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心理健康手抄報: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因素

心理健康手抄報: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因素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如果有效防治我們青少年的犯罪問題,我們必須需要首先了解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因素有哪些。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因素錯綜複雜,有很多,但上海心理諮詢專家總結出主要的幾點,具體有以下幾大類。

心理健康手抄報: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因素

  首先爲家庭因素。因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如果缺陷,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良人格。孩子的不良人格形成後,就是一個走向違法犯罪道路的一個重要潛伏因素。家庭破裂就是家庭教育缺陷的一種重要因素。近幾年來,失和、失教的家庭越來越多。據心理諮詢專家調查研究發現,離異家庭中的子女犯罪率要比健全家庭子女犯罪率高出4倍多。青少年心理諮詢專家對中國的少年看守所和監獄進行調查研究發現,來自破碎家庭中的青少年佔26.6%左右。其二是父母的文化教育水平偏低,跟孩子的溝通不良。很多父母文化水平偏低,又不喜歡後天補充學習,而孩子接受新鮮事物很快,思想比較新潮,這就對他們的溝通照成障礙,導致孩子得不到一個很好的引導。其三:家庭的教育觀念出現偏差,家長的教育方法不對。比如有些家長對孩子不聞不問,也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簡單粗魯,對孩子非打即罵,但有些父母對孩子又過於溺愛,養成孩子自私自利的性格。

其次爲學校的因素。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學校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現在我國的教育存在很多弊端。其一是我國的法律和道德教育非常滯後。全面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責任,但很多學校爲了片面的提高自身升學率,對學生的道德和法律知識並不重視。如果青少年也自身不重視這方面的學習,就會導致青少年對是非,善惡,榮辱沒有辨別能力。其二學校忽視青少年自我保護和身心健康的教育。這就會導致青少年處事的盲目性和無知性,而這樣又很容易被其他用心不良的人拉攏,利用,從而導致行爲失當甚至犯罪。其三:很多的學校爲了省心省事對那些沒有升學希望,成績不好的學生採取置之不理,甚至不負責任的把他們推向社會,成爲閒散青少年,從而讓社會上的壞人利用。

  再次爲社會因素。社會的負面影響對青少年心理也有很多不良影響。主要包括不良風氣,不良文化,不良分子的教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