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三年級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三年級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7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語文課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三年級語文課文教學反思1

這篇精讀課文,語言優美,用詞準確生動,學生喜歡讀,課文內容容易理解,所以,我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把學習目標提升到:①再讀課文,深入體會西沙羣島的景色優美、物產豐富。②學習用課文的寫作方法(總——分——總或圍繞一箇中心句來寫)寫一段話。在整個教學實施過程中,我覺得有兩個方面做得很好,第一方面,我始終以學生爲主體,充分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積極性,給學生更多的主動權。通過引導學生質疑,參與自主學習目標的制定;通過組織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啓發學生自讀自悟;通過師生、生生多向交流,促進學生自評自結,整合知識體系,掌握學習方法。第二方面,我在課堂教學中大膽放手,更多地提供學生參與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各種感官功能,讓他們多動手,多動口,多動腦,參與觀察、思考、討論。讓學生實質性地參與教學過程,做到了七個“讓”:即課文讓學生自學,字詞讓學生自己掌握,段意讓學生概括,問題讓學生髮現,方法讓學生尋找,重點讓學生思索,難點讓學生突破,真正讓學生參與課堂的全過程。這樣,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學生在寫一段話時,大多學生學會了本課的寫作方法,能夠圍繞一箇中心句,通過動作、神態、語言的描寫把一段話寫通順、具體、生動。美中不足之處是,學生在朗讀課文時,如能用配樂配畫就會激起學習的興趣;又如讀 “蠕動的海蔘、威武的大龍蝦、色彩鮮豔的和外形奇特的魚”時,如能邊朗讀邊伴有動作,學生對課文的印象就會更深,背誦課文就會更快。

三年級語文課文教學反思2

新課標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只有反思才教得活、教得深、教得透、教得新。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總結教學的得失與成敗,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回顧、分析和審視,才能不斷豐富自我素養,提升自我發展能力,使自己在反思中得以成長。

今天上了《矛和盾的集合》,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說明“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本堂課我從兵器入手,引出了矛和盾這兩種兵器(圖片展示),這時我引導學生“如果把它們集合起來那又會是什麼樣子的呢?”進入課文。整堂課學生用圖畫一畫坦克發明經歷的幾個階段;演一演那場比賽,我乘機引導學生品味了“如雨點般向他刺來、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固然安全”等詞句;辯一辯矛和盾各自的優缺點。然後出示坦克圖,展示坦克的威力,引導學生讀好第5段,讀出坦克的威力,讀得激動,讀得痛快。接着讓學生說說對最後一句話的理解,讓學生明白這篇課文是通過一個故事來講一個道理。使學生懂得以後寫一個道理的時候可以用一個事例來說明,最後“你能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這句話嗎?”對本文進行拓展。

這一節課結束了,可是留給我的卻是深深的反思。

反思一:閱讀爲本。

記得有人說過這麼一句話:“一堂好的語文課是讀出來的”可見閱讀的重要性。語文課要多讀,“以讀爲主,合理想象,適當擴展”。然而這堂課對於三、四兩段,學生讀的還不夠,讀書指導上還有點不到位。

反思二:文本中感悟語言。

在辯論賽環節,當學生在針鋒相對的辯論矛和盾的優缺點的時候,我只是停留在展示優缺點的位置上。細細想來,此時我應該趁機讓學生迴歸文本,從中去感悟文章語言的精妙。

同時在指導第5段朗讀時,可讓學生說說從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坦克的威力。這樣學生自然而然會把有關詞語讀重音,這不是又迴歸到文本中去了嗎?

反思三:讓學生自己去展示。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在課堂教學中,要多給學生展示的舞臺,多給學生說話的機會。用他們的體驗和感悟來代替教師乏味的說教。這樣學生才能在這舞臺上跳出優美的舞蹈。如在出示坦克圖時,可讓學生自己上來介紹坦克吸取了矛和盾的哪些優點。這種直觀演示的教學過程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反思四: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

在學生思考:“從生活中找出一些矛和盾集合的例子”時,由於學生一時想不到,於是我提示了帶橡皮的鉛筆,後來學生還是沒有多大反映。其實這時候我是不是可以讓他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討論?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在“生生交流”、“師生交流”中實現“與文本的對話”。

反思五:注重實踐,拓展知識。

學生只有在實踐中,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然而小學生閱讀比較隨意、盲目,不知道讀哪些書。因此,作爲引導者的教師應經常蒐集課外知識、書籍,推薦給他們閱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教師讓學生通過“說”和“讀”,把學生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來,從而對語言有一個深刻的、獨特的感悟。

最後我想說:“課堂是學生自己的舞臺,他們不展示誰來展示呢?”在今後的教學道路上,我一定會繼續在教學中探索,在探索中前進!

