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計劃 > 關於初一語文教學計劃系列

關於初一語文教學計劃系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5W 次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工作了!可是到底什麼樣的計劃纔是適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初一語文教學計劃系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初一語文教學計劃系列

關於初一語文教學計劃系列1

一、教材分析

這冊課本以語文與生活的聯繫爲線索,按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大版塊組織單元。每個單元包括閱讀與綜合性學習、協作、口語交際三大部分。

這六個單元分別是:親近文學,多種文學體式;金色年華,童年故事和成長經歷;民俗風情,地方色彩濃厚的文學作品和抒發思念之情的詩歌;多彩四季,描寫春夏秋冬的絢麗風景;關注科學,科學文藝作品啓迪思想;奇思妙想,生動的童話意義深刻。

每個單元又分爲四個版塊:閱讀、誦讀欣賞、寫作、語文實踐活動或口語交際。閱讀部分,在每篇課文的練習中,就有寫作練習、口語交際練習和小型綜合性學習活動。同時,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部分,也不乏閱讀練習,蒐集、篩選、整理資料是大量的,佔相當的比例。其中每個單元的誦讀欣賞、寫作和口語交際(語文實踐活動)與該單元的閱讀課文是融合在一起的,並且安排了名著推薦與閱讀和相應的專題,讀、寫、聽、說相輔相成,整體推進,形成綜合實踐系統。這個綜合實踐系統是開放的,富於彈性的,充滿活力的。

七年級上教材不同於八、九年級課本的最明顯的區別是該冊文言詩文並沒有採取相對集中的編排方式,而是按照一定的主題穿插在每個單元中。這種編排方式,對於剛剛接觸文言文的學生來說,可以降低難度,增加興趣,而且便於文白對照着學。這本教材在全書最後增加了附錄。附錄分爲三部分:應用文示例,名家書法賞析,字詞表。

二、學期目標

1、思想目標:在聯繫生活的基礎上,能有序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強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發展學生的語感和思維,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並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其創新精神的培養,提高文化的品位和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社會主義道德,使之具有較健康的發展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2、知識目標:懂得記敘文的基本知識,能運用基本知識來閱讀,分析簡短的記敘文。加強朗讀背誦的能力,增強語感,積累語言。

3、能力目標:通過學習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養成習慣積累一定的詞彙,能把內心的情感、思想,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學會對生活的觀察和分析、表達。

三、教學重點

1、掌握初一(上)階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詞的音義,並學會運用。

2、學習本冊書上的課文,完成木學期的教學任務

3、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掌握常用的學習方法。

4、培養學生語文朗讀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爲培養學生語文語感打下基礎。

5、大量閱讀課程標準要求的課外讀物,增加閱讀量。

6、指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的文戰的主題含義和豐富的思想感情。

7、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中貫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四、提高教學主要措施

1、認真學習洋思中學和杜郎口中學的思經驗,落實我校“導、學、議、練、梧”教學基本模式,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2、充分發揮備課小組團結協作的力量,加強集體備課。每週集體備課一次,討論教材及教學中的問題,交流教學心得。統一教學進度和教學重點、難點;統一各種資料;統一大小考試;發揮集體備課的力量,力爭使我們的老師授課能力在同一起跑線上,從而提高初一語文教學的整體水平。

3、學生作業做到精心設計、科學、適量。

4、開展古詩文背誦、名句積累,等系列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5、堅持每週一次的作文訓練,並堅持認真批閱。

6、抓語文課外閱讀習慣的養成。保證每週的課外閱讀時間,並對摘抄積累作出細則要求。

五、教學進度

周次

內容課時

關於初一語文教學計劃系列2

一、教材分析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共分爲6個單元,共30課,其中精讀15課,略讀15課。第一單元是關於家庭親情的作品,第二單元是關於生命體驗的作品,第三單元關於自然美景的作品,第四單元是關於理想信念的作品,第五單元是關於科學世界的作品,第六單元是想象世界的作品。

教學重點是閱讀和寫作。

教學難點是古文的閱讀和現代文的寫作。這是因爲古文難讀,難背,難理解,學生對此不感興趣;寫作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普遍難點。教師可利用的教學資源還有網絡資源、教學刊物、教師教學用書和錄音磁帶等。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我擬定本冊語文的教學目標如下:

(一)識字和寫字

掌握每課的生字新詞,積累語言。練習寫硬筆行楷字,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

(二)閱讀教學

1、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要結合閱讀提示和課後練習,抓住重點難點問題,深化理解;也要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體會課文所表達的豐富多樣的情感。

