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近義詞 > 沐猴而冠【十二生肖成語】釋義 出處 近義詞 成語故事

沐猴而冠【十二生肖成語】釋義 出處 近義詞 成語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9W 次

沐猴而冠【十二生肖成語】釋義_出處_近義詞_成語故事

成語,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漢書·伍被傳》。

沐猴而冠【十二生肖成語】釋義 出處 近義詞 成語故事

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1成語資料注音

沐猴而冠:mù hóu ér guàn

成語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詳細釋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沐猴(獼猴)戴帽子,裝成人的樣子。比喻裝扮得像個人物,而實際並不像。這裏直接將“沐猴”解釋爲“獼猴”,並沒有闡述原因。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猴”下雲:“母猴乃此獸名,非謂牝者,沐猴、獼猴皆語之轉、字之訛也。”這裏提到“一聲之轉”,段認爲“沐”、“獼”、“母”聲母相同,義相同,不同寫法只是字的錯訛。而“愚”字下雲:“許書“夒”下,“爲”下,“玃”下皆曰母猴。即沐猴,獼猴一語之轉。而“甶”部“禺”下曰母猴屬。此即用彼語。”看“禺”字,《說文》:“禺,母猴屬,頭似鬼。”《正字通》:“禺似獼猴而大,赤目長尾,山中多有之。說文專指爲母猴屬,誤。”《說文》指出禺就是母猴那類的東西,而《正字通》強調禺和獼猴的區別,“似獼猴而大”,更指出《說文》將禺限定爲母猴那一類,是不對的。《山海經》:“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此“狌狌”,即“猩猩”。郭璞注:“禺似獼猴而大,赤目長尾。”徐灝《說文箋註》引此文,並說:“此言猩猩狀如禺,而郭雲禺似獼猴,則禺非猴明矣。蓋人形之獸通名日禺,猴亦似人形,故或謂之禺,以其通名也。”徐灝給出了更明晰的解釋,禺是通稱,人形之獸都可以稱“禺”。

再看“貜”字,《爾雅義疏》雲:“貜,當作玃。”引《爾雅》雲:“玃父,善顧。”《釋文》引《說文》:大母猴也。釋雲:“善攫持人,好顧盼也。”《廣雅·釋獸》也說:“猱,獼猴也。”而陸機《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說:“猱,獼猴也,楚人謂之沐猴,老者爲玃,長臂者爲猿。”可知,玃就是獼猴。又知“沐猴”是楚人對獼猴的特殊稱呼,有材料爲證:《史記·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項羽是楚人,人說項羽是“沐猴而冠”,“沐猴”正與“楚人”相對,可以相信“沐猴”最初是楚人對“獼猴”的稱呼。

綜上,禺是人形之獸的通稱,獼猴有多種叫法,如馬猴、母猴、沐猴、猱等,“沐猴而冠”的“沐猴”就是獼猴。王念孫《廣雅疏證》:“(獼)聲轉而爲母……又轉而爲沐。”章炳麟在《新方言·釋動物》中也說:“沐猴母猴,母猴彌猴,今人謂之馬猴,皆一音之轉。”

2成語示例近義詞

衣冠禽獸、道貌岸然[1]、沐猴衣冠

反義詞

正人君子、仁人志士[1]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指人面獸心的人。

3詞目示例《晉書·張載傳》:“豐私家之積,此~爾,尚焉足道哉!”

語見《漢·司馬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 ”

《漢·班固·漢書·卷四十五·伍被傳第十五》:“夫蓼太子知略不世出,非常人也,以爲漢廷公卿列侯皆

‘沐猴而冠’耳。”

4相關人物劉邦,項羽,伍被,劉安

5相關故事項羽據關中後,韓生獻計於羽曰:“關中地勢險要,有山河爲屏障,土地肥沃,可建都立霸業。”羽見秦

沐猴而冠—劉邦宮悉已燒殘,又心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穿錦繡之衣於夜間步行,有誰知之!”生竊曰:“人云楚人爲獼猴戴帽,果然如此。”項羽聞知,便將之烹死。

亦作“沐猴冠冕”。《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不由咱生嗔怒,我罵你個‘沐猴冠冕’,牛馬襟裾。”亦作“沐猴衣冠”。《明·無名氏·十探子·第二折》:“你這等人,乃‘沐猴衣冠’之輩,馬牛襟裾之材。”

亦作“沐猴而冠”。《明·沈採·千金記·第十三出》:“項王乃是‘沐猴而冠’,不足謀天下矣。”

