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行走的日記

行走的日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W 次

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行走的日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行走的日記

行走的日記1

讓心靈在行走中憩息,這似乎是個很怪異的命題。明明是在行走,何來憩息呢?

其實不然。人們之所以在紛亂的物質生活中覺得心靈疲憊,是因爲大量重複而枯燥的工作使我們變得呆滯,麻木,沒有目標,沒有動力。這時候我們的心靈不是在跋涉,恰恰相反,它停頓了,懶惰了,缺乏嚮往了,不會做夢了。我們的肉體也就隨之變成了機器,變成了磨房裏打轉兒的驢。所以有人說:最好的休息不是在家中睡大覺,而是去旅行。

同理,我們也應該讓心靈去旅行。心靈的憩息地不是在某個固定的溫暖窩裏,而是在行走中,在路途上,在航程裏;在路上新發現的美景中,在孜孜不倦的追夢途上,在堅持過黑夜到達成功彼岸的歡愉裏。

大量重複的工作本該讓人疲憊,但博爾赫斯就沒有。雖然大半輩子蟄居圖書館,他的心靈卻在小徑分岔的花園中玩捉迷藏。面對難以完成的任務卻要不斷求索本該讓人厭倦,但馬丁·路德·金就沒有。他的心靈穿越了膚色的束縛,在佐之亞的山崗上快樂地奔跑。在永無止境的黑暗中摸索本該讓人苦悶,但著名歌唱家安德烈就沒有。雖然雙目失明,但他仍是樂觀的。他堅信:就算他看不到世界,但他至少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讓全世界看見他。

讓心靈在行走中憩息,就是要求我們有目標,有志向,有願望,有夢想,併爲之努力奮鬥。如果心靈不是在朝着夢想進發,那麼不管它在做什麼,或散步,或靜坐,或躺下,它都會覺得累。因爲沒有夢想的人生是枯燥的,乏味的,空虛的,寂寞的,不值得品味的。當我們在向着夢想前進時,每一分鐘都可以是個新的開始。

米蘭有個公爵請一位不得志的中年畫家爲聖瑪利亞修道院作壁畫。這本是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作,足以使絕大多數畫家感到厭惡而草草收筆。但這位畫家卻一絲不苟,並且樂在其中,他在體驗、品味和享受着作畫。畫,就是他的夢想。畫成後,畫家爲之取名爲《最後的晚餐》。是的,平凡的工作能使人變得麻木,但達芬奇去放飛心靈,任其在壁畫上暢遊,繪成百世之傑作。

所以,疲憊的朋友,讓心靈向着你認定的遠方前進吧。有人說遠方除了遠,什麼都沒有。但是遠方除了遠,還有你的足跡。心靈的一切愉快、滿意、安寧和祥和都在這一個個腳印中。所謂憩息,也不過是爲了獲得快樂、滿足、寧靜與和諧而已。

生無所息,心靈亦無所停息。我們並不是說不讓心靈休息,而只是想改變它休息的方式,不是去睡覺,而是去旅行,去追夢,在行走中憩息,在行走中找到歸宿。

行走的日記2

困惑中,告訴本身要慢慢看開

融入,簡單而複雜着

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

無以言表的......

一切都邑以前

溘然的剎時

認爲一切於我無緣

心中的傷痛卻無法抹去

默默用沉寂掩蓋本身的無措

用無休止的話遮憋本身的無助

神往着繁華的都邑

哭泣中,告訴本身要學會倔強

當身在箇中

無形的爲本身開端悲謳

愛慕着匆忙的行人

而我,只是繁華都邑的過客

而本身,反覆着一天又一天的.內容

訴不盡的......

行走的日記3

7月23日,一個令我激動的日子。這一天,我們景博班五十一名同學在付哥和李老師的帶領下,即將奔赴廈門。到了學校,早就有同學在等待了。大家個個兩腮通紅,兩眼放光,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交談之間更是紛紛表達憧憬之情。

經過一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到達了長沙高鐵南站。整隊過後,終於到了站臺,就看見“和諧號”列車如同一條白龍駛來,將載着同學們向廈門進軍。

集美村——英雄不問出路

列車上的時光是短暫的,而來到廈門後休整的時光也是短暫的。一夜之後,大家個個滿面紅光,精神煥發。

陳導,我們的“灰太狼”導遊開始介紹集美學村:這是由南洋華僑回國之後建設的,這裏的建築風格就是“穿西裝戴斗笠”,意爲我們要把洋人踩在腳下。聽到這樣的介紹,真是讓人一下子“熱血沸騰”!