2、要注意採用默讀的閱讀方式,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重點把握作者的情感,品味蘊含在字裏行間的深情。

3、反覆朗讀,在整體感知內容大意的基礎上,深入體會作者傳達的微妙情感,揣摩和品味富有特色的語言,積累精彩語句。課文中多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注意體會它們的表達效果。

4、繼續練習默讀,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妨在課本上隨手圈點勾畫,標出關鍵語句,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或者有疑惑的地方。在對課文整體把握的基礎上,通過把握線索,抓住關鍵語句等方式,概括文章的中心。

5、要掌握邊默讀邊摘錄的閱讀方法,還要注意把握文章內在的條理,理清作者思路。

6、學習快速閱讀,力爭每分鐘不少於500字。閱讀時,儘量擴大一次性進入視野的文字數量,通過關鍵詞語帶動整體閱讀,提高閱讀速度。

7、課外閱讀文學名著《繁星》《春水》和《伊索寓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豐厚的文學素養。

8、課外背誦古詩詞10首,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積累語言。

(三)寫作教學

結合每一單元的訓練主題,指導學生進行寫作,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綜合性學習

開展3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觀察、實踐、蒐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使語文教學與學習生活有機結合起來。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剛剛升入中學,我對這些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缺乏瞭解:小學高年級語文學習的重點和考試內容與中學有很大不同,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還缺乏自主性,學生對中學語文的學習還要有一定的適應期。爲此,我要多方面來了解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語文教學,採用合作、探究、自主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使全體學生都愛學習語文,使他們的語文素養獲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四、教學方法設計

爲了達成我的語文教學目標,結合本冊語文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可供利用的教學資源等情況,我決定採取教師引導品讀與學生自主品悟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策略、方法和手段,精心設計每一篇課文的教學,努力上好每一課,加強課前預習,加強古詩文的背誦與默寫;加強寫作的指導,加強寫作的講評,用優秀的學生習作來啓發學生的寫作思維。

加強識字和寫字的訓練,每天讓學生堅持寫鋼筆小楷;加強古詩文的背誦,積累語言材料;指導學生練習對對聯

關於初一語文教學計劃系列3

一、教材分析

第一,構建新教學體系。這本書共有五個單元(主題), 每個單元包括4-5篇課文、綜合性學習兩大部分。採用這種編排體系,注重教材的實踐性,自始至終把語文學習置於實踐活動之中;突出教材的綜合性,減少頭緒,突出重點,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整合在一起,語文基本功的培養與個性發展、人格養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各個環節的設計兼顧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力圖在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同時,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教科書內容強調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培養紮實的語文基本功與開發潛在能力、創新能力的統一。

第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地語文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地創新精神。內容和設計上注重激發學生地主體意識進取精神,充分關注學生地個體差異和不同地學習需求,爲學生提供各自地發展空間。閱讀部分,選文地練習和提示,都尊重學生閱讀地自主性和獨立性,引導學生在閱讀地過程中自主發現、自主建構文本意義,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做出有個性地理解。便學生在閱讀中不僅僅是獲得信息、汲取知識、而且是發現自我、充實自我。寫作、口語交際部分,注意引導學生表達真情 實感、展示獨特個性、使學生地學習寫作和口語交際,成爲他們健康人生重要開端。尤其是綜合性學習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自主選擇確定活動內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過程,培養創新精神。

第四、力求建立開放、有彈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書體系。教材體現了課內外和校內外的結合,使教科書由課內走向課外。

可以看出,教材選文文質兼美,難易適度,符合學生的閱讀心理,適合學生學習。

二,學生情況分析

我任教初一(1)和初一(2)兩個平行班。初一(1)班情況:從上學年的教學和測試情況來看,初一(1)班學生語文水平相對較低,兩極分化較嚴重。差生較多,優秀率和及格率都比較低。 初一(2)班較初一(1)班,差生略少,但尖子生也要少。

思想狀況方面: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般,學習習慣也比較差,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預習習慣沒有能夠形成,上課也有一些會常開小差,不能夠積極回答問題。但也有少數學生情況較好。

