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端午節日記模板7篇

端午節日記模板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6W 次

一天又結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日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日記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日記模板7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五口人興高采烈的來到了太奶家。因爲太奶的腿摔壞了,所以躺在牀上不能動。於是我帶弟弟就在太奶的牀邊玩,太奶看到我們很高興。

奶奶,媽媽,姑姑,嬸嬸們開始摘菜,洗菜,切菜,包糉子。爺爺,爸爸,叔叔們燉魚,燉雞,穿肉串。家人們都在爲節日的這頓飯忙活着。我也來幫忙,媽媽給我示範了一個豆腐卷的穿法。我模仿媽媽的樣子,在幹豆腐片上放幾根翠綠的小蔥和香菜,幾根粉紅的火腿腸,然後把它們捲起來,用竹籤一穿就完成一個。媽媽說:“寶貝做的不錯,繼續努力!”得到媽媽的誇獎我穿的更起勁了。不一會兒,我們就穿了很多。爸爸說:“開始烤吧!”不一會兒香氣撲鼻而來。菜齊了,開吃了!大家一邊吃着,一邊聊着,一邊喝着,一邊笑着。這頓飯很美味,裏面充滿着每個人努力的味道,因爲親人們的愛讓菜更美味。

這頓飯讓我感受到了,家人們在一起過節是多麼美好!端午節有濃濃的情親的味道。

端午節日記 篇2

“糉子香,香廚房。

艾草香,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這是奶奶在端午節時教我的歌謠。記得爸爸常跟我說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裏,端午節對他是一個充滿好奇而又充滿期待的節日:在初夏那個節日的晚上,剝開一個糉子,滿屋飄香,大家圍在一起,小孩纏着大人講那個熟悉但卻百聽不厭的故事:兩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國戰火紛飛,在農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看到自己的國家面臨着亡國危運,而他心中的抱負卻無法實現,他悲痛欲絕懷抱着石頭投向波濤滾滾的汨羅江,他就是屈原;漁民划着船,四處尋找他們愛戴的屈原,他們爲了讓水中的魚兒不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着清香的竹葉裏,投到了江裏……每當故事講到這時,大人們總會指着天空說:“你看,天空中那顆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們便會擡起頭遙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尋找那顆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糉飄香,你是否對端午節有所期待呢?吃着糉子,是否能吃出糉子中的那段故事?遙望天空,隔着籠罩着的濛濛工業霧氣,是否還能望得見天上那顆閃耀的星星?

高樓大廈平地而起,大片的麥田消失了,在城市的邊緣,我們已經很難看見“出門一望麥兒黃”的景象了。是啊,時空的變換,端午節是否也在這鋼筋水泥的擠壓中越走越遠呢?喧鬧的城市,承載着人們太多的慾望,父輩們的歡樂,是否已淹沒在城市的閃爍的霓虹燈中了呢?

我們已經不能理解父輩們少時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隨時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糉子,而糉子的味道似乎也越來也乏味,而我們感興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麥當勞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雞爺爺;我們也對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興趣了,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網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鴨!對奶奶教我的歌謠,我也覺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錄製各類搖滾歌曲!

然而,我們沒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麼嗎?我們似乎缺少了一些快樂,缺少了一些嚮往,缺少了一些責任。在喧鬧中,我們正在迷失方向!

端午節日記 篇3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跳入汨羅江的日子。爲了不讓魚蝦們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糉葉包裹着糯米,投放到汨羅江裏。並且人們也要吃糉子、鹹鴨蛋,在家門前掛菖蒲和艾草,還要喝放了一些雄黃的酒,人們還要舉行賽龍舟。這不,我們一家人帶着外婆、舅舅、舅媽、小表妹去江津中山古鎮觀看賽龍舟。