三年級語文課文教學反思3

《趕海》“海”一直都是我的夢中情結,我身處內地,長江之畔,能長年看到海的機會等於零,只能在假期中如滔滔江水般“東去到海不想回”。

《趕海》一文那天真爛漫的童年趣事深深吸引這我,我沒有過任何趕海的機會,我所教的孩子們也是這樣,如何使文中的“海趣”找到共鳴呢?

我的做法如下:

由學生學過的《美麗的南沙羣島》引入,引發對大海美的印象。

教師導語:

大海不僅美麗,而且他有着博大的胸懷,每天都準備了豐富的饋贈給那些趕海的人們。

生:什麼是趕海?

師: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還有你問題的答案。 生初讀課文,教師提醒,注意書上插圖。教師檢查自讀情況。1、開火車讀詞 2、“拔蘿蔔”讀課文。說說你們知道了什麼是趕海了嗎?倘若是你到了海邊,你會去趕海嗎?

文中的“我”也去趕海了,但是是現在發生的事嗎?你從哪裏看出的?(每當??便想起??)你生活中有這樣難忘的是嗎,能用“每當??便想起??”這種句式說說嗎?

師:呀!你們腦子中記憶深刻的事還真不少呢,趕海的趣呀,也在“我”

的腦海中真是深深的紮下了根呀,爲什麼會這樣呢?你們再默讀課文,找找原因吧,並用筆劃出來,做上眉批。

在朗讀中學生交流着“我”的趕海之趣。

在評價中幫助學生體會“我”的 趕海之趣, 捉蝦之趣, 觀景之趣??

在句式比較中體會“嘿,我抓住了一隻海星!”等語氣組詞開頭句中

三年級語文課文教學反思4

公開課選的內容一直是作文,這次試了一下閱讀課。相比較習作教學,閱讀教學似乎要好設計一些,可參考的資料太多。當然,也必須完成固定的教學內容,沒有習作課那麼自由隨性。

《臥薪嚐膽》源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國歷史故事。教學這篇課文,除了語文課承擔的訓練語言文字運用的任務之外,我還想讓學生對中國歷史產生興趣,有課後閱讀歷史的慾望。因此,還可以在本課教學中讓學生讀出歷史的“有意思”。

從實際教學來看,比較成功的是對歷史知識、詞意理解的教學。本課中的很多詞語有必要深挖掘,並可以挖掘出內容來,如“舂米推磨”、“養馬駕車”、“謀臣”、“奴僕”。以“奴僕”爲例,詞典上它的含義同“奴婢”,指喪失自由、爲主人無償服役的人。通常男稱奴,女稱婢,而古代的奴婢制度內涵更多。學生適當理解“奴僕”的詞意,方能明白勾踐到吳國三年所受的恥辱有多深厚,也方能明白他爲何臥薪嚐膽。理解這一詞意時,我先讓學生談談,學生的解釋太淺薄,我進行了拓展說明,告訴學生有些奴僕可以隨意買賣,有些奴僕的主人還在他臉上刺字等。“舂米”以圖片的形式來解釋,給出工具石臼圖,“舂”字中就有“臼”字,這樣的解釋還有利於識字。

本課詞意需要探討解釋的還有“建議”、“臥薪嚐膽”、“萬般無奈”等,課上都以比較、換詞語等方法一一學習。

以教材爲例子,叫學生讀讀、說說,可能是每節閱讀課都要做的事情。這節課設計了兩處表達說話,一處勾踐要給吳王當奴僕,吳國的謀臣們紛紛建議滅掉吳國。此處沒有展開來講,是本節課的一大遺憾,課上,我說:“我是吳王,你們是謀臣”,有三個孩子站起來建議了,但只是淺嘗輒止,課前我也沒有細思量吳王如何不聽衆人的建議。如果能展開了進行一場爭辯,是對學生思辨能力、表達能力的很好訓練。

三年級語文課文教學反思5

《檢閱》講述了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來臨之際,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遊行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遊行時,他們的檢閱隊伍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這篇課文中有很多細緻的心理描寫,在教學過程中,我按照許老師設計的教學過程,抓住文中描寫神態的句段,讓學生充分地朗讀,併發揮自己的想象,想象博萊克被隊員們拒絕後的心情、參加檢閱時興奮的心情,想象博萊克爲參加檢閱所付出的努力。通過想象,學生能感受到博萊克的自尊、堅強;隊員們對博萊克的尊重和愛護。