學習心理方面:有1/3的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比較認真刻苦,他們的學習情緒比較穩定,有的儘管基礎較差,也能堅持不懈,能井然有序地安排自己的學習,不會受到環境和其他不利因素的干擾,能夠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有l/2的學生屬於鞭策進步型,此類學生平時能夠配合老師的教學,但自覺性和定性不足,課堂喜歡享受歡樂,他們希望有好的成績,但好逸惡勞,怕吃苦受罪,不願付出勞動,上課時而認真時而精神不振,回家很少複習功課,需要老師的督促纔會有所作爲;尚有十幾個學生屬於不思進取型,積極性和主動性極差,或對學習毫無興趣,需要老師再三強調才能勉強完成作業。

  三、教學目標

新課程教材的教學目標,不再是教材的教學目標,而是學生的語文學習目標,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於學生的情感體驗。

1、掌握初一(下)階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詞的音義,並學會運用。

2、學習本冊書上的課文,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

3、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掌握常用的學習方法。

4、培養學生語文朗讀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爲培養學生語文語感打下基礎。

5、大量閱讀課程標準要求的課外讀物,增加閱讀量。

6、指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的文戰的主題含義和豐富的思想感情。

7、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中貫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四、教學措施

第一、要注意教學目標的整合性。傳統的目標設計有重結論輕過程、重認知輕情感、重智能變化輕心理體驗。新課程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緯度的有機結合。

第二、要注意教學內容的開放性。要使語文課由單一轉向綜合,由平面轉向立體,由封閉轉向開放,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濃厚興趣,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學方式的互動性。要實現由少民主、不平等、單向傳輸向師生的和諧、民主、平等、互動轉變。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學習的共同體。

第四、要注意教學過程的活動性。積極探索洋思新模式,儘可能把過去由自己包辦的講解、提問轉化設計成學生的多種活動,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說一說,而且讓他們畫一畫、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過學生自主的學習活動,讓學生掌握知識,並融會貫通,爛熟於心。

第五、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應引進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使學生從單一枯燥的學習中解脫出來,去領略課堂裏的精彩世界,要增強了語文課的吸引力,加速了學生盛知過程,促進了認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學組織形式的靈活性。要在課堂教學中想方設法組織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等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

第七、注重教學評價的多元性。要改變以往一刀切的評價機制,實行全面的評價學生的語文素養。

  五、教學進度表:

關於初一語文教學計劃系列4

一、學期教材分析及教學目的和任務

教材分析

本書的單元佈局改變了以往按文體安排單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課程的不再強調語文的文體知識的要求,更加註重學生的人文體驗。

教科書的主要特點:

第一,構建新的教科書體系。這本書力圖構建語文綜合實踐體系。按人與自我(人類、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與社會(社區、羣體、家庭、民族、國家等)、人與自然(自然環境、生態等)三大板塊組織教材,每個板塊分若干單元(主題),每個單元包括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兩大部分。

第二、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各個環節的設計兼顧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力圖在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同時,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教科書內容強調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培養紮實的語文基本功與開發潛在能力、創新能力的統一。

第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內容和設計上注重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進取精神,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爲學生提供各自的發展空間。 第四,遵循語文教育規律,突出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申學習語文。這套教科書力圖使學生學習的過程,變成讀寫聽說的不斷實踐的過程,在語文實踐中受到薰陶感染的過程。 第五、力求建立開放、有彈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書體系。教材體現了課內外和校內外的結合,使教科書由課內走向課外。

可以看出,教材選文文質兼美,難易適度,符合學生的閱讀心理,適合學生學習。

教學目的和任務

1、要求學生掌握七年級(上)階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詞的音義,並學會運用。

2、學習本冊書上的課文,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

3、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掌握常用的學習方法。

4、培養學生語文朗讀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爲培養學生語文語感打下基礎。

5、大量閱讀課程標準要求的課外讀物,增加閱讀量。

6、指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的文戰的主題含義和豐富的思想感情。

7、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中貫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二、學生情況簡要分析

我本期擔任七(一)班語文教學。從學生的基礎來看,學生的語文成績和語文素養很不樂觀。學生的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大多學生在小學都是接受式學習……綜合以上情況來看,初中語文教學的道路可謂任重而道遠。我一定按照新課標的理念和要求認真工作,着眼於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爲社會主義建設培養有用的人才。

三、教學改革和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學目標的整合性。傳統的目標設計有重結論輕過程、重認知輕情感、重智能變化輕心理體驗。新課程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

