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糉葉飄香話端午黑板報的資料

糉葉飄香話端午黑板報的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3W 次

黑板報是以固定或移動的黑板作載體,用粉筆或廣告顏料作書寫繪畫工具的普及性宣傳陣地,具有容易擦洗、修改、更換的優點,是最經濟、最方便、最常見的一種宣傳形式,在中小學校中有廣泛的應用。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糉葉飄香話端午黑板報的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糉葉飄香話端午黑板報的資料

端午節的優美句子1

1、慢慢的閉上眼睛,想想我,想想糉子,你會發現我和糉子一樣可愛。

2、掛一把艾蒿在你門前,願你平安;斟一杯雄黃酒,望你安康;送一盤糉子,祝您全家端午節快樂!

3、每逢佳節“糉”思你,好友之間“糉”是情,端午節,“糉”言“糉”語祝福你,願萬事“糉”順利,生活“糉”快樂,樣樣“糉”美好。

4、放一把湘風楚韻,和幾縷夏日熱情,青枝綠葉包裹,楚辭漢歌煲蒸,艾葉雄黃調配。好了,糉子熟了,再搭一份千年濃濃祝福。

5、好茶清清淡淡,越品越香;好朋友簡簡單單,越久越真;好緣份久久長長,地老天荒,真誠的友誼叫人終身難忘!

6、金色的糉子,金色的情,金色的祝福送給你;金色的節日,金色的你,金色的財運寵着你!願你走金色的陽光大道!行金色的好運!有金色的好心情。端午快樂。

7、端午節快到,送你一隻香甜糉子:以芬芳的祝福爲葉,以寬厚的包容爲米,以溫柔的叮嚀做餡,再用友情的絲線纏繞,願你品嚐出人生的美好和五月五的情懷!

8、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糉;棕葉包着朋友情,友善關愛糉是情;門邊插上艾葉香,平安健康永一生。

9、端午節即至,希望你事業上一鳴驚人,生活上一生平安,做生意一本萬利,買彩票一不小心就中大獎。

10、從前你會強迫我吃糉子。而今,孩兒不在母親身邊,用短信編織一個虛擬的糉子送給你,祈天下老父老母平安!

11、烈日照,西瓜熟,五月裏,初五到,端午節,真激動,米豆棗,來備好,買來皮,把糉包,小小糉,味道鮮,五穀全,樣子俏,裹糖吃,似神仙

12、芬芳的祝福織成葦葉,溫馨的叮嚀碾作白米,誠摯的祈禱曬熟紅棗,再以友誼的絲線緊緊纏繞,端午節送你香甜的糉子,願你永遠享受人生的美好!

13、每當一個節日來臨,我總是第一個想起你,不知你是否也和我一樣,遙望着遠方,思念自己牽掛的人。端午節到了,讓我爲你送上一份祝福!

14、端着夏日的清涼,端着錦繡的心情,端着真誠的祝福,我在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提前爲你“端”上祝福:祝你幸福安康,萬事如意!

15、你是我生命中最要的人,要珍惜你;你是我端午節的貴客,要熱情招待;請你吃糉子,喝雄黃酒,看賽龍舟,就是要你端午節過的快樂無比!

16、每一粒思念都粘連着我最真誠的想念,每一顆祝福都收藏着我採自天然的幸福,每一層快樂都包裹着我們之間的情誼不變,每一個糉子都香飄萬里到你那裏,致我的祝願,端午節,致我最好的朋友,掛念。

17、酒當歌,曲輕彈,霓霞舞翩翩;花兒美,碧水漣,日月彩雲間;夢成真,福祿全,祝願開心每一天!

18、米與米相粘,快樂溫馨伴;葉與葉相疊,鈔票疊不絕;線與線纏繞,好運跑不了;糉與糉相結,祝福不停歇。端午節,我給你祝願,祝你總如願,快樂每一天!

