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段落 > 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老師。我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如果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不要總看別人不

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老師。我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如果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不要總看別人不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32K 次

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老師。我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如果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不要總看別人不順眼。做好自己,莫管他人。把別人當成一面鏡子,看看自己有沒有這樣,也是修行。把別人當成人生試卷,試試自己會不會考過,也是修行。把別人變成良善益友,問問自己可不可轉念,也是修行。

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老師。我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如果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不要總看別人不

相關文章

熱點閱讀

  • 1你的親人只是到了你看不到的地方,但是他們能看到你,他們不希望因爲他們而讓你過得不好,要讓他們知道你是非常堅強的人,不要讓
  • 2我們並不要求別人完美無缺;我們只要求他們的缺點不要妨礙我們
  • 3借人之智,完善自己。學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時光偷走的,永遠都是我們眼皮底下看不見的珍貴。活着,就要善待自己,別跑到
  • 4對於他人,我們並非我們自己,卻只是在他的生活中扮演某個角色的演員,而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演戲
  • 5有的人從來不會對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有所悟,這種人認爲活着只是一種常態,他們看不見自己的心,是遮蔽了自己的心在生活的人。他們
  • 6判斷一個人,不是根據他自己的表白或對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據他的行動。
  • 7人都有不同的兩面,一面是善良天使的一面,一面是黑暗惡魔的一面。如果你關愛他照顧他,他就會發出天使的一面,如果你懷疑他排斥
  • 8每個人都有自己鮮明的主張和個性,不要識途去改變他人,同樣,也不要被他人所改變。改了,就不
  • 9你的親人只是到了你看不到的地方,但是他們能看到你,他們不希望因爲他們而讓你過得不好,
  • 10學會寬容就要求我們對他人的缺點過失與錯誤不予追究;對他人的誤解做到泰然處之,通情達理;不要強求對方理解自己,對他人要有耐
  • 11我已經暗戀他很久了,如果我不走到他的前面,他永遠不會看見我。
  • 12如果我們自己沒有缺點,當我們發現別人的缺點時就不會如此愉快
  • 13教是爲了不需要教。……“爲了不需要教”,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
  • 14不要每逢看見兒童受了一點點痛苦就去哀憐他們,或讓他們自己去憐憫自己。我們此時應該盡力幫助他們,安慰他們,可是千萬不能憐憫
  • 15如果一個人不過高地估計自己,他就會比他自己所估計的要高得多。
  • 推薦閱讀

  • 1判斷一個人,不是根據他自己的表白或對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據他的行動。——列寧
  • 2恆星的恆心等你等你----------(恆星的恆心)不要看低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秀,他不懂珍惜,就找懂珍惜你的,他不
  • 3以其取悅他人,不如善待自己的散文隨筆
  • 4自己越在乎的人自己就越不能承受他對自己不好。
  • 5任他們鬥爭着,自己不與鬥,只是看。
  • 6我對自己說,每個人都是自私的,永遠不要指望別人。
  • 7不要去羨慕別人的人生,你看見的,並不是他們經歷的所有。你只羨慕他們的光鮮外表,卻看不到他們爲此付出的代價和努力。生活不是
  • 8人生,不如自己活到好看!
  • 9相愛的人是不需無時不刻在一起的,他們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溝通和默契。他們尊重對方的生活方式, 同時擁有自己的人格和世界。他們
  • 10於是記憶,與其說是我們身體裏的過去,不如說是我們活在當下的證明。如果一個人要真正地存在於他的環境中,他就必須不想着他自己
  • 11我們要學會運用辯證的眼光看自己,既看到自己的優點,又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這樣纔有利於改正缺點,提高素質。
  • 12人生,永遠不可複製,我們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價值,我們過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裏的參與。於是,孤獨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們
  • 13他離不開自己的學生
  • 14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 15如果他不愛你了,請你放開他也放開自己,放開他讓別的人對不起他,放開自己讓更好的人來愛你。
  • 16每日一句口語 第1982期:人們渴望改善他們的周遭環境,但是卻不願意改善自己
  • 17要不要參加他們的最終面試?
  • 18人最熟悉的是自己,最陌生的也是自己;最親近的是自己,最疏遠的也是自己。人有兩個眼睛,看世間看他人,就是看不到自己;能看得
  • 19生活中,雖然不能擋住別人俯視的目光,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位置。即使不能讓他們俯視,至少可以讓他們永遠看不見看不清!雖然不
  • 20勵志演講稿:不要看輕自己,不要看輕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