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語文《畫》教學設計15篇

語文《畫》教學設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畫》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畫》教學設計15篇

語文《畫》教學設計1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識“煩、肅、形、狀、繪”5個字。

2、懂得老師說的話的意思,並能背誦老師的話。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

2、弄懂老師說的話的意思。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仔細觀察幾個雞蛋,看看有沒有形狀完全相同的。

2、佈置學生仔細觀察同一棵樹上的樹葉,有什麼發現,記下來。

3、本課生字卡片。寫有“眼力”、“技巧”、“準確”、“熟練”的卡片4塊。

4、幻燈或投影儀。雞蛋2個,小紙架1個。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自讀課文、理解課文

一、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注意生字,讀準記住。

二、檢查自讀情況

用生字卡片進行抽讀、齊讀。

三、再讀課文,找出本課的重點學習部分

引導:同學們通過自讀,已經知道了文章的`大概意思。請再讀一讀,想一想,課文中哪個自然段最重要。

根據學生的認識水平,多數同學會找出課文第2自然段。

四、學習第2自然段

1、請同學們自己讀第2自然段,提出你最想弄明白的是哪句話。

(學生如果提出“老師的話”以外的句子,就請弄明白了的同學告訴他。如果想出“老師的話”,就請同學齊讀“老師的話”)

2、幻燈或投影打出老師的話。

“在一千個雞蛋當中,沒有形狀完全相同的。”

(1)老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請同學們結合老師在課前預習佈置的兩個觀察任務進行討論。

(2)學生按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3)各小組推選代表介紹討論情況。

(4)小結: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樹葉是這樣,雞蛋也是這樣。達成.芬奇的老師說這句話是要他仔細觀察,發現這些細微差別。同學們十分聰明,在課前預習中就已經發現這個祕密了,真了不起。

3、幻燈或投影打出老師說的話。

“每個雞蛋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形狀也不一樣。”

(1)齊讀這句話。

(2)實物展示:將雞蛋放在紙做的小架上,讓同學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再用鉛筆簡單勾勒出不同的形狀。

4、現在同學們明白達.芬奇的老師爲什麼要說“你以爲畫雞蛋很容易,這就錯了”這句話的意思了吧!

5、學習第2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

(1)齊讀最後一句話:“我讓你畫雞蛋,就是要訓練你的眼力和繪畫技巧,使你能看得準確,畫得熟練。”

(2)教師在黑板上貼詞卡:眼力

技巧

準確

熟練

(3)把你認爲有聯繫的詞放在一起,再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學生調整詞卡位置,並說自己的理解)

眼力

準確

技巧

熟練

(4)指黑板小結:有好眼力,才能發現細小差別,也才能觀察得準確。要好好練習基本功,才能提高技巧,畫起來才能得心應手,達到熟練的程度。

6、現在同學們明白了達.芬奇的老師爲什麼要讓他天天畫雞蛋的道理了吧!

7、齊讀第2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指導背誦、識字、鞏固練習

一、自讀全文。想想還有不懂的地方沒有

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解答。

二、再讀第2自然段。完成課後練習第3題

1、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填寫第3題。

2、自己試着背一背,同桌互相抽背。

3、請勇敢的同學背給大家聽。

4、學生齊讀。

三、完成課後練習第4題

1、先讀書上的兩個句子。

2、仿照書上的句子說話。鼓勵學生和別人說得不一樣。

(1)自己說給自己聽。

(2)說給同桌聽。

(3)說給全班同學聽。

四、複習生字,指導書寫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

2、請同學告訴大家,在寫這些字時,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麼。

如:

“蛋”字注意“蟲”字的位置對準豎中線,不要寫歪了。

“巧”字注意第三畫是提,不是橫。第五畫是豎折折鉤。

“技、訓、使、準、確、論”等字注意左窄右寬。

3、“著”字寫的時候注意上小下大。

4、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完成課後練習2。

五、用投影儀打出部分學生寫的字,大家評價

語文《畫》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學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2、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聽說的道理。

3、在老師的提示下,通過默讀、朗讀自學課文,理解句子之間的聯繫。

4、培養學生讀中自我感悟的能力,感情朗讀能力。

教學難點: 能聯繫全文內容,感悟父親和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並學會怎樣實事求是地思考問題,處理問題。

教學重點: 邊讀邊思,體會通過畫楊桃這件事反映出的深刻道理。

教學課時:2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l、學會讀、寫本課 13 個生字。查字典,聯繫上理解理解“審視”“和顏悅色”的詞語。

2、整體感知,能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講了—件什麼事 ?

3、能在熟讀的基礎上,設身處地地想象小作者和同學們的不同的心理活動。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今天,我們學習《畫楊桃》,誰能給大家介紹楊桃是什麼樣的水果?

“楊桃,又名‘陽桃’、‘羊桃’,學名‘五斂子’,又因橫切面如五角星,故國外又稱之爲‘星梨’,是久負盛名的嶺南佳果之一??”

二、給充分時間讀書自學。

1、整體感知課文,把握主要內容。

(1) 自己獨立自學生字、詞,不認識的字,通過查字典來解決。

(2) 讀後思考文中圍繞畫楊桃講了一件什麼事?

2、多種感官參與讀書,提高學習效率。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引導學生敏銳察覺課文的主要話題,畫出主要的.句子。

三、彙報自學,提出問題。

教師梳理出問題:同學們爲什麼笑 ? 老師爲什麼要嚴肅地說那一番話 ?

四、學習第 1 自然段。

1、指名讀第 1 自然段。想想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麼 ?

2、“想當然”是什麼意思 ?

3、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五、學習“畫楊桃”這—部分 (2 — 5 自然段) 。

1、默讀第 2 自然段,畫出作者看楊桃和怎麼畫的句子,,

2、理解作者爲什麼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 ? “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說明什麼 ? 3聯繫前文想想,“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是否還有其他原因?結合父親的話說說什麼是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 ?

4、出示討論題“同學們爲什麼會笑小作者畫的楊桃 ? ”

5、老師的神情有什麼變化 ? 請讀讀相關的句子。

6、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再想想作者聽到同學們的笑聲會怎樣想 ?

六、激活經驗,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1、你在學習生活中是否遇到像作者一樣難堪的情形呢 ? 當時你是怎樣想的 ?

2、那麼我們究竟應持什麼樣的態度面對他人的嘲笑呢 ? 學完一課,大家一定會有啓發的。

七、課堂練習。

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去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2、理解父親和老師的話中蘊含着的深刻的道理。

3、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觀察實物,從多角度看。

教師拿一個幾何形體,讓幾名學生坐在不同位置進行觀察,然 後讓他們向其他同學彙報看到的物體的樣子。

二、學習第 6 自然段

1、指名讀,重點指導讀出幾個省略號的語氣。

2、你發現同學們又有什麼變化 ? 爲什麼有這樣的變化 ?

3、分角色朗讀這—部分。

三、學習第 7 自然段。

1、思考:老師說了幾句話 ? 你能讀懂每句話的意思嗎 ?

2、投影出示“老師的話”。引導學生結合前文內容感悟老師說話 的含義。

重點理解“相信自己的眼睛”。

3、感情朗讀,並試着背誦下來。

四、小結學習,思想昇華。

1、什麼是教誨 ? 爲什麼他們的教誨讓我一生受用 ?

