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生物研修日誌範文

生物研修日誌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1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日誌吧,對於個人來說,寫好每天的日誌也是非常重要的。你還在找尋優秀的日誌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生物研修日誌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生物研修日誌範文

  生物研修日誌1

作爲一名農村小學教師,網絡絡研修給了我們一個學習、交流的一個很好的平臺,它跨越各縣市、各鄉鎮、各學校間的時空距離,神奇地讓我們在一線廣大教師得以實現與同行、與能手、與精英、與專家共同在線交流、探討、合作、學習的願望。在這裏,我們沉醉其中;在這裏,我們樂此不疲。我有幸參這期網絡研修培訓,受益匪淺,如一縷春風吹進我的心田,對我的大腦也是一次全新的洗禮。通過研修,我的認識有了轉變,對教育教學工作也有了一種新的理解。在這次網絡研修中,我認真觀看了視頻課程及大量教學案例片段,參入了全組教師的熱烈討論,提高了自身的專業水平與知識素養,完善了自己的教學理念。通過網絡進行話與話的交流、心與心的碰撞,思想和思想的共融。我們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交流中深入研討,在交流中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在交流中開拓視野、增長見識、豐富信息?網絡教研的神奇力量着實令人震撼!

在網絡研修中,我具體做了以下幾點:

(1)積極觀看了視頻課程及大量教學案例片段,時間達43小時之多,在觀看視頻的同時,積極發起話題。

(2)積極發表研修日誌,並且主動發表自己看法,積極向專家及其他學員老師請教。

經歷這次網絡教研生活,我受益匪淺,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現代教育要求教師要由“單純、簡單教書型教師向學習、研究型教師轉變”,以前看來是盲從、可笑而遙不可及的,然而,網絡教研卻幫助我在不知不覺中成功完成了教師角色的轉換。

每一次網絡教研活動,都是我很好的學習、反思過程。我在觀看課例中學習,我在交流研討中學習。我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業務素質。在學習中我不能不反思,真是不比不知道,以前我總對自己的教學感覺良好,但看了別人的課,聽了別人的見解,才深感自身的不足,直覺汗顏,真有如坐鍼氈之感。我們看到了自己課堂教學的差距,因而我會更加努力地學習。

每一次網絡教研活動,都爲我搭建了教學研究的平臺。當我認真、反覆觀看每一節課例後,我總是圍繞每一次的教研活動探討,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學與日常管理中的不足,結合課例,開展討論,形成自己的觀點,然後再與同行、專家共同探究。我在教育管理與教學中的困惑受同行、專家們的點撥、闡述而豁然開朗,如夢初醒。對於研討中的疑問,我也會在教學實踐中作進一步探究。

網絡教研讓我的學習、工作、思想改變了很多。看到我們學校每一位教師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網絡教研中去,儘管我們農村一線教師,工作、生活的重負有時讓我們難以有喘息的機會,但我還是每天都準時融入在網絡研修中,積極參與在線研討活動。精心準備每一次研討內容。這是大家對網絡教研的摯愛,更是對自己教育事業的熱愛。

  生物研修日誌2

教師是一種特殊的職業,是一種專業化的工作。《教師專業標準》對教師的觀念、知識、行爲等提出明確的要求,教師按照這些要求,不僅能保證教育教學活動的科學性,也能保證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同時,對於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評價也有了具體的標準。這對保障教育教學的規範性,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意義重大。

《教師專業標準》還對教師的品德、知識、能力等都做出具體的規定,提出明確的要求。這就使得教師清楚地知道了教師的專業發展包括哪些內容,具體要求是什麼,可以對照標準瞭解哪些方面達到了要求,哪些方面還需要加強,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明確的努力方向和努力目標。

《教師專業標準解讀》的基本理念“師德爲先”、“學生爲本”、“能力爲重”和“終身學習”,既是貫穿《標準》的基本理念,也是教師作爲專業人員在專業實踐和發展中應秉持的價值導向和行爲引領。

“師德爲先”和“能力爲重”更多地體現了對中國教師羣體長期堅持的基本追求的繼承,中國自古就有重視師德的傳統。強調師德爲先,體現了對中國傳統的繼承。

教師教育教學職責的履行不能只靠一顆“紅心”,更要以教育實踐能力爲根本保障。教師不僅需要具有紮實的學科專業知識,更需要有將學科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的能力;不僅需要有教育理論知識,更需要將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之中並在實踐中形成個人實踐理論的能力。《標準》強調教師要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

“學生爲本”和“終身學習”則更多地包含了信息社會背景下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對教師素質的新要求。《標準》高度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爲學生提供適宜的教育,促進每個學生主動、生動活潑地發展。