度與價值觀三個緯度的有機結合。

其次、要注意教學內容的開放性。要使語文課由單一轉向綜合,由平面轉向立體,由封閉轉向開放,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濃厚興趣,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學方式的互動性。要實現由少民主、不平等、單向傳輸向師生的和諧、民主、平等、互動轉變。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學習的共同體。 第四、要注意教學過程的活動性。儘可能把過去由自己包辦的講解、提問轉化設計成學生的多種活動,不僅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說一說,而且讓他們畫一畫、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讓學生掌握知識,並融會貫通,爛熟於心。

第五、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應引進多種信息化如多媒體、遠程教育資源和互聯網教學手段,使學生從單一枯燥的學習中解脫出來,去領略課堂裏的精彩世界,要增強了語文課的吸引力,加速了學生盛知過程,促進了認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學組織形式的靈活性。要在課堂教學中想方設法組織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等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

第七、注重教學評價的多元性。要改變以往一刀切的評價機制,實行全面的評價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教學就是要從一個個標點、一個個詞語、一個個句子開始構建或更新學生的言語世界,與此同時,構建或更新學生的人文世界。

四、配合教學而安排的課外或校外活動

第一、在本學期組織學生進行一次語文課外知識競賽 第二、成立語文趣味學習小組並展開相關活動 第三、組織學生聽一兩次校外的語文知識講座 五、結合學科特點進行思想教育的安排意見

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熱愛,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要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積極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創新精神。要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當中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並養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康的人生價值取向。

關於初一語文教學計劃系列5

一、指導思想:

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爲指導,掌握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明確語文新課程的總體目標和途徑,進一步推進初中語文新課程改革,努力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全面貫徹落實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積極實施新課程改革,開展教改實驗,加強課堂教學研究,按照教務處要求開展集體備課並將集體備課真正的落到實處,加強對新教材的學習和研究,深入課堂、及時調研、適時反思和總結,切實提高語文教師的素質,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確保語文教師教學水平、學生語文成績上新臺階。在全校師生中繼續開展讀書活動,讓經典文學走進我們的生活,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

二、基本思路

在“定方向、定目標、定課型、定內容”的基礎上,凸顯“掌握字詞、錘鍊語言、培養思維,學會寫作”的總體目標,把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提升學生的生命素質作爲終極目標的,把學會寫作,能說會寫作爲學生學習語文的核心目標,構建全新的、開放的、富有創造性和生命力的語文教學體系,實施“以寫作帶動閱讀、圍繞寫作搞閱讀,錘鍊語言、培養思維等從屬目標”的語文定向教學新戰略,進一步完善和豐富具有我校特色的語文學科導生制課堂,認真探索、大膽實踐、簡化目標、講求實效,開啓新思路、堅持新理念、落實新構想,努力實現一舉多得、一課多贏,開創語文教學新局面。

三、具體措施:

1.更新教育觀念,徹底摒棄傳統的語文教學體系,構建從目標到載體再到方法的完整的教學流程,系統實施語文定向教學,適時恰當地借鑑使用“六步實效教學流程”,堅持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通過導生制課堂,實現語文教學簡單化,從根本上解決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語文教學的四大難題,即:複雜化的問題、實效差的問題、載體窄的問題和功能弱的問題。

2.明確教學目標,深刻理解語文定向教學的真正內涵。學校要求每個語文教師都做語文定向教學的研究者,在語文學科備課組組長的領導下,利用集體備課的時間認真學習,積極研討語文定向教學,從總體上把握今後語文教學的方向,明確教學目標,並落實到每個學年、每個學期、每個班級、每一節課上。

我們的方向是:

構建完整的語文定向教學體系,解決語文清晰度的問題。在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諧統一的前提下,以工具性爲核心,以人文性爲載體,由單純的“教教材”,轉向“用教材教”,由單一的基礎知識教學,轉向綜合能力的訓練,最終實現提高學生語文能力,提升學生生命素質的目標。

我們的目標是:

緊扣語文教學的核心要素,直奔工具性目標。把“掌握字詞、錘鍊語言、培養思維、學會寫作”確定爲今後語文教學要遵循的總目標,讓孩子通過學習語文真正在字詞上有所得,在語言上有所得,在思維上有所得,在寫作上有所得,而且最終的落腳點就是學會寫作。從教師備課,到預設學案,到選擇教法、學法,到確定課型,直至確定課堂教學內容體裁,都要以此爲依據和標尺,所有的教學活動都要有利於這個目標的實現。各年段都要有落腳點,都要有具體落實的目標和途徑,並且要明確寫進語文組及每個語文教師個人的工作計劃。