2、父親和老師是講畫畫上的事。在日常生活中,當別人的看法

和自己不一樣時,應當怎樣做呢 ?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分角色朗讀,老師也參與朗讀。

六、教師總結全文。

當別人的想法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輕易下結論,要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去看的;自己也應實事求是,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樣我們就能在生活中科學、客觀地處理問題。

七、課堂練習。

背誦最後兩個自然段。

八、實踐活動。

1、日常生活中你聽到或遇到過像畫楊桃那樣的事情嗎 ? 如果有,請講給同學們和父母聽。

2、寫一篇《畫楊桃》的讀後感

語文《畫》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會認“玲”等8個生字,會寫“叭”等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啓發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小女孩像,問:

你想認識她嗎?認真看老師寫她的名──“玲玲”。如有學生姓名或親友姓名中有“玲”字的,上臺教大家識記這個字,注意讀準後鼻音。(告訴學生,“玲”字在人名中用得較多)

2、板書課題,學生就課題質疑,老師隨機導入課文,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學習生字,讀通課文

1、老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準字音。

2、引導學生自主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不會的生字詞,並在小組內合作認讀生字詞。

3、檢測學生掌握生字的情況。(運用媒體出示生字詞來檢測)

4、根據學生認讀情況,重點指導學生容易讀錯的字音:

“幅”字不要讀成“fǔ”,要讀“fú”。

“催”字要讀平舌音“cuī”。

“睡”字要讀翹舌音“shuì”,它和眼睛相關,因此是目字旁。

“髒”字讀平舌音“zāng”,它還有一個字音是“zàng”,心臟的“髒”。

5、學生在小組內互相檢測本課生字的讀音。

6、引導學生正確地朗讀課文(採用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讀通課文)。

三、理解詞意,感語課文

1、引導學生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有什麼不懂的問題。

2、讓學生帶着問題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體會課文內容,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問題。

3、彙報自己這次又讀懂了什麼,解決了什麼問題。(鼓勵學生有獨特的體會。如認爲玲玲是一個做事認真的孩子,從“滿意地端詳”“催”等詞可以看出;認爲玲玲是個受動腦筋的`,是個聰明的孩子,從“想了想”“小花狗懶洋洋地趴在樓梯上”可以看出來)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句子,讀出玲玲着急和高興的心情。

5、理解爸爸的話“好多事情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看圖學着爸爸的樣子讀讀這句話。

四、交際訓練,鼓勵學生做個善於思考的好孩子

1、這樣的事,你遇到過嗎?跟大家說一說。

2、以後再遇到類似的事情,你打算怎樣做?

五、作業

製作一張小報,題目自擬,要求有三個欄目:

1、你認識嗎(集中展示課外認識的字);

2、你知道嗎(集錄課外積累的詞語);

3、你能猜出來嗎(字謎集錦)。

語文《畫》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對照畫面,瞭解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容,瞭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

3、培養自學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課文和觀察畫面,初步瞭解《清明上河圖》的內容和藝術價值,繼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難點

對照畫面,瞭解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容,瞭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單元導入,揭題解題。

1、師:這一單元我們已輕輕打開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大門,走進它,我們已經認識了一座了不起的古代建築。今天,我們要來欣賞一幅名揚中外的古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什麼叫名揚中外?

2、(課件欣賞)說說自己的感受。

3、這幅畫叫什麼名字?你對他有多少了解?(生自由交流與習資料)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1、師:課文將怎樣向我們介紹這幅古畫呢?請同學們認真地讀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生自由地讀課文,指名交流。

2、指名分段讀文,重點正音三個多音字作溜乘。

3、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可以怎樣劃分段落?

三、精讀課文。

1、現在對課文有了初步的瞭解,讓我們一起再欣賞一下這幅畫吧。

2、從剛纔同學們驚奇的眼神、讚歎的話語中老師感受到你們對這幅圖的喜愛。這幅圖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我們的課文對它進行了生動具體的描寫。讀懂了課文,你一定會更喜歡它。想用什麼方法來讀懂課文呢?引導學生讀讀課前的閱讀提示,明白學這一課可以用圖文對照法。

3、自由讀文,對照圖畫,看看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那些內容?簡單地標註在文字旁邊。

4、選一個你最感興趣的方面,細細讀一讀,體會體會,說說自己的感受。

(1)讀第2小節時,重點引導學生看圖上畫了哪些人?通過讀句子,並想象補充省略的人物,來體會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畫在上面了。體會張擇端花了很大工夫,畫出來的畫了不起。

(2)讀第3小節,重點也是看圖、讀文、想象補充省略的內容,理解形態各異,引導朗讀畫面上的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黃豆那麼大。別看畫上的人小,每個人在幹什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從而體會畫的.內容是如此豐富,張擇端的畫技如此高超。

(3)讀第4小節,先引導學生看畫面說說看到了什麼,體會畫的生動、精彩。老師再生動地朗讀這段文字,請學生閉目想象彷彿聽到了什麼,進而體會張擇端畫的畫,是多麼傳神啊!

5、朗讀課文第5小節。引導學生:欣賞了這樣一幅畫技精湛的神奇的畫,讀懂了這麼有趣生動的課文,現在你想說什麼?

四、單元總結,延伸課外。

1、師:讓我們再次走進這幅名揚中外的畫,記住這幅名揚中外的畫。(課件)

2、師:本單元的其它幾篇課文也向我們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認識了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老子,領略了巨人盤古開天闢地神話的魅力,還欣賞了勞動人民智慧和才幹的結晶──趙州橋。讀了這些故事,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學生暢談感受,體會到民族文化的燦爛,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等。

3、師: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同學們一定已經收集和閱讀了很多這方面的資料,請繼續準備,下次我們將作專題交流和展示。

板書設計:

20*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清明上河圖》

人物

街市

情景

課後反思:

本課文章較長,讓學生完整的反覆讀文不太現實,我採用分段朗讀理解的方式,對於描寫具體的句子充分練讀,效果較好。學生欣賞了《清明上河圖》,感嘆頗多,對於課文的學習理解有很大的幫助。分段仍然是學生比較輕鬆解決的問題,對於個別不同意見,孩子們積極踊躍的幫助其糾正。課後還須加強讀文練習。

語文《畫》教學設計5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註釋:

色:顏色,也有景色之意。

春去:春天過去。

驚:吃驚,害怕。這裏主要是受驚飛起的意思。

譯文:

在遠處可以看見山有青翠的顏色,在近處卻聽不到流水的聲音。

春天過去了,但花兒還是常開不敗,人走近了,枝頭上的.鳥兒卻沒感到害怕。

創作背景:

此詩爲詩人贊畫之作。關於這首詩的作者,有多種說法。一說是唐代王維所作,但在王維的作品,或在《全唐詩》都沒有此詩;一說是原爲南宋僧人川禪師爲註釋佛教經典《金剛經》所作的偈頌詩的一部分;一說爲宋代佚名詩人所作,如上海市一年級小學語文等教材中編入此詩時,作者一欄裏即是“宋·佚名”。

語文《畫》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畫》是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一首古詩。課文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山水相映,鳥語花香的美感。課文以“畫”這個謎底爲中心,抓住山水畫的形象特徵展開描述,圖文對應,妙趣橫生。在教學本課時,要引導學生通過誦讀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教學目標]

1.認識“遠、看、近、聽、春、還”六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瞭解古詩大致意思,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激發學生熱愛自然和喜愛朗讀古詩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設計理念]

培根說:“讀詩使人靈秀”。在新課程、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引下,我們要善於引導學生學習古詩,品味古詩,探究其趣味,以便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充實起來,“靈秀起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的人本思想,意味着對每個學生學習個性的尊重。教學中,應讓每個孩子自由地讀、自由地學、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達、學生有了自由、纔會有靈性。課堂上,我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詩句,自由選擇喜歡的方式讀書,引導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學會傾聽、學會汲取、學會欣賞,從而產生思維的撞擊、情感的交流、知識的共享和心靈的震撼。中國文字博大精深的美喚起他們去探究學習中華古文化的主動性,催化了學生情感,使他們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應把握“古詩誦讀”這一課型教學的尺度,即重點是識字和熟讀成誦,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多讀,要讀準每個字的字音,要把每行詩讀通順,要讀好整首古詩直至能熟讀成誦。學生主要通過多讀和結合看圖,以及教師適當的詩意描述,瞭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悟詩的意境美。教師還應恰當創設出詩境,讓學生通過多讀體會美、欣賞美、評價美,以至於自己表達美、創設美。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剛人學的一年級小朋友,自我約束能力差,老師如若引導不當,會使他們產生厭倦情緒。因此,課堂上把遊戲寓於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如本節課開課的`猜謎語遊戲,識字過程中的開火車、猜字的遊戲等等,讓學生學習情緒高漲,爲他們創設了一個生動活潑、輕鬆和諧的學習環境,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感受學語文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都猜過謎語嗎?誰來出個謎語給大家猜?

