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高中繼續教育研修日誌範文(精選10篇)

高中繼續教育研修日誌範文(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5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日誌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誌裏。那麼你有了解過日誌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繼續教育研修日誌範文(精選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繼續教育研修日誌範文(精選10篇)

高中繼續教育研修日誌1

很高興參加了這次高中教師全員研修的培訓學習,非常感謝省教育廳爲我們搭建瞭如此好的一個學習的平臺, 這次培訓,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內容豐富,感受很深,收益匪淺。既從專家的講座中,得到理念的提升,又從同行的表演,感受新課改的精神,同時還有領導的鼓舞和鞭策,讓我們一線教師得到理論與實踐的充實。我從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心靈上得到隆重的洗禮,大腦從繁忙的工作中得到解脫,細思回想同仁們的精彩講課,他們的聲音、形象久久迴盪在腦海,永不退卻。他們的思想教育了我、影響了我,使我充分認識到學習和掌握一種重要的思想,比學習和掌握一門學科知識更重要。下面是我在培訓中的幾點心得與體會:

一、學生地位主人化

在教與學的關係中,學生的地位如何確定?傳統的提法是“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但在教學實施中不盡人意,教師主導,導得過多,導得過細,學生總是在教師鋪設好的平坦道路上接受教育,學生圍繞教師轉,學生的主體地位並沒有真正得到體現。而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同時新課標強調,要把傳統的“以學科爲中心”轉移到“以學生爲中心”,“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不要過多地考慮課程知識結構體系,而是要考慮以學生髮展爲最終目的。

二、 學習方式——多樣化

傳統的學習方式單一,以接受性學習爲主,即:老師講,學生聽,靠單 純的記憶、模仿和訓練,學生完全處於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教師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識結論準確地給學生講清楚,學生只要當收音機全神貫注地聽,把教師講的記下來,考試時準確無誤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學習任務,當他們進入大學或參加工作時就難以適應新的學習,缺乏創新的激情與活力。因此新課標強調“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新課程的書本深刻體現了這一點。

三、教師角色——多重化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扮演着單一的角色——知識的傳授者,而新課標要求“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即組織學生髮現、尋找、蒐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組織學生營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引導學生激活進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經驗,引導學生實現課程資源價值的超水平發揮。建立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合作關係,讓學生在尊重、信任、理解和寬容的氛圍中受到激勵和鼓舞,得到指導和建議。

四、評價方式——全面化

新課標強調,要由傳統的單純考查學生的書面成績轉變爲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全面發展。評價內容要包括:道德品質、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個性與情感:要將自我評價、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和社會有關人員評價結合起來,在評價時應注意激勵性原則、發展性原則、差異性原則。

體會:

一、樂觀對待教育事業

回首這十天的教師培訓,真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專家的教育教學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學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特別教學專家學們的專題講座和優秀教師示範案例,真是心生感慨,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懂得從平常的工作中去體驗幸福。我們老師面臨着來自自身、學校、家庭、家長等各方面的壓力,面對如此重大的壓力,我們必須先學會愛自己,要學會調節自己的心態。因爲一個人的心理因素不僅影響到人的健康和壽命,還關係到人的成敗。作爲教師要學會調試自己的心理,同時還要學會與學生溝通,用陽光般的心態積極面對學生,纔能有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堅持互相學習,豐富自己的內涵

新課改給我們基礎教育的老師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但無論多麼好的課程理念,如果沒有教師的教育思想的轉變和教學方式方法的更新,都將無法得以落實。教學質量的好壞與我們自身的素質的高低有直接或者間接的關係,這必然要求我們既要加強理論素養的學習,可以是集中學習,更多的是自己學習,要有終身學習的思想和準備,以滿足學生需求的不斷增長和社會的不斷髮展,同時可以走出去看看別人的做法,聽聽別人的課堂,吸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不足。在物理課中,怎麼把新課改的理念和精神,把教學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很好運用在課堂中,把教和學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在導學。教比導容易,在教學過程中有效的把握教學的節奏和環節,除了有很好的掌握教材以爲,更多的是有掌握學生,瞭解學生。教師的教不是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更不是電視屏幕上的節目,是師生之間的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溝通。

三、要做創新型、研究型的教師

通過此次培訓,我得以反思自我,尋找自己與“名教師”之間的距離。我又再的思考: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怎樣做才能算是一位好的老師?怎樣成爲學生好的引導者?平時我們疲於應付日常教學,很多問題都沒有認真去探究和思考,我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不足:通過培訓,我清醒地認識到:激情和創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師的必要因素.