亦作“衣冠沐猴”。《元·汪元亨·朝天子·歸隱》:“厭襟裾馬牛,笑‘衣冠沐猴’拂破我歸山袖。”

沐猴:獼猴。

“沐猴而冠”。原指獼猴性急,不能若人戴冠著帶。後譏人徒具儀表,而無內才,品格低下。或喻人徒具衣冠而毫無人性。或言人暴躁輕浮,不能成事,常用此語。

6成語典故1、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集解徐廣曰:“東函谷,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集解張晏曰:“沐猴,獼猴也。”○索隱言獼猴不任久著冠帶,以喻楚人性躁暴。果然,言果如人言也。項王聞之,烹說者。◇集解楚漢春秋、楊子法言云說者是蔡生,漢書雲是韓生。

秦末,劉邦、項羽等起兵反秦。劉邦首先攻破秦都咸陽(今陝西西安市東渭城故城),接着項羽也趕到了。原先各路將領曾互相約定:誰先進入咸陽,誰就在關中爲王。項羽因此很不樂意。他帶領人馬,衝入城內,大肆屠殺,並且殺了秦降王子嬰,放火焚燒秦宮,大火一連燒了幾個月都沒有熄滅。項羽還蒐括了許多金銀財物,擄掠了一批年輕婦女,準備回到東方去。

當時有人勸項羽仍在咸陽建都,因爲“這裏關中地區,有險可守,而且土地肥沃,在此建都,可以奠定霸業。”項羽看看秦宮都已燒燬,殘破不堪,同時又懷念故鄉,一心想回東方,便說:“人富貴了,應歸故鄉,富貴不歸故鄉,好比錦衣夜行,誰看得見?”。

那人聽了這句話,覺得項羽要作爲一位英雄,實在不夠,心裏不免對他鄙視。於是在背後對人說:“人家說楚國人(指項羽)不過是‘沐猴而冠’罷了,果然不錯!”不料給項羽知道了,立刻把此人抓來,投入鼎鑊煮死。結果,由於項羽的自傲自驕,再加上戰略失誤,最終走上窮途末路,被劉邦打敗。

2、《漢書·伍被傳》也有此語:伍被曾在淮南王劉安手下做“淮南中郎”的官,劉安謀反,伍被多次諫勸,劉安不聽,以輕蔑的口吻對伍被說:“漢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

7相關古文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集解徐廣曰:“東函谷,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集解張晏曰:“沐猴,獼猴也。”○索隱言獼猴不任久著冠帶,以喻楚人性躁暴。果然,言果如人言也。項王聞之,烹說者。◇集解楚漢春秋、楊子法言云說者是蔡生,漢書雲是韓生。

8相關資料成都商報1月19日報道,該市青羊區一包工頭彭建軍臨近春節,用1900元人民幣買來7900元假鈔發給工人。民工發現後,頓時陷入絕望。詩云:盼月亮,盼星星,民工最早拿“年薪”。一年到頭流血汗,望穿秋水盼發薪。天各一方離骨肉,最思春節一家親。工錢到手開口笑,去購年貨傻眼睛。

猴年未到,有人卻玩起了沐猴而冠的把戲。

一是本想彰顯人之富有創意,結果被人多方唾罵。

瀋陽某動物園近日將猴子染成各種顏色,以招徠遊客,當地有媒體盛讚其富有創意。可如此一“染”,不但像糟蹋人格一樣糟蹋了“猴格”,而且染料刺激了猴的皮膚,擾亂了猴羣生理信息的傳遞,已引起諸多環保人士、動物保護主義者、動物學家的強烈反對。那自以爲能贏得遊客如織的創意,只怕真的是人不像人,猴不像猴,實乃沐猴而冠了。

二是本想體現人之遵守規則,結果被人視爲白癡。

成都附近某景區最近出臺了一個專門針對頑猴的“禮貌山猴行爲準則”,其中最爲引人關注的是,整治那些愛耍流氓、愛騷擾漂亮女遊客的猴子。

當地政府也許是受“法治精神”的啓發,認爲既然人要按規矩辦事,猴子也得有個規矩。可是,用斷食和鞭抽的懲罰性方式來規範猴羣的行爲,算不算違背自然法則、人性法則呢?就算滿山猴子真的被馴化成了馬戲團裏的猴樣,遊客還會喜歡嗎?頑皮之於猴,恰如險峻之於山,而“山猴規則”之於人,實乃沐猴而冠了。

中國自古就有十二生肖,但很多人每到歲末,就開始戲耍生肖動物。百虎生威,千牛角鬥,萬馬奔騰,的確蔚爲壯觀。可這種用強迫方式“組織”起來的壯觀,不是對生肖的尊敬和保護,而是對生肖的褻瀆和摧殘!