(學生興趣盎然地玩猜謎語的遊戲)同學們真聰明,老師也請你們猜個謎語(出示古詩),它是一首謎語詩(板書:古詩誦讀),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學完古詩,你們一定能猜出謎底。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請大家翻開書92頁,自由讀詩,注意藉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

2.(出示小黑板)這六個字你們會認嗎?先自己在下面讀一讀吧!

3.誰想讀給大家聽一聽?(學生自主選擇讀宇,重點指導讀好前鼻音“近”、後鼻音“聽”)

4.讀得很好,去掉拼音朋友也能讀這麼好嗎?咱們開火車比賽來讀一讀吧1

5.猜字遊戲:老師藏一張字卡在身後,讓學生猜是哪個字寶寶這麼調皮,在和大家玩捉迷藏的遊戲。(學生在遊戲中鞏固生字的讀音)

三、再讀古詩,讀通詩句

1.生字讀得這麼好,相信大家再讀古詩時一定能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自己在下面讀一讀。

2.同座互讀、評,指名全班讀、評。

3.全班齊讀。

四、品讀詞句,領悟詩境

1.學生自由讀詩,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行多讀幾遍,並讀給同座聽。

2.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調整教法,學生喜歡讀哪一句,就指導學生讀好哪一句。導讀方法如下:

“遠看山有色”,演示“山”的分解圖片,師描繪遠山:遠遠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峯連綿起伏,多美呀!誰能把這行詩讀得很美呢?

“近聽水無聲”,演示“水”的分解圖片,師述:嘩嘩的流水從山間流出,請一位同學上臺來聽流水的聲音,其他同學把耳朵貼在書上聽一聽,能聽到流水的聲音嗎?爲什麼?(畫上的水)。那麼,這一行該怎麼讀呢?

“春去花還在”,演示“花”分解圖片,師述:春天到了,百花盛開,現在春天過去了,花怎麼還在開放呢?(畫上的花)。誰能把這一句讀好呢?

“人來鳥不驚”,演示“鳥”的分解圖片,師述:枝頭上站着一隻可愛的小鳥,咱們來跟它打個招呼吧。請一個同學上來,和下面的同學一起說:“嗨,小鳥,你好呀!”哎呀,小鳥不理我們,這是怎麼回事呀?(畫上的鳥)。誰會讀這行詩?

3.四行詩都讀好了嗎?現在我們把整首詩連起來讀一讀。

練讀,指名讀,齊讀,看圖讀,引讀。

4.讓學生猜出謎底:畫。(板書課題,齊讀)說說是怎麼猜出來的。

五、積累詩句,熟讀成誦

1.學生再來欣賞一下這幅美麗的畫,配樂,學生邊看圖邊吟誦。

2.學生在學習小組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好這首詩吧!

(小組合作多種形式練讀)

3.小組學習成果展示。

4.熟讀成誦。(背誦時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山、水、花、鳥”來背。)

六、課外延伸,再現情境

1.師:(充滿激情地)這首詩可真有趣呀,短短几十個字就描繪了這麼美的一幅景象。你們還知道哪些有趣的詩嗎?(學生擴展背詩,激發喜愛朗讀古詩的情感。)

2.回家請爸爸媽媽猜今天學的謎語詩,如果猜對了,就畫一幅美麗的山水畫送給他們作爲獎勵,並蒐集更多古詩參加下週班級開展的“古詩誦讀會”。

語文《畫》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這首小詩既充滿了款款深情,又蘊藏着濃濃情趣。它文質兼美,語言生動形象,讀起來琅琅上口,非常適合學生的口味。

教學目標

1.學生自主識字12個。

2.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逐漸感受詩的內涵,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詩句。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美麗河山,並且能夠以實際行動愛護她的情感。在當前情況下跟上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坐過火車嗎?在火車上你們都看到過什麼?今天我們就和小朋友一起登上火車,去看一幅流動的畫。(板書課題)(生髮言)?

二、整體感知,讀準字音

1.把預習中畫出的生字讀一讀,看看都認識了沒有。(自由讀課文)?

2.你讀了課文,知道了什麼?

三、自主識字實踐

1.請同學回憶學過的識字方法。(學生回憶學過的識字方法並交流)?

2.(1)出示課件,請同學們觀察這排字有什麼特點?你發現了什麼?你喜歡說哪一個就說哪一個。(觀察思考後,說一說自己是用什麼識字方法來記住這些字的。)

(2)這裏有兩個難字:“梭”“橘”,誰能想出記住它的辦法?(出示課件,並談認識兩個字的方法。)?

(3)出示課件,認識“忽”“弄”,前面我們認識的那些字都是左右結構的,這兩個字你發現了什麼?注意“弄”字的讀音。(指名讀)?

3.鞏固識字。(遊戲法檢測)?

看!現在開來了一列火車,滿載着我們今天剛剛認識的生字朋友,誰願意來讀一讀這些詞語。讀對了,小火車就會繼續前進。(指名讀詞語)?

四、學習課文

第一小節:

1.創設情境讀課文。請仔細聽,這是什麼聲音?火車就要開了,讓我們坐上這列火車,一起去看這幅流動的畫,你都看到了什麼?它們都是怎樣的?(學生聽火車開的聲音,然後自由讀課文的第一小節,學生回答所看到的車窗外的景色。)?

2.讓我們透過車窗來看看這幅流動的畫,(出示課件)你看了這幅流動的畫,你覺得怎麼樣,你有什麼要說的?(學生看圖,想像並回答。)?

3.請同學們帶着感情讀讀書中對這一幅流動的畫的.描寫。(自己在小組裏練讀並指名讀)

4.出示對比句子,請學生讀,說說你喜歡哪個句子,爲什麼?(學生自由讀)?

5.發散思維:火車在不斷地前進,它又到了哪裏,你又看到了什麼?(學生想像後回答)

第二小節:(出示課件)?

1.看圖談感受。面對這樣一幅幅美麗的景色,你會怎麼做,文裏的小朋友是怎麼做的??學生談感受,看圖說意思

2.讀課文第二小節,思考:你認爲這是個怎樣的娃娃?爲什麼??

讀句子:“窗外是祖國的畫,千萬不要弄髒它!”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你知道不能弄髒它的原因了嗎?板書:愛(看課件,指名讀、齊讀。)

3.看到他如此熱愛祖國的美景,媽媽是怎麼做的?誰來讀一讀?(指名讀)?

