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過年日誌

過年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2W 次

1940年在山東寧津老家過年。年三十供桌已布好。堂屋正面掛家譜或財神爺。一張八仙桌擺供品。生活較寬餘的戶、煮半熟的雞、魚、豬頭(頭上插一支紅色絹花。)各色菜碗(碗底大半爲生羅卜、白菜幫,浮面擺上幾片半生不熟的肉。興許是怕偷吃吧。)和各色點心。桌前兩角各擺一大盤棗饃頂端點紅圓點。前中置豬頭。桌前橫一小窄桌,兩邊置蠟臺,中間置香盆。在右側蠟臺邊置一油燈(長明)。桌前下置一跪布。前半夜約十點以後,滿天井院平鋪一層芝麻桿。爲什麼,不知道。踩到上邊吱嘎作響。

過年日誌

農民女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圍着鍋臺轉,三十夜則獲大翻身大解放,可以甩手不幹活。從此可以得出結論,人性是不會泯滅的;男尊女卑是華夏的傳統,大丈夫主義成了天經地義。但男子漢的心裏頭並不踏實,一年忙到頭了,面對辛勞的母親妻子,良心有些癢癢,於是欲蓋彌彰伺候一回女人吧。這和爾今的縣長、鎮長們,於年節前由祕書們掂着米麪駕臨貧困戶,噓寒問暖笑容可掬,裝模作樣地愛一回民怕是一個道理。但他們與農民不同是純作秀。包餃子,煮餃子等一頓年夜飯男人們幹得熱火朝天。午夜子時發錢糧,即點香、蠟,放鞭炮,宣告年的開始,當然這一夜是大團圓,分家出去的兒子、孫子通通回爺爺家。一陣炮響過後,即按輩份年齡依次給長輩磕頭拜年。長輩則給孫子發壓歲錢。禮畢,下餃子吃年夜飯。婦女不分長幼,一律端坐在炕頭,由男人端碗上桌。飯中不時鬨然大笑,那準是誰吃到福物(餃子裏包一銅錢或紅糖)了。人多的`戶一般不超過三隻餃子有福物。包福也有貓膩,一般是爺爺做手腳,將包福物的餃子做上記號,故意由他喜愛的孫子吃到,圖個皆大歡喜。這種慈愛的小動作,在今天的頂頭上司中是屢見不鮮的。

餃子吃過,熬不住的老人孩子可以去睡,但不脫衣服囫圇個躺。有精神的玩牌,紙牌一付叫一“衝”,和麻將差不多,有條、餅、萬,可供四個人玩;人多又不夠兩攤時,可以用兩“衝”牌合起來玩。一般很少男女混雜玩。到五更頭,雞叫頭遍男人們到家廟集合。家廟裏掛本家的大族譜(約四尺寬、九尺長,浩劫中給文化了。據說是造反派燒掉的。)。供桌很簡單。人到齊由輩份不大不小的人當司儀,齊刷刷地跪一片,輩份高的跪前邊,輩份小的就進不了屋,只好跪在院子裏。拜完家譜上的祖宗,共同到各院(院,可能是五服以外的那一支之稱。如東院、西院。)給最長者拜年,之後各院互拱手致吉祥語口頭拜年。禮畢各院五服以內的爲一組,挨戶拜年。進門由領拜(輩份小的擔當)以輩份最小的身份高喊:三爺爺三奶奶,拜年了。進院,先給家譜(不高於四代吧)磕頭,(無輩分大的給財神—趙公明或關公磕頭。)之後依輩份喊名磕頭。輪到輩份比較低的家,跪在地上的人就寥寥了。我呢,不論到哪家,只管跪下不起來直到最後,因爲我的輩份在全族、全院最小。好處是無論誰家可以通行無阻,可以肆無忌憚地瞎胡鬧。串到一半人家時,天也就亮了。

正月十五以前,初二回孃家的忙話一陣,初三拜新喪走走,剩下就是玩了、反正臘月裏乾糧已經蒸好了,頂多熬口米湯。做爲孩子,可就大玩特玩了。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趕上小集日,年後初次集市自然較平時熱鬧許多。到十六,年就算過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