總之,這樣的學習機會是難得的,是很寶貴的,通過這個培訓班的培訓,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和素質,使自己成爲學習型和專家型的中學教師,“學以致用,研學並進”,充分利用這個平臺“廣泛交流,資源共享”。我堅信:孜孜以求,堅持不懈的理論沉積,一定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養。

高中繼續教育研修日誌2

高一物理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與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是高中物理教學的基礎。大部分剛升上高中的學生都不能一下子適應高中教學,普遍覺得高一物理難學,尤其是對於那些意志薄弱或學習方法不對的學生來說,不適應的教學會使他們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高一物理是不是真的很難學呢?難學的原因在哪裏呢?高一物理難就難在學生的能力與物理教學要求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如何提高學生的能力和降低教學的要求,使學生能輕鬆的跨越高一這道門檻,是高一物理教師面臨的首要任務,也是高一物理教學的主要特點。

一、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相比較,他們之間存在着知識性、邏輯性、抽象性和應用性的不同。

(一)初中物理教學的特點:

1、初中物理教材,文字說明比較容易理解。

2、初中物理教學是以觀察、實驗爲基礎的,通過觀察或實驗直接得出結論,這樣的學習方法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

3、初中教學是以直觀教學爲主,所以學生的思維方法主要是形象思維,這種體現具體的物理形象和物理現象的思維方法,能讓學生在思維活動方面跟的上教學進度。

4、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物理知識比較單一,物理現象比較簡單,學生學習不會感到生疏或難懂。

5、在初中物理教學的要求中,對於物理的概念、規律的掌握的要求都比較簡單,而且初中物理的內容也較少,學生只要把公式、概念背下來就可以了。

6、在初中物理練習方面中,要求解說物理現象較多,對於計算題,一般只要直接利用公式就可以得出結果。

根據初中物理教學的特點,可以知道初中生對於物理的學習方法是比較機械簡單。習慣於死記硬背,不習慣對物理現象進行推理和歸納;習慣於直接利用公式計算,不習慣於對習題進行分析理解;習慣於附和,不習慣於獨立思考。

(二)高中物理教學的特點:

1、高中物理教材,文字比較嚴謹,大部分學生能讀通文字但是並不理解其含義,從而產生對教材理解的困難。

2、高中物理教學不僅要從試驗出發,有時還要從已經存在的概念出發,建立抽象的物理概念。學生要從理性去認識物理,對於這種新的學習方法,很多學生不能去理解,就會產生學習上的困難。

3、在高中物理學習中,較多的是在抽象的基礎上對物理概念進行概括,所以在學生的思維活動中,是以抽象思維爲基礎的。這樣學生在思維的基礎上就會跟不上,產生思維上的困難。

4、在高中物理學習中,物理知識內容比較多,物理現象往往比較複雜,而且與日常生活現象的聯繫也不向初中那樣緊密,同時在分析問題時不像初中物理那樣從單方面着手,而是要從多方面、多層次來探索和研究,造成學生理解方法的困難。

5、在高中物理教學要求中,對於物理規律與概念的掌握,不僅要求學生理解同時還要求學生靈活運用。如果學生還在利用初中的學習方法僅僅做到記憶而不理解,則不能靈活運用,那麼規律與概念就難於掌握。

6、在高中物理練習方面中,一般直接代入方程求解的很少,大部分都需要通過分析,弄清楚物理運動過程,並且還需要進行綜合,才能建立方程和求解,所以學生在完成作業時並不順利。例如: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學習中,常用的公式就有10多個,而且不同條件利用不同的公式,所以在解題時學生常常感到無從下手。

7、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還增加了新的內容,矢量,學生對於物理學中矢量的正負號與數學中的正負區分不是很明確;圖象,用圖象表達物理規律,描述物理過程。

高中物理的教學特點是,內容多,難度大,教師在講解時敘述多、進度快,教學方法靈活,題型花樣多,課堂密度高,部分知識相關聯,如果學生仍採用中的學習方法來對待高中的物理,結果是背熟了一大堆公式,但是不知道從何利用,因此學生會感到物理深奧難懂,對學習物理失去了信心,從心理上造成對物理的恐懼。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會遇到的問題

進入高中學習,學生無論對教材方面的理解、思維的方法、解題的思路,與初中學習階段相比較,都存在着明顯的差異。作爲高中教師如果在教學中沒有注意到這些明顯的客觀存在的差距,就會給學生帶來學習上的困難。

高中學生在物理學習上存在幾點問題:

1、學生學習方法的不適應,高中知識的邏輯性較強,理解比較難。

2、學生數學知識和數學解題能力不適應高中物理教學要求。

3、部分學生知識面窄,在觀察現象時不夠細心

三、根據高中學生所存在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的特點是:

1、要重視教材與教法的研究。

高中物理教師要了解初中物理教學的方法和教材結構,知道學生在初中學過哪些知識,對這些知識掌握到什麼程度以及獲取這些知識的途徑,並在此基礎上根據高中物理教材和學生狀況分析、研究高中教學難點,設置合理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保留着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性。

2、加強直觀性教學、提高物理學習興趣。

高中物理在研究較爲複雜的物理現象時, 爲了使問題簡單化,一般都會建立物理現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而初中學生進入高中學習,往往感到概念抽象,不能清楚的理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儘量採用直觀的教學方法,多做一些實驗,多舉一些與現實生活相關的實例,使學生能夠通過具體的物理現象來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

3、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抽象理解能力與概括能力。

閱讀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閱讀是對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學生對學習感到越困難就越需要閱讀 ,閱讀物理教材不能一掃而過,而應該對重要內容反覆推敲,並同時對重要概念和規律進行分析、比較、抽象、概括,養成遇到問題能夠獨立思考以及通過閱讀教材、查閱有關書籍和資料的習慣.