4.國慶節就要到了,你也可能跟隨父母坐上火車去外地旅遊,你會怎麼做呢?(結合實際,自由發言。)

五、總結全文

1.配樂朗讀。

2.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讀。

3.結束語:

今天我們登上火車去看了一幅流動的畫,祖國的山山水水這麼美,我們都要用我們的行動去熱愛她,保護她,只有那樣,我們的祖國纔會更美麗。

語文《畫》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人教社課標版實驗教材一年上冊

課前透視

《畫》是一首五言謎語詩。課文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徵展開描述。本課配有一幅精美的山水畫,畫上有山、有水、有花、有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給人以無限的美感。

這是學生入學後接觸的第一篇課文,謎語詩的內容淺顯易懂,很多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前就會背了,但是在識字寫字和感情朗讀方面還需要教師正確地引導,因此應該結合學生“好動、好玩、好奇、好表現”的身心特點開展教學活動。圖文對應,讓學生能夠有滋有味地循圖讀文,感悟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象,從而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辶、忄”兩個偏旁。

2、知道“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理解詩句的主要內容,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畫教學設計課堂實錄

識字、寫字,練習朗讀。

信息資料

1、課件或掛圖,民族音樂的磁帶。

2、學生課前自制的生字卡片,水彩筆。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誰能說個謎語讓大家猜一猜?(同學之間互相出謎語,互相猜,教師也參與其中)老師也出個謎語大家猜一猜好嗎?“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學生猜謎語)這則謎語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畫》。(板書課題)

(好動、好奇、愛表現是低年級學生最大的特點,利用他們感興趣的謎語引出課題,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心,激發了孩子們學習課文的`熱情,爲教學成功地展開打下良好基礎。)

2、(出示掛圖或課件)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是一幅山水畫)請你們看看畫上都有什麼?(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今天咱們就來學習一首謎語詩《畫》(板書課題)

(用一幅畫引出課題,讓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在美的情境中進入課堂,受到美的薰陶,體現課程整合的思想。)

對話平臺

欣賞

教師配樂朗誦課文,學生邊聽邊欣賞“畫”。

(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體會大自然的美和詩句的韻律美。)

識字

1、同學們也想讀嗎?要想讀得好得先過生字寶寶這一關,你們有沒有信心?

2、出示本課生字,你認識哪個就讀哪個。說說你是在哪裏認識這些字的。(引導學生交流識字經驗,增強學生識字的信心和識字的願望。對識字量大的學生及時鼓勵。)

3、自讀課文,邊讀邊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肋拼音多讀幾遍。

4、小朋友們已經會讀漢字了,但要和這些漢字成爲真正的朋友,還必須記住它們的樣子。現在我們重點來看看下面的字怎麼記?以小組爲單位一起討論,看哪個組的方法最好?小組討論,交流。全班交流。

利用生字卡片在組內交流識字方法。(認識“辶、忄”兩個新偏旁。)

(交流識字方法,有利於學生擴大視野,相互促進,豐富識字經驗,提高識字效率。)

5、你想提醒大家在識字的時候注意什麼?(注意區分平翹舌:“色”是平舌音,“聲、春”是翹舌音。用偏旁歸類的方法識記“遠、近、還”;用給熟字換筆畫或換偏旁的方法來識記“無、人、近”;用給熟字加筆畫的方法識字“來”。

語文《畫》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學生自主識讀嗚、腰等10個生字,並書寫流、往等9個生字。

2、通過各種形式的讀,逐漸感受詩的內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詩句。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蒐集資料、小組合作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展示課前蒐集的資料。

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土地遼闊,有數不盡的美麗風景。昨天,姚老師讓同學們回去蒐集有關祖國各地風景的圖片或文章,也可以是你去外地旅行拍攝的照片。現在請同學們拿出來向大家介紹一下,好嗎?

2、揭示課題。

師:姚老師真羨慕你們,你們去過的地方,有很多姚老師還沒去過呢!有一個小朋友,他和媽媽一起坐着火車外出旅行,在車上,就看到許多美麗的景色,還把看到的美景寫成了一首很美的詩,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流動的`畫〉(板書:流動的畫)。請大家齊讀一下課題。誰來說說流動的畫是什麼意思?爲什麼說是流動的畫?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一)初讀課文。

1、同桌互讀。

師:姚老師佈置大家回去預習課文,你們有沒有認真預習呢?課文會讀了嗎?請你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同桌要認真聽,如果你的同桌哪個字沒讀好,你要幫他糾正一下。

2、指名讀。

師:誰願意讀給大家聽一聽?其他同學當小評委,注意:小評委可要認真聽,才知道他哪裏讀得好,哪裏讀得不好!

我們先來看看,這首詩有幾個小節。(請兩個同學分別讀一、二小節。學生評,讀好的獎勵小紅旗。)

3、小組讀。

師:還有這麼多同學把手舉得高高的,請舉手的同學一起讀。(讀得好,掌聲表揚自己。)

(二)認讀生字。

1、出示生字詞,自由讀。

師:詞寶寶看到大家讀課文讀得挺不錯的,就從課文中跳出來了,你還認得出它們嗎?請大家自己讀一讀。

師:你認爲哪個字比較難讀,或容易讀錯,請到臺上來提醒大家注意一下,好嗎?

2、小老師帶讀。

師:誰願意到臺上來當小老師,領着大家讀一讀?出色的小老師姚老師要送他小星星。

3、摘果子游戲。

師:看到同學們學得這麼認真,姚老師帶來了一些禮物要送給大家。看,這滿樹花花綠綠的果子,你們想得到嗎?不過姚老師有個要求:你要先把果子上的詞語讀準確了,才能摘下來,然後請大家跟你一起讀。這個果子才能送給你。

4、理解詞義。

師:詞語會讀了,懂得理解它的意思嗎?你知道哪個詞的意思,就站起來告訴大家。哪一個不懂,也可以請大家幫幫忙。(結合擴詞、造句等。)

三、再讀課文,理解詩意

(一)講讀第一小節。

1、全班輕聲讀。

師:現在,我們把詞寶寶放回課文中,相信大家一定會讀得更好。有信心嗎?請大家輕聲讀第一小節。

2、理解詩意。

師:誰能告訴大家,這一小節在講什麼嗎?哪些景物?(相機板書:小河、山腰、汽車、路邊、水庫、山坡。)

師:還有什麼不懂要請大家幫忙?

師:小作者把他在火車上看到的景色寫得多美啊,我們也來把這些美麗的景色美美地讀一讀好不好?姚老師讀前面,你們接着讀後面。

師:現在,你們也來考考姚老師,好不好,你們讀前面,看看姚老師能不能把後面的讀出來。

3、拓展說話訓練。

師:小河、山腰、汽車還可以用什麼詞來形容?

師:小朋友坐在車廂裏看到的景物很多很多,你看,課文裏用省略號省去了,你能說一說,小朋友還會看到什麼景色嗎?

課間音樂:書上的小朋友用美麗的詩來讚美祖國,我們用歌聲來誇誇我們的祖國好不好?(表演唱:《娃哈哈》)

4、指導書寫生字:流、扔。

師:現在我們學寫第一小節裏的兩個生字:流、扔,請大家先看姚老師在田字格上寫,好嗎?在小組裏分析一下,這兩個字應怎麼寫,怎麼記住?

師:請大家試着在自己的本子上各寫兩遍。比一比,誰寫得好看。

(二)講讀第二小節。

師:看到車窗外流過這麼美的景色,坐在車廂裏的小朋友想幹什麼呢?請大家讀讀第二小節就知道了。

1、輕聲讀第二小節。

2、領會詩意。

師:我想幹什麼?(邊吃橘子邊畫畫,想把橘子皮扔出窗外。)

忽然看到什麼?(媽媽嚴厲的目光,好像在批評我。)

媽媽爲什麼誇我是個懂事的娃娃?

四、總結談話,明理導行

1、齊讀課文。

2、師:讀了這首詩,你覺得我們應該向書上的小朋友學習什麼?

