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重陽節前的感想日記

重陽節前的感想日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9W 次

獨立金秋,羣山綿延,菊花怒放,紙鳶漫天,放飛金色夢想。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重陽節前的感想日記,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重陽節前的感想日記

  重陽節前的感想日記1

明天就是重陽節了,預祝天下的老人健康幸福快樂,長命百歲!都說家有一老賽過一寶,現在才明白其中道理,家裏的老人讓你想想就感覺溫馨也生出對家的無限依戀,每當夜幕降臨,暢遊車河時,萬家燈火中總有一盞燈是屬於你爲你而留,心中頓有暖流緩緩淌過……

這個重陽節快到了,想起我的奶奶和姨婆還有爺爺,希望他們在天堂裏快樂安康!經常會想起他們,很少會夢到他們,相信他們在那裏一定是快樂安好的在我還是個毛毛頭時,奶奶把我接回來,和姨婆一起把我帶大,我的童年無慮,她們對我寵愛有加,特別是姨婆對我偏心偏得來是地球人都知道最遺憾的是她們一天我的福也沒享到,在我還沒開始工作賺錢她們就都走了,雖然這些年我總是盡我所能爲她們做佛事,總彌補不了心中的缺憾……到現在還記得姨婆看到我就說阿囡啊……放學後每天偷偷給我買奶油小方還叮囑不能告訴表妹……過年奶奶爲了勸說我去表姐家作客需要先答應我的條件———買連環畫外帶拷扁橄欖,我才同意去的……奶奶做的五彩圓子,青團,鬆糕……在我的記憶中那是空前絕後的美味隨她一起走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抓緊時間,多陪陪家中的老人,陪他們多聊聊,哪怕多一個電話,以後都會少一個遺憾……

  重陽節前的感想日記2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名“登高節”“老人節”。每年農曆九月初九,人們登高眺遠,插茱萸,喝菊花酒,吃重陽糕。關於重陽節的由來,還有一個桓景勇戰瘟魔的美麗傳說呢。

王維說:“每逢佳節倍思親。”我說:“思念親人重要,孝敬老人更重要!”我的奶奶已年過八十,身體仍然十分硬朗。今年的重陽節,給她送什麼禮物呢?做一件讓她自豪的事?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直到那次……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漫無目的地走在馬路邊。周圍的樹木沐浴着陽光,顯得生機勃勃。當我正陶醉於這迷人的景色時,忽然看到前面有一位老大爺,老大爺手中拎着東西,好像要過馬路,但東西似乎很沉,老大爺走起來十分艱難。我趕緊跑上前向老大爺問好並主動幫他拎東西。老大爺看了看我,笑着說:“要是我的孫子長大後能像你一樣懂事,那我該多麼自豪呀!”頓時,我明白了:讓老人開心,就是讓他自豪!回到家中,我幫奶奶掃地、盛粥、捶背……看到奶奶笑了,我也笑了,因爲我讓奶奶自豪了。

每個人家中都有老人,每個人也都會變老,孝敬老人不只是要在重陽節這一天,而要在每一天。

  重陽節前的感想日記3

我踏上了家鄉的路。往日泥濘的小路。如今還十分親切,路旁的景物依舊。只是覺得更添了一份愁緒。因爲睹物思人,而物是人非。是的,重陽節,難免讓人回想起過往的人,過往的事,過往的一切。更難免讓人觸景傷人,不經意間,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親愛的外公。往日外公的歡聲笑語,又在我腦海中浮現,讓我對他的思念在秋風中更加強烈。

幾年前的一個重陽節。那時外公還在我們身邊。他是一個很活潑很可愛的“老小孩”,因爲他有一顆常青的心,又有寬廣的胸懷。他的笑。是那麼爽朗、清澈又慈祥,他的一切,都感染着身邊的人。

可生老病死—這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終究讓外公從此成爲過去,只給我們留下似楓葉般的回憶,徐徐的落下,沉甸甸地壓在心頭。那爽朗的笑容從此定格了。那一刻,我似乎長大了,明白了人世的悲歡離合,明白何謂親情,明白在世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一切。

如今重陽節,我站在往日的小路上,習習秋風,夾雜着思念,吹亂了我的思緒,古往今來,人們都喜歡悲秋。又值重陽,我終於明白這“悲”從何而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時此刻,我反覆咀嚼着這句詩的韻味,嚐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對現實的無奈和對過往的追憶。我於這迷離的秋色中,試圖尋找昨日一幕幕珍貴的畫面,不知不覺,太陽已滑到了山間,像一隻泛黃的大石榴。

懷着感想,我踏上了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