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關於寒假社會實踐的日記

關於寒假社會實踐的日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6W 次

xx年2月15日晚 於北京

關於寒假社會實踐的日記

一個月過去了,在這期間,常有總結現狀的念頭,但一來目前的思想觀念不明晰,一些問題還沒有屬於自己的見解,二來思想的連續性與時間的間斷性真是無法合拍!腦袋裏各種矛盾,大有剪不斷理還亂之勢,所以一直沒着手。

打工是大學生長見識開眼界的好途徑,人生百態、社會信息、人際交往,什麼都可觀察和體驗,不管工作以什麼樣的形式,都可以從特定的側面和角度學到東西。但就目前的狀態而言,關鍵在於培養和推進思想心智的成熟。

剛到基地時,那份新鮮和興奮伴着“頭髮長見識卻不短”的自鳴得意與在新環境的積極好勝,使得頭幾天過得比較痛快有趣。到了工作時,由於受到普遍情緒的影響和裹挾,也由於客觀上的很多事令人壓抑,原先所有對自己來說無比重要的東西分崩離析,取而代之的是苦悶煩怨和不得不爲之的觀念重組;聞着工作人員骨子裏的自悲感,作爲大學生的自豪感不增反減。好在認識很快深化了一步:既來之,則安之,消極的心態不會給我帶來好處,任何環境都能學習和進步,在這兒沒什麼長進,回濟大未必能變得多麼出色。至於對這特殊的一個月整體上的評價,鑑於目前仍身處其中,視野偏狹,易走極端,先回家好好琢磨,等回校再看吧。

xx年2月17日 到25日 在臨沂

相比北京,此時的臨沂堪稱氣候宜人,雖然近幾年來,空氣質量越來越差,但是從火車站出來的一剎那,竟隱隱感覺到了“春風一拂千山綠,南燕雙歸萬戶春”的意境。

從北京回來,我似乎一直沒有緩過來,整日昏昏欲睡,好在也無事可做,躺在牀上恢復身體。至於打工時的人和事,我還沒有精力去琢磨。大概四天之後,精氣神才恢復正常,我也終於願意長時間的'遠離溫暖的被窩,願意回憶過去、憧憬未來。

24日,溫度驟降,起風,二月春風不似剪刀,似錘頭,略感風寒,收拾行囊明日返校。

xx年2月26日晨 於濟南

寒假終究還是結束了,此時此刻有所頓悟:最好在爲收穫沾沾自喜前就讓昨天隨風而去,要做的是考慮好如何爲明天獻禮。但自知寫文章時,懈怠已成習慣,此時所謂頓悟亦是爲自己快速收尾尋找藉口,在京時向同行校友宣揚自己一定寫篇東西,也是爲了強迫自己不得偷懶!

收穫不可言,可談其他,回憶當時情境,除時間不可細察,其他無不歷歷在目,想來也有願聞其詳者,亦可爲初次打工之佐證,留作來日思意:

xx年1月13日晚,濟大終於捱到真真正正的歲末才放假,真替學校心疼暖氣費。出租車跟公交車的故事告訴我們,省心是要花錢的,濟大有個54青年網的辦公室(工資還沒發呢,也不好說什麼,如果他們多給我幾百塊作獎勵,我保證以後也不會說什麼),我報了名,由他們統一組織去北京打工。在北上的火車上,我漸漸認識了同行的學生,大部分是濟大的,大一到研一都有,我這個大三的自覺處在較尷尬的位置上,值得一提的是,哥是好哥,弟是好弟,姐是好姐,妹兒是好妹兒。上半夜我還人模狗樣的閉目養神,下半夜便跟好姐好妹兒聊開了……

xx年1月14日,凌晨安抵北京,不知是第一次打工的興奮,還是第一次來京的激動,我竟忘記了連夜的疲憊。耳邊還回響着老媽的話:不管好壞,這都算是你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要認真、要主動。公司有車來接,到了地方纔知道,這裏叫“基地”,公司叫“陽光海天”。汽車駛入基地時,我不經意的掃了一眼大門口牆壁上的鐵牌子,十二張,看清上面的字跡後,心裏咯噔一聲,一絲不好的感覺涌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