在這個物種滅絕極端加速的時代,生肖本該有了新的寓意,那就是提醒人們愛護動物,並且不僅是生肖中的動物。龍是沒有了,但我們絕不希望其他生肖也只剩下一個符號!是生命,都會有靈性。可上述新聞中的主角,表面對猴的關注其實是無視猴的靈性,結果顯得沐猴而冠。

《史記·項羽本紀》:“韓生勸項羽都關中,羽曰:‘吾聞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乃燒宮室都彭城。韓生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

在兩千多年前,古人就用“沐猴而冠”諷刺人類的裝腔作勢與自欺欺人。後天就是猴年,一句輕鬆的祝願:猴年也別沐猴而冠,十二生肖年都別沐猴而冠。[2]

9出處簡介《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史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史記》最初沒有書名,或稱“太史公書”、“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演變成“太史公書”的專稱。《史記》與《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司馬彪)、《三國志》(陳壽)合稱“前四史”。劉向等人認爲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與宋代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鑑》並稱“史學雙璧”。

《史記》是中國的一部紀傳體通史。被人們稱爲“信史”。由西漢武帝時期的司馬遷花了18年的時間所寫成的。全書共一百三十卷,約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有十表、八書、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記載了上起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約公元前3000年)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歷史。它包羅萬象,而又融會貫通,脈絡清晰,“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謂“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詳實地記錄了上古時期舉凡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狀況。史記是偉大的名著,它反映了我國漢以前三千年間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發展過程。司馬遷繼承並發展了漢以前各種史書的優點,建立了全新的體系。司馬遷作《史記》善於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所用語言生動形象,繁簡得當。司馬遷在運用口語上的努力,也值得注意。

《史記》是歷史上第一本“紀傳體”史書,它不同於前代史書所採用的以時間爲次序的編年體,或以地域爲劃分的國別體,而是以人物傳記爲中心來反映歷史內容的一種體例。從此以後,從東漢班固的《漢書》到民國初期的《清史稿》,近兩千年間歷代所修正史,儘管在個別名目上有某些增改,但都絕無例外地沿襲了《史記》的本紀和列傳兩部分,而成爲傳統。同時,《史記》還被認爲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被魯迅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魯迅評論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它以歷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爲史書編撰的主線,各種體例分工明確,“本紀”記載歷代帝王的興衰和重大歷史事件;“表”是以表格形式呈現的各個歷史時期的大事記;“書”是關於天文、曆法、水利、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專題史;“世家”是歷朝諸侯貴族的活動和事蹟;“列傳”爲歷代各階層有影響人物的傳記,有少數篇章記載少數民族等的歷史。其中,“本紀”、“世家”、“列傳”三部分,佔全書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寫人物爲中心來記載歷史的,由此,司馬遷創立了史書新體例“紀傳體”。

10作者簡介司馬遷(公元前145年—約公元前90年),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早年從董仲舒學《春秋》,從孔安國學《尚書》。《漢書·藝文志》著錄有《司馬遷賦》八篇;《隋書·經籍志》有《司馬遷集》一卷。其父司馬談爲太史令,學問淵博,曾“學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早年司馬遷在故鄉過着貧苦的生活,10歲開始讀古書,學習十分認真刻苦,遇到疑難問題,總是反覆思考,直到弄明白爲止。20歲那年,司馬遷從長安出發,到各地遊歷。後來回到長安,作了郎中。他幾次同漢武帝出外巡遊,到過很多地方。35歲那年,漢武帝派他出使雲南、四川、貴州等地。他了解到那裏的一些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他父親司馬談死後,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馬遷接替做了太史令。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與天文學家唐都等人共訂“太初曆”。

同年,開始動手編《史記》。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擊匈奴,兵敗投降,漢武帝大怒。司馬遷爲李陵辯護,得罪了漢武帝,獲罪被捕,被判宮刑。“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報任安書》)爲了完成父親遺願,完成《史記》,留與後人,含垢忍辱忍受腐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獲赦出獄,做了中書令,掌握皇帝的文書機要。他發憤著書,全力寫作《史記》,大約在他55歲那年終於完成了全書的撰寫和修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