經過1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來到了舉辦賽龍舟的地方——江津中山古鎮。因上午下雨,原本在上午的賽龍舟改在了下午(下午是晴天)。爸爸見我對賽龍舟很感興趣,便滔滔不絕地爲我介紹起來:“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賽龍舟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船長一般爲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劃手。有26個劃手,1個舵手,2個鼓手,還有1個喊號子的。”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下午,我們走出客棧,來到了河邊。河邊的吊腳樓懸在岩石上。爲了遮擋強烈的太陽光,家家戶戶的陽臺頂上都掛着藍布。我們走過了石橋,繼續向前走去……

“哇!看到龍舟啦!”表妹叫道。“真的是!”你看,龍舟的顏色各不相同:鮮豔的紅、明亮的黃、黯淡黑和清爽的藍。原來,龍舟的顏色是跟據四海龍王的顏色刷的漆來定的。

我們剛一來到河邊,劃手們就出場了。喝,一個個都非常強壯。並且不同的龍舟上的人都穿着不同顏色的背心。“請參賽選手入座!”裁判員用擴音器叫道。劃手們按照序號坐好位置。“1——2——3!出發!”

頓時,鼓聲大作,觀衆的喊聲和運動員的呼聲匯成一遍,響徹雲霄。參賽隊員們用力把木槳向後劃。緊接着,船慢慢地移動起來漸漸地,漸漸地,每條船都越來越快,好似漂浮在水面上看不出來一絲波紋。漸漸地,漸漸地紅色的龍舟慢慢地超過了其它龍舟。黑色的龍舟顯然是體力不足了,落後於其它龍舟。啊,只剩下30米了,25米,20米,紅色龍舟遙遙領先,藍色龍舟又追趕上來,兩條龍舟不相上下。10米,只剩5米了!呀,藍色龍舟領先了。最後我不說大家也知道:藍色龍舟贏了。藍色龍舟的劃手們下船後,都擁抱在一起,表示他們心中的喜悅。看完比賽,我念念不舍地離開了風景如畫的中山古鎮。

我覺得今年的端午節最好玩、最有趣。因爲這一次的端午節讓我領閱到了民俗風情。

端午節日記 篇4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相傳在五月初五這天,屈原投汩羅江自盡,人們怕屈原的屍體被咬龍水獸吃了,因而紛紛划船下江撈救。可是河水很急,早已不見屈原的身影了,於是人們往江中投飯糰,外系五彩繩,雞蛋等食物,讓蛟龍水獸有東西吃,就不會傷害屈原了,。漸漸地就流傳着在端午節這天要划龍舟、包糉子的習俗了。

以前的端午節我沒什麼印象,可是今年的端午節,一大早媽媽就端來一盆香噴噴的糉子,一個個清翠清翠的。糉子的形狀有棱形的、四角形的、有肉糉子、也有八寶糉、還有鹼糉等各式各樣的。看上去真不錯。聞着糉子的香味,我饞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拿了一個糉子,剝開糉葉,哇!裏面包了肉,香菇、小蝦米等佐料,味道一定好極了,我三五口就吃完了一個糉子,接着又拿來一個,媽媽告訴我說,糉子雖然好吃,但不能吃太多,吃多了消化不好,叫我吃二三個就可以了,可是味道太好,我覺得吃不夠,呵呵……

我們一家人圍着吃糉子,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感覺好溫馨!

端午節日記 篇5

端午節的意義

端午節的由來是爲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包各種各樣的糉子,門前掛蒲草。包好的糉子散發着撲鼻的糯米香味。

還有每年一次的龍舟比賽,隊員們比賽時個個生龍活虎,喊聲震天,激烈又緊張。讓我們大飽眼福。這個端午節過的真有意義!

端午節賽龍舟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來臨了。

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插了艾葉和蒲草,它們有很多功能,可以辟邪、驅蟲等等,還有藥用作用。

到了端午節,人們來比賽賽龍舟,賽龍舟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只看見紅隊和黑隊都準備在了起跑點上。過了一會兒,裁判把槍指向天空開了一槍,紅隊和黑隊都開始劃了起來,兩個隊伍都互不相讓,我們在場的人都在喊:“加油,加油。”

到了端午節,人們要吃五黃,這五黃是黃鱔、黃魚、蛋黃、黃瓜、雄黃酒。媽媽給了我一個香囊,媽媽告訴我:“這個香囊可以辟邪的,你要帶在身上。”我說:“我會帶在身上的。”

今年這個端午節真是好玩。

 吃糉子

今天,媽媽帶回來一個大箱子,我打開箱子一看,原來是十個美味的大糉子,我忍不住想吃一口,但是爸爸說:“生的會吃壞肚子的,燒熟才能吃。”等了一會兒,三個大糉子煮熟了,媽媽說:“兒子趕快吃吧,涼了就不好吃了。”我說:“我們一起吃,平時你們很辛苦,作爲你們的獎賞。”爸爸媽媽笑着說:“兒子長大了,比以前懂事了!”然後我們一家津津有味的吃起糉子,端午節過得真開心啊!

 端午趣事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一大早奶奶在門口掛上了艾草,媽媽在房間裏掛上了一串串五顏六色的香袋,據說這兩樣東西都可以驅蚊子的。早飯的時候我又吃上了香噴噴的糉子,我一邊吃着糉子一邊聽爸爸講了端午節的由來。爸爸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杭州人過節的時候還要吃上五黃,分別是黃酒,黃魚,黃瓜,蛋黃,黃鱔,有些地方還要舉行隆重的划龍舟比賽。”這個端午節過得真有意義啊,即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又讓我吃上了美食,真是一舉兩得啊!

端午節日記 篇6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學校組織我們集體過端午節,老師讓學生自己從家裏每人帶兩個糉子,同學之間還可以交換着吃。真熱鬧啊!

吃午飯時:我們全班同學一起品嚐糉子,糉子真好吃啊!老師還爲我們放有關端午節風俗的錄像,這讓我知道在端午節除了吃糉子外,還有劃賽龍舟和跳操的風俗。

這是我過的最好的一個端午節,今天的糉子最好吃了,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哦!

端午節日記 篇7

我的家鄉在太谷,家鄉的端午節從農曆四月二十八日就拉開序幕了。

四月二十八日,是太谷城的廟會,又叫“糉葉會”。這次廟會的主打商品就是糉葉、棗、糯米這些包糉子的材料。廟會上大車小輛拉的全是糉葉,所以這天街上飄的全是糉葉味。

端午節前夕,太奶奶、太姥姥這些老人的主要工作就是給小孩子們做香囊。用各色的布料做成“心形”、“三角形”、“元寶形”的樣子,裏面裝上五穀雜糧、艾草、中草藥材等,然後用五色線給孩子們拴在手上,掛在衣服上。媽媽說,那可以避瘟疫,所以,端午節前後孩子們身上也散發着一種淡淡的艾草味。

端午節前夕,街上會出現許多小地攤,主要賣各種剪紙,有“剪刀”、有“叼着小蟲的雞”、有“牛” ……紅紅的剪紙襯上黃黃的底子,顯得格外搶眼。說是貼在門口可以消災避禍。

端午節前夕,街上也會出現賣艾草的小商販。但更多的是親朋好友在農村或其他地方採上的相互送。他們把艾草插在大門口、放在電梯裏、掛在樓梯扶手上、立在房門後、站在房門上。據電腦博士說這些艾草也能避邪。所以,一進門就能聞見一股艾草味,真爽。

端午節正日,每家都會吃一頓豐盛的午飯,飯菜各不相同,但都少不了一種主食,那就是——糉子。每年端午節,姥姥都會做好多的糉子吃,吃不完的還會送給親朋好友。有的小朋友還會帶幾個糉子到學校和老師同學共享,所以端午節前後連教室裏也瀰漫着一股糉子的香味。

家鄉的端午節,雖然沒有龍舟賽,不喝雄黃酒。但多少年傳承下來的各種風俗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增進了人們的情誼。所以,這些寶貴民俗文化是值得我們好好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