3、怎樣做個懂事的娃娃?(例:愛護花草樹木,不任意採摘;愛護公共設施,不亂刻亂畫;多植樹,讓祖國到處都是綠樹,都是鮮花。)

語文《畫》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瞭解秋天的景色特徵,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

2、學會本課的幾個生字,會讀多音字“行”,理解“牆報、桂花、香味、成熟、幫助、叔叔”等6個詞語的意思。

3、會用:桂花、小草樹葉果園”等詞語各寫一句反映秋天景色的句子。

4、仿效例句,用“先……再……又……還要……”的順序說話。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能讀出課文中的全部生字,重點學生“牆熟報”3個生字,理解;“牆報叔叔”的意思。

3、理解第一段課文,並能正確朗讀。

教學過程:

一、啓了談話,揭示課題。

1、天氣漸漸涼了,小朋友們穿上了秋裝,大地也換上了新衣服,誰記得第一冊我們學過哪篇有關秋天的課文?《秋天的果園》,誰能試着背背?秋天還有哪些變化,你能說說秋天的其它變化嗎?

2、鼕鼕畫了一張秋天的圖畫,今天我們學第8課《秋天的畫》。

3、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麼?

歸納:A、誰畫了這張秋天的畫?

B、畫中還畫了些什麼?

C、爲什麼要畫這張畫?

二、聽錄音,初步感知課文。

1、帶着這三個問題聽錄音。

2、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3、學習“牆報”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這兩個字?“牆報”指什麼?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語。

1、劃:劃帶有生字的詞。

2、讀:讀帶拼音的生字及組成的新詞。

3、記:看田字格記字形。

4、數:這篇課文有幾段,標上序號。

5、想:A、生字在課文中的意思。

B、從插圖的哪些地方乍出這一幅秋天的畫。

C、秋天的畫畫了些什麼?

四、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

2、認讀詞語,理解部分詞義。

叔叔:叔父;稱呼跟父親輩相同而年紀較小的男子。

3、讀準多音字:行做量詞時讀hang,做動詞時讀xing

4、初讀課文。

A、自由讀課文。

B、課文分幾段來寫的?指名分段讀課文。

C、看圖說說爲什麼說這是秋天的畫?

D、“秋天的畫”畫了些什麼?

E、齊讀課文。

五、鞏固字詞。

1、讀生字卡片。

2、寫出帶有下列偏旁的.字。

3、寫出下列字的偏旁。

幫()收()聞()

六、書寫指導。

七、課堂作業。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桂花香味成熟幫助”四個詞語的意思。

2、能用“先……再……又……還要……”的順序說話。

3、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認讀生字。

助的部首是什麼?叔的部首是什麼

2、多音字組詞。行:xing( )hang( )

3、認讀詞語。

4、課堂作業:

二、學習第一段。

1、爲什麼“我”要畫這張秋天的畫呢?齊讀第一段,邊讀邊想。

2、指名回答,用”因爲……所以……”的句式來回答。

3、“畫什麼呢?”這句話是誰問誰?像這樣的句子人們哪裏學過?應該怎麼讀?(讀出自己問自己的語氣)練讀(自由讀;指名讀;評價;指名讀)

4、齊讀第一段。

三、學習課文第二到五段。

1、“我”在這張畫裏畫了什麼,聽錄音。過聽邊想,劃出有關的詞語。

2、用”我一()、(),還畫了()和()。”來說一說。

結合板畫理解

桂花:出示桂花圖,你見過桂花是怎樣的?(金黃、淡黃、五個花瓣);草坪:看圖說說草坪是什麼意思?(種着草的平地)果園:果園裏會有些什麼?板畫三個小朋友和農民,看出他們在幹什麼?

3、“我”畫這些景物的順序是怎樣的?輕聲讀2——5段,用“。”圈出表示先後順序的詞來說說我畫了什麼。(自由說;指名說;同桌互說)

4、這是一幅多麼生動的畫,從課文中哪些詞、句可以年出這是一幅秋天的畫?自由讀2——5段,找出課文中的詞句讀讀,再用自己的話說說爲什麼?

(1)聞到了桂花的香味。

(2)不像夏天那麼綠了。

(3)小白楊飄下了幾片金黃的葉子。

(4)紅星在閃爍。

重點理解“成熟”一詞,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蘋果成熟了?

5、指導有感情發朗讀句子,秋天的景色多麼美麗,金黃色的桂花,金黃的樹葉,閃爍的蘋果,我們朗讀民時要讀出讚美的語氣,讀出豐收的喜悅。

四、學習第6段。

這一段講了些什麼?

五、鞏固練習。

1、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2、用“先……再……又……還要……”說說我畫的過程。

3、“先……再……又……還要……”是表示做一件事的先後順序。人們還能用這些詞語說說做其他事後順序嗎?

六、小結: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了秋天的景色,還學會了用“先……再……又……還要……”來說話。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進一步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

2、用”會用:“桂花、小草樹葉果園”等詞語各寫一句反映秋天景色的句子。

3、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抽讀生字。

2、認讀詞語。

3、用“先……再……又……還要……”說一句話。

二、指導背誦。

1、聽錄音2——5段,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我”畫了些什麼,這些景色是怎樣的美麗。

2、背誦2——5段。

3、自由準備背誦全文。

4、同桌互背;指名背;齊背。

三、總結。

春夏秋冬在自然界中各有各的景象,春天的景色很美,秋天的景色也很美,所以我畫了這張秋天的畫貼在牆報上,讓同學們都能感受到秋天大自然的美。

1、秋天到了,大自然的各種植物、動物都有了變化。例如:桂花、小草……,你們能用這些詞語來說說秋天的景色嗎?

2、課堂作業。

3、你還能說哪些有關秋天的景象?(楓葉紅了;大雁排着隊伍往南飛。)

語文《畫》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對應生活學習理解生字生詞和含義豐富的重要語句。

2、閱讀課文,感悟生活,認識作者乘船遊覽灕江的情景,認識作者一邊遊覽灕江山水,一邊聽船家講述怪山的來歷和神話傳說的情景,認識桂林山水的奇麗,提升學生對自然風景的鑑賞能力。

3、探究課文反映生活的方法,學習課文運用直接見聞和間接材料自然結合的方法反映生活,培養學生表現生活的能力。

4、品味生活,品味語言,學習文章詩意濃厚的語言,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水平。

教學重點:

目標2

教學難點:

目標3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多媒體揭示本課目標,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1分鐘)

多媒體放出一組桂林山水畫,讓學生觀賞一遍。師:這就是畫,這就是桂林的山水。世人公認它美。美在哪呢?美在奇峯重疊,山水相依。桂林的山,平地奇峯,清奇峭拔,茂林修竹,田園似錦,一江流水千幅畫,好似人間仙境。關於它的美,自古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說法,而作者卻標新立異說成“畫山繡水”。你們看如何?

