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我的母親傷感日誌

我的母親傷感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1W 次

清明節前夕,一踏上鄉間的小路,就想起往昔從這裏經過的一幕,同樣的路,不一樣的情。以前,騎車踏上這條小路,就能很快回家見到日夜操勞的母親;能吃上伴我成長的可口飯菜;能聽到母親嘮叨鄉村的趣聞。那個喜悅勁時常是溢於言表的。如今,也是在這條小路上母親踏上了不歸之路,離我們而去的日子近四個年頭了,驅車駛在這條小路上,只能是來去匆匆,沒了往日的樂趣,我的心只能跟隨着母親轉移到她安息的墓地。燒香磕頭,祈禱完畢,凝視着這一抷黃土,擦拭着不由自主溢出眼眶的淚水。

我的母親傷感日誌

天空飄來淡淡的`雨滴,心好涼好痛,這清冷的雨滴,能沖刷掉我心中哪苦澀而又甘甜的回憶嗎?

那年的農曆3月初,也是在清明節前夕,母親就這樣悄悄地走了。時光匆匆,恍若如夢。 漸漸地,記憶中母親的剛毅和忍耐又浮現在我的眼前。

在我兒時的記憶深處,母親多時在太陽還沒有露臉時,肩上就扛着犁,拿着鞭子,趕上一對毛驢和村裏那些男人們一樣去耕地。母親除掙工分外,還要操持家務,一年四季很少歇息。一個大家庭三代人的生活過得雖然很清苦,但由於母親的勤苦和寬容,家庭一直和睦相處,很少聽到爭吵聲。

在我們姊妹五人相繼出世後,父母親也被另立門戶。那時候的家院,就用土抷箍兩個窯洞,蓋兩間土木平房。母親也因爲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對生活更充滿了信心。白天除勞作而外,晚上還要在煤油燈下縫縫補補。我時常在母親“嗤嗤”納鞋底的聲音中進入夢鄉,黎明被叫醒時,母親早已開始新一天的忙碌了。那個年代的春節,是我們孩子最嚮往的日子。大年三十可以穿新衣服,晚上可以享受一頓帶點兒肉絲的“團圓飯”,春節早晨還能美餐一頓“水餃”。每每穿新衣服時,母親總是左右仔細端詳,生怕哪兒不合身,生怕比別人家的孩子穿的差。那個貧困的年代卻造就了母親剛毅不屈的性格。

母親就在這樣的家境中含辛茹苦地勞作了幾十年,母親從不圖兒女的回報,只期望給她爭氣。母親事事關心別人,很少照顧自己,每每感到身體不適時,就買幾片“安乃近”緩解疼痛,一聲不吭地硬撐着、忙碌着。

數年後,我們姊妹相繼成家立業,待我們的日子逐漸好轉時,母親因病情的延誤卻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那次在省城醫院,我看到母親的病情有所好轉時,便安排弟妹要照顧好母親,急忙返回上班。那時我在縣城一所中學當教務主任,又兼代畢業班。準備上課時,弟弟來了電話:醫院已下了病危通知!我急速返回。那天,我才真正懂得母親的病情好轉實際上就是一種生命“迴光返照”的跡象。弟弟說:“母親清醒時,唸叨我哪兒去了?”聽後我頓時淚如雨下。在母親生命的最後時刻,我卻因工作忙碌而沒有陪伴在母親的身旁,沒有喂母親一勺湯飯,沒有攙扶母親蹣跚一步,沒有給母親端一屎一尿。這是何等的不敬!在幾百公里回家的路上,我始終握着母親尚有一絲生命跡象的手,淚流滿面。那年,母親才68歲。

往事歷歷在目,我卻被淚水矇住了雙眼,縱有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也在那時曾想過:小時候,母親爲我擋風遮雨,長大了,我也要爲母親撐起一片藍天,可如今,眼前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了。

在這個沒有母親的清明節裏,頓感雨好淒涼,風好徹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