4、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

思維模式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思維程序和思維方式,但是要有效解決一個具體的物理問題,還必須掌握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決力學中物體受力問題時,常用到“隔離法”和“整體法”。在同一組研究對象中,對於不涉及物體內各部分運動狀態的物理問題,用“整體法”解答比用“隔離法”簡便;對於單個物體的研究時,用“隔離法”解答比用“整體法”簡便。剛從初中升上高中的學生,常常是上課聽得懂,課本看得明,一旦自己解題就出錯。這主要是因爲學生對物理知識理解不深,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

5、強調科學記憶,反對死記硬背。

現在學生不重視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或是什麼都不記,或是死記硬背,準確的記憶是正確應用知識的基礎,正確的理解是物理記憶的關鍵,對比聯繫是記憶的有效方法,將所學知識與該知識應用的條件結合起來,形成條件化記憶纔能有效地解決問題。教師要指導學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意義,在此基礎上,將易混的概念和規律放在一起加以比較,找出區別和聯繫,這樣可以加深記憶。當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識後,還要指導學生客對知識進行整理,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識聯繫起來,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形成一定的物理思維過程。

總之,高中物理教師要充分認識高中學生在物理學習上的特點和現實困難,認識高中物理教學的特點,尊重學生的基本條件,研究並遵循教學規律,妥善過度才能更好地幫助和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降低教學的條件,滿足高中教學的要求。

高中繼續教育研修日誌3

“物理是最難學習的課程”。學生之所以怕學物理,一是對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臺階問題,已經習慣於初中物理的學習:“記一記,背一背”,而對動手能力重視不夠;二是缺乏對物理學科認識不夠,缺乏對物理科學情感的培養,而恰恰對學生學習物理學科情感的培養是尤爲重要的。

試想當學生對某門學科學習有了興趣、有了情感他們就可以自覺克服困難,努力學習。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積極良好的情感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並促進其價值觀的形成。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無論是使學生掌握科學知識、實驗技能,還是進行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都離不開情感的培養。所以在中學階段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是很必要的。

一、人們在自然科學的探究中總是蘊含着對未知事物的好奇與衝動。

正是這種好奇是科學探究的開端,正是這種衝動將引導人們打開了科學的大門,正是這種對自然科學的好奇和衝動使人們認識到自然科學的奧祕。而每一個人天生具有探索未知領域情感,研究過程中的喜悅與快樂是建立在自己的思維過程和辛勤勞動的基礎上的。這種情感體驗也是研究、學習過程中重要的情感之一。在科學活動中還可以造就人的客觀、公正、無私的情感。因爲科學研究和學習都要求人具有嚴謹的治學態度,實事求是的精神。

由此可見,學習科學的過程蘊含各種積極的情感,這個過程也正是培養高尚的情感的過程。

二、物理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對學生物理學科的學習非常重要。

物理學科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生活經驗的積累都有較高的要求,這使得大多數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不加以正確的引導,而是讓學生長期處在一種對物理的膽怯、恐懼和過度焦慮之中,這無疑會導致學生喪失學習物理的信心。而且培養學生的物理情感,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學習物理的態度,培養意志品質,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因此,我們對學生進行物理情感培養的目的不是單純地爲了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更重要的是希望利用物理學科的這些特點,以高中物理學習爲載體,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使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有利於學生形成健康人格,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進而成爲有用之才。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物理學科在高中階段可以培養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道德感包括的內容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對公共事業的責任感、義務感、人道主義,等等。物理課程中已經包含有這些內容。例如,《墨經》中對力的定義,對小孔成像的解釋;沈括的《夢溪筆談》關於一些物理現象的解釋,哥白尼、牛頓、居里夫人等在物理髮展中作出的貢獻。通過介紹可以使學生更加了解我國古代的科學成就和思維形式,這就是愛國主義的一種具體體現,以及物理科學在發展中的坎坷與波折卻始終擋不住人們對未知世界的認識。同時物理學科是把雙刃劍,既可以造福人類,又可以毀滅世界,通過對核能的講解可以使學生認識到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也就是使學生具有對社會的責任感。

理智感主要表現在興趣、愛好和體驗學習的愉悅等方面。物理課學習中本身就充滿了奧祕和探索。而學習中出現的快樂體驗則是學生要通過親身經歷和艱苦努力才能得到的。通過培養興趣,引導學生進行探索,並從中體會學習知識和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樂趣。