教師職業是複雜的專業性職業,從事這一職業,需要終身不斷地學習。在現今的知識社會、信息社會中,知識更新速度越來越快,終身學習意識和能力成爲生存於現代社會中的人們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教師專業標準是教師隊伍建設的基本準則,是教師專業化的重要保障,在教師隊伍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教師專業標準》的制定與頒佈,是一項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工作。《專業標準》明確了教師爲師必須有學生爲本、師德爲先、能力爲重、終身學習四大基本理念,必須具備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三個維度十二個領域的具體要求。這是國家對合格中學教師的基本專業要求,是中學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規範,是引領中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是中學教師培養、准入、培訓、考覈等工作的重要依據,對引領我們教師專業成長,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

教師專業標準是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科學有效的重要指導。教育教學既是科學又是藝術,既有方法又無定法。儘管教育教學理論早已提出了一系列基本原則、策略,但是從教師的角度或者對於每位教師來說,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應該具備怎樣的觀念、行爲和態度,還需要具體的規範。教師專業標準對教師的觀念、知識、行爲等提出明確的要求,教師按照這些要求,不僅能保證教育教學活動的科學性,也能保證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同時,對於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評價也有了具體的標準。這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保障教育教學的規範性、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意義重大。

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是引領教師提高師德修養,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全心全意爲學生服務。對教師從人格魅力、專業素養、職業操守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標準,讓我們廣大教師朋友有了更明確的努力方向。教學中,要把講堂變爲學堂,把書本知識轉化爲生活情境,變爲生活的大課堂。”讓學生參與進來,像演員一樣體驗人生的種種際遇,在過程中感悟語言的魅力,領會語言的真諦。

  生物研修日誌3

通過觀摩必修和選修的課堂教學視頻案例和專家得分以及閱讀主講教師的教學設計,我更加清楚高中生物新課程必修和選修課程教學之間的不同和聯繫,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通過參與在線研討和交流,我領略到了遠程研修的魅力,有幸聆聽到了各位學友們不同的課改心聲;通過完成提交作業,我鍛鍊了表達,增長了個人智慧;通過閱讀班級和課程簡報,我分享到了學友們的研修成果和專家們的課改成果;最後,通過撰寫提交研修總結心得,思想和認識又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

1、在業務方面:

繼續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新規律。鑽研教材,備好每一個教案,上好每一堂課,多聽同組同事的課,多學習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另外,業餘時間多學習信息技術,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

2、在課改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探索適合學生愉悅學習的好的教學模式,向同組的年輕老師學習他們的先進教學手段。

3、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教育教學學習活動,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更新專業知識,提高學歷層次,進一步優化知識和能力結構;進一步掌握教育科研理論和方法手段,學習其中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4、勤於動筆,善於積累總結教育教學中的典型事例,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對於好的做法積累經驗,對於不好的做法及時反思及時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5、研修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生着不斷的變化。增強愛崗敬業的責任感提升教師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光榮感,促進教師依法執教,互相尊重,平等民主地對待學生和家長,廉潔自律,爲人師表,團結協作,不斷學習,勇於創新是加強師德修養的主要任務,也是研修活動的核心內容。作爲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聖歷史使命。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淚水,然而我收穫的卻是那一份份充實,那沉甸甸的'情感。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開絢麗的花朵。

三人行必有我師。在這次遠程研修中,我們共同探討,共同學習,共同交流和分享,對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暢所欲言,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這次遠程研修讓我更加深刻地的意識到自己對新課程模塊教學的理解和把握還不夠,對實施新課程的能力還需要不斷地提高。遠程研修讓我明白要想進步就必須和同行們交流,要想提高必須有專家的指導和引領。知識需要不斷地積累,經驗需要不斷地總結,能力需要不斷地鍛鍊。這次基於網絡的研修,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高效的網絡研修平臺,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無限廣闊的交流空間,給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發展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生物研修日誌4

我認爲,生物教師本身就應該具備較高的生物科學素養,應教導他們的學生經常留意身邊的生物科學。生物學是自然學科中與我們日常生物關係最爲密切的學科之一,要讓學生認識到我們的身邊及周圍中處處有生物,處處是生物,處處都有生物科學的意識。尋常的如日常生活中的啤酒發酵原理,重大的有我們經常耳熟能詳的克隆技術;小到傷口感染,大到人類基因組計劃;輕微的有生活中俯拾即是的各種生物,嚴重的有曾經風靡全球的SARS病毒這一切無不說明生物及其作用範圍之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認識到生物學習的重要性。所以,學習是一種整體性、滲透性的學習,必須把生物教學置於社會生活的背景中,把生物教學與生活聯繫起來,與教學主體(學生)的切身經歷、體驗聯繫起來。因此,就我們學校目前所倡導的“生本教育”模式和理念,我也經常和同事探討的一個問題就是:“生本教育固然是‘以生爲本’的教育。但是‘生’絕不僅僅表述爲學生,也可指生命、生活等意思。”既然如此,生物學就承載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以生本教育引領生物教學!

