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範文實用6篇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範文實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5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範文實用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範文實用6篇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範文實用6篇1

教學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體會作者喜歡桂花、搖桂花的樂趣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知識要求:自學課文中的新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感情的句子的含義。

能力要求:想像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想像課文描寫的情景。

教具準備:

常規

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回憶過去經歷過的美好的事情是一種享受,充滿樂趣。你會回憶過去經歷過的有趣的事嗎?爸爸媽媽也會回憶他們的童年,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飽含着作者對童年往事的無比懷念。課文的題目是《桂花雨》。

二、初讀課文

思考:

1、課題“桂花雨”是什麼意思?用的是什麼修辭方法?

2、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

3、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問題。

三、學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標出有幾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麼事,哪幾段是寫這件事?(小組討論再全班發言)

2、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讀了這一段你對“我”桂花都有了什麼瞭解?

3、學習三至六自然段

這部分主要寫了什麼?找出相關詞句讀一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結合自己有過類似的經歷嗎?

結合學生的想像點題爲什麼用“桂花雨”做題目

4、學習第七八自然段

如何理解母親說的話?杭州小山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鄉院子的桂花嗎?(自由發言)

老師總結:這篇課文通過寫桂花的事,看出了我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也看出我和母親對家鄉、對家鄉桂花有深厚的感情。

5、帶感情讀課文

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範文實用6篇2

學習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船長在危急中果斷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

2、瞭解猴子、孩子、水手、船長之間的聯繫,以及他們之間聯繫的發展、變化。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學習重點:

理解事物的發展,是由於帆船上人和猴子的聯繫而產生、發展、變化的。

學習過程:

一、引入課題,激發興趣

二、引導學習第四自然

1、質疑、激發辯論。

2、品讀段中突出表現孩子處境危險的句子。

3、積累詞語:段中哪幾個詞最能說明當時情況十分危急。

4、追索孩子走上桅杆頂端的橫木上的原因。

三、教師帶領學習第一自然段

1、引導理解猴子更加放肆的原因。

2、結合詞語理解,談談所講到的事物之間的聯繫。

3、小結學法,抓重點詞、分析事物間的聯繫。

四、學生自學二、三自然段

五、學習五、六自然段

1、大家一起爲救孩子想辦法。

2、品讀五自然段,瞭解船長救孩子的辦法。

3、說說從船長身上得到的啓發。

六、總結全文、練習分析本段以及全文所講到的事物間的聯繫。

七、這件事過後、如果你是船長,你會怎麼說?

如果你是孩子,你會怎麼說?

如果你是水手,你會怎麼說?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範文實用6篇3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結合自己平時的學習,明確學習語文的重要性。

2、通過認真看圖,掌握學習語文的途徑,激發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3、使學生養成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指導學生如何修改作文。

【教學重點】

1、通過看圖,掌握學習語文的途徑。2、學會修改作文。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從小學到中學語文一直是門很重要的功課,你知道爲什麼要學好語文呢?學好語文有什麼意義?

2、要想學好語文是不是就是上好語文課,讀好語文書呢?請你們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說一說你平時是怎樣學習語文的?

二、指導看圖,瞭解、掌握學習語文的渠道。

1、過渡:剛纔同學們說了很多學習語文的途徑,除了這些還可以有哪些渠道學習語文呢?我們一起來看圖。

2、學生看圖,思考:有哪些學習語文的渠道?

3、彙報交流,相機板書:廣播電視、電腦、參觀、訪問、圖書、討論……

4、討論:在這麼多的渠道中你喜歡採用哪些形式去學習語文?爲什麼?在運用過程中要注意什麼?

5、小結,通過看圖,討論交流我們掌握了多種學習語文的渠道希望你們能學以致用。請大家說說看本學期自己準備怎樣學好語文?

三、總結。

語文與我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很重要的交際工具,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學習語文,學好語文。希望大家說到做到,做生活的有心人,學習的小主人。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一、導入質疑,明確修改的重要性。

1、(板書:文章不厭百回改)提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2、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也曾說過,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說明了什麼道理呢?

二、指導如何修改作文。

1、過渡:我們都明白了修改的重要性,那到底如何修改呢?我們一起來學習。

2、討論:一篇文章寫好後,要修改些什麼呢?

3、對,找出這些毛病後我們要運用規範的修改符號,來修改符號,來修改也就是我們平時做修改病句所使用到的符號,只不過那是句子,現在將句子組合成文章。

4、回憶複習所學修改符號。5、自學書上例文《小花貓》

6、彙報:這篇文章中修改了哪些部分?毛病在哪兒?7、練習:

8、討論總結:如何修改作文?

三、總結。

通過本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要想寫出好文章就要多修改,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寫作中文章不厭百回改,期待着你們寫出一篇篇優秀的文章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範文實用6篇4

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回顧本單元所學內容,交流感情。

2、積累讀書方法。

教學重點

積累讀書方法。

教學難點

積累讀書故事,並能夠從中受益。

教學方法

引導點評,評議結合。

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相結合。

教學準備

回憶本單元內容

教學

一、交流平臺

(一)交流對課文內容的感受

1.導入:同學們,最近幾天,我們學習了幾篇寫我們同齡人生活的課文,我們深深被感染了。課文中的那些事,好像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讀起來非常親切。說說課文中的哪些事讓你感到特別親切,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學生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二)交流從課文得到怎樣的啓示

1.導語:作者怎樣做到讓文章這樣親切感人,打動我們呢?