我記得小時候母親常說“真美!就像畫上畫的!”。可見作者說桂林山水美如畫,美如繡是再恰當不過了。“畫山繡水”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意思是畫出來和繡出來的山水。

2、本堂課的學習目標:(1分鐘)

多媒體展示本堂課目標(內容見教學目標)。

二、指導學生自讀課文,感悟生活。多媒體顯示下列內容。(2分鐘)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生活,注意節奏和停頓。

2、多媒體展示生字生詞,自學自讀2分鐘,對應生活再現詞語反映的生活情景,對照解釋換一種方式表達詞語反映的生活情景,理解生詞。

3、閱讀課文,感悟生活,自主探究“課文反映什麼生活”的問題,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課文反映的生活,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和作者思想感情,準備交流。

4、探究課文反映生活的方法,自主探究“課文怎樣反映生活”的問題,理解課文寫作。

5、品味課文語言,品出課文語言的詩意。

三、學生自讀、自主感悟生活,老師巡視、督促,鼓勵學生多問,培養學生勤學多問的習慣。(10分鐘)

學生根據自學指導自讀課文、自讀註釋、瞭解作者和寫作背景、感悟生活、質疑提問,老師指導答疑,準備對話交流,但關於作者和寫作背景就不交流了,提供材料(材料附後)讓學生自讀一下就行,不要不放心學生。

四、和諧交流,共同提高。(30分鐘)

1、檢查朗讀,學習朗讀。先品聽朗讀錄音,後指名學生朗讀指定段落,並點評指導。

2、交流學習生字生詞,對應生活理解生字生詞。

1)多媒體顯示下列生字,指名學生讀準生字,並糾正錯誤讀音。

褒貶biǎn醇chún攢cuán聚

嶙峋línxún玲瓏剔tī透精髓suǐ

恍惚huǎnghū恬靜tián遲鈍dùn

怠慢dài兩鬢bìn花白貯zhù藏

螺螄sī山嫋嫋niǎo心如刀絞jiǎo

黑黝yōu黝yōu嶄zhǎn新

2)、多媒體顯示生詞和解釋,讓學生對照解釋儘量用自己的語言,配合動作表情說說生詞反映的生活情景,檢查學生理解詞語情況。

褒貶:評論好壞。

嫋嫋:形容聲音婉轉悠揚。

精髓:比喻精華。

恬靜:安靜,寧靜。怠慢:冷淡。

嶙峋:借人消瘦露骨形容山石突兀、重疊。

積攢:一點一點地聚集。瞭望:登高遠望。

攢聚:緊緊地聚攏在一起。

黑黝黝:沒有光亮;黑暗。

3共同感悟生活,解決“課文反映什麼生活”的問題,讓學生說說課文反映的生活,說說自己的認識和感悟,同時老師追問。師生對話思想交鋒後,根據預設要點統一認識。預設要點如下:(思想交鋒後,多媒體顯示內容要點)

課文反映作者隨着船家一起遊覽桂林到陽朔段山水的情景,反映作者一邊遊覽欣賞自然風景,一邊聽述怪石奇峯的神話傳說的情景,這樣既反映了桂林的奇麗景色,也反映了桂林人民的智慧和生活感情,這樣比較全面地反映了桂林山水和過去人民生活的情景,反映勞動人民不忘過去苦難生活,珍惜現在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爲了促進學生思考,追問:桂林“四絕”是什麼?共同探究,大家發言略。

4、共同探究課文反映生活的方法,發動學生說說課文反映生活的方法進行交流。學生髮言,老師追問,思想交鋒後,統一認識。預設要點如下:

1)、課文運用直接見聞和間接材料自然結合的方法反映生活。本文不但反映風景區的自然風光,而且反映風景區的神話傳說,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智慧。這些神話傳說是間接材料,不是作者自己直接體驗和蒐集到的材料。運用這些間接材料,豐富了作品的內容,增強了文章的`趣味,給人較大的想象空間,也是旅遊實際的反映,因爲旅遊時,導遊都會介紹風景,介紹傳說的。有傳說導遊不會不介紹的,因爲介紹傳說會增強旅遊的興趣,不會單調乏味。神話傳說令人神往,令人回味無窮。神話傳說使風景大爲增色。悽慘的故事也使風景增色,使人永志難忘。

2)文章按照時間順序,巧妙交代遊蹤,段與段銜接自然,全文渾然一體。如“如果你不嫌煩,且請閉上眼,隨我從桂林到陽朔去神遊一番,看個究竟”。作者是這麼說的也就是這麼做的,帶着讀者遊覽了桂林山水。文章景與景之間、景與傳說之間銜接自然緊密,嚴絲合縫。如“你不妨這樣問一問:‘這一帶的山真絕啊,都有名兒沒有?’那船家準會說‘怎麼沒有?每個名兒還都有來歷呢。’”,一段話自然引出下文重點介紹岩石的神話傳說。再如“迎面來了另一座怪山”,一個“另”字自然引出父子巖景色和傳說。再如“前面再走一段水路,下幾個險灘,快到寡婦橋了,也有個故事”、“前面那不就是寡婦橋?”、“船到這兒,漸漸接近陽朔境界,江上的景色越發奇麗。”等語言不僅點明瞭遊蹤,交代了景點,引出了神話傳說,而且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

3)、文章運用第二人稱作爲反映生活的視角,好象面對面談心一樣,使人倍感親切。如“你耐心點,且聽船家說吧。”、“船家輕輕搖着櫓,會告訴你說”、“你看臨江拱起一道石巖,下頭排着幾個巖洞,乍一看,真像橋呢!”、“說不定你忘記自己是在灕江上了呢!”等。作者通過設想你身臨其境遊覽灕江的情景,把桂林的奇麗景色反映得十分令人嚮往。這反映作者構思的巧妙,值得我們學習。

5、品味語言,品出文章語言的詩意,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水平。追問:課文詩意的語言體現在哪些地方?師生交流發言思想交鋒後,統一認識。統一認識的要點如下:首先體現在構思上。文章用第二人稱作爲視角反映生活雋永生動,意境甜美;文章採用直接見聞和間接材料結合的方式反映生活,使文章內容豐富,情趣盎然;文章段與段銜接緊密,嚴絲合縫,結構精巧。其次體現在內容上。作者刻畫江上景色很細緻,很有詩意。如灕江水色圖、魚鷹捕魚圖、陽朔石乳圖等充滿了詩情畫意。

五、點對點遷移運用,培養學生表現生活的能力。

課文采用第二人稱反映旅遊情景的方法和直接見聞間接材料相結合反映旅遊情景的方法都是很有表現力的,我們寫作遊記類文章時,是可以信手拈來加以運用的。本次作文,你們可以用第二人稱反映家鄉某處景物,將寫景和故事相結合。

六、結語,佈置作業。(1分鐘)

1、抄寫生字生詞。

2、熟讀課文。

3、課外閱讀楊朔作品一篇,做好筆記,準備交流。

語文《畫》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要認識的生字6個,會寫的生字12個。正確書寫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囑”讀 zhǔ,不要讀成 shǔ; “晌”讀 shǎng,不要讀成 xiǎng;“誨”讀huì,不讀huǐ。

3、識記字形:囑:右邊下半部的第七筆是豎。肅:筆順,悉:上部不是“採”。提醒與熟字區分比較:注意“非”在“排”和“靠”兩字中字形的變化。“叮”和“釘”、“訂”;“幅”和“副”、“誨”和“悔”;“晌”和“響”。

4、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父親和老師的話。明白老師和父親說過的道理都是讓我們能夠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堅持這種科學的思想方法,就能終身受益。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類似畫楊桃的事,並指導學生運用恰當的神態、動作、心理、語言描寫,把一段話說清楚。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8自然段老師說的話。通過有感情朗讀課文,使學生體會文本中學生和老師的態度變化,體會其背後的原因,悟出本篇課文的主題。通過學生對標點符號的朗讀,便能感受到這些標點背後的含義,體會學生的情感變化。

教學重難點:

體會學生和老師態度的變化,感受標點背後的含義,理解父親和老師的話,明白做事看問題都要實事求是,這樣會使自己終生受益。

教學準備:在紙上寫好師生對話。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師:這節課咱們學第十一課《畫楊桃》。(板書題目)