通過網上學習,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我認爲:

1、生物教學首先貴在啓發學生,引導學生,使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比如我們一開始給學生上生物課,就可以講述一下“生物科學和我們”兩者之間的關係。比如,可以讓學生共同來探討一下我國隨着人口增長而接踵而來嚴峻的糧食問題、有效解決糧食問題的現代農業生物技術、轉基因產品、以及近來南方醫科大學最新啓動的“中國數字人男1號”來進行教學,使得學生對課本說所要講述的內容有個大致的瞭解與憧憬,讓他們知道我們接下來的整個學期都是圍繞《遺傳與進化》進行學習,生物科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些都爲後續的課程開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2、生物課堂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教師可以經常聯繫課本上一些相關的內容,適當的拓展,開拓學生的視野,陶冶他們的情操。比如,我們在上課時,可以適當地枚舉一些例子,例如“‘貓不吃老鼠便成爲變瞎貓’、‘鬆土也是造成是目前環境污染的罪魁禍首’、‘質壁分離一定發生在有液泡的植物細胞?’”等例子,激起他們的求知慾,開拓他們的思維空間,讓他們積極參與到生物教學的互動平臺,可以讓學生聯繫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實際,發表一下個人的觀點和看法。最後,把學生的正確觀點總結在一起,給他們的觀點作進一步的篩選和凝鍊,並給出一個正確的詮釋。這樣,整個課堂教學過程既使學生們聽得津津樂道,也使他們的思想觀點在爭論中得到碰撞與昇華,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觀察日常生物現象的能力,而我們以生爲本的課堂教學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體現。

3、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引導學生做調查報告。新課程理念比較強調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並且積極倡導探究式學習。爲此,我們生物學教師可以適當地開展一些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科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開展一些小課題研究,充分調動學生上網去搜索資料,查找、分析與彙總信息。上個學期,我指導學生開展了一些比較具有實際意義的實際活動,比如《校園植物的調查和統計》、《在校學生高度近視比例的調查分析》、《靈山的植被的考察》、《我校學生在校吃零食情況的調查》等等,雖然這些調查報告顯得有點稚嫩和不夠完善,但卻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重要的是給學生一個開拓的視野和自我能力提升的平臺。使得我們的生本教育理念真正實現了“以生爲本”的思想。

4、要善於培養學生的能力。對於一些學有餘力,對生物很感興趣的學生,我們可以進行適當的輔導和培優,目的是爲了使學生更多地學習生物學知識,拓寬知識面,爲中考的生地綜合考試作準備,同時也爲學生今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於如何通過教學來提高學生的理科綜合素養和辨證思維能力,以及如何在信息萬變的時代中,及時地獲取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這樣纔有利於我們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

5、加強生物學與各學科之間的聯繫。20世紀後期,生物科學在物理學和化學等學科發展的基礎上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已經深入到分子水平探究生命活動的本質。一般來說,新生的交叉學科在很大程度上是未來科學的先驅,而生物科學的研究領域正是產生這些新生科學學科啓蒙思想的沃土。因此,我們一線教師更應在日常的生物教學中力求站在一個高的視點來縱橫生物學與其它各門自然學科的聯繫。比如,比如說學習生態系統中就有關於瞭解生態系統知識的綜合性問題。關於這方面的知識必須結合初中地理知識進行學習,效果會更好。

6、充分利用有限課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由於生物學課程的新課標教材容量大,涵蓋了必修冊四本教材內容,但課時安排相對較少,每週只有兩節,我們教師根本沒有時間對學生進行階段性複習。而學生本身在生物方面花的時間就很少,也不太重視。經常是學了後面忘了前面,對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導致成績不理想。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廣大的一線教師只有抓住50分鐘的課堂這塊主陣地,才能獲得主動,取得好成績。因而,我們可以在上新課前的5分鐘對前面所學的基本概念、原理、生理過程等加以溫故,疏通整個知識章節的脈絡結構,以求達到鞏固基礎知識的效果。

我認爲,生物教師本身就應該具備較高的生物科學素養,應教導他們的學生經常留意身邊的生物科學。生物學是自然學科中與我們日常生物關係最爲密切的學科之一,尋常的如日常生活中的啤酒發酵原理,重大的有我們經常耳熟能詳的克隆技術;小到傷口感染,大到人類基因組計劃。這一切無不說明生物及其作用範圍之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認識到生物學習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