學生欣賞科學美需要教師的引導。物理中充滿了美,科學與藝術成爲很多人關注的焦點,在中學物理課中應充分體現這一點,如簡潔、對稱、對立統一等等。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也能產生審美的愉悅。當然,這不是簡單的爲了提高成績,而是藉助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改變學生認識事物的角度,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言傳身教,培養情感。

情感培養是滲透在整個教學和教育過程中的。首先,教師要寓教於樂,給學生鼓勵,使學生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其次,教師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完善自己人格,用自己的高尚的情操逐步影響學生。還要和學生溝通感情,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係。

總之,情感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物理學科的教學中進行情感培養是使學生學好物理的需要,也是全面育人的需要。總之,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需要教師把握好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不放過任何一個教育時機。

高中繼續教育研修日誌4

在這次遠程研修過程中,觀看各個專家撰寫的資源,瀏覽博客文章,通過學習,解決了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使自己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時也結識了許多優秀的教師,開闊了視野,充實了自己。

這次研修,學會了怎樣去面對困難,需要經常性的進行研修,並且要肯下苦工夫,勤於鑽研,纔能有所收穫。讓大家認識到,其實教學過程也是一樣,要想在教育領域裏有所貢獻,你一定要敢於面對困難並進行不屈的努力,你纔會有所成就。

這次研修,收穫了很多鼓勵和感動。論壇裏的帖子和留言裏那些關心的話語,讓我更加明白:交流是一種學習、是一種鼓力、是一種鞭策、是一個大家都能受益的過程,其實,學生是需要鼓勵的,老師也是需要鼓勵的,教學更是需要賞識的。我們總是被這些發自內心的鼓勵的聲音所感動着。

新的課程改革給中學物理教育帶來了春風,經過多年的實踐、探討和反思,大家逐漸對一些教學中比較重要的問題有了新的看法和認識,取得了一些成績,達成了一些共識,同時也存在一些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應該說此次課程改革從教育思想層面,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使更多的物理教育工作者站在更高的角度來思考我國的高中物理教育;在實踐層面,課改調動了大多數老師的積極性,老師們在新的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不斷實踐、探索、創新,教學研究的開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廣泛、更深入。

新的教育理念強調教師的教學設計要充分建立在對學生學習條件及學習狀況分析的基礎上,在學生建構知識時,要注意學生已有知識、前概念等因素對他們的影響,所以現在教師的教學對學生學習前情況的分析普遍有所重視。新的課程理念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廣大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普遍對此給予了重視,使得整個課堂教學更充實、有效,不幹癟。讓學生帶着問題,師生一同研究、討論,解決問題的過程的“啓發式教學”在新課程之後的課堂上得到了相當的體現,老師們也很容易接受和把握,許多類型的課,都變成探究式的課。比如以往有些老師常常認爲講授爲主的課不是探究課,可是現在許多老師把講授課設計成了很有探究味道的課。許多新的、有效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不斷產生。新的課程改革要求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內容要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繫,所以整體而言課堂教學中學生動手的活動普遍增多了。許多老師自己自制教具以及利用傳統的實驗儀器做實驗,教學中老師們利用多媒體播放圖片、課件、視頻的普遍增多,一些學校還購置了dis多媒體數字化實驗室。隨着這些教學手段的豐富,以及老師的合理使用,一些原來認爲比較難教、難學的內容,現在變得容易了,課堂教學顯得更活躍,教學效果更理想了。

高中繼續教育研修日誌5

物理現象的教學是中學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如何搞好物理現象的教學呢?爲此我們進行了專題分析與研究,總結出了物理現象課教學的一般規律。具體介紹如下:

一、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1、自學法

有些物理現象比較簡單,學生通過自學是可以掌握的,教師設計幾個有關該物理現象的思考題交給學生,讓學生帶着問題看書,然後在教師的指導下,分析、討論思考題,得出結論,從而達到認識和理解該物理現象的目的。

例如在“噪聲”的教學中,我們設計了以下幾個思考題:

(1)噪聲的來源有哪些?

(2)噪聲的等級是怎樣劃分的?零分貝的含義是什麼?

(3)減弱噪聲的途徑有哪些?

學生通過認真的自學,一般都能正確回答這些問題。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對這些問題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對“噪聲”現象有了深入的認識和理解。這樣做,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演示實驗法

有些物理現象,先用生動具體的實驗直觀演示,讓學生觀察該物理現象,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然後要求學生通過自學看書來解釋這個物理現象;最後由教師總結現象,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3、探索實驗法

有些物理現象,教師設計一些分組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通過實驗探索研究物理現象,觀察物理現象產生的條件,理解物理現象的意義。

例如在“電磁感應現象”的教學中,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實驗小組,每組有如下器材:一個檢流計、一個線圈、一個條形磁鐵、一個馬蹄形磁鐵、一個直鐵棒、導線若干,讓學生根據課本上的實驗電路圖去研究、探索電磁感應現象。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實驗研究和理論分析,大多數學生都能將導體切割磁感線的情況和條形磁體穿過閉合線圈的情況統一起來,認識到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是:迴路中的磁通量發生變化。學生通過自己研究和觀察物理現象,理解得深,掌握得牢。這樣做,不僅使學生獲取了物理知識,而且使學生掌握了獲取物理知識的方法。

