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小學生掃墓日記3篇

小學生掃墓日記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將結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想必是時候寫一篇日記了。那麼寫日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生掃墓日記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生掃墓日記3篇

小學生掃墓日記 篇1

“又是一年芳草綠”,伴隨着春姑娘的腳步,清明節很快就到了。星期五,我跟着爸爸媽媽到老家去掃墓。

我們整個家族的人都去給我的太太太公掃墓,在路上,我看見他們的表情非常悲痛,我不禁想到了太太生前對我的寵愛,眼前浮現出她老人家那慈祥的臉龐,回想起太太幫編毛衣的情景,想到這時,我的鼻子一酸,眼淚也“溜”了出來。記得唐朝詩人杜牧說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雖然今天沒下雨,陽光照在我身上,我卻感覺不到一點暖意。太太的墳墓在小村的盡頭,一到那兒,我的爺爺就在太太的墳前擺上了蘋果、飯糰等供品,然後把買好的黃紙點燃,我們大家恭恭敬敬地站在墳前,我的爺爺讓我們一個個上前鞠躬。輪到我了,我的爺爺一邊叫我鞠躬,一邊請太太保佑我平平安安,能考上大學。我想在此長眠的太太一定能夠聽到我的心聲的。

等掃墓儀式結束,太陽已經西斜了。大家紛紛往回走,可能是心情輕鬆了許多的原因吧,他們表情不再嚴肅了,而是相互說說笑笑,我也擡頭欣賞四周的景色,田野裏麥苗綠油油的.。油菜花金黃金黃的,一條大河從我們身邊伸向遠方,河水清澈見底,不時有幾隻小船駛過,船上的人,撐着篙,還伸出手向我打招呼呢!柔嫩的柳枝隨風飄蕩,姑姑隨手摺了一根柳條編成帽子戴在我的頭上,我一下子成了機靈的小紅軍。

清明掃墓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它表達了我們對先人的懷念,同時又是家人團聚,踏青賞春的絕好機會。

小學生掃墓日記 篇2

今日是清明節,我和媽媽們去給過世的外公掃墓。

來到外公墓前,我端詳起墓來。山,還是那麼高,土,還是那麼黃。墓,還是時刻包蘊着親人的掛念。我先去除草,接着撕錢紙。在那錢紙燃起的火光中,我彷彿看到了外公慈祥的面龐,又在鞭炮聲中,我又彷彿聽到了外公親切地聲音。我端詳起墓來。突然。我陷入沉思,沉思中,我想起了外公。外公對家人都是十分關心。

每次我們來,他就到院子裏迎接我們。每次,都笑呵呵的。給人一種親切又熟悉的感覺。有一次。雖然外公手腳不方便,但還是燒了一爐洋芋給我們吃。翻洋芋時,我發現外公的額頭上滾下了一顆顆豆大的汗珠。吃洋芋時,我覺得這洋芋比蜂蜜還甜。因爲它包涵了外公的愛。外公走了,那天我們都傷心大哭。他雖然走了,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每當想起他慈祥的面龐,親切地話語,就時刻溫暖着我們的心。每當我們到他那清幽的院子裏,雖然明明知道外公不在了。但又好像看到了他那熟悉又親切的背影。

‘清明節時與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我想起這兩句詩,外公熟悉又慈祥的面龐,又浮現在我眼前。

小學生掃墓日記 篇3

古人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於,清明節是在學校過的不能在家裏過。在家裏,吃上那平時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餚啊!而且不能在家裏和家人一起去鄉下掃墓(踏青),給死去的故人請安,給他們拜年,送上家中做出來的佳餚——清明果。讓他們保佑我的學習更好,學業成功。

於是,星期六爸爸在家很空,決定帶我回鄉下去給奶奶掃墓。我立即拿來自己家裏做出來的清明果,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鋪了一張乾淨的報紙,然後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鋪在裏面,以免發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後,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後備箱中。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全家就坐上了車子。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了後備箱中的佳餚非常擔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開慢些特別是有坑的地方。我們就慢慢悠悠的坐車,就像老牛拖慢腿。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了奶奶的墳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奶奶請了安,向她問好。對他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後,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把弟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後來我又默默的在墳墓前許願“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不愧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的有意義,不平常好多了了,是那麼的有趣不同尋常。又有活動,又有學問,還有佳餚。是一個與其他節日不同的節日。比西方節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