而這位華僑在廈門設立了無數學校,廈門大學更是他一手建立。據說他回國時已經是花甲老人。多麼偉大的愛國情懷!我們不禁對這位老人肅然起敬。

到了他的的雕像面前,我在心中默唸:“老先生,您好!我們會讀好書,報效祖國。這是我們的意願,更是我們的榮耀。”此時,陽光照在雕像上,幾朵雲彩想爲雕像遮陽,但雕像卻雙目看天,不畏烈日。他右手拄拐,左手託帽,一派從容鎮定。我不禁又感慨起來:“這老先生當年是從米店夥計幹起的,一路走來,竟有了這樣了不起的成就,真是‘英雄不問出路’。他本人就是一所值得我們每個人反覆認真學習的大學呀!”

日光巖——震撼撲天蓋地

下午,我們上了鼓浪嶼,來到了日光巖景區。太陽當空掛着,但氣溫並不高,風輕輕吹着,拂着樹葉,拂着人心。雲彩幽幽地飄過,不留下一絲痕跡。天空藍盈盈的,如同光滑的寶石平面反射大海的光。

我登上一塊較高的岩石,遙望遠方,看見巨大的雙子塔屹立在海岸邊,遊客在沙灘上曬太陽、玩耍,但在天地大海面前是多麼的渺小。天空和大海在很遠的地方連成一線,那就是天際吧。而山崖在不遠處矗立着,高大,雄健。這三景各有特色,只感覺恢宏的氣勢撲面而來。一時間,清新的海風撲向我,圍着我,我彷彿看見了不同的光彩從這三景中釋放出來,日月、雲海在變,似乎滄海桑田、斗轉星移一般,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深深紮在心中,那種來自大自然的震撼撲天蓋地……我彷彿如同一葉小舟,風浪一拍,就會沉入無邊無際的海洋中。

第一天的行走如同潮水一般,拍在岸上就退下來,等着第二次,第三次。但是第一天卻是印象最深的,那種心靈與自然的對話讓我覺醒並深深震撼。或許這就是“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的區別。

廈門之行,學習之旅,亦是我的少年行走日記!

行走的日記4

嗚咽中,告訴自己要學會堅強

迷惑中,告訴自己要慢慢看開

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

一切都會過去

心中的傷痛卻無法抹去

突然的瞬間

感覺一切於我無緣

默默用沉靜掩飾自己的無措

用無休止的話遮憋自己的無助

嚮往着繁華的都市

當身在其中

無形的爲自己開始悲謳

羨慕着匆忙的行人

而我,只是繁華都市的過客

融入,簡單而複雜着

而自己,重複着一天又一天的內容

無以言表的......

訴不盡的......

行走的日記5

在筆尖落紙的前夜,我正好做了一個夢。夢,其實只有大半夜;但是在夢裏,彷彿經歷了大半生。

夢中,我是隋唐時期的一個畫匠,在敦煌的一個洞窟中,畫着漫天無邊無際的飛天。人們常說,夢境其實沒有顏色,它們近乎於黑白灰的恍惚,而我那個夢中的景象卻是如此鮮明歷歷:大朵粉色的蓮花顫抖着帶露的花瓣,像在湖中一般綿延盛開,飛天大幅的裙襖飄飄,深紅的顏色新鮮得像要從牆上凸出來,而裙幅下的臂膊和赤腳如此潔白,線條彎曲,勾魂奪魄……我就這樣在漫漫的沙漠中,就着亙古以來朝夕不變的光線,畫啊,畫啊,從青壯之年畫到白髮蒼蒼。我畫出一整牆的飛天,高聳入雲嵐,四周浩渺如煙,我感到自己的人世即將完結,但默默無聞的我,創造出來的永恆的美,將會綿延不斷地流傳下去。

醒來的時候,我在此生,頭髮還未曾雪白,這輩子也沒有命運的畫筆,讓我可以繼續描繪下去,所以我用另一支“文思之筆”,將自己夢魂中感知到的大美繼續下來,留待後世有緣的人心領神會。