4。講述、討論法

要發揮教師主導作用,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演示實驗,詳細完整地進行理論分析,積極組織學生討論,可使學生充分認識和理解這些物理現象。

例如“靜電感應現象”的教學。

第一步,要做好演示實驗。

第二步,要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理論分析:由電場知識可知,帶電體C周圍的空間存在電場,導體A、B處在電場中。導體A、B中有自由電子,它們在電場中要受到電場力的作用,發生移動。開始時A端電勢比B端高,故電子在電場力作用下要向A端移動,即A端有多餘的負電荷,則B端有多餘的正電荷。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A、B兩端電勢相等,內部場強爲零,自由電子不再向A端移動。

第三步,設計討論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加深對靜電感應現象的理解。針對上面的實驗可設計如下的討論題:

第四步,由教師歸納總結靜電感應現象產生的條件、本質及其物理意義。

第五步,指導學生運用靜電現象去分析、解釋有關的物理問題。這種教學方法,對比較抽象的物理現象,從實驗和理論上進行全面、綜合的分析與研究,便於學生充分認識和理解這些物理現象。

以上四種方法是針對不同的物理現象,總結出來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材的特點,靈活地採用各種教學方法。

二、物理現象課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注意物理現象產生的條件

各種物理現象都是在一定條件下產生的,因此在教學中應充分了解和認識各種物理現象產生的條件。有些物理現象是隨着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更應引起注意。

2、抓住物理現象的本質

物理現象千變萬化,錯綜複雜。物理現象和過程之間存在着各種聯繫,在這種聯繫中,有的是本質的、必然的聯繫;有的是非本質的偶然的聯繫;也有的實際上是完全無關的。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從形形色色的聯繫中,排除各種非本質的聯繫,把現象的本質顯露出來,透過表面現象,抓住它的本質。

如,磁現象的電本質:磁鐵的磁場和電流的磁場一樣,都是由運動電荷產生的。

3、理解物理現象的意義

各種物理現象都有各自的物理意義。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充分理解各種物理現象所揭示的物理問題,弄清其物理意義。

4、注意物理現象間的聯繫與區別

有些物理現象之間存在着相互的聯繫,同時又有區別。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這些物理現象間的聯繫與區別。

5、注重物理現象的應用

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運用各種物理現象來解釋我們生活和生產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

如慣性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投出去的籃球能繼續飛行;射出的子彈能繼續飛行;各種交通工具高速運動時,遇到緊急情況,不易停下來,容易發生交通事故等。

只有運用物理規律去解釋各種物理現象,才能加深對物理現象的理解。

高中繼續教育研修日誌6

通過這段時間的網絡培訓,深感新課標下化學知識、教學方法、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教學理念要更新,由過去教知識改爲教學生學習獲得知識的方法,教學方法與現代科技相結合,靈活高效提高教學水平。再研讀新課程標準和高中新化學教材,我發現自己在教學中存在許多不足,覺得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正確把握新課程標準和要求

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是螺旋式上升的,不是在知識首次出現時就要求學生一下子全部達到的。新課程標準在強化雙基的同時,還重視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不追求知識體系的嚴密完整,以生產生活中的重要物質入手,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熱點,培養學生科學發展觀和對社會的責任感,引導學生學會合作、探究、交流、表達。爲達到這一目的,我想應注意以下幾點:

1、轉變教學思想

轉變教學思想,重在轉變“教學觀”、“學生觀”新課程的有效實施首先要轉變傳統的教育和教學思想,樹立適應社會發展和時代要求的先進正確的教育和教學思想。

(1)在轉變教學觀上,我認爲:在教師的指導下,體現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主的讀、做(做實驗)、練、議、講(老師精講)、誘相結合的靈活變通的教學模式。從過去以教師講授爲主的教學模式轉變爲啓發引導、檢查、督促、輔導、精講和誘思上來,讓學生在教師的啓發下進行能動學習,對問題積極發表意見、自主探究實驗、互動交流和聽老師的精講,多種感官、多種方式參與學習活動,達到以學生爲主體的自主學習。這就需要從過去一味地講授知識和技能的做法,轉變到研究如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並做到寓能力培養於知識學習中,把培養學生的能力、科學素養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放在重要地位。

(2)在轉變學生觀上,應始終堅持:相信學生,相信他們通過閱讀教材和提供的素材,自己能理解、能學會。而不能對學生的能力放心不下,對稍微難一點的內容就要採取講授引導法。當然,爲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經常性地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訓練與檢測,並輔以科學的方法指導,以逐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樹立起自主學習的信心。

