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那座山水小城日誌

那座山水小城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最早知道安康這個名字的時間,大概是兒時在聽廣播裏的天氣預報時知道的。最早知道安康這個地方的時間,大概是上學時在地理課本的地圖上知曉的。最早感知這個地方的時間,這回沒有大概,很確切,是1983年的暑假。

那座山水小城日誌

那年的暑假,我的一個同學、一個關係密切的同學,暑假回到安康的家裏,再沒有回來,我也再沒見到他。那年安康的大水,使好多人在洪水中消逝了。據說我的這個同學和家人在最大的洪峯過時業已獲得平安,但爲了從家裏取出一個貴重的箱子,他又潛入了浸泡在洪水中他家的那座屋裏。他之所以敢如此大膽地與猛獸般的洪水搏鬥,因他有一身的本事、一身好水性。當年在學校的運動會上他是游泳冠軍,號稱“浪裏白條”,一時間也曾風光無限、衆人敬仰。一表的人才,再加上這“名人”的光環,與他走在一起,有時我也感到自己增色不少。也是仗着這身本事,他把全家人一個個拖出了洪水,也是仗了這身本事,他再次返回洪水中的家,去取那個據說很貴重的箱子。這次他再也沒能出來,房子塌了!然後,在又一輪的洪峯涌過,那所房子連同我的同學都永遠地不見了!

我永遠不能原諒他的是,他爲什麼就那麼在乎那麼個破箱子!但不原諒又能咋的?雖不辭而別不是他的個性,但終究還是不辭而別了。

從那時起,我才知道安康那地方有水,而且有時那水還大的嚇人!往往還能釀成很多的災難!因那地方的水曾吞筮了我的密友,所以我一直認爲那個秦嶺南麓的山城不好!

是呵,發生在當年的洪災是安康人的夢魘!也是我心中的一塊難以愈平的`傷口。據說當年是爲了保住下游幾個大城市不受損失,纔出了這丟卒保車的下策。可回頭再看,那些“卒”們那一個又不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雖說一直喊着人人平等,可實際上卻有着巨大的差異。差在哪兒?很大的成份實際上就差在全民所有制與集體所有制的體制上。也不知當年國家怎麼就弄出來這麼個東西?是有意還是無意?講求平等的新中國爲何卻人爲製造出這種差異來?其實又想回來,歷史是無法割裂的,幾千年來都存在差異和不平等,要在一夜間消除,那也的確有些苛求了。大城市衆多的財產是國有的,衆多的人是國家職工,而新中國的綱領上寫得明明白白,“以工人階級爲領導”。這座山城與那幾個大城市比,國有比重相對卻輕的多,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就被丟了、被犧牲了。

我很喜歡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那小說裏的女主人公小霞也是在那次洪災中犧牲的。多好的知識女子呵!每每看到這一章,我的眼裏就有些溼潤。每每看到此處,我就會想起我那個同學,一樣的初入世事,一樣的風華正茂,而且就這麼永遠地不辭而別了。假如當年能以人爲本,並不在乎損失一些國家財產,或許這山城就不會有這一劫。又假如我那同學不那麼自恃才高、不那麼不珍愛生命、不那麼看重那個破箱子,也許這歷史又得重寫。這世界又哪來這麼些令人傷感的一段往事呢?然而歷史從來都沒有假設的。

這一晃,又是多少年過去了。似乎那座重建起來的山城也再沒發生過什麼大的故事。不錯,我們整個的國家在不斷地完善着、完美着。那一切的往事已成了昨日,看來那讓人不忍觸目的歷史該翻過去了。過去那天災人禍看來不大可能會再發生了。

這麼多年來我一直都沒去過安康,可心裏一直有安康這麼個地方。過去這地方交通不大方便,坐汽車要翻秦嶺,時常腦海裏還會冒出“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那淒涼而艱難的詩句,因而即使有時會有去那小城看看的念頭,傾刻間便又會打消了。

西康鐵路建成通車以後,去安康就不再那麼艱難了。看到聽到許多人去安康後,回來說那地方山青水秀,更適合人居生活,我也十分期望了!

在四年前的一個夏天,我終於坐上火車,穿山越嶺去了安康。的確,這個座落在漢江邊上的小城真的很美!說一個地方有了水便有了靈氣,我以爲這地方不但有靈氣,還帶着仙氣,要不八仙之一的呂洞濱怎的要千里迢迢跑到這裏來修行?

這時間有點久,今天回憶起來確實有些朦朧了。只是記得那瀛湖水光瀲灩,島嶼點點,有如天人潑墨,又似上仙弄巧。不遜蓬萊,賽過東瀛。

在我的記憶裏,一時間我把那個千里之外的千島湖與這個贏湖老是混在一起,分不清誰是誰!

其實咱安康這瀛湖似乎比千島湖更清靜些,道又近,的確是個淨心的好去處。

這個秦嶺南麓的山水之城安康,真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