課後讓學生對博萊克說說自己的想法,並寫下來,學生在交流時,大部分同學表達出了自己真實的想法,但是普遍的所寫內容太少,語言過於貧乏。本學期中出現了幾次寫話的訓練,學生寫得效果都不太好,以後再讀書時,應讓學生隨時記錄自己的想法,在寫話時,我也要指導學生加入自己的生活實際和聯想談自己的感受。

三年級語文課文教學反思6

這是一篇文包詩的課文。就該課的課程資源來說,應該很好地利用課文來理解古詩,深入體會思想感情。我教學這一篇課文後作以下幾點反思。

一、品讀激情,情感共鳴

《每逢佳節倍思親》一文蘊含着濃濃的思鄉之情,我們只有通過品詞、品句和品讀才能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共鳴。因此在教學時我作以下朗讀指導:

(一)在教學第一自然段時,緊扣“兩年”一詞,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現實生活事例進行對比,結合學生平時離家時間幾天就覺得很想家人了,跟作者離家“兩年”對比。通過對比,學生理解了“兩年”確實很長,作者也更想家鄉和親人。進而指導學生品讀“兩年”的語氣,以突出作者離家之久,思家之切。

(二)學習第一、二自然段後,讓學生相應找出作者用來表達這兩自然段的詩句。“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時,設計了邏輯引讀: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到了,王維獨自一人在他鄉作客,很想念家鄉的親人,於是便這樣寫道——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年又一年,重陽節又到了,王維還是獨自一人在他鄉作客,他更家想念家鄉的親人,於是再這樣寫道——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兩年過去了,年復一年,年年如此,佳節如期而至,思鄉肝腸寸斷,他依然這樣寫道——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通過層梯式的'步步引讀,使學生透過這“一年一度”這個平談的數字感覺到作者思鄉的內心世界,思鄉之情隨之升騰。此時多作任何的分析都是多餘,惟有這朗朗的書聲才能表情達意。我想這就以讀代講的魅力吧。

二、講寫結合,訓練表達

由於是由文入詩,文中的意思與詩中的大概一致,在學生理解課文中與之相對的詩句後,相機安排了一個講寫結合的訓練。先讓學生結合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話來說說每一句詩的意思。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動筆寫寫每句詩的意思。這一說一寫,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符合語言訓練的規律。著名教育家張志公先生曾說:要帶領學生在語文課堂裏走一個來回。來就是從語言文字到思想內容;回就是從思想內容再到語言文字。前面部分是學習短文引出思鄉之情;後面講寫結合則是由思鄉之情回到語言文字的訓練。即是思鄉之情是通過哪能些語言文字來表達的。

三、課外延伸,增加積累

學習這一課文,體會思想感情之後,設計了向課外延伸這一環節。思鄉之人何止王維?我國從古至今有許多漂泊在外的遊子時刻思念家鄉和親人。請聽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宋代詩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聽聽他們傾訴思念家鄉、親人之苦。先讓學生自由朗讀,找出思鄉的句子,體會作者思鄉之情,最後齊讀,達到情感共鳴。以一思鄉主題,引出一組思鄉古詩,讓學生在學習一文時,認識更多的同類古詩,最後還安排學生蒐集其他思鄉之情的各種文體的文章,在班上交流。使閱讀量的積累達到質的變化。擴大學生的閱讀範圍,讓“經典”詩文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拉近。學生可以直接從大量的語言材料中感受古詩的規律和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逐漸對古詩學習產生興趣。用詩文誦讀等形式讓學生增加自己的積累,豐富學生的知識,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年級語文課文教學反思7

《刻舟求劍》這篇課文是一則寓言故事,而教材又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現的,因此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還是先引導學生理解古文的含義。我讓學生嘗試在不借助譯文的情況下自己試着理解,若真的有哪個句子不明白的再參考一下譯文。孩子們聽後馬上用手把下面的譯文捂住,認真地思考起來,不時有個別孩子讀到不理解的地方就偷偷地看了看譯文。在給足學生自讀自悟的時間後,我再請學生把整則寓言故事完整地描述出來,大部分孩子能較具體地表達出來。

接着我再挑出文中個別難於理解的字詞讓孩子們挑戰,他們一下子也解釋了出來。我讓孩子們帶着理解有停頓、有感情、有味道地讀課文,有些孩子們還拿着書,搖頭晃腦有模有樣地讀了起來。看着他們那認真勁兒,我不禁笑了起來。

理解了文言文的意思後,故事的寓意也深入淺出了。從中孩子們明白了故事諷刺了那些頭腦愚蠢,不懂得靈活變通的人。許多孩子表示今後千萬不能做那樣的人。

最後我利用那個人撈不到劍的有趣場面在孩子腦海裏填補形象空白,我讓學生討論:船上岸後,那個人怎樣跳下江去撈劍的?怎樣撈?他沒撈到時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做些什麼?這一填補,不僅訓練了學生思維的形象性,而且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含意的領悟,還訓練了表達能力。

而這節課讓我感到遺憾的是有位學生提出了:如果這個人果真在掉劍後,馬上跳入河中,他真能撈得到劍嗎?這個是課堂很好的生成點,但由於下課時間快到了,我只能匆匆結束,讓學生課後再討論。我想下節課一定騰出時間讓大家暢所欲言,讓孩子們獨特的思維不斷碰撞出奇異的火花來!