千年前的畫匠,千年後的我,於靈魂深處的這點執著,其實是相通的。

文字是多好、多強烈的東西啊。

從古到今的文人,每每胸中有塊壘的時候,能夠短暫澆熄痛苦的,從來不是烈酒,而是一牘又一牘、一卷又一卷的文字。書寫,是胸中有夢想的人展示自我的最好渠道,就像激流奔騰向滄海,行經的通道總是筆直、短促而有力,不是溪的蜿蜒,不是湖的停頓,更不是冰凌的中途凝結,而就那麼“嘩啦”一下,衝抵靈魂與生命的彼岸。所以,當年深鎖獄中的司馬遷,如果不讓他著史,而讓他喝酒玩樂,那他的生命力一定很快垮塌;當年四處行走的徐霞客,如果不讓他書寫遊記,而只讓他遊山玩水,他一定會重新去考科舉;曹雪芹更慘,家裏落魄得不能翻身,前半生溫柔富貴鄉里的翩翩佳公子,不過是後半世滿臉短鬚、三餐不繼的潦倒人,這樣巨大的人生落差,如果不是靠着書寫“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紅樓夢》,還有什麼繼續下去的意思?

容我大膽揣測,正是因爲這種書寫,司馬遷儘管深鎖囚獄,徐霞客儘管一生飄零,曹雪芹儘管身在瓦礫,瓦礫中升起一堆小小的、小小的火苗,煨暖了白天賒來的一點燒酒,跨越千年,這些留待後人仰慕的文豪們舉杯互敬,心靈依然充實、快樂無比。

行走的日記6

對於我而言,以寫作的方式,在文字中行走,是莫大的享受。

沒有俗務纏身時,我就可以獨處一室,鍵盤被輕輕地敲打,那就是我行走的步伐。累了乏了,我會停下腳步,看着窗外景色。一場小雨,澆溼了炎夏。遠山含黛,輕煙微籠。近窗的地方,站在枝頭的灰麻雀,倏地竄下來,又翻身向上,飛向遠空,丟下清脆的哨音。好像受到了某種安慰或是啓示,我又可以繼續自己的行程。漸漸地明白,文字與自然相通。它們就像泉水一樣,有着清涼的感覺,漫過我的心田。置身自然中,我可以安靜地行走。想走多遠就走多遠,就像悠揚的哨音。

窗外的風景中,當然有坐在牛背上的牧童,馱着犁鏵的農人,還有河畔的情侶,晚霞中的老人。我靜靜地看着他們,卻不會擾亂他們。這時候的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他們在行走,我也行走,彼此有着某種默契。可是,誰家的爆竹,震天地響起來,不分白天黑夜,諸如此類的聲響,極易打亂我行走的節奏。哪怕是一個人,忽然站到我身後,默不作聲地看我,我也會忸怩不安起來。常常是這樣,我從喧鬧中走出,只獲得片刻的安靜,又被喧鬧拉走。

能行走在文字中,是如此難得,就不能不倍加珍惜。如果爲了熱鬧,我就不會選擇文字。那些足以擾亂心境的東西,都會成爲行走的累贅,我會毫不吝惜地拋棄。我有自己的職業,工資足以養家餬口,不會再刻意地把文字變成賺錢的工具。錢財這類的東西,比爆竹的聲響,更容易擾亂心神。我只想自由地行走,就像那隻灰麻雀一樣。

文字是那樣安靜,就像熟睡的寶寶一樣,我不忍心吵醒它。我會小心地行走,哪怕被露珠打溼了腳背,我也不會大聲地叫出來。走進文字的時候,我會把俗世的一切放開。我不會宣泄自己的苦痛,那隻會讓我更加不安。我真實地行走,連心靈也袒露着。

放到心中的,應是生活中的美好。在文字中行走,所有的風景,其實都在心中。我默默地走着,回想着自己的生活,那些美好的分子,便不斷地凝聚起來,然後像花一樣開放。於文字中行走,就像花開一樣,自然芬芳怡人。我於文字的靈性,極其有限,行走遠沒有到自如的境地,但並不妨礙我去享受文字的芳香。一切俗不可耐的東西,我儘量不會讓它去沾染文字,但文字卻一定可以滲透到俗世中。既然我不能跳出俗世,那就讓文字像船一樣,載着我遊走。有了文字中的行走,俗世也有些可愛了。我的深層快樂,大抵源自這裏。

