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小學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

小學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桂花雨》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作者琦君用抒情的筆調,寫下對親人的思念和對故鄉的懷念。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小學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

  小學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1

《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她寫的這篇文章的確非常優美。初捧這篇文章,我便愛不釋手地讀起來,如淋浴在一場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濃郁而迷人的香氣中,感受着琦君那如雨般的思鄉之情。不過,雖然文章充滿着琦君的這份濃濃的思鄉之情,可也正如那“得仔細地從綠葉叢裏找細花”一樣得從字裏行間細品方見。所以一定要將自己全身心放入文章當中,你才能真正體會作者的那番思鄉情,童年樂。下面就是我今天在課堂上的小小的體會:

“搖桂花”這一段既是課文內容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重點。這部分教學我注意了讀中感悟,引導學生深入地體會了“搖桂花”時的快樂心情。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初讀課文,並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然後從課文插圖入手,讓學生說說圖畫上的內容,再從文中找出描寫圖畫內容的相關段落,讓學生朗讀後劃出重點語句,然後步步深入,漸入佳境。對於作者盼望“搖桂花”的迫切心情和“搖桂花”的快樂,我引導學生閱讀文字,從領會對話和動詞入手,用分角色朗讀和讓學生說說這樣讀的理由,在閱讀中體驗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快樂之情。對於“桂花雨”的感受,我引導學生結合淋雨的生活經驗來體驗其舒服的感覺,然後又讓學生直接來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體驗喊時的心情,然後帶着這種感悟和體驗再次進入文字,讀出了其中的感情。最後,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說說難以忘懷的人和事,進行情感和能力的遷移。

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對於像我這樣普普通通的一線教師來說,更是遺憾多多。前半堂課課堂很沉悶,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想,主要原因在於當學生劃出了描寫香氣的句子談感受時,脫離了文本具體的語言環境,孤零零地那麼幾個句子,確實很難入情入境。讓學生自讀4、8小節,在語境中感受體會,或許情況就不同了。我感覺教師牽得痕跡太濃,略讀的味道沒上出來。但具體如何放,我不知道,這方面只有以後多關注,在教學實踐中爭取摸索出一點教學略讀課文的方法來。

通過這次上課,我發現了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或許,有些不是一朝一夕能改正過來的,但學習無止境。

  小學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2

《桂花雨》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文中瀰漫着作者淡淡的思鄉情緒和對桂花完美的回憶。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在設計時我儘量以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爲主線,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和理解課文資料。

上完課後,我發現許多不足之處,反思如下:

一、品析重點詞語教學上的不足。

在介紹桂花的“香”這一特點時,孩子們都找到了“但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1、“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纔是香飄十里。”這幾個描述桂花香的句子。我準備抓住重點字詞,透過品讀感悟的方式讓孩子們比較得出哪裏的桂花更香,但孩子們的品讀並不到位,也沒有發現明顯的區別。這一個環節的效果沒有到達。

二、時光把握不夠準確,品讀“搖花樂”資料草草收常

在前一部分介紹桂花香的特點時,由於孩子透過理解重點字詞和比較閱讀後,沒有得出杭州的桂花比家鄉的桂花更香的特點,所以之後又用了一大部分時光去彌補這個問題,以致在後面體會“搖花樂”時,顯得倉促。

在本節資料中,“纏”字寫出了作者的急切情緒,“使勁”、“喊”寫出來了搖桂花的樂趣,同時反映了作者對桂花的喜愛。可當時由於時光倉促,我只是讓孩子們抓住重點字詞一讀帶過,並沒有採用課前準備的“用回憶生活、聯繫生活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體會詞語包含的情感。”

三、朗讀形式單調。

本節課中孩子們朗讀的形式只有齊讀、小組讀和自由讀的三種方

式。而這樣的朗讀形式很明顯不利於孩子們對文本的理解和吸收,更談不上到達以讀促悟的效果。

在上課的過程中,我也觀察到了有一部分孩子很想站起來挑戰他人或小組的衝動,可我卻忽略了這一點。而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也採用過這種挑戰式的朗讀,效果甚好。

四、教師灌輸得太多,孩子們自我表現的機會甚少。

有人說,語文教學就應少一點知識的灌輸,少一點理性的分

析,把教學重點轉移到指導並幫忙學生“揣摩、品味、理解、吸收”語言上來,這是語文教學本體的迴歸。而我在這一節課中明顯犯了這個“大忌”。

在講到“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和“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的這兩個句子時,我讓學生講了“浸”字的本意,也講了在文中的意思。我想,我還能夠嘗試讓孩子們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代替“浸”字,透過自主的比較、揣摩和朗讀,體會詞語的含義,同時還能夠培養孩子們推敲詞語的良好語言習慣。

以上問題,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爲自身教學基本功不夠紮實,才導致本節課出現那麼多的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必須會認認真真練好基本功,紮紮實實地上好每一節語文課,避免類似狀況再次發生。

  小學五年級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3

《桂花雨》我國著名女作家琦君寫的,語言文字尤其的美。初捧這篇文章,我只是被優美的語言文字所打動,如同沐浴在一場香香的桂花雨中。當我再深入地去讀,去了解琦君時,我卻在那迷人的香氣中,感受到了琦君那如桂花雨般的思鄉之情。但是這種鄉情難忘、童年難忘的情懷,卻不是簡簡單單、大大略略地就可以感受到的,需要仔細地從字裏行間細品方見。那麼在我的課堂中,我如何讓學生也能有這樣的體會呢?

“搖桂花”這一段是教學的重點。這部分教學我注意了讀中感悟,引導學生深入地體會了“搖桂花”時的快樂心情。我給了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圈畫出你認爲琦君喜歡搖桂花的句子,並在給你感受最深的詞語旁邊做一些適當的批註。

接着在學生交流課文中表現琦君喜歡搖桂花的句子。“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所以我總是纏着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嘛!”這一句我主要讓學生自己交流體會,在交流中啓發學生感受到這一年一度的搖桂花對琦君來說是一件重要的事,是一件樂事。爲了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琦君對搖桂花的期盼和迫切心情,我創設情境進行了“三讀”琦君的話。

“這下我可樂了,幫着在桂花樹下鋪竹蓆,幫着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讓學生嘗試把靜止的文字想象成一個個動態的畫面,描述畫面中出現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小女孩。學生在描述中感受到了這是一個天真可愛活潑,忙得不亦樂乎的小姑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