意思:容:容納。比喻二者對立,絕不相容。

水火無交shuǐ huǒ wú jiāo

出處:《隋書·循吏傳·趙軌》:“別駕在官,水火不與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壺酒相送。”

意思:沒有財物牽涉。形容爲官清正廉潔。

水火無情shuǐ huǒ wú qíng

出處: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二折:“俺城中把金鼓鳴,正是外合裏應,教智伯才知水火無情。”

意思:指水和火是不講情面的,如疏忽大意,容易造成災禍。

水火之中shuǐ huǒ zhī zhōng

出處:《孟子·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證之,民以爲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

意思:水火:比喻災難。災難困苦之中。

水深火熱shuǐ shēn huǒ rè

出處:《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

意思:老百姓所受的災難,象水那樣越來越深,象火那樣越來越熱。比喻人民生活極端痛苦。

順風吹火shǔn fēng chuī huǒ

出處:《景德傳燈錄》:“因風吹火,用力不多。”

意思:比喻乘便行事,並不費力。

吞刀吐火tūn dāo tǔ huǒ

出處:漢·張衡《西京賦》:“吞刀吐火,雲霧杳冥。”

意思:古雜劇之一,泛稱魔術。

玩火自焚wán huǒ zì fén

出處:《左傳·隱公四年》:“夫兵,猶火也,弗戢,將自焚也。”

意思:玩:玩弄;焚:燒。玩火的必定會燒了自己。比喻幹冒險或害人的勾當,最後受害的還是自己。

萬家燈火wàn jiā dēng huǒ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八回:“萬家燈火吹簫路,五夜星辰賭酒天。”

意思:家家點上了燈。指天黑上燈的時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香火因緣xiāng huǒ yīn yuán

出處:《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於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意思:香火:供佛敬神時燃點的香和燈火。香和燈火都是供佛的,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爲“香火因緣”。指彼此契合。

向火乞兒xiàng huǒ qǐ ér

出處: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向火乞兒》:“今時之朝彥皆是向火乞兒,一旦火盡灰冷,暖氣何在?”

意思:向火:烤火;乞兒:乞丐。近火取暖的氣丐。比喻趨炎附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