一、 檢查預習情況。

1、 聽寫詞語,兩名學生在黑板上寫。訂正。注意“叮囑”的“囑”又下部分的第七筆是豎;“肅”的筆順;“悉”的上部不是“採”;“晌”是日字旁;“誨”是言字旁。

2、 同桌讀詞語,然後齊讀。

3、 同桌檢查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 梳理課文內容,理解父親的話。

1、 朗讀課文,概括段意。

課文講的是什麼事?爲了說得明白,要先弄清每段講什麼,或意思相近的幾段合起來講什麼。

(1)指名讀第一段,畫出你認爲關鍵的詞語。指名回答,“叮囑”什麼意思?誰叮囑過你?這段講的是什麼?(父親叮囑我是什麼樣,畫什麼樣。)齊讀第一段。

(2)“我”記住父親的叮囑了嗎?自己讀第二段,畫出關鍵詞,指名概括段意。

(3)當“我”看到楊桃和平時的.不一樣時,父親的叮囑在耳邊迴響:(生讀父親的話)當我畫完,覺得畫得很準確,心裏會想:(生……)

(4)這段是講課上我畫楊桃,還有那些段落是講這個意思的?請同學們自己讀剩下的部分,也畫出交流彙報。

(5)最後一段講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3、學生練習連起來說課文的內容。

三、提出疑問,再讀課文。

1、自己選一種方式讀課文,都到哪有什麼問題在旁邊記上。

2、彙報,互相解答。

第二課時

師:這節課咱們繼續學《畫楊桃》。

一、 聽寫詞語,導入新課。

1、聽寫:叮囑、教誨、一生受用(強調寫字姿勢)學生齊讀訂正。(把鉛筆本子收好)

2、過渡:什麼教誨使我一生受用呢?(指名說說。)課文的結尾這麼寫的,誰來讀?這教誨指的是什麼?指名說。(父親和老師的話就是對我的教誨)上節課我們知道了父親叮囑我:是什麼樣,畫什麼樣。(板書)那老師的話和父親的很相似,你讀讀老師的話,有哪些意思?

3、學生讀老師的話,初步理解。

老師的話裏和父親相同的是——

同學們,你們覺得文中的“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準確嗎?用老師的話來說明。(指名說)我按照自己看到的去畫對嗎?用老師的話說,用父親的話說。我們一起讀讀老師的話。

二、讀三到十七段,體會老師和同學們態度的變化,深入理解父親和老師的話。

1、師生合作讀三到十七段,體會同學們態度的變化。

老師的話,那些忙着嘲笑的同學,一開始明白嗎?後來呢?現在老師請同學們和我一起讀三到十七段,你會有發現的。老師讀老師的話,誰讀敘述,大家讀同學們的話。沒提示語的地方能分清誰說的嗎?

2、 交流。學生回答時讓學生說清從哪句看出的,想象同學們的心理說話練習。讀出感情。

3、體會老師的態度變化。

師:同學們剛看到“我”的畫時,嘲笑“我”,走到“我”的座位觀察後知道錯了,這是對比的寫法。文中還有這樣的對比,你能找到嗎?

老師先是“嚴肅”的,什麼時候變嚴肅的?(1)自己讀第六段,畫出寫老師動作的詞。老師爲什麼這麼做?可同學們卻是——這又是對比。(2)什麼時候老師變得“和顏悅色”?誰願意和顏悅色地讀老師的話?

4、再讀老師的話。

師:同學們聽了老師的話,明白了——(指名學生說) “我”聽了老師的話,會想——(生……)咱們也要記住這位老師的話,請大家一起讀十八段。

三、聯繫實際,感悟道理。

1、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現在,同學們能用這些詞語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嗎?

2、啓發學生聯繫實際。

師:課文結尾說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使他一生受用,在她成長的路上,只有畫畫時纔想起這教誨嗎?顯然不是。遇到什麼事她會想到?會怎麼做?舉個例子,一次她上學遲到了,路上遇到變戲法的看入了迷,忘了時間。來到學校老師問起,她會怎麼說?

你遇到過類似“畫楊桃”這樣的事嗎?(如果學生想不出,老師就給出情境,學生判斷怎麼做。)

3、揭示道理。

師:生活中的事情是怎樣(板書:實事),我們就要尋求正確的認識和做法(板書:求是)。這個“是”不是“是不是”的意思,它是“正確”的意思。這篇課文告訴我們做事看問題要——(實事求是)。

板書:

第一課時:畫楊桃

第二課時:畫楊桃

語文《畫》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人、火、文、六”4個字。認識兩個偏旁“忄”、“凵”。

2、瞭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激發熱愛自然和喜愛朗讀古詩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難點是瞭解詩意。

【教學準備】

學生到風景優美的地方去遊覽,讓他們看看山、水、花、鳥,親身廠家大自然的美麗。一幅山水畫,認字卡片及相關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11個生字,會寫“人、火”2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並能熟讀成誦。

〖教學過程

一、指導看圖

1、激趣:老師帶來一樣東西,請大家先閉上眼睛,等我數到三下再睜開眼睛。(教師邊數數,邊貼出圖畫,準備給學生一個驚喜)

2、指導整體觀察圖畫,學生自由說說第一眼看到這幅畫的感受。

3、指導學生按從遠到近的順序,說說圖上畫了什麼。教師相機板書:山、水、花、鳥。

二、學習課文

1、談話:剛纔我們欣賞了美麗的山水畫,現在來學一首古詩吧!

2、指導熟讀詩句:

⑴學生藉助漢語拼音練習讀準字音。

⑵指名讀詩句。師生共同正音,重點指導讀準:“遠、近、春”、“驚、聽、聲”、“色”等前後鼻韻母和平、翹舌音的生字。

3、理解詩句:

⑴四人小組交流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

⑵猜謎:這是一首謎語詩,請大家猜猜謎底。(板書課題:畫)

⑶結合圖說說自己是怎麼猜出來的。

4、朗讀古詩:

⑴師配示範讀。學生閉上眼邊傾聽邊在腦海中展現畫面。

⑵指導朗讀,讀出古詩的韻味。

背誦詩文:

教師說詩意,學生說詩句。

依據板書,自己練背,同桌互查。

指名背誦,齊背。

5、識字:

⑴讀準字音,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⑵記憶字形,小組討論:你認識哪些字?是怎麼認識的`?用了哪些好辦法?

用熟字形記憶“人”和“無”;區別“人”與“八”“入”、“無”與“天”音形義。

用熟字加筆畫記“來”。

鼓勵學生自己想辦法認記“看”和“驚”,認識新偏旁“忄”。

用熟字和偏旁的方法記。啓發學生髮現“還、遠、近”都是半包圍結構,“之”旁裏面都是熟字。

比較“遠”和“近”、“近”和“聽”的字形。

6、寫字:

⑴觀察生字“人、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導學生按筆順先書空後練寫。

⑵展評。7、實踐活動。回家找謎語,開展謎語競猜活動。

語文《畫》教學設計1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對照畫面,瞭解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容,瞭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

3.培養學生自主自學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根據閱讀提示,對照圖畫,通讀課文。

2.和同學交流讀後的感受,通過圖畫對照,體會作者生動的描寫;讓學生當小講解員講講文中涉及的風景和人物。

3.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質疑,用恰當的方法來解決。(查字典、觀察畫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清明上河圖》的內容和歷史價值,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課文和觀察畫面,初步瞭解《清明上河圖》的內容和藝術價值,繼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難點:

通過閱讀課文和觀察畫面,初步瞭解《清明上河圖》的內容和藝術價值。

三、教學策略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這篇課文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這幅名揚中外的古代繪畫作品──《清明上河圖》。作者先對《清明上河圖》作了簡單的介紹,然後寫了《清明上河圖》畫面上的內容,最後,簡單寫出了《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教學時可以採取如下策略:

1.學習描寫方式,體會語言的生動,在課文學習中理解句子表達效果並體會、積累表達方式的多樣性,領悟細節描寫的細緻。

2.展現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自己講解學到的內容,提出質疑,選擇恰當的方式解決。

四、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1.在我們祖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多種藝術作品散發出璀璨的光芒。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幅名揚中外的古畫。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理解詞語意思。

(1)什麼叫“名揚中外”?名揚中外:很有名氣,名字傳遍了世界。

(2)讓我們一起用讚美的語氣再讀讀課題,讀出你的感情。

4.讀題質疑。

(1)這幅名揚中外的畫叫什麼名字?你對他有多少了解?

