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漁舟唱晚》教學反思大綱

《漁舟唱晚》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漁舟唱晚》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漁舟唱晚》教學反思

《漁舟唱晚》教學反思1

《漁舟唱晚》是一首箏獨奏曲。這是近代古箏家婁樹華在本世紀三十年代中期根據古曲《歸去來辭》的素材加工改編而成的一首傳統箏曲,表現了夕陽西照、湖面歌聲四起,滿懷豐收喜悅的漁民,駕着片片白帆,紛紛而歸的動人畫面,標題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閣序》。

經過在不同層次上的反覆聆聽及親身體驗、合作參與後,使學生在體驗、內化的基礎上得出音樂的旋律進行及節奏變化與音樂所表現的情緒之間的內在聯繫,並通過再次合作,讓學生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通過這樣的欣賞教學,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及實踐能力均有提高;思維及反應能力較前敏捷;自修心增強;研討氣氛形成。

本節課,我一開始演奏古箏導入課堂,給學生一種新鮮感,很好的創設了教學情境,吸引了學生.隨後通過採用音畫結合的教法,增強教學的形象性和創造性,在強調欣賞的同時分析樂曲,讓學生聽了想,想了說,說了動,動了畫。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一直處於積極的參與中,課堂自始至終有很濃的音樂氣氛。在分段欣賞時,我配上解說詞朗誦,幫助學生想象樂曲所塑造的音樂形象,使直觀、生動、感性的圖象與抽象、理性的音樂節奏、意境有機聯繫起來,還引導學生通過關注旋律、節奏、速度、力度四要素,明白了不同的音樂語言表示不同的情景,提高了學生音樂鑑別能力和分析能力。

這首《漁舟唱晚》給我們描繪了一個非常美的畫面,但是,這個畫面是存在於學生的`想象之中的,如何讓學生想像並表述這個畫面呢?我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如“柔和、溫暖、寧靜”等表述第一部分的音樂,要求學生創編表現“柔和、溫暖、寧靜”的動作,想像“夕陽映萬頃碧波”的情景,第二部分音樂“激動、快樂、熱鬧”,表要求學生創編表現“激動、快樂、熱鬧”的動作,現了心情喜悅的漁民悠悠自得,片片白帆隨波逐流,漁舟滿載而歸的情景。通過兩部分音樂的對比感受一靜一動,以及律動的感受,動靜結合,體會音樂要素給我們展現的豐富性。樂曲的第三部分音樂時迴歸寧靜,深入感受漁民捕魚歸來的畫面的變化,體會中國漁村漁民的幸福生活。

《漁舟唱晚》教學反思2

古箏獨奏《漁舟唱晚》是近代古箏家婁樹華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根據古曲《歸去來辭》的素材,加工改編而成的一首傳統箏曲。表現了夕陽西下、湖面歌聲四起,滿懷豐收喜悅的漁民,駕着片片白帆,紛紛而歸的動人畫面。

爲了讓孩子們瞭解我們的民族樂器古箏,並激發他們的聆聽興趣,我首先請學古箏的同學結合古箏的圖片,向同學們介紹古箏的結構及演奏手法,接着聆聽樂曲,讓會彈奏古箏的同學,繼續擔任小老師,上臺跟着音樂,徒手模仿彈奏樂曲,接下來讓他們分別視唱兩個主題旋律,請其他同學在黑板上板書圖形譜。接着集體跟着音樂模仿彈奏樂曲,當聽到第二個樂段出現時,讓他們邊模仿彈奏,邊一起哼唱主題曲調,進一步感受樂曲優美、舒緩、寧靜、悠長的音樂風格及古箏特有的音色。

爲了讓孩子們喜歡我們的民族音樂,聆聽此曲後,又讓他們聆聽了《高山流水》、《瀏陽河》、《戰颱風》等古箏曲片段,聽後小組討論談感受,並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民族樂器,它們的模樣、音色有什麼不同。通過此活動,激發他們學習民族音樂的興趣,做個民族音樂傳承的小使者!

《漁舟唱晚》教學反思3

根據小學音樂課中多媒體輔助教學有效性研究的課題,本課我運用的是信息技術情境下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

《漁舟唱晚》是由古曲改編而成,意境悠遠,對於小學生而言,欣賞這種古典的器樂曲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我在這節課的課堂設計中,精心組織和設計了多種方法來解決這個難題。

本節課,我一開始就利用演奏古箏直觀的讓學生感受,並用音樂語言導入課堂,給學生一種新鮮感,很好的創設了教學情境,吸引了學生.隨後通過採用音畫結合的教法,增強教學的形象性和創造性,在強調欣賞的同時分析樂曲,讓學生聽了想,想了說,說了動,動了畫。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一直處於積極的參與中,課堂自始至終有很濃的音樂氣氛。在分段欣賞時,我通過課件播放和親身演奏的方法,幫助學生想象樂曲所塑造的音樂形象,使直觀、生動、感性的圖象與抽象、理性的音樂節奏、意境有機聯繫起來,還引導學生通過參與關注旋律、節奏、速度、力度四要素,明白了不同的音樂語言表示不同的情景,提高了學生音樂鑑別能力和分析能力。

整節課層次清楚,教學效果明顯,我從學生的表情和肢體語言中就看出他們已經讀懂了音樂,受到了感染,進入了意境.特別是欣賞配樂沙畫表演時,響起了學生的陣陣掌聲,透過掌聲我深深感覺到學生被民族音樂的魅力所震撼。但由於這首樂曲比較大,所以一節課是遠遠不能夠詮釋音樂的、對於這種樂曲的欣賞教學怎麼樣更好的激發學生的熱情呢?我想只有用新課程理念做指導,深挖教材、合理設計,反覆實踐,總結方法,欣賞教學一定會有更大的飛躍,這既是我努力的方向,也是我追求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