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三年級科技黑板報

三年級科技黑板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7W 次
三年級科技黑板報

  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1834~1907),生在西伯利亞。他從小熱愛勞動,喜愛大自然,學習勤奮。
  1860年門捷列夫在爲著作《化學原理》一書考慮寫作計劃時,深爲無機化學的缺乏系統性所困擾。於是,他開始蒐集每一個已知元素的性質資料和有關數據,把前人在實踐中所得成果,凡能找到的都收集在一起。人類關於元素問題的長期實踐和認識活動,爲他提供了豐富的材料。他在研究前人所得成果的基礎上,發現一些元素除有特性之外還有共性。例如,已知鹵素元素的氟、氯、溴、碘,都具有相似的性質;鹼金屬元素鋰、鈉、鉀暴露在空氣中時,都很快就被氧化,因此都是隻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於自然界中;有的金屬例銅、銀、金都能長久保持在空氣中而不被腐蝕,正因爲如此它們被稱爲貴金屬。
  於是,門捷列夫開始試着排列這些元素。他把每個元素都建立了一張長方形紙板卡片。在每一塊長方形紙板上寫上了元素符號、原子量、元素性質及其化合物。然後把它們釘在實驗室的牆上排了又排。經過了一系列的排隊以後,他發現了元素化學性質的規律性。
  因此,當有人將門捷列夫對元素週期律的發現看得很簡單,輕鬆地說他是用玩撲克牌的方法得到這一偉大發現的,門捷列夫卻認真地回答說,從他立志從事這項探索工作起,一直花了大約20年的功夫,才終於在1869年發表了元素週期律。他把化學元素從雜亂無章的迷宮中分門別類地理出了一個頭緒。此外,因爲他具有很大的勇氣和信心,不怕名家指責,不怕嘲諷,勇於實踐,敢於宣傳自己的觀點,終於得到了廣泛的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