19、喝上一杯雄黃酒,好運必定能長久,吃上一粒香糉子,快樂伴你一輩子,戴上一個小香囊,幸福生活萬年長,再來一個賽龍舟,今年又是大豐收,端午節願你吉祥如意,開心永伴。

20、你可能現在正在品味我給你包的糉子,你可能發現糉子裏只有米沒有餡,都怪的包糉子時太想漏餡了,這寓意我對你的愛是無限(餡)的。

21、你怕熱,卻偏偏裹衣服件件;你怕疼,卻偏偏緊腰帶根根;你怕累,卻偏偏戴首飾點點;你游泳,卻偏偏連衣服都不脫。這不,被熱熟了吧。

22、奉上一顆祝福的心,在這喜慶的日子裏,願幸福、如意、快樂、鮮花,一切美好的祝願與你同在。端午節想起你,發個短信問候你,想不起我沒關係,只要你快樂又順心,就是我由衷之愜意。

2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端午至而念朋友兮,發短信以祝福。龍舟快而糉香兮,生活多樂而少愁。衣袂飄而人美兮,諸事順而體碩!

24、你的臉比陳世美還美你的眼比諸葛亮還亮;我的愛比魯智深還深我的情比關雲長還長,但我的諾言比孫悟空還空。

25、風和日麗,今日端午,糉子飄香,龍舟正舞,聽得耳邊鼓,歡聲陣陣,引我情愫,一杯雄黃酒,滿載祝福,我在身邊,有何孤獨?關懷在心,好運一路。端午節裏,溫馨在你身旁守護。

  端午節的優美句子2

1、構思了很多心語,醞釀了諸多祝願,斟酌了衆多問候,才發現還是代替不了那句最平實的話:平安,健康,幸福,祝您和您的家人端午節安康!

2、祝福不斷連連的,真情實意綿綿的,包成糉子圓圓的,吃在嘴裏黏黏的,味道總是鹹鹹的,化在心裏甜甜的。祝甜甜的你,過個甜甜的端午!

3、端午節到了,偷偷的一條信息,帶去我的一份最真的祝福,一份蜜意,一份友誼,一份如意,一份溫馨,一份守望,一份牽掛,一份安康都給您。

4、五月的輕風飄來淡淡的糉香,青綠的糉葉包裹濃濃的真情,徜徉在心跡流淌的歲月,追憶久已沉澱的情愫,又值端午佳節,糉香融入信息,“糉”是想着你。

5、端午到,驚喜到!願看祝福的你,在這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裏:吃糉子,得甜蜜;看龍舟,好運收;飲雄黃,逐小人;系彩縷,好運勢。

6、喜歡香甜的糉子,甜蜜的香氣傳遞着你的氣息;喜歡競渡的龍舟,熱烈的氣氛中你我熱情澎湃;喜歡清新的香包,一針一線裏都是你的愛戀。端午節到了,願你快樂無限!

7、風和日麗,今日端午,糉子飄香,龍舟正舞,聽得耳邊鼓,歡聲陣陣,引我情愫,一杯雄黃酒,滿載祝福,我在身邊,有何孤獨?關懷在心,好運一路。端午節裏,溫馨在你身旁守護。祝你幸福!

8、送給你一陣輕風,帶着我的問候;送給你一縷月光,映着我的影像;送給你一片白雲,浸透我的溫暖;送給你一條短信,連接你我友誼,祝端午節快樂。

9、傳統佳節端午到,家家戶戶把糉包;香鮮可口人人愛,節日氣氛團團繞;固然你我相見少,短信祝福要送到;祝你:家和美滿人興旺,咱的友情固又牢!

10、端午節我端着五件禮物送給你:吃糉子,運氣一縱再縱;掛葫蘆,福祿盡收集;系五彩繩,生活五彩繽紛;喝雄黃酒,事業輝煌長久;戴香包,香甜將你抱。

11、端午節,朋友的祝福悄然送至,願你事業像龍舟一樣快進,家庭像香包一樣溫馨,個性像糉葉一樣飄逸,氣勢像雄黃一樣勁霸,快樂像糯米一樣粘上就不掉!

12、悄悄爲你降臨的,是平安。靜靜爲你散放的,是溫馨。默默爲你祝願的,是幸福。深深爲你期待的,是成功。送上我最真誠的祝福:端午節快樂!

13、端午節送給你一個糉子短信,誠意裏包着一份美麗紅豆、香甜大棗、健康綠豆、金錢就像粒粒米,包在一起全歸你,裝在短信發給你,祝端午愉快又有趣!

14、夏日高溫不退,生活枯燥無味,工作太累,個人身體寶貴,多吃瓜果是對,再煩也要去睡,找個時間聚會,地方不要太貴,祝端午節快樂!

