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人生感悟 > 每日一篇:佛教中慈善的修行【人生感悟】

每日一篇:佛教中慈善的修行【人生感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9W 次

導語:下面是“佛教中慈善的修行”人生感悟文章,歡迎大家過來閱讀,希望大家可以學習文章中的精髓。

每日一篇:佛教中慈善的修行【人生感悟】

  佛教中慈善的修行【人生感悟】

佛教修行有三條道路,一是人天乘,受持三皈五戒,遵循道德和法律,成爲世間的好人;二是解脫道,讓生命從迷惑走向覺醒,成爲解脫的聖者;三是菩薩道,不僅自己希求解脫,同時要幫助更多的人從迷惑走向覺醒,成爲覺行圓滿的菩薩行者。以下,我們重點介紹人天乘和菩薩乘的慈善行。

  一、人天乘的慈善行

人天乘是佛法修行的起點。從這個起點開始,佛陀就鼓勵我們廣修善行,所謂“人天路上,修福爲先”。一個人想在世間生活無憂,事事順利,離不開福報。此外,修行同樣需要福報。有些人也想學佛,但爲生計所迫,沒有時間;或是病魔纏身,沒有精力;或是家人阻撓,沒有順緣。諸如此類的障礙,都是因爲缺乏福報。

那麼,福報來自哪裏?就像收穫來自耕耘,我們也需要培植福田,才能獲得福報,爲生活和修行積累儲備,提供支持。

福田有三種。第一是悲田,以慈悲心對待貧苦大衆及需要幫助的人。世上有千千萬萬的人生活在痛苦中,其中有物質層面的痛苦,還有精神層面的痛苦。當我們對這些痛苦感同身受時,自然希望爲他們做些什麼,令他們減輕痛苦,獲得無苦之樂。

第二是恩田,對有恩於己的一切心懷感恩,包括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親友,也包括國家、民族、社會大衆,甚至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總之,對世間的一切都要知恩報恩。沒有他們的付出,我們根本無法在世間正常生活。

第三是敬田,恭敬那些有德行的人,包括佛法僧三寶,也包括其他宗教的宗教師,及社會上那些德高望重者。當一個人虔誠而恭敬時,內心會因此得到淨化,令生命清淨莊嚴。現代人崇尚自我,蔑視權威,以爲這就是個性解放。事實上,被解放的往往是我慢,是貪嗔癡,結果就是肆無忌憚,爲所欲爲,讓心靈充滿垃圾。

這三種田是來自三種心,即慈悲心、感恩心和恭敬心。當我們以這樣的心面對一切時,就會因爲慈悲而與衆生心心相連,因爲感恩而與一切廣結善緣,因爲恭敬而對聖者見賢思齊,從而源源不斷地產生福報。所以,我們要培養這三種心,耕耘這三種福田。

 二、菩薩道的慈善行

從菩薩道而言,更是將慈善作爲兩大修行項目之一。菩薩所做的一切,必須以衆生的利益爲中心,以衆生的快樂爲中心,正如《普賢行願品》所說的那樣:“一切衆生而爲樹根,諸佛菩薩而爲花果,以大悲水饒益衆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

如果把諸佛菩薩比做花果,那麼衆生就像樹根。我們想要成佛,必須不斷利益衆生。只有在利他過程中弱化我執,打開心量,才能成就慈悲,圓滿佛果。因爲成佛就是高尚品質的成就,是大智慧和大慈悲的成就,兩者都離不開慈善實踐。

第一,樹立利他主義願望

如何修習慈悲?首先要發菩提心,樹立崇高的利他主義的願望,以利益衆生,幫助衆生離苦得樂,從迷惑走向覺醒,作爲自己盡未來際的目標。正是這個願望,決定了我們能否成爲大乘行人,同時也標誌着我們開始成爲菩薩。否則,不論做了多少利他善行,也只是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樂善好施的人,一個助人爲樂的人,無法成爲大乘佛子。

第二,以慈悲心爲基礎

平常人更多是關注自己的感覺,關注自己的痛苦和幸福。而慈悲心的修行,需要對這一關注點加以改變。佛教有部重要論典叫《入菩薩行論》,其中特別講到“自他相換”的修法,就是把對自己的關注轉向對衆生的關注。從處處想着自己,轉爲處處想着他人;從關注自己的痛苦,轉爲關注衆生的痛苦。你能關注多少人,也決定了你的心打開多少,最終成就多大的慈悲。如果你只能關注一部分人,那這種慈悲是有限的,屬於凡夫的慈悲;如果你能關注一切衆生,才能成就無限的慈悲,纔是佛菩薩的慈悲。

慈悲心的修行,是從關注他人的痛苦開始。當我們發自內心地關注他人痛苦,並對這些痛苦生起深深的悲憫,慈悲心纔會隨之生起。所以,佛陀告誡我們要把一切衆生視爲自己的獨生愛子,只有這樣,纔會與他們心心相印,感同身受。

佛教所說的慈悲,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謂無緣,即沒有任何條件,和對方也沒有血緣親情,更不圖絲毫回報,僅僅是因爲不忍心他們遭受痛苦,就發願幫助對方。所謂同體,是把衆生和自己視爲一體,對衆生的痛苦感同身受。就像你現在腳痛了,手立刻會去撫摸,以緩解它的痛苦,完全是一種不假思索的自然反應,不會考慮能否得到回報。同樣,如果我們真正將衆生和自己視爲一體,看到他們遭受痛苦,自然會盡己所能,施以援手。

雖然無緣大慈和同體大悲都不是凡夫的境界,需要通過修行來成就,但孟子也說過,人皆有惻隱之心。只要讓這一心行不斷擴大,乃至無限,就能成就佛菩薩那樣的慈悲。其中,又包含廣度、純度和力度三個標準。

