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人生感悟 > 養顆光明心,做個清醒人「生活感悟」

養顆光明心,做個清醒人「生活感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4W 次

  內心光明,照己之過

養顆光明心,做個清醒人「生活感悟」

曾國藩說:“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別著一物,心中別有私見,不敢告人,而後造僞言以欺人,若心中不著私物,又何必欺人哉。其所以自欺者,亦以心中別著私物也。”

心底無私天地寬。人的內心本有良知光明的種子,有追求道德完善的願望,而其動力則是知恥、悔過之心,這一點內心的光明催人反省和上進。

他認爲人有辨別善惡是非的能力,而不肯下功夫去做,之所以做事無恆,修身不力,就是因爲自欺,自欺就是一種逃避,非大丈夫所爲,由自欺而終至於欺人。

做人只要能做到不自欺,首先捫心自問,不感到羞愧,那麼做任何事都可以堅持到底並取得成績。因此,曾國藩要求自己絕不能自欺欺人。

爲了能及時發現和改正缺點毛病而不自欺,曾國藩採取了兩個辦法:

一是,讓親人好友時時督促,請他們及時指出自己的過錯;

二是,記日記,對自己每天的言行進行總結和反省。

  清醒做人,洞達人情

曾國藩說:“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須調劑人情,發明事理,俾大家信從,然後動有成,事可久。”

自律固然要嚴,待人不妨從寬。內心的光明要時時燭照自身過錯,也要洞察人情事理,引導自己培養做事的才幹。

  內心光明,良善正途

曾國藩說:“爲善最樂,是不求人知。爲惡最苦,是惟恐人知。”

人間良善是正途。人生百態,世相萬端,每個人都有存在的.理由,一枝花一點露。所有的社會行爲標準規範都是相對的,但人性中的真誠、善良、慈愛、親情等一些普世追求的內涵,卻不會因爲外部身份的不同而有差別。

  清醒做人,泰然處事

曾國藩說:“盡人謀之後,卻須泰然處之。”

曾國藩以一介書生,領兵打仗,出生入死,戰功赫赫,出將入相,可謂功勳卓著。可是他多次感嘆道:“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古來大戰爭,大事業,人謀僅佔十分之三,天意恆居十分之七。”

這些話語重心長,卻不是什麼宿命論,而是閱世至深,深知做事之不易,“盡人事,聽天命”,不是過來人,難以體會其中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