補充《清明上河圖》的簡介:聞名中外的 《清明上河圖》,是我國藝術寶庫中的不朽珍品,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屬國寶級文物,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2)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疑問嗎?

預設:這幅畫是誰畫的?這幅畫都畫的什麼?這幅名揚中外的畫獨特在哪兒?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課題產生興趣,瞭解《清明上河圖》的影響力與藝術價值,激發學生祖國傳統文化的崇敬之情。培養對課題質疑的能力,學會思考提問,帶着問題讀書。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給我們介紹了《清明上河圖》,讓我們瞭解了這幅名畫,知道了關於它的很多知識。

2.指名分段讀文,重點正音。三個多音字“作”“溜”“乘”,分別組詞。

作zuō(作坊) 溜liū(溜冰) 乘shèng(千乘之國)

作zuò(作業) 溜liù(一溜煙) 乘chéng(乘法)

3.請你們試着概括一下每段段意。

第一段:概括介紹《清明上河圖》背景。

第二段:寫畫上人物多,各行各業,各色人物都有。

第三段:寫畫上的街市熱鬧非凡。

第四段:寫畫面上有險些發生“交通事故”的場景。

第五段:寫了《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

4.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可以怎樣劃分段落?可以分爲幾部分?

總結:簡介、內容、 歷史價值。

【設計意圖】將語言概括的能力放在理解課文的前期來培養,培養學生學會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主要內容,要求抓重點詞語。初讀的過程中讀準字音,完成讀通順、讀準確的要求,並能大致概括文章內容。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現在對課文有了初步的瞭解,讓我們一起再欣賞一下這幅畫吧。

2.出示閱讀提示:讀了閱讀提示你知道了什麼?

總結:閱讀方法──對照圖畫讀課文。閱讀要求──看課文描寫了畫面上哪些內容;交流讀後感受。

3.讀了第一段,你都瞭解到了什麼?

總結:《清明上河圖》的年代、作者、名字;尺寸,畫面內容;現狀。

4.學習第二段。

(1)這段主要寫的是什麼?

總結:《清明上河圖》中的人物。

(2)用什麼方式描寫的?你感受到了什麼呢?省略號的.含義是什麼?

出示課件:

有從鄉下來的農民,有撐船的船工,有做各種買賣的生意人,有留着長鬍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醫生,有擺小攤的攤販,有官吏和讀書人……

小結:用排比的修辭方法描寫的。省略號表示畫面上還有許許多多的人物沒有被寫出來,表示人物之多。

(3)這段話不僅在寫人多,還從哪個方面讓我們感受到人多的?在書上把你找到的詞語畫一畫。(從各種行業這個方面,向我們描述了人十分多,有各種職業)

(4)課文不僅詳細地給我們舉例說明有各行各業的人,還有哪句話向我們直接說明了人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畫在上面了)

(5)請你來說說你的感受,當你看到這幅畫上有這麼多的人。

預設:體會出張擇端花了很大工夫,這麼多人都能畫出來很了不起。

5.學習第三段。

(1)這段主要寫的哪兒?

總結:街市。

(2)你能找出這段的中心句嗎?

第一句:畫上的街市可熱鬧了。

(3)這段的結構怎麼劃分呢?

總起句;各類商店,形態各異的人;畫技精湛。

(4)從這段體會到什麼:體會畫的內容是如此豐富,張擇端的畫技如此高超。

(5)誰來給我們當小導遊,發揮你的想象,先給我們介紹介紹街上的人,再補充還會有什麼樣的?

6.學習第四段。

(1)說說看從畫面中看到了什麼?

總結:局部情景。

(2)“你看,張擇端畫的畫,是多麼傳神啊!”,如何理解“傳神”?

預設:畫得十分逼真,就像真的一樣!

小結:文學、藝術作品描繪的人或物生動逼真。“傳”又讀“zhuàn”,如“自傳、小傳”。

(3)這句話蘊含作者怎樣的感情?(敬佩)

總結:這句話是一個感嘆句,寫作者在欣賞畫家的作品後,情不自禁的讚歎,所以作者是飽含讚美之情的。請大家也帶着這份讚美之情來讀讀這句話。

7.朗讀課文第五段。

(1)這段是在介紹它的歷史價值,那麼你是怎麼理解它的價值的?

能再現八百年前的古都風貌,這是十分難得的。

(2)你想對這幅畫的作者說些什麼呢?

預設:謝謝您,爲我們留下這麼好的作品,能爲我們再現八百年前的場景,讓我們理解到百姓的生活,彷彿看到了他們熱鬧的場景。

【設計意圖】將內容理解作爲文章學習的主線,情感理解作爲理解內容後的提升。瞭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及其中油然而生的讚美之情;觀察作者的表達方式,將句式與以前學習過的內容相結合,如“有鄉下來的農民,有撐船的船工,有做各種買賣的生意人……”;與《趙州橋》一課的相似句式作比較,對比學習,激發學生讀書樂趣。理解課文內容後,讓學生自由抒發情感,表達心中感慨。

(四)課後思考,擴展延伸

1.誰來爲我們當一下解說員,當我們在博物館看到這幅畫時,你會怎麼給別人介紹?

北宋名畫、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北宋都城汴梁熱鬧的場面。

2.你還知道我國哪些優秀的文學作品、繪畫作品,你能說說它們好在哪兒嗎?

【設計意圖】在鞏固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練習口語表達的能力,在實際運用中學會熟練、簡潔地組織語言。同時也會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在說的過程中這種熱愛之情也會油然而生。

(五)佈置作業

1.繼續瞭解有關《清明上河圖》的相關知識。

2.結合課堂所學內容,回家向父母介紹一下《清明上河圖》這幅畫。

語文《畫》教學設計15

教材分析:

《畫雞》是明代著名畫家唐寅爲表達自己對雞的喜愛與讚美,寫的`一首詠物詩,語言淺顯易懂。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雞並不陌生,對於寫雞的古詩,學生樂於學習。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感受作者對雞的讚美之情。

教學目標:

1、認讀8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詩。

3、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喜歡什麼動物,爲什麼?

2、猜猜老師喜歡什麼動物。

3、明代有位叫唐寅的大畫家也喜歡公雞,他不僅爲公雞畫了一幅畫,而且還爲它寫了一首詩,名字叫《畫雞》。(板書)

二、讀古詩:

1、師讀古詩,學生不出聲,用手指。

2、師再讀古詩,生可輕聲跟讀。

3、師帶讀古詩。

4、小老師帶讀古詩。

5、比賽讀。

三、認讀生字:

1、圈出文中生字,生自主識字。

2、單獨出現生字,生識字組詞,師帶上拼音帶讀。

3、識字小遊戲:摘蘋果。

四、理解詩意,體會情感。、

出示前兩行詩

1、生讀詩句,師:這是一隻什麼樣的公雞?(板書:美麗)

2、生帶着感受讀。

3、像“紅、雪白”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語,你能說幾個嗎?

出示後兩行詩:

1、師:這隻公雞不僅美麗,叫聲也很好聽,生讀詩。

2、誰來模仿一下公雞的叫聲。

3、公雞一般什麼時候叫呢?這又是一隻怎樣的公雞?

(板書:勤勞)

4、生帶着理解讀詩,教師可適時範讀。

5、迴歸整體,齊讀(或背)全詩。

五、書寫指導:

指導書寫“平、戶、開”。

六、小結,作業佈置。

板書設計: 畫雞

美麗

勤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