2.學生髮言。

3.歸納:

(1)作者把看到的、想到的如實地寫下來,不說假話,比如,《祖父的園子》裏,把“我”的頑皮,乾的傻事都一一寫下來,這樣讓人覺得真實可信,讓我們覺得寫的就是我們同齡人的真實生活,所以纔打動了我們,感染了我們。

(2)作者觀察細緻,把細節描寫得很生動,比如《童年·冬陽·駱駝隊》中對“我”模仿駱駝磨牙動作的描寫。由於作者描寫細緻,所以更能表現童年的天真無邪。

(三)交流讀書方法

1.導語:那麼,我們應該怎樣讀好這樣的課文呢?

2.學生髮言。

3.歸納:有感情地朗讀首先要讀正確、讀通順;其次要深入體驗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在讀的時候腦海中要呈現出課文描寫的場景,想象場景。

二、日積月累

1.藉助手頭學習資料,提早預習,理解句子大意及出處。是自己將會怎麼做?把自己融入故事情境中,或者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把自己的真實感受讀出來。

2.自由誦讀,初步理解句子含義,有不理解的可與小組同學合作探討。

3.指名讀,注意句子的節奏、韻律。

4.交流句子含義。第一句:君子處世,就應該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永不止息。第二句:不一定年齡大的人才有理想,一個沒有遠大的志向的人,即便是活到很大的歲數也是虛度光陰。第三句:不要虛擲光陰,否則到老的時候,後悔也無濟於事。第四句:時間是過得很快的,一轉眼就告別少年時光了,但要掌握一門學問卻是很難的,所以請珍惜時間,不要浪費光陰。第五句:追尋真理的道路是很漫長的,我將不斷地追尋、探索。第六句:不積累半步一步行程,就無法到達千里遠的地方;不彙集涓細的水流,就無法形成江河大海

5.說說從這些句子中受到怎樣的啓示,準備把哪些話語送給誰,爲什麼。

6.練習背誦。指名背誦,要求讀出感情。

7.交流課外收集的的類似勵志、勸學的名言警句。

8.齊讀日積月累中的語句,並默記心頭。

三、課外書屋

1.師:今天首先給大家介紹大家十分熟悉的偉大作家──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有聽說過這本書嗎?

2.學生互動介紹該書內容簡介以及其他與之相關兩部作品──《在人間》與《我的大學》。大致瞭解高爾基其人其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3.師生根據自己已有的閱讀經驗推薦其他名人、偉人傳記,並介紹其主要內容,將書目板書於黑板上,供學生閱讀時參考。

4.教師小結,結束本課時教學。

5.課後小結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範文實用6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9個字。

2、運用瀏覽的方式閱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人物情感的變化。

教學重點

學習本課通過抓住描寫人物言行的詞語,體會人物品質及所蘊含的感情這一閱讀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中授課老先生和“我”所表現出的可貴品質,從而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

教學準備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新詞,大體瞭解課課文內容。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直接入題,齊讀課題。

二、分段朗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清每一句話。

(同學校正,老師適當選擇段落泛讀,指出本課要求會寫的字和會認的字“鈍”“滄”“涕”“菌”“錐”“苛”“誨”這7個字都是形聲字,但是認讀都有一定難度,在認讀的過程中要注意讀準字音。“菌”不能讀成“jǔn”,“苛”不能讀成“kě”,“誨”不能讀成“huǐ”。“纖”是個多音字,在本課讀“xiān”。

本課要求會寫的字中,“恩”和“思”、“衷”和“衰”“哀”、“誨”和“悔”等容易混淆,要注意區別;“冤”字是上下結構,下邊是個“兔”字,別丟掉最後一筆“點”。)

三、再讀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寫的是作者親身經歷的事情。某年,“我”來到新疆軍區軍醫學校學習。在一次根據臨牀病例進行診斷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治療方案的考試中,“我”我提出的方案中,採用了常規的治療,還加了抗菌素。執教的老先生批評“我”,並扣了分。“我”認爲老先生批評得不夠完全,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這位老先生是新疆首屈一指的醫學權威,但是,當他知道“我”增加抗生素的原因以後,肯定了“我”的做法,修改了“我”的分數,並且表揚“我”敢於指出上級醫生的錯誤。這件事情讓“我”記憶深刻,並且深深地影響了“我”。)

四、作業

1、讀熟並理解課文。

2、寫會要求會寫的字。

第二課時

一、默讀課文,回顧課文的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寫的是作者親身經歷的事情。某年,“我”來到新疆軍區軍醫學校學習。在一次根據臨牀病例進行診斷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治療方案的考試中,“我”我提出的方案中,採用了常規的治療,還加了抗菌素。執教的老先生批評“我”,並扣了分。“我”認爲老先生批評得不夠完全,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這位老先生是新疆首屈一指的醫學權威,但是,當他知道“我”增加抗生素的原因以後,肯定了“我”的做法,修改了“我”的分數,並且表揚“我”敢於指出上級醫生的錯誤。這件事情讓“我”記憶深刻,並且深深地影響了“我”。)

