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精選扶貧工作日誌3篇

精選扶貧工作日誌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導語:扶貧是爲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戶開發經濟、發展生產、擺脫貧困的一種社會工作,旨在扶助貧困戶或貧困地區發展生產,改變窮困面貌。以下是扶貧工作精選日誌,歡迎各位的閱讀與參考。

精選扶貧工作日誌3篇

  【篇一:扶貧工作日誌】

按照單位的安排,今天到城固縣北山區雙溪鎮扶貧。我們扶貧的這個村子,是地處秦嶺主脈的南麓。沿着大山的峽溝,朔河而上,大約距離縣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到了我們要扶貧的村子。看着兩邊的山脈,常青樹夾雜着枯草,在大石山的身上,堅強地站在,我就想着這裏的村民,是怎樣的一種生存環境中和這些沒有多少直接經濟價值的雜灌共生?這裏的生產條件太差了,大石山土壤貧瘠,不能生長可以換錢的經濟作物,偏遠和艱難的交通條件,貧困就是自然的事情。

走了一個多小時崎嶇的山間羊場小道,進了一個大山溝,總算看到了幾臺狹小的畦田,帶路的村民組長告訴我們,這個組現在就十一戶人家,有幾戶已經搬走了。沿着山路繼續,看到了在山坡上住着的人家,零散在各個稍有點平臺的坡中,沒有一戶磚瓦房,全是土牆房,很舊,而且年代久遠。貧困,單從一眼望去,都表現的淋漓盡致。

連續走訪了多戶人家,看到的是土牆屋黑暗的光線,牀鋪上很舊的衣被,沒有幾樣像樣傢俱。各戶人家都有着不同的情況,但是貧困卻是相同的。好幾戶都是光棍戶,沒有哪家的姑娘願意嫁到這裏。各家都沒有多少經濟作物,沒有幾顆果樹,只有生長不大的山林樹木,也都不是換錢的東西。土地面積人均也就幾分地,而且產量不高,能填飽肚子也很不易了。

原來的小學也不存在了,這裏沒有學校、醫療、商店等等,社會化服務在這裏沒有任何蹤跡。就是買一袋鹽,到山下的河道路邊商店去,來回幾個小時。更別說有個什麼急病,無從及時的救治了。

看着這樣的貧困狀態,怎麼扶?這真是一個問題。

  【篇二:扶貧工作日誌】

XX縣XX鎮XX村,一個美麗而偏遠的小山村。在來此之前,自己從未想過能爲它的脫貧攻堅奉獻一份力量。細數來此扶貧的日子,已有近一年時間。近一年來,經常深入到貧困戶家中,爲貧困戶脫貧致富奔走,雖疲憊不堪,卻也收穫不少,尤其是近一個多月以來。

按照局三年定點包扶貧困村工作規劃,局組織機關幹部駐村蹲點推進扶貧工作小分隊分批次陸續進駐XX村開展扶貧工作。四五月的XX縣,正值雨季,村裏晝夜溫差比較大,空氣溼度也很大。每天,局領導帶隊,我們腳踏自行車走村串戶,馬不停蹄地奔走在鄉間田野,詳細瞭解貧困狀況、致貧原因等情況,傾聽羣衆訴求心聲,幫助解決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白天走訪調研,晚上彙總研究。從村落民情摸底到產業扶貧規劃,從項目前期論證到督導項目進展,從慰問困難村民到送醫支教下鄉,扶貧小分隊真情的扶貧舉動和紮實的工作作風,感動了村民,更感動了我自己。