15、端午節到了,悄悄的一條信息,帶去我的一份最真的祝福,一份深情,一份情誼,一份如意,一份溫馨,一份守望,一份牽掛,一份安康都給你。

16、端午品棕香,中秋賞月圓,霜降不看天,露重知冷暖,只是遙相思,遠方親和友,一條短信息,願把祝福達。霜降到,寒將來,最親愛的人,祝你生活幸福,工作如意,煩惱、憂愁都降落。

17、年年歲歲過端午,歲歲年年糉飄香。一年一年又一年,五月初五難忘掉。龍舟湖上來競渡,黃酒祭奠爲故人。古往今來習和俗,千萬大衆普同慶。端午節到了!

端午節由來大全

一說認爲端午節是龍的節日。聞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證,端午節是古代吳越民間舉行圖騰祭的節日,認爲端午節實際上是一個龍的節日。

二說認爲端午節是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逝世。據《續齊諧記》記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逢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江祭之。

三說是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

四說認爲據東漢時期蔡邕《琴操》中載,端午節係爲紀念先賢介子推。

五說認爲宋代高承《事物紀源》刊文,端午源於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於是日操練水軍。

六說認爲樑宗懍《荊州歲時記》載述,端午是爲迎“濤神”伍子胥。《後漢書》中也寫道:浙江虞巫上祝曹盱,五月初五在曹娥江上婆娑起舞,迎接伍子胥。後來江浙一帶百姓每逢端午逆流而上,舉行各種儀式,以悼念伍子胥。

七說認爲在《道書》中載有五月初五是爲祭祀先祖日。

八說是據《會稽典錄》一書記載,端午是爲紀念尋父投江而死的曹娥。

九說認爲端午起源於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其時仲夏之日,萬物方盛,夏至日,陰氣萌生,恐物不懋,故在五月初五以五色印爲門戶飾,以懲惡氣。

十說是民間有一傳說認爲,端午源於湖北沔陽沙湖曾有四位豪傑專門劫富濟貧,後因遭當地官兵突襲圍困而於五月初五投江而亡。當地民衆萬分悲哀,將這一天定爲端午節,以示悼念。

端午節傳說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可是老祖宗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啊,而且是僅次於春節和中秋節的三大傳統節日。這個重大節日包含有很重要的'紀念意義,舉國同慶,萬衆歡騰,意義非凡。爲此,國家特意規定,從最近幾年始,和春節中秋節一樣,每逢端午節,還專門放假慶賀呢!

據中國民俗家考證,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端午節就是因紀念古代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而專門設立的。中國春秋戰國時期,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名句古詩聞名中外的屈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生前,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裏根據大量的文史資料考究,僅介紹以下四種,以饗讀者。

源於紀念屈原。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國現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曾經著作改編大型歷史話劇、電影《屈原》,都藝術地再現了這位偉大詩人的光輝形象,揭示了民間五月端午紀念屈原的偉大意義,影響深遠!

源於紀念伍子胥。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爲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爲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爲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爲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爲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爲晉王義所書。後人爲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爲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爲曹娥江。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爲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爲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羣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爲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不管哪種由來和傳說,端午節作爲兩千多年的傳統已深深地紮根保留了下來,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心目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在保留傳統習俗的基礎上,它吸取精華,剔除糟粕,與時俱進,也賦予了新的時代內容和精神。 讓我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和優秀的民俗繼續發揚光大,也讓外國的諸如“父親節”“母親節”“情人節”等先進文化引進來,和我國的民族文化共融共生,依照“古爲今用、洋爲中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正確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人人踐行社會主義“24字”核心價值觀,爲堅守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而鼓與呼!

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又叫浴蘭節女兒節,其歷史由來已久,從我國古代就已有過端午的習慣。讓我們先通過這篇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哪些說法來了解一下節日的起源吧,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吧。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已流傳兩千多年。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

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2.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

3.懸艾: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爲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爲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4.懸鐘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

5.栓五色絲線:

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爲吉祥色。因而,‘端午節’清晨。各家大人起牀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

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裏。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裏,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6.點雄黃酒:

雄黃也是一種藥材,據說能殺百毒。所以在‘端午節’時,古人們會將雄黃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腦門手腕腳腕等處抹上雄黃酒,據說,這種做法可以使蚊蟲蛇蠍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7.端午食糉:

‘端午節’吃糉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糉子,又叫做“角黍”“筒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