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成語典故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成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1W 次

成語名稱: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成語典故

成語拼音:sì tǐ bù qín,wǔ gǔ bù fēn

成語用法:作定語、分句;指書呆子

實用性:生僻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復句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四體:四肢;不勤:不勞動;五穀:五種穀物。形容舊時知識分子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

成語來源:春秋·魯·孔丘《論語·微子》:“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

成語造句:王朔《一點正經沒有》:“沒有,一概沒有,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帶他的學生子路周遊列國宣揚儒家思想,一天子路掉隊,遇到一老農,就問其見到他的老師沒有?老農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子路意識到自己的魯莽就道歉,老農將他領回家。第二天孔子認爲老農是位隱士。

四字開頭的成語

四體不勤 四海之內 四面楚歌

包含有四字的成語

家徒四壁 四面楚歌 朝三暮四 四海之內 四體不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