2、正確認識課程編寫與內容的把握

高中化學課程由若干課程模塊構成,包括兩個必修模塊、六個選修模塊,。面對化學知識模塊的重新劃分,剛接觸新課程的我,往往不能正視新的知識體系,總想增加一些教材拓展內容,造成了授課課時緊張,授課節奏加快。致使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來接受和消化新的知識,從而不能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知識,更談不上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相關的問題。怎樣準確把握併科學處理教材內容和深度廣度呢?通過第一輪的教學後,我認爲新課程中的必修模塊旨在初中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未來發展所需要的與化學相關的科學素養,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同時也爲學生學習其他化學選修課程提供必要的基礎。在新的知識體系裏,必修模塊具有化學基礎知識覆蓋面廣,知識延伸不深入的特點,很多知識的拓展留給選修模塊來完成,選修模塊是必修課程的拓展和延伸。所以在今後的必修1、2教學中,要克服對基礎知識過分加深和拓展,同時注意教輔資料的選擇。

二.必修與選修教材知識的銜接

高一化學必修1和必修2在各方面的知識都作“蜻蜓點水”似的介紹,爲高二各選修模塊留下許多知識和能力的“接口”,那麼,選修模塊中安排了哪些知識?難度有多大?也是必需瞭解的。否則,容易造成隨意拓寬、加深,本應在選修模塊中學習的內容,在必修時“一槓子插到底”,加重了學生負擔。由於受課時限制,實際上也不可能講得很清楚,甚至出現前面所述講得越多,接受得越少(課時不足),好像講得越清楚,學生實際越不明白尷尬局面。比如氧化-還原反應,必修1要求較低,對於氧化劑氧化能力,還原劑還原能力的比較,複雜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有關複雜計算等應在選修課程中讓學習能力強,對化學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進一步學習。再如離子方程式的書寫,由於必修1中對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等內容沒有涉及,所以要求也是較低的。只要求學會強酸與強鹼的離子反應方程式,較難的也就是硫酸與氫氧化鋇的反應。如果把以往很複雜的離子反應讓學生訓練,其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學生被搞糊塗。

高中繼續教育研修日誌7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我們從幼兒園就開始接觸到它,小學、初中數學對知識的難度、深度、廣度要求慢慢提高,由簡單的自然數的混合運算到方程、簡單的平面幾何等等,在這一個過程中,由部分同學由於不適應這種變化,或者一時適應不過來,數學成績越來越不理想,甚至害怕數學學科,我們知道學習是一個不斷接收新知識的過程。然而,到了高中階段,由於高中數學是初中數學的提高和深化,初中數學在教材表達上採用形象通俗的語言,研究對象多是常量,側重於定量計算和形象思維,而高中數學語言表達抽象,邏輯嚴密,思維嚴謹,知識連貫性和系統性強。一些學生在初中時數學成績很好,但是到了高中,數學成績就一塌糊塗,平時做的題量不少,爲什麼還是學不好呢?那麼,究竟該如何學好高中數學呢?下面我談談對高中數學學習方法。

一、認清自己學習的能力狀態。

1、心理素質。心理素質是能力狀態關鍵因素之一,心理素質的良與差也就是是否具有面對挫折、冷靜分析問題的辦法。在開始學習高中數學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同學們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勝不驕,敗不餒,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愈挫愈勇,勇於思考,多做多總結,並且千萬不能讓問題堆積,形成惡性循環,而是要在老師的引導下,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要將“以老師爲中心”轉變爲“以自己爲主體,老師爲主導”的學習模式。數學不是靠老師教會的,而是在老師引導下,靠自己主動思維活動去獲取的,學習數學就是要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並經常發現和提出問題,而不能跟着老師的慣性運轉,被動地接受所學知識和方法。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1、要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要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和頑強的學習毅力,要有足夠的學習信心,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獨立思考、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

2、抓要點提高學習效率。

(1)抓教材處理。正所謂“萬變不離其中”。要知道,教材始終是我們學習的根本依據。教學是活的,思維也是活的,學習能力是隨着知識的積累而同時形成的。我們要通過老師教學,理解所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並將前後知識聯繫起來,把握教材,才能掌握學習的主動性。

(2)抓問題暴露。對於那些典型的問題,必須及時解決,而不能把問題遺留下來,而要對遺留的問題及時、有針對地起來,注重實效。

(3)抓解題指導。要合理選擇簡捷的運算途徑,要根據問題的條件和要求合理地選擇運算過程,抓住問題的關鍵突破口,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4)抓思維訓練。數學的特點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邏輯性和廣泛的適用性,對能力要求較高。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要注重一個思維的過程,學習能力是在不斷運用中才能培養出來的。

(5)抓40分鐘課堂效率。我們學習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如果不能很好地抓住課堂時間,而寄望於課下去補,則會使學習效率大打折扣了。