我很慶幸自己能夠被單位選派到這裏開展扶貧工作。能夠與這樣一羣辛勞勤勉、作風紮實的扶貧小分隊隊員們一起共事,一起成長,是我的榮幸。在這裏,我能學到在機關裏學不到的知識,見到在辦公室遇不到的事情,尤其是跟隨扶貧小分隊,讓我對精準扶貧工作有了更爲直觀的感受,對如何改進工作作風有了切身的體會,對地礦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遠離城市的鄉村安靜下來,自己惟有克服所有困難,帶着感情、帶着責任、帶着囑託找準自己的定位,融入角色,安心做事,靜心學習。並牢記扶貧的責任和使命,工作儘量主動些,思考問題儘量全面些,困難估計儘量充分些,把自己擺在“學生”的位置上,虛心向小分隊成員學習,向鄉村幹部瞭解工作,儘可能做到多聽、多看、多幹。把青春和汗水,把激情和希望灑在XX村。因爲,來到這裏,不是讓大自然來洗滌我的塵垢,也不是讓幽靜來陶冶自己的情操,而是,如同一把火,一盞燈,讓這黯然的鄉村明亮起來,活躍起來,如同一雙力量之手,希望之帆,用嚮往來撫摩這裏沉重的呼吸,打開一扇扇通往外面,連接發展的大門。

  【篇三:扶貧工作日誌】

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工作日誌:“基礎先行,是XX村脫貧的首要途徑。”

“你們看嘛,自來水通了,路也修到門口了,屋頭住起比城頭還方便喲。”貧困戶楊文華提起村上一年來的變化,硬要拉着記者到他家去看看。

帥XX進村第二天,剛吃過早飯,就帶着本子到貧困戶家中調查研究。

到楊文華家時,得知他家沒有通自來水,出門還要走上一段泥濘路,帥XX心想,像這樣的貧困戶,只需要搞好基礎設施,就能在限定的時間內脫貧。綜合走訪情況,帥XX在本子上記下:“基礎先行,是XX脫貧的首要途徑,一定要用最短的時間,改變XX全村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條件。”

與村幹部商量後,XX村全面啓動了基礎設施建設。一年來,帥XX協調爭取縣級等行業扶貧資金400餘萬元,完成了1處安全飲水工程改造、3.5公里毛渠襯砌、4處生產便橋建設、6公里產業路建設、2處山平塘治理、75戶危房改造,對全村旱地水田、農渠塘堰、組道便橋等進行了系統整治。

“當前,全村已形成田成塊、地成片、渠相通、路相連的局面,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爲老百姓脫貧致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帥XX說。

電商平臺拓展羣衆致富門路

工作日誌:“發揮好電商驛站在產業扶貧上的孵化器和催化劑作用。”

記者在採訪中,多次聽到羣衆提起村裏的電商驛站。

“傳統產業和信息化技術的結合,一定可以發揮1+1>2的效果。”帥XX向記者介紹:“XX村產業基礎較好,區位優勢明顯,羣衆熱情很高,又是省級重點貧困村,經過評審,我們獲得了西充縣電商驛站項目建設資格。”

帥XX在自己的《駐村日誌》上記下:“XX村就是要敢於在網絡大市場上亮劍,發揮好電商驛站在產業扶貧上的孵化器和催化劑作用。”

今年4月,位於XX村五組袁家灣的電商驛站正式上線,通過網上平臺銷售本地土雞、土鴨、土蛋,進一步打開了農產品的銷售市場。XX村電商驛站負責人袁利告訴記者,原本她在上海工作,帥XX主動與她聯繫,介紹家鄉的電商扶持優惠政策,於是她放棄了在上海待遇優厚的工作,回家自主創業。“下一步,我計劃把家中的綠豆、黃豆、幹豇豆等綠色食品通過網絡渠道推銷出去,還可以幫助村民網上購物。”袁利向記者說。

“我們通過線上線下同步運作,老百姓託賣的東西通過電商驛站出售,羣衆不用出村就能把農產品賣到全國各地。”XX村黨支部書記楊思保說:“僅電商一項,每年可爲羣衆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

“這個電商纔好哦,豇豆一斤最多賣3塊錢,煮熟了曬成幹豇豆每斤可以賣到20元以上,那多劃得着,明年我要把菜地都種起,你們要幫我賣哈。”貧困戶楊XX興高采烈地對帥XX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