所謂廣度,是從對幾個人的慈悲,到對很多人的慈悲,乃至對一切有情的慈悲。每一個衆生,不論貧富貴賤,親疏遠近,也不論虎狼還是螻蟻,更不論他對你是什麼態度,能給你帶來什麼回報,無一不是你慈悲的對象。

所謂純度,是將夾雜在慈悲心中的我執、貪婪、驕慢、好惡等不良心行全部剔除。凡夫的慈悲是不平等的,總是帶着或多或少的分別。所以我們在修習慈悲的過程中,往往同時在修我執,修好惡。這樣的“慈悲”,自然會讓人患得患失,覺得自己做了很多好事,爲什麼得不到理解,爲什麼不是善有善報?其實就是因爲純度不夠,所謂“因地不真,果遭迂曲”。這就需要不斷考量發心是否正確,行爲是否如法,才能對現有的“慈悲”加以提純,從凡夫有所得的慈悲,昇華爲佛菩薩無所得的慈悲。

所謂力度,是讓這種慈悲具有力量,即使遇到違緣,也能保有初心,堅持不懈。有道是,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輩子好事不容易。慈悲也是同樣,發起一念慈悲容易,但如何才能使之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就需要不斷思維慈悲的意義,不斷提醒、重複和強化,讓這念心行得到法雨滋潤,得到成長空間,纔會逐步具有強大的力量。

這種力量也離不開廣度和純度。如果一念慈悲生起時,我們還想着,那個人很討厭,或是做這些有什麼回報,就會引發很多牴觸心理,從而消解慈悲的力量。所以,必須從廣度、純度和力度三方面同時努力,才能真正“讓愛心更有力量”。

我們從微小的慈悲到廣大的慈悲;從染污的慈悲到純正的慈悲;從萌芽中的慈悲到堅不可摧的慈悲,這個過程必須不斷努力。不僅是今生的努力,也包括生生世世的努力。爲什麼有些人生來就宅心仁厚,悲天憫人?正是來自過去生的積累。如果覺得自己缺乏慈悲心,不必氣餒,這並不是因爲我們與慈悲無緣,而是說明一直以來都做得不夠,更需要加倍努力。

佛菩薩的生命品質,就是無限的智慧和慈悲,無論從廣度、純度還是力度,都是圓滿無缺的。對以佛菩薩爲榜樣的大乘行人來說,雖然我們的慈悲還遠遠不夠,既不廣大,也不純粹,更缺力度,但哪怕它再少,也是從事慈善的必要基礎。如果沒有這念慈悲,就不是真正的慈善行爲。

 第三,依六度修習慈善

有了慈悲心的基礎之後,還需要落實到行動中。其中包含六個項目,又稱六度。

(1)佈施:有財佈施和法佈施之分。財佈施屬於物質慈善,法佈施屬於心靈慈善。佛教認爲,後者的意義更爲重大。因爲物質慈善只能解決暫時的生活困難,而心靈慈善才能讓人徹底解除煩惱痛苦,解除生命的痛苦之因。否則,即使物質困難解決了,卻沒有良好的心態,一樣會製造種種問題。事實上,確實有人在接受捐助後產生依賴心理,進而引發懶惰、貪婪、不誠實,甚至故意欺詐等不良習氣。所以說,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後,心態健康纔是最究竟的。

(2)持戒:即從事慈善過程中必須遵循的三個原則。一是止惡的原則,不能夾雜任何不良心理或不法行爲;二是行善的原則,善行必須立足於慈悲心,而不是爲了沽名釣譽;三是饒益衆生的原則,確定自己所做的事可以爲衆生帶來利益,而不是一廂情願地讓對方接受自己“幫助”。

(3)忍辱:在從事慈善的過程中,我們會面對各種處境,包括對方的不理解、不接受,或是在社會上遭遇詆譭,被人說風涼話,甚至自己的家庭和事業也因此受到影響等等。忍辱是告訴我們,不論面對什麼處境都能安然接納,最關鍵的,是不因此心生嗔恨,不陷入委屈、憤怒等負面情緒中。

(4)精進:和世間任何事情一樣,從事慈善也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如果沒有勇猛強大的發心,沒有百折不撓的毅力,很可能在一段時間後就心生退意。這就需要真正認識到慈善的意義,以此作爲精進的動力,遇到困難就解決困難,遇到挫折就加倍努力,才能髮長遠心。

(5)禪定:是讓心安住在慈悲的狀態中,並始終保持穩定,而不是被各種境界帶着跑。且不說世間五欲塵勞的誘惑,即使在慈善領域中,同樣存在各種包裝過的名利陷阱。如果沒有相應的定力,就會被這些境界左右,與慈悲的初心漸行漸遠。

(6)智慧:就是在般若智慧的指導下從事慈善。《金剛經》中,佛陀特別針對菩薩如何修習佈施加以指導,讓人們在佈施過程中,不要落入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既不陷入我執,也不陷入對衆生的執著,而是本着平等慈悲之心,根據對方的需要,以無限、平等、無所得的心去利益衆生。這麼做的時候,才能像《金剛經》所說的那樣:“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反過來說,如果內心充滿我執,無論佈施了多少錢財,所獲福德都是有限的,更無助於自身心行的成長。


1.努力奮鬥感悟句子50

2.人生感悟《品味寂寞》

3.人生感悟:簡單而行,自我平靜

4.人生感悟:心境、心靜、心淨

5.人生感悟:常懷感恩之心

6.人生感悟:淡淡歲月已成流年

7.人生感悟:做人要大氣 做事要精細

8.人生感悟:自我控制是人生卓識的心智

9.人生感悟:人生不必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