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2016迎新年春節黑板報版面設計

2016迎新年春節黑板報版面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4W 次

說到春節的習俗,可不能只知道搶紅包哦!春節作爲我國最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有着豐富的歷史文化意義,學習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一起跟隨本站網小編整理的春節黑板報資料來看看,我們都有哪些有趣的春節習俗知識吧!

2016迎新年春節黑板報版面設計

  臘月家家事兒多

自進入臘月以後,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以圖掙些銀子過年。祭竈之後,新春聯漸次粘掛,千家萬戶,煥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箋,有的用紅紙,只有內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紙,鑲以紅邊藍邊,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臘月將梅束起放在一個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於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讓地微微有些溫暖,梅花就回漸漸放白,用紙籠之,到市上去賣,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區,支搭蓆棚,售賣畫片。婦女兒童爭相購買,以爲樂。

臘月初一,大街上賣粥果者排成市場。更有賣核桃、柿餅、棗、慄、幹菱角米者,肩挑筐貯,叫而賣之。其次則肥野雞、關東魚、野貓、野鶩、醃臘肉、鐵雀兒、饊架果罩、大佛花、鬥光千張、樓子莊元寶。初十以後則賣衛畫、門神、掛錢、金銀箔、錁子黃錢、銷金倒酉、馬子燒紙、玻璃鏡、窗戶眼。廿日之後則賣糖瓜、糖餅、江米竹節糕、關東糖。糟草抄豆,是廿三日送竈時供給神馬用的。又有賣窯器者,銅銀換瓷碗,京城之香爐燭臺;悶葫蘆,小兒籍以存錢;支鍋瓦,竈口用爲助爨。至廿五日以後則賣芝麻秸、松柏枝、南蒼朮以供“煨歲”之用。臘月諸物價錢都比平日貴些,所以纔有“臘月水土貴三分”的諺語。老年人到了這時,總要勸後輩謹慎花錢,於是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品抓”之諺。

臘月八日爲王侯臘,家家煮果粥。都在前一日備好米和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全家聚食,饋送親鄰,爲臘八粥。臘八粥,是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塘、瑣瑣葡萄,以作點染。切不可用蓮子、扁豆、薏米、掛元,用則傷味。每至臘七日,則剝果洗淨器皿,終夜經營,到天明時粥熟。除祀祖供佛外,分饋親友,不得過午。並用紅棗、核桃等製成獅子、小兒等類,以見巧思。

臘八日御河起冰窖,通河運水貯內窯,太液池起冰貯雪池冰窯,開門運之,夏日出用甚便。

廿三日更盡時,家家祀竈,院內立杆,懸掛天燈。祭品則羹湯竈飯、糖瓜糖餅,飼神馬以香糟炒豆水盂。男子羅拜,祝以遏惡揚善之詞。婦女於內室,掃除爐竈,以淨泥塗飾,燃香默拜。

每至十二月,於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內,由欽天監選擇吉期,照例封印,頒示天下,全體執行放公假。此後,梨園戲館擇日封臺,八班合演,至來歲元旦則賜福開戲。上學的兒童,在“封印”之後塾師也讓放假,謂之“放學年”。

廿五日至除夕傳說爲“亂歲日”。“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

歲暮,將一年吃剩的藥,拋棄在門外,並將所收集的藥方,放一起燒掉,這叫“丟百病”。

在爐內燒松枝、柏葉、南蒼朮、吉祥丹,名曰:“煨歲”。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木偶衝先賀卯年

泰順是一個山區縣,位於浙江省的西南部,這裏的節日氣氛隆重而又樸實,絲毫沒有一點矯情。正月初一這天,大人們走家串戶,忙着拜年;小孩子們除了等着長輩們的壓歲錢外,就是盼着看戲和舞龍燈的到來。初三、初四,鄉親們聯繫好的戲擔就挑進了宗祠。

泰順最流行的戲是木偶戲,其中提線木偶戲最受鄉親們歡迎。“咚咚鏘鏘”,一陣熱鬧的鑼鼓聲,這叫做“打頭通”。之後,在更熱鬧的嗩吶聲中,珠光閃爍、紅袍耀目的木偶站成一列,唱着“福祿壽喜”來個開場白,這叫做“排八仙”。此後正戲就上演了。到了晚上,木偶戲的演出更爲出彩,所以我們幾次都是在晚上觀賞的。白天,我們則到村子裏考察和拍攝古建築,這時候,又往往能碰到農村裏另一種娛樂表演形式——龍獅舞。

龍獅舞,也有的地方叫舞龍燈、舞獅。龍獅舞是泰順春節期間的傳統年俗活動,龍、獅進村後,先在宮廟祖屋演,然後挨家挨戶表演,主人得事先把紅包放在廳堂桌上,作爲表演隊的報酬。龍獅舞以舞獅者居多。“獅子”到達一座宅院後,先要在廳堂叩3個頭,此時獅子不能張嘴,怕嚇着屋裏的香火神,接着到廳堂中心轉兩圈半,然後依次到廳堂左前角、右後角、右前角、左後角,最後再到廳堂中央起舞,這種形式叫“五梅花”。

在泰順仕陽鎮舞龍最爲活躍。演出形式有開龍門、滾龍、戲珠、穿九州,洗龍段等。一個舞龍隊的表演人數一般爲10人,另有幾個預備擎龍頭的人。演出時,嗩吶吹奏《將軍令》等曲調,表演人員則按鑼鼓快慢節奏進行表演。在泰順的羅陽、下洪、嶺北等鎮,還有一種很特別的龍獅舞,叫龍鳳獅子舞,俗稱龍鳳獅子燈。道具除了採用傳統的龍、獅外,還加上鳳、珠、牡丹等,以上各種道具都爲雙份,再由12人分別扮演武生、小旦、兵卒、大花臉、小花臉形象,表演時又舞又唱,場面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