3.確定語文課型,落實教學總體目標。根據各年段、各班級的具體學情,確定字詞課、語言課、思維課、寫作課四種基本課型,並結合實際做相關調整,要上什麼課型像什麼課型,要根據課型確定學習內容,選擇具體目標。

關於初一語文教學計劃系列6

一、教材分析

第一,構建新教學體系。這本書共有五個單元(主題), 每個單元包括4-5篇課文、綜合性學習兩大部分。採用這種編排體系,注重教材的實踐性,自始至終把語文學習置於實踐活動之中;突出教材的綜合性,減少頭緒,突出重點,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整合在一起,語文基本功的培養與個性發展、人格養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各個環節的設計兼顧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力圖在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同時,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教科書內容強調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培養紮實的語文基本功與開發潛在能力、創新能力的統一。

第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地語文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地創新精神。內容和設計上注重激發學生地主體意識進取精神,充分關注學生地個體差異和不同地學習需求,爲學生提供各自地發展空間。閱讀部分,選文地練習和提示,都尊重學生閱讀地自主性和獨立性,引導學生在閱讀地過程中自主發現、自主建構文本意義,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做出有個性地理解。便學生在閱讀中不僅僅是獲得信息、汲取知識、而且是發現自我、充實自我。寫作、口語交際部分,注意引導學生表達真情 實感、展示獨特個性、使學生地學習寫作和口語交際,成爲他們健康人生重要開端。尤其是綜合性學習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自主選擇確定活動內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過程,培養創新精神。

第四、力求建立開放、有彈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書體系。教材體現了課內外和校內外的結合,使教科書由課內走向課外。

可以看出,教材選文文質兼美,難易適度,符合學生的閱讀心理,適合學生學習。

二、學生情況分析

我任教初一(1)和初一(2)兩個平行班。初一(1)班情況:從上學年的教學和測試情況來看,初一(1)班學生語文水平相對較低,兩極分化較嚴重。差生較多,優秀率和及格率都比較低。 初一(2)班較初一(1)班,差生略少,但尖子生也要少。

思想狀況方面: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般,學習習慣也比較差,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預習習慣沒有能夠形成,上課也有一些會常開小差,不能夠積極回答問題。但也有少數學生情況較好。

學習心理方面:有1/3的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比較認真刻苦,他們的學習情緒比較穩定,有的儘管基礎較差,也能堅持不懈,能井然有序地安排自己的學習,不會受到環境和其他不利因素的干擾,能夠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有l/2的學生屬於鞭策進步型,此類學生平時能夠配合老師的教學,但自覺性和定性不足,課堂喜歡享受歡樂,他們希望有好的成績,但好逸惡勞,怕吃苦受罪,不願付出勞動,上課時而認真時而精神不振,回家很少複習功課,需要老師的督促纔會有所作爲;尚有十幾個學生屬於不思進取型,積極性和主動性極差,或對學習毫無興趣,需要老師再三強調才能勉強完成作業。

三、教學目標

新課程教材的教學目標,不再是教材的教學目標,而是學生的語文學習目標,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於學生的情感體驗。

1、掌握初一(下)階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詞的音義,並學會運用。

2、學習本冊書上的課文,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

3、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掌握常用的學習方法。

4、培養學生語文朗讀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爲培養學生語文語感打下基礎。

5、大量閱讀課程標準要求的課外讀物,增加閱讀量。

6、指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的文戰的主題含義和豐富的思想感情。

7、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中貫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四、教學措施

第一、要注意教學目標的整合性。傳統的目標設計有重結論輕過程、重認知輕情感、重智能變化輕心理體驗。新課程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緯度的有機結合。

第二、要注意教學內容的開放性。要使語文課由單一轉向綜合,由平面轉向立體,由封閉轉向開放,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濃厚興趣,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學方式的互動性。要實現由少民主、不平等、單向傳輸向師生的和諧、民主、平等、互動轉變。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學習的共同體。

第四、要注意教學過程的活動性。積極探索洋思新模式,儘可能把過去由自己包辦的講解、提問轉化設計成學生的多種活動,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說一說,而且讓他們畫一畫、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過學生自主的學習活動,讓學生掌握知識,並融會貫通,爛熟於心。

第五、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應引進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使學生從單一枯燥的學習中解脫出來,去領略課堂裏的精彩世界,要增強了語文課的吸引力,加速了學生盛知過程,促進了認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學組織形式的靈活性。要在課堂教學中想方設法組織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等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

第七、注重教學評價的多元性。要改變以往一刀切的評價機制,實行全面的評價學生的語文素養。

五、教學進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