3、加強平時的訓練強度。在平時要保持一定的訓練度,適量地做一些有典型代表性的題目,弄懂吃透。

4、要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提高閱讀能力。審題是解題的關鍵,數學題是由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構成的,拿到題目要“寧停三分”,“不搶一秒”,要在已有知識和解題經驗基礎上,譯字逐句仔細審題,細心推敲,切忌題意不清,倉促上陣,審數學題有時須對題意逐句“翻譯”,隱含條件轉化爲明顯條件;有時需聯繫題設與結論,前後呼應挖掘構建題設與目標的橋樑,尋找突破點,從而形成解題思路。

5、要養成歸納總結複習的習慣,提高概括能力,鞏固知識。在每學完一課內容時,可抽出5-10分鐘在課後回憶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細劃分類,抓住概念及其註釋,串聯前後知識點,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每學完一節一章後,要按知識的邏輯關係進行歸納總結,使所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專題化,這也是再認識的過程,對進一步深化知識積累資料,靈活應用知識,提高概括能力將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總之,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防止急躁心理,貪多求快,囫圇吞棗,學習知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正如華羅庚提倡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學習過程,就是這個道理。

同學們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勤奮的學習態度,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不僅學會,而且會學,只有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

高中繼續教育研修日誌8

高中生在數學課堂裏看不懂、聽不懂的到底約佔百分之幾十幾?我認爲,只要不是一個縣、市的一流學校,這個百分數要超過70%!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就是完完全全放棄了數學學習的也超過30%!這部分學生,說是在讀高中,而事實上,至少就學習數學而言,他們學不到任何知識與方法。在數學課堂上,他們要麼看其他學科書籍,要麼鑽進網絡小說裏,要麼把注意力投向十指尖或頭髮尖,要麼看着老師或黑板或某同學或教室外發呆--有這些行爲表現的學生還算是肯讀書學習的人,還不是放棄數學學習的人,只是學不了數學而已;那些完全放棄了數學學習的呢,要麼講小話嬉笑,要麼動手腳吵鬧,要麼就趴着睡覺;有條件的.則使用學習機或手機上網、玩遊戲!

有人要問:對這些現象老師都不管嗎?老師不是不管。對有些學生而言,無論老師採取集體的說理還是單獨的談話,無論老師有針對性地教育管理三次、四次還是十幾次、幾十次,也很難奏效。說實在的,這部分學生就是因爲初中乃至小學數學基礎太薄弱,加上缺乏信心、耐心與毅力,在高中真正看不懂數學天書,也聽不懂數學課。這就是高中數學教學的困惑之一。

有困惑之二嗎?當然有!那就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編得好,但很不好用,難以說得上切合新時期高中生的實際。

說她編得好,確實在逐步體現新課改理念,將許多“閱讀”、“思考”、“探究”的內容編排在教科書中,促使教學活動突出學生主體,促進學生主動獲取知識,以改變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狀況。說她很不好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教科書中內容過多,使得每個學期教學時間過緊。湖南使用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兩年,無論高一年級還是高二年級,每個學期數學新授課要上到期末考試前兩三天才能結束,根本談不上組織期考前的梳理、複習。因此,每個學期期考,學生的數學成績很差,促使學生進一步喪失學數學的信心。

其次,教科書中的教學內容顯得雜亂無章。作爲教科書,先編排什麼內容,後編排什麼內容,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必須象設計算法和程序一樣,認真斟酌。

再次,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有一些教學內容的教學要求比原來的教科書有明顯的降低,但書中編排的習題或複習參考題並沒有降低要求,甚至使用了原教科書上的許多現題,很是不妥。第四,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很不適應現在的大多數高中生的學習生活實際。新課改理念是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這需要有一個前提,就獲取數學知識而言,那就是學生對學數學要有興趣和信心,並且要養成了主動學習的習慣。然而,許多高中生在進入高中學習之前,可以說早就沒有了學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如同本文開頭提到的,根本沒有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且不說讓學生主動“閱讀”、“思考”和“探究”,事實上,許多學生懶得看書,不想看書,看不懂書,就連聽老師分析、講解也是懶得聽,不想聽,聽不懂。

不僅有困惑之二,還有困惑之三,那就是:作爲高中數學老師,不知道如何在短短而又緊張的教學時間裏,重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彌補學生初中乃至小學數學基礎知識,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高中繼續教育研修日誌9

自從進入網絡研修這個平臺,課外就多了一個學習地方,感覺生活更加充實。研修學習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養和綜合能力,又爲個人今後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因爲研修爲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的專業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條件,構建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的平臺,這個平臺,使我們廣大教師得以向其他優秀的教師學習成功的經驗,特別是在教育教學管理這一方面覺得自己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夠,認識到還有一些做法不夠科學。通過交流,有些方法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通過這次的研修,我的教育教學理念在發生着變化,促使不斷反思自己:對於個人今後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教育教學工作也有了一種新的理解。

一、解決了教學中許多疑難問題。

在這次研修過程中,通過學習,解決了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使自己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駕馭課堂、把握教材、交流溝通、教學設計、班級管理、教學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爲今後從事數學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結識了許多優秀的教師,開闊了視野,充實了自己。