行走的日記7

海燕,可以搏擊風雨;人,亦可面對艱難險阻。

-----題記

風,無情地呼嘯着,彷彿要席捲一切;雨,瘋狂地砸落着,宛如巨錘,欲將一切破壞。

略微有些涼意的房間裏,我挑燈夜戰。那是一道難題,我反覆地讀了幾遍題目,依舊不懂,毫無頭緒。夜深了,窗外的風、雨越來越大,窗戶被風颳得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雨水所發出的聲音,更猶如滔天巨浪拍打礁石所發出的聲響。

一遍、二遍、三遍……一次又一次地推算,演變,一次又一次地失敗,可我依舊沒有放棄,但窗外的聲音使我心煩意亂。“呼---”風忽然亂得更猛烈了。我漸漸地有了怯意,有些厭倦,甚至出現了一絲彷徨,猶如一葉小舟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航行,不斷地遭受着巨浪的洗禮。窗外的呼嘯聲,彷彿又變成了嘲笑,嘲笑我的無能。

我情不自禁地捂住了耳朵,緊鎖眉頭,“放棄”這個念頭一閃而過,但也終究只是一閃而過,再也沒有出現,因爲,我想起了高爾基先生筆下的海燕。多麼勇敢的一隻精靈啊!不畏風雨,頑強地翱翔於蒼茫的大海之上,比起那些縮在海岸上的膽小鬼們,海燕更顯高傲本色,“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更寫出了海燕對戰鬥的渴望。反觀自己呢?只是一點風雨都禁不住,何來雨後的彩虹呢?

那一葉小舟猶如得到了燈塔的指引,無所畏懼,披荊斬棘,劈波斬浪。狂風暴雨彷彿露出一絲倦怠。是的,沒錯,如同海燕一般,我清晰地感受到了風雨的倦怠。

“再來一遍!”心中暗自想着,仔細地再一次讀題,這次,我以不一樣的角度來思考,原來那麼不討人喜歡的動點P、Q彷彿變得乖巧,不再到處亂跑,有規律地運動起來。

風,不再如開始那般呼嘯,慢慢地減弱,雨,也漸漸平息。

忽地,那風雨又再一次狂暴起來,似乎在負隅頑抗。

難題的三個小題,悄然間,我已完成了兩個了,只差一題便可攀上最高峯。有了前兩題的經驗,我輕車熟路,這最後一題,也好像強弩之末,掀不起大風浪了。

“吱----”窗戶不再響了,風停了,雨也停了。它們如喪家之犬灰溜溜地走了,天邊,那氤氳的雲霧間,一絲橘紅突兀地冒了出來,又好像不曾出現過,漸漸地,朝霞染紅了整片天空,黎明亮出了曙光。

“哈!”我長舒了一口氣,終於做完了那道題,雖然有些挫折,但我露出了一絲微笑。

行走於狂風暴雨之中,熬黎明前那最黑暗的時刻,曙光,出現在你的眼前。

行走的日記8

9月19日,星期六,晴。秋天來了,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

今天又是一萬里行的日子,我們的目的地是洪澤葡萄園基地。很快來到了葡萄園,我看到了一望無際的葡萄藤,還看到了一行一行的葡萄架。葡萄藤上掛滿了諸多像珍珠似的葡萄。有紅色的,紫色的,綠色的,黑色的,它們的形狀也有不同之處,漂亮極了。葡萄園裏有很多品種,我們也說不清它們。

我走進了葡萄園,先摘些嚐嚐,有甜的,有酸的……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間到了中午,我們帶着葡萄酸酸甜甜的味道離開了葡萄園,心裏想:有機會讓自己的爸爸媽媽也來感受一下這美景。

行走的日記9

嶗山在黃海之濱,有海上第一名山的稱號。

今天我們就來到了這裏。我們坐着車看着美麗的風景。車窗的一邊碧波萬頃,另一邊青山蒼翠。第一站就是著名的道觀——太清宮,聽說太極祖師張三丰曾在這裏修煉過,這裏一顆顆柏樹都有千年的歷史。我們又來到了埡口,我看着蜿蜒向上的石梯,和爺爺迫不及待地向上攀登。到了蟠桃峯,俯視下方,我也覺得這裏就像人間仙境,雲霧迷濛,山水相依。最後一站,我們來到仰口,古人不是說“嶗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麼”我不信,隨着泉水尋找,果然在山頂找到了一汪清泉,人們在這裏游泳嬉戲,快樂似神仙呢!

嶗山真美呀!