三年級語文課文教學反思8

《趕海》是一篇婉轉動人、帶有濃濃童趣、童真的課文。全文的內容也緊緊圍繞“趣”字來展開,重點描寫了“追浪花”、“摸海星”、“抓螃蟹”、“捉大蝦”等場景來展開的。語句讀來妙趣橫生,情景交融,留有回味的地方很多。

一、做得比較好的方面:

1、在執教這篇課文時,我一直立足於本課的“趣”,設計了多個環節引導學生們去讀趣、找趣、品趣、說趣、演趣。因此,本節課的優點是課堂氣氛和諧,課堂充滿了生命活力,學生敢說、敢讀、敢演,真正做到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2、把學生帶入情境。一開始上課,我首先播放了《大海啊,故鄉》這首歌曲,歡快的旋律縈繞在課堂裏,立即讓學生們的思緒插上了翅膀,她們想到了美麗的大海,想到了在海邊捉貝殼的情形,急着趕快進入到課文的學習中,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3、抓住趕海“趣”字,再現趕海的快樂。文中描寫了追浪花、摸海星、抓螃蟹、捏大蝦幾件事,我便採用讓學生讀讀、想想、演演、再讀讀的方式去再現課文的情境。如有個孩子在完“摸”的動作後, “摸海星”這段時,讀得特別慢,我笑着問他:爲什麼這樣讀?並通過對比讀,更能體會那一聲摸到海星後“嘿”的驚喜了!在理解“抓螃蟹”、“捉大蝦”重點部分時,除了讀之外,還加上了生動的表演,其實孩子們在表演中已理解了文本,通過不同的表演讓孩子們體會文中“威風的大蝦再也神氣不起來了!”的句子,學生們在興致勃勃中對動詞“捏”的準確使用更心領神會了。當然我所指名錶演的是班上比較有表演天分的學生,他的一聲“哎喲”以及不停地甩手等,爲課堂增添了好的氣氛,在“捏大蝦”我讓他伸手頭頂扮大蝦,並說說大蝦的想法,好多學生暢所欲言,精彩的語句給課堂帶來了歡樂的氣氛。

4、以讀感知。在整堂課的學習中,我反覆讓學生進行朗讀,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感悟課文。這樣一次一次的閱讀理解,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學生真

正地成了學習的主人。

此,我利用多種形式、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讀,讓學生在美美地讀中品味《趕海》的情趣。同時,通過反覆的閱讀,學生逐步加深了對課文語言的感悟和內化,促進了語感的積澱,有利於以後寫作水平的提高。

二、需要改進的方面:

1、語文課上要有琅琅讀書聲。這裏說的“充分地讀”,並非是無目的、無要求的泛讀,我們提倡的朗讀是一個要求逐漸提高,螺旋上升的訓練過程,是指有理解、有體驗、有感受、能傳情達意,包含着讀者以良好的基本功,對文本的思索與體驗的朗讀。在以後的教學中,應該注重引導學生根據對文本的理解大膽朗讀。

2.我再一次體會到了教學機智,感受到了教師備課、精心設計各種有新意的教學思路的重要,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爲學生的“學”“悟”服務,讓學生更有興趣、更輕鬆地學習,豐富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讀寫能力,從而提高語文素養。

這節課學習“追浪花”和“捉螃蟹”時,沒有徹底放手讓學生品讀和感悟,多少有點牽着學生鼻子走過場的痕跡,令人遺憾。在今後的教學中,還需進一步深鑽教材,靈活運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成爲學習的小主人。

三年級語文課文教學反思9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的源泉。”因此,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是分析課文的需要,也是開發學生智力的途徑之一。

《西門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的一篇講讀課文,主要講了戰國時候,魏王派西門豹管理鄴這個地方,西門豹深入羣衆,調查研究,破除迷信,興修水利,使這裏年年得到好收成。

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是讓學生了解西門豹破除河伯娶媳婦這一迷信活動的經過。而作者在敘述這一重點、難點時,是通過西門豹懲治巫婆、懲治官紳頭子、懲治官紳們來突出的。因此,教學《西門豹》時,緊緊抓住“三懲”,並有機引導學生開動腦筋,展開想象,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呢?教學時分這樣三步進行的:

第一次想象:“給河伯娶媳婦”這個主意是巫婆想出來的,故而懲治巫婆是西門豹治理鄴要走的第一步妙棋。教學時,抓住“西門豹對巫婆說: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你去跟河伯說一聲,說我要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這句話讓學生邊讀邊注意帶點詞語,並聯繫上下文進行思考,不難明白:西門豹並不是真的要爲河伯重新選媳婦,只是以讓巫婆去跟河伯說一聲爲藉口,把巫婆投入漳河,從而達到破除迷信,教育羣衆,懲治巫婆的目的。

緊接着引導學生看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中巫婆當時的神態、動作,想象巫婆此時此刻的心理活動。學生仔細看圖,經過討論後,有的學生說:“巫婆嘴張得大大的,亂喊亂叫,好像在說:‘大人饒命,大人饒命……’三年級語文《西門豹》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手伸得長長的,亂抓亂舞,似乎想抓到一棵救命草。”有的學生說:“巫婆聽說西門豹要將自己投入漳河,嚇得屁滾尿流,平時作威作福,得意忘形的神氣勁兒早已不知跑到哪兒去了。”……通過想象,使學生明白西門豹聰明過人,將計就計,不動聲色地懲治了邪惡,爲老百姓報了仇,出了氣,併產生懷疑:爲什麼巫婆這麼害怕見河伯?她不是年年給河伯辦喜事嗎?

第二次想象:在教學懲治官紳頭子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應抓住“等了一會兒,西門豹對官紳頭子說:‘巫婆怎麼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這句話要求學生注意帶點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就會懂得西門豹並不是真的在等巫婆回來,而是做樣子給官紳們和圍觀的百姓看。西門豹叫官紳頭子去催巫婆回來只是爲了找藉口把官紳頭子也投進漳河,達到懲治邪惡的目的。

接着提出問題:圍觀的羣衆表現怎樣呢?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有的學生說:“老百姓會質問官紳們,漳河裏真有河神嗎?”有的學生說:“老百姓在交頭接耳,他們似乎明白了什麼……”……

第三次想象:當西門豹殺一儆百,官紳們嚇得醜態百出。教學這一部分時,教師首先讓學生讀讀課文中的內容,並要求劃出描寫官紳們極度恐懼的詞、句。學生們能很快找出“提心吊膽”、“連氣也不敢出”、“面如土色”、“跪下來磕頭求饒,把頭都磕破了,直淌血”等。教師應趁熱打鐵,再引導學生討論:爲什麼官紳們如此害怕?圍觀的老百姓都明白了什麼?有的學生說:“那些官紳們之所以害怕,是因爲他們明白,用‘河伯娶媳婦’這種騙錢害人的把戲被戳穿了,他們活不成了。”有的學生說:“官紳們看到他們的頭子被投進漳河裏,下邊該輪到他們了,個個嚇得沒了魂。”有的學生說:“官紳們知道他們罪惡大,西門豹不會饒了他們,老百姓也不會饒了他們

”教師這時進一步追問:這時的老百姓會怎麼認爲呢?有的學生說:“老百姓會想,哪有什麼河神啊,都是這些巫婆官紳們編出來騙人的,害得我們家破人亡,他們一個個發了財,應該讓他們受到懲罰,把錢還給老百姓。”有的學生說:“要不是西門豹來做官,還不知道要害多少人家的女兒,西門豹真是一個爲民辦實事的好官。”教師稍一啓發,學生想象的翅膀就都展開了,並且深刻理解了課文內容。

聯想是橋樑,想象是翅膀。由此可見,在教學中,根據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合理想象,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年級語文課文教學反思10

在有限的時間內,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實效,一直是我們廣大教師畢生的探索;在無限的空間裏,怎樣指導學生拓展知識面,如今也成了我們每位老師的新課題。

《梅蘭芳練功》是一篇內容淺顯,含義深刻的文章。學完課文之後,很多學生都表示對梅蘭芳練功時的刻苦精神十分敬佩,領會到“只有憑頑強的毅力苦練本領,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回顧整個教學過程,學生能有此感悟,在一定程度上與組織教學的形式有密切關係,通過尋找並理解關鍵詞句,讓學生來朗讀、來感悟、來結合自己生活實際,對他們來說更能走進文本,更能貼近生活。這不失爲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