二、快速瀏覽課文,瞭解相關信息,回答下面的問題。(看課後思考與交流)

(1)思考與交流

第1小題“快速瀏覽課文,瞭解相關信息,回答下面的問題。”是運用多種方法進行閱讀爲目的練習題,可以結合閱讀教學進行。三個問題的答案都能在文中直接找出來,某年“我”從北京到西藏當兵;某年“我”來到烏魯木齊新疆軍區軍醫學校上學;老先生說明了考試扣分的理由之後,“我”覺得冤枉是因爲在5000米以上的高原氣候惡劣,病員出現高燒等一系列症狀時不用抗生素,很可能合併細菌感染。等到臨牀上出現明確地感染徵象時纔開始用抗生素的話,就來不及了,病員的生命已受到嚴重威脅了。老先生只給“我”的分數改過來是因爲“我”在高原情況下使用抗生素的做法是正確的,還因爲“我”敢於堅持自己正確的觀點,不是因爲教授自己知識的老師是權威就放棄自己的觀點。

第2小題“讀一讀下面的句子,說說你的理解”爲大家提供的是文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語句,它們比較鮮明地表現了人物的思想觀點。教學時,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領會句子所表達的意思。

第(1)中,講的是老先生扣分以後“我”的反應。首先“我”坦誠說明自己就是在方案中用了抗菌素的學員,聯繫自己在高原生活的經歷,覺得老先生的講評有不完全的地方。因爲特殊情況就要特殊對待,可是老先生沒有這樣做,反而給“我”扣了分,所以,“我”覺得冤枉。

第(2)是教務老師說的話,也是對老先生的介紹。“最著名”“首屈一指”“權威”等詞語都說明老先生的學識之高。因此,教務老師明確了自己的觀點:他講得都是有道理的,我們都信服。

第(3)是老先生說的一句話,這句話說的是醫生要把病情和病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不能因爲只聽導師的教導而忽視病情與病人。老先生在這裏讚揚了“我”從病情和病人的角度出發,不盲目地迷信權威,同時也表現出老先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高尚的學風醫德。

第(4)是“我”在這件事情以後,在聆聽老先生的教誨以後,爲自己確立的觀念。這觀念包含的就是愛自己,珍視他人生命,爲保衛生命而努力!

(2)拓展與運用

本體是讓學生走進文本,走進課文中的人物。課文以“我”所見所聞的角度從神態、動作和語言這幾個方面具體描寫了這位執教的老先生。文中沒有寫教務老師把“我”的意見轉給老先生的場景,也沒有說明老先生當時是怎麼想的。這道題就是對這件事情的補白,採用心理描寫的手法寫這位老先生。可以結合閱讀教學現引導學生說一說,再相互補充。補白要合乎實際,不能隨意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運用心理描寫來寫老先生的時候,要注意與課文中人物特點保持一致。

三、再讀課文,讀熟並聽寫課後積累。

四、作業

1、抄寫課後積累,並用加點詞語造句。

2、預習下一課。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範文實用6篇6

讀讀背背、閱讀

一、完成“讀讀背背”。

1、出示詞《長相思人學生認讀。不認識的字查字典

聒,guō,聲音嘈雜。

2、介紹作者。

納蘭性德,原名成穩,清代著名詞人,康熙年間進士,曾任侍衛,隨康熙皇帝到過許多地方,江南塞北都有他的足跡。他主張作詩須有才學,填詞須有比興。反對模仿。此詞作子康熙二十年(l6年),是作者隨康熙皇帝東巡到山海關的途中所作。

作者用質樸無華的語言,精練的手筆,描繪錢北方塞外的雪夜風光,抒發了思鄉的離情別緒。

走過了千山萬水的路程,~直向山海關那邊走去。夜深了,東巡的隊伍歇息下來,一片燈火。(寫出了皇家巡行的氣魄和陣勢,展示出空間的遼闊。)

在這風雪交加的夜晚,嘈雜的風雪聲擾得人不能成眠,家鄉可不是這樣。

3、練習背誦。

二、閱讀短文《貝殼》。

1、指名讀短文,糾正讀音,結合課文內容,解釋詞語。

一絲不苟:苟,馬虎。形容辦事認真,絲毫不馬虎。

固執: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

卑微:地位低下,沒有權勢。

脆弱:不堅強,經受不了挫折。

2、默讀短文,思考第2題。

3、討論交流。

(1)作者由貝殼感悟到了什麼?

作者由貝殼感悟到一個人應該儘自己的能力做自己該做的事和能做的事,要認認真真,堅持不懈地去做,並能爲後人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驚歎的東西。

(2)你對短文最後一句話是怎樣理解的?

這句話的意思是: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一絲不苟認認真真地去做,讓後人從中體會出“我”的堅韌不拔,執着的追求,體會出“我”的一顆純樸、真誠的心。

4、有感情地朗讀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