二、提高了自身的業務素質

通過網絡學習培訓,參加討論,交作業等交流方式,使我更熟練了課堂教學設計的新方法、新思路;明確了現代教育的本質及課改給教師提出的高要求;明確了作爲一名教師必須不斷的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具有豐富的知識含量,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增強了自身學習的緊迫性,危機感和責任感,樹立了“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教育思想。

三、引發了自己多層面的思考及深刻的感悟。

我積極參加網絡培訓,細心琢磨每一節的課程資源,對語文的教學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思考對做怎樣一個教師更有深刻的感悟所以這次學習是我人生歷程中一段含義深刻的文化旅程,也是生命與智慧迅即聚核與綻放的過程。我通過課程作業反思了以往和展望即將啓動的教學改革;通過網上探討尋找到了思想的沉澱和共鳴。沒有震動就沒有覺醒;沒有反思就沒有進步。新的課程理念、新的教學方法、新的評價體系都使自己對語文教學與教研工作不得不重新審視和重新思考。

高中繼續教育研修日誌10

興趣是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躍的因素。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一旦被激發,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目的。反之,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不高的話,上課時候注意力就會分散,更談不上主動積極地鍛鍊了。因此,對於學生體育課興趣的培養非常重要,下面結合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心得體會來談談如何培養學生體育課的興趣。

1、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主導作用的具體體現,教學的藝術性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如何去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好的教師是傳授,好的教師是叫學生去發現。教師的“教”是爲了學生的“學”。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是學生模仿的對象,他的品德意志、修養、舉止言談,都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體育教師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保持高度的職業責任感。在教學中體育教師以優美、熟練的動作示範,生動、有趣的講解去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的服裝穿着、精神氣質、形象表情都能給學生予視覺上的美感,使學生喜歡體育活動,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使學生從中感到歡樂,並在歡樂中接受學習。

2、教師要善於抓住學生的心理需要施教

學生在體育課學習的過程中,常常要產生成就性需要、情感性需要、自尊性需要和創造性需要。體育教師如能及時準確地抓住學生在不同情況下的不同心理需要,適時進行教育,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學生的心理就能夠健康地發展,而且對體育課的興趣自然會提高。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會產生“我會獨立完成這個動作”、“我不要別人幫助”等獨立性、創造性的心理需要。對於所教的動作,學生總是希望自己的動作出類拔萃。針對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中給學生一點“自由”空間,讓學生有發揮、表現、創造的機會。應該注意的是,學生心理需要常常是隱蔽的,需要教師觀察瞭解才能發現和掌握。在施教過程中,要注意教育藝術的運用,更要把握好學生心理需要適時施行教育,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遊戲作爲一種活動形式,內容豐富,趣味性強,又可以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是體育教學中開展愉快教育的好幫手。把遊戲貫穿於體育課的始終,滲透在課堂的各個環節,讓學生在遊戲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完成教學任務。例如:在課的開始部分安排“快快集合”、“指揮棒”、“大球小球”等遊戲,這樣就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因爲上課伊始,學生的注意力往往難以集中,有的在爲下課的事喋喋不休,有的還在爲上一課的情況爭論,採用了以上小遊戲後,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課堂上,有利於教師對下面的內容進行教學。在進行跑及跳躍的練習時,安排“追逐跑”、“接力跑”、“跳躍爭先”等遊戲,可以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把單調枯燥的練習動作變得生動活潑,同時又發展了學生的奔跑、跳躍能力,使學生在歡樂的笑聲中完成了教學任務。

爲了滿足學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和學習的實際需要,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我採用了以下幾種分組形式:

(1)自由組合的分組。在教學中,改變過去一般按男女學生高矮的分四組形式,讓學生自由組合成八個人一個小組,目的是讓興趣一致、關係良好的學生結合在一起,營造一種愉快、和諧、團結互助的課堂氣氛,增強小組的凝聚力和奮鬥目標,有利於學生和體育競賽的順利進行。例如:每次整隊,讓學生們比哪一個小組排得快、靜、齊時,小組之間爲了爭奪第一,都站得整整齊齊,而且也做到了快和靜,這樣不僅縮短了整隊的時間,還改變了學生的精神面貌,爲進行下面的內容作了很好的準備。

(2)互幫互學的分組形式。在教學中,根據學生身體素質優劣情況對體育動作、技能掌握的程度,調節各小組人員的組合,爲各小組適當安排一部分好的學生和稍差的學生,在學習中通過組員間的互幫互學來提高學習質量,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在跳繩的練習中,組員之間互相幫助,好的學生在技術上對差的學生進行指導,充當小老師,讓不會的學生學有榜樣、學有目標,這樣,他們很快就學會了跳繩,提高了體育成績。

體育教學的方法有很多,但任何教學方法,只有運用得精,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學中,要科學地運用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使課堂教學成爲學生學習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