另外,在課後給學生們佈置了一道非常有意思的拓展題,讓學生對京劇、越劇等劇種中角色種類進行了解。不少還在在瞭解後發現,最早的時候,京劇中所有的角色均由男性來演繹,而越劇側剛好相反。如今,這樣的傳統卻已然發生了變化。兩種劇目中,皆有男演員和女演員。這樣的探究,讓學生的學習舞臺大大拓展,知識面更爲豐富。

三年級語文課文教學反思11

口語交際

本次口語交際是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繼續,話題是談談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學生通過最近一段時間的活動,有了一定的親身體驗,教師應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瞭解的事例來談。交流內容可分爲兩部分:一是說說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二是說說自己應該怎樣愛他們。

話題導入的方式可以根據教學實際靈活選擇:可以從課文《可貴的沉默》或《媽媽的賬單》導入;可以運用抒情性的語言激情導入;也可以先講述關於父母之愛的動人小故事,然後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

交流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整理自己想說的內容,組織好自己的語言。注意引導學生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還可以提醒學生口語交際中應注意的問題,如,談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可以只談具體的事情,也可以結合感受來談。學生談的比較多的可能是生病時的照顧,節日買禮物帶來的快樂等,這是一個方面,也可以引導學生談一談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父母對自己的愛。談應該怎樣愛自己的父母時,可以談談以前是怎樣做的,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過程中,自己做了哪些關愛父母的事情,有什麼感受。如果自己在向父母表達愛時遇到問題或困難,可以提出來,互相交流,大家想辦法,出主意。

教師應注意關注情況特殊的孩子,如父母不在了或父母不在身邊的學生,單親家庭的學生等,儘量使他們同所有的學生一樣感受到親情和愛。

如果有條件,請父母一起交流,可召開一次別開生面的家長會,以幫助學生和家長加強溝通。

習作

習作是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組成部分,有口語交際課上的交流作爲基礎,學生比較容易有話可寫。可以讓學生回想一下口語交際課上的發言,再確定自己要寫的內容。可以寫自己在口語交際課上交流的內容,也可以重新選取素材。

爲幫助學生打開思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學過的課文或課外閱讀中接觸的相關文章,想一想這些文章在內容、形式上給自己的啓發;還可以嘗試運用自己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語句;也可以回想一下口語交際課上其他同學的發言,以拓寬思路。

動筆之前,可以組織學生就自己的想法與同學交流交流;寫完後,根據學生習作情況,讓學生把自己的習作讀給父母聽,並請父母提出修改意見。對習作的修改,可以在家長提出建議的基礎上,師生合作共同來完成。對本次習作,一要強調錶達真情實感,同時對有創意的表達要進行鼓勵;二要注意引導學生學習修改作文,引導學生對習作進行自改和互改,促進相互瞭解和合作,共同提高習作水平。

口語交際

這部分安排的內容是讓學生了解漢字一字多義的現象,明確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詞的意義。在第一組的第一個句子裏,光是隻、單的意思;在第二個句子裏,是光線的意思;第三個句子裏,是一點兒不剩,全沒有了的意思;此外,光還有多個意思,(1)景物:如,風光;(2)光彩;榮譽:爲國增光;(3)比喻好處:沾光;(4)敬辭,表示光榮,用於對方來臨;(5)明亮;光明;(6)光滑;光溜:這種紙很光;(7)身體露着:光着頭。

在第二組的第一個句子裏,抽是把夾在中間的東西取出來的意思。在第二個句子裏,是(植物)長出的意思;在第三個句子裏,是打的意思。此外,抽還有(1)從中取出一部分:抽查;(2)吸:抽菸;(3)收縮:這件衣服剛洗了一次,就抽了不少。

教學時,可讓學生先讀讀這兩組句子,再讀讀學習夥伴的話,看自己能否發現這些特點。教師可以仿照例子說一些類似的句子,也可以讓學生試着說一說,如,第一組:媽媽不光爲我做飯洗衣服,還教我讀書。明亮的燈光,灑在我的作業本上。我很快就把飯吃光了。第二組:爸爸從書架上抽出了那本他最珍愛的書。小麥抽穗了。他把鞭子揮一揮,猛抽了一下。

日積月累

讀讀認認目的是歸類識字。要求認識的字基本上是帶木字的形聲字,可根據形聲字的特點進行指導。可以讓學生先說說要求認識的字都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再借助拼音,自己讀準字音,同桌互相檢查,然後教師抽查本班學生認讀情況。桐、桑、棕、橡是後鼻音,桑、棕是平舌音,注意引導學生讀準。可以讓學生在讀韻文的過程中瞭解一些關於樹木的常識。

讀讀背背欄目中配合本單元專題,選編了樂府詩《遊子吟》,詩的大意是,孩子要離開母親遠行,母親一針一線仔細地爲他縫製衣衫,針腳縫得密密的,擔心他不能早日歸來。母親的關懷就像春天的陽光,哺育了小草,這樣無私的母愛,做子女的如何能報答得盡?可讓學生大致瞭解詩意,然後把全詩背下來。也可以找一些相關的詩詞名句讓學生積累。

展示臺

教材提供了幾種展示綜合性學習活動成果的方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必受示例限制。應根據本班教學實踐,靈活選擇展示的方法和方式。每個活動小組可以選擇自己的方式,教師可在瞭解學生活動情況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進行選擇。可以讓學生在全班彙報之前進行組內演練,請其他同學進行評價,教師參與其中,相機進行指導,讓成果展示的同時展現學生的自我風采,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心理素質。在展示的過程中,可引導學生進行交流,使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啓發,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還可以跟口語交際和習作結合起來進行,如,可以請學生朗讀優秀習作。建議把成果展示與對綜合性實踐活動的總結和反思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回顧本次活動的過程,把活動成果與參與程度、態度、合作意識等各方面結合起來,進行適當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教師的評價以鼓勵爲主,同時巧妙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並鼓勵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爭取做得更好。

三年級語文課文教學反思12

《小露珠》是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深受同學們的喜愛。這是一教師上這堂課中的三個教學片段,從這些片段中,可明顯看出該教師十分重視口語交際的訓練。首先,教師爲學生創設了良好的說話情境,激發學生自主交流的慾望。課文中的人物,都是以童話的形式出現,一下子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如片段2中,當老師剛說完假如你是金黃的向日葵或是碧綠的白楊樹,你會怎樣感謝小露珠呢?有些同學就已經迫不和待地舉手了。再如片段1中,進行小動物與小露珠的對話,每一組同桌說得都是那麼投入,有的甚至加進了扮演。正是在這樣一個輕鬆、愉快的情境中,學生纔會滔滔不絕,出現“老師,我,我!”的局面。

其次,增強說話的彈性,讓學生在互動中得到口語交際能力的鍛鍊。看得出,該教師是精心設計了這一系列的說話環節,且每一個對話都留有開發、選擇的空間。如片段1中的對話訓練,同桌選擇自身喜歡的小動物,根據所選的動物,對方說出相對應的讚美的話。什麼“披着綠衣裳的小青蛙”“威武的小蟋蟀”“五彩繽紛的小蝴蝶”等等。同時,若把這三次說話進行比較,不難看出說話形式是從易到難。片段1較普遍,提示語在前;片段2稍有難度,提示語在後。片段3更難一些,要求學生加上人物說話時的動作、表情等。這樣,也教給學生一種寫作方法,可謂是一舉兩得。

最後,以情感爲紐帶,牽動學生心靈。片段3是本課的高潮,大家說着各種感人的話,想留住小露珠。此時,師生達到一種共鳴,大家都陶醉在難捨難分中,期待着內、外都美的小露珠明天的到來。在優美的朗讀中,給全文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這是一堂有滋有味、有聲有色的語文課,相信會在同學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年級語文課文教學反思13

本課是略讀課文,講述的是人們在築路的過程中設法保護一棵粗壯,結實、挺拔的橡樹的故事。故事所透露的是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增高,內容簡單,學生完全可以自主閱讀領會文章的主要內容以及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因此,本人在教學的設想上全放手學生自主學習,只是在閱讀感悟中提示一種寫法 “以小見大”。

比如,文中通過“繞樹築路”這樣一件小事,讚揚人們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品質,這種寫法屬於以小見大的寫法。本人在引導學生隨文習作中貫穿了這一寫法的運用。如何做到以小見大呢?這裏我扔掉課本,把學生引出室外,在我們校園裏有一棵插柏楊,1938年是一位姓盧的老師栽的,至今幾十年了,聽說幾次校園建設都保留了這棵老樹,第一這棵老樹在校園裏是另一道風景線,另外也是對逝去的盧老的懷念。每當老師們來到樹下,總會談起當年的好多事。學生下課了,樹下就是孩子們的樂園,這棵柏楊要兩個八九歲的孩子合手那麼粗,伸出四層教學樓頂好幾米,擡頭望不見頂端,像伸進了雲層。樹的表皮已有幾公分的裂縫,裂縫裏填滿了青苔,雜草,當然也因爲樹,常讓孩子們追幾片落葉,怕扣班級的考覈分,尤其是秋天……

在指導的過程中,首先通過平常所見人物動作,去表現人物品質。其次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對話,表現人物品質。通過一件小事,一個小的細節,一個小的片斷,來反映一個大的中心。這就是以小見大,在這種寫法上要注意兩點,這也是本人在本課中與寫作銜接的重點。第一,要抓住人物的語言,通過對話表現人物的思想。如,寫同學愛護班級,“這粉筆是老師給我們講課寫字用的,你拿一根他拿一根,老師用什麼給我們講課呢?”第二,通過動作描寫,表現人物品質。如學生寫本人的一段外貌描寫“老師一手拿着粉筆,一手推了推那幅深度近視眼鏡,然後把教室從四周到中間直到每位同學都掃了一遍,輕輕地放放下教本……”在這個環節。學生實踐練習,並要落實。從學生的習作看上去,還是很成功的,題材也較豐富“插柏楊”“老師笑了”“老師給我們認錯了”“愛笑的同桌”等。學生都能以一件小事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表達自已習作中心。

學完本課,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學思想。首先本人注重訓練學生的質疑,解疑的能力,“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讓學生在質疑中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從而提高閱讀能力。其次鼓勵學生自讀自悟,從中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一種高尚,最後通過習作落實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年級語文課文教學反思14

《水上飛機》一文是用擬人手法,通過小海鷗和水上飛機的對話來敘述的。小海鷗的吃驚和對水上飛機的佩服,正是代表了孩子們對水上飛機這一最新科研成果的好奇、嚮往。

教學中我抓住了兩點進行教學:第一,體會小海鷗的情緒變化及水上飛機的自豪感,並進行朗讀表演,感受海上救護機的特殊本領;第二,瞭解其他水上飛機的種類及其相關的主要用途,並抓住省略號這一處留白,讓學生討論說說還會有哪些種類的水上飛機,激發他們學科學、愛科學的志趣。

第二課時中,我讓學生整體感知1―6自然段,邊讀邊體會小海鷗的情感變化,並圈圈能表示這種變化的詞語,讓他們對這一段內容有一個整體印象。學生一下就能找出有關詞語:奇怪――吃了一驚――佩服。然後讓他們談談小海鷗情感變化的原因,這裏又抓住小海鷗的想法及對於“掉”與“降落”的。比較,深刻體會到水上飛機特殊的外形和功用。因爲這段話是對話比較多,再加上學生在期中質量調研中體現出對標點符號,特別是對人物對話中提示語的運用掌握不紮實,所以我根據這段對話讓學生加提示語,還要在不同位置加。學生興致濃厚,有的加了:小海鷗好奇地問、拍拍翅膀吃驚地問、繞着水上飛機睜大眼睛驚訝地說……水上飛機和藹可親地說、轉了轉螺旋槳微笑着說、自豪地說……最後進行朗讀表演。這樣,學生感同身受,很自然地把自己當作是文中人物,入情入境,朗讀起來也是有滋有味,演得栩栩如生。同時也讓提示語的到了鞏固與應用。

在第七自然段的省略號部分,我讓學生說說還想設計哪些種類的水上飛機?因爲有了前面的鋪墊,加上學生的興趣被激發起來,學生頓時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表達的慾望馬上展現出來,他們個個爭着發言,述說自己未來想創造的飛機,講得頭頭是道,一個比一個精彩,思維的火花也不斷閃現……

三年級語文課文教學反思15

鎮期末語文成績出來後,整個三年級的語文成績很差,我班語文成績也是很不理想。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客觀方面的原因,另一個就是主觀方面的原因。

客觀方面的原因是這次試卷出題超出大綱要求,有些偏難;加之改卷老師對閱讀理解題和作文壓分嚴重,學生普遍在這兩道題上丟分嚴重。

客觀原因是次要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基礎知識還是不夠紮實,不少學生在默寫古詩句和默寫課文原句上存在錯字現象,結果整個句因爲錯一個字而全部分被扣。其次閱讀理解能力、寫做能力太差,學生在這兩道題上丟分嚴重。因此基於上面的情況,特制定下學期的教學計劃:

一在教學上採取分層次教學。主要分爲上中下三個層次。

(1)學困生嚴抓基礎知識,主要抓好讀背課文,認真書寫生字詞,每單元后的讀讀背背全部會默寫。

(2)對待中等生除了抓好他們的基礎知識外,要抓好他們的寫作能力,通過優秀學生作文的範例給他們做引導,多讀背作文來提高這一方面的能力。

(3)提高中上等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這一方面的能力除了需要學生多閱讀之外,還需要學生做一些閱讀理解題來鍛鍊,這次學生閱讀理解題失分嚴重的原因我認爲主要是因爲學生在這方面的練習還是太少了。

失敗不可怕,關鍵是在失敗中總結教訓。找到了失敗的原因,就等於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就需要下學期的努力了。雖然學生的